科普知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肿瘤内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共收录7位医生
肿瘤长在肺门上能做手术吗
闫春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肿瘤长在肺门上,如果靠近气管隆突,一般不建议手术治疗。因为手术治疗的难度比较大,而且很少通过手术完整地切除肿瘤,在术后肿瘤容易出现复发或播散的风险。对于生长在肺门的肿瘤,临床上需要判断肿瘤的具体性质,常采取以化疗、靶向、放疗等内科治疗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疗,这一般是指生长在肺门的恶性肿瘤。对于生长在肺门的良性肿瘤,如果能做手术切除,还是尽可能地及早手术。如果手术切除存在困难,建议密切随访。观察患者肿瘤的变化情况,并且临床上可以采用药物,减轻肿瘤压迫或阻塞所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总之肿瘤生长在肺门部位给患者造成的临床症状明显,并且手术难度也比较大。
4.34万
71
2024.06.04
哪种便血可能是癌
邓立力
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通常在临床上并没有哪种便血可能是癌的确定说法,因为癌虽然可以引起便血的表现,但通常并没有特异性,无法区分是癌导致的便血,还是良性疾病导致的便血。这里的癌是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基底细胞癌、隐形细胞癌等多种类型。有一部分癌可以引起便血的临床症状,比如胃癌可以出现胃出血,血液可以顺着肠道而排出体外,这种便血一般是黑便或者称为柏油样的大便。而当胃癌出血量比较多的时候,大便可以呈暗红色。病人还可以同时有呕血的症状,可以呕出暗红色的血或者咖啡样的血。当出血量比较大的时候,可以呕出鲜红色的血,血中可以伴有血块。如果病人出现大量的便血或者呕血,甚至会出现失血容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另外,肠癌病人也经常会出现便血的症状,肠癌便血的颜色取决于癌症病灶所发生的部位。如果是升结肠部位出现的便血,一般是暗红色或黑色。而如果是直肠癌或肛门周围癌的便血,可以是暗红色或鲜红色。
5.16万
55
2024.06.04
异常凝血酶原高是癌吗
徐英辉
副主任医师
肿瘤中心肿瘤科
人体的凝血因子,主要在肝脏组织中进行合成,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在缺乏维生素K的情况下,人体的干细胞就不能正常合成这种凝血因子,包括凝血因子II、VII、IX、X。此时只能合成没有凝血功能的异常凝血酶原,异常凝血酶原的升高,可以见到维生素K缺乏的情况。当然还可以见于其他的疾病,比如恶性肿瘤、肝细胞癌,在肝细胞发生癌变时,肝细胞的癌细胞,也不能对凝血酶原的前体达到正常合成的过程,使凝血酶原合成的时候发生异常的变化,最终也导致异常凝血酶原的大量的生成,因此异常凝血酶原指标也是反映体内肝细胞癌的生物标志物。但是这个指标特异性并不是特别强,当发生这个指标升高的时候,还是要结合影像学的评估,去判断肝脏上是不是有恶性肿瘤的存在,当然正因为特异性不是相对的高,所以在某些维生素K缺乏以及慢性的肝脏炎症性疾病时,异常凝血酶原也会形成相对比较高水平的情况。所以针对异常凝血酶原增高的情况,要综合上述的原因,结合影像学的判读,最终才能确诊为癌,所以不能单纯地通过异常凝血酶原的升高以及高到什么样的指标,就直接诊断为癌。
8.66万
33
2024.04.29
普查或早期发现肝癌较好的方法是什么
金敏
副主任医师
肿瘤中心
其实在很多每年1次的体检项目里面,可发现大部分的项目可能都包含肝脏彩超、甲胎蛋白,即AFP,2个检测,其实上述2个检测,是普查或者早期发现肝癌非常好的方法,因为上述2项检测都无创且比较方便,具体如下:1、肝脏彩超:肝脏彩超对发现肝脏肿块的灵敏度大概是80%,尤其是2公分以上的肿块,肝脏彩超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对2公分,或1公分以下的肿块,肝脏彩超可能就没有太敏感;2、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就抽1管血,进而可发现肿瘤标记物水平,甲胎蛋白正常值是5μg/L。若患者超出正常水平,可能还要结合肝脏彩超,判断肝脏是否确实存在病变。因此,若是早期在普查过程中,上述2项检测中任何1项是阳性。若出现上述情况还是建议患者完善进一步检查,比如做增强CT或增强磁共振,来检查肝脏上的肿块是否为肝癌典型的肿瘤表现。此外,临床医生可能还会结合患者综合因素,比如是否有肝癌的背景,来综合性判断患者是否得了肝癌。
10.60万
63
2024.04.29
有肝低密度灶就是癌早期吗
杨毕伟
主任医师
肝肿瘤内科
肝低密度灶就是癌早期的这个说法不科学,肝脏低密度灶这个描述指在CT的检查里,在CT扫描时看到肝脏里面有低密度表现的病灶。其到底是不是癌、是不是早期,光靠一个低密度灶的表述并不够。如果要知道它是不是癌,其实做的是鉴别诊断的工作。肝脏的低密度灶进行鉴别诊断时,建议要做增强CT、增强磁共振或者彩超造影,来看一看肿块的血供情况如何,由此来判断它的良恶性。当然也需要进一步检查肝功能、肝炎背景、肿瘤指标等,来帮助诊断。对于是不是早期这件事情,其实也不能够用低密度灶来表示。因为一旦确诊是癌症之后,还要进行分期,早期意味着可能没有血管侵犯、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等。光靠低密度灶这个形态学上的表述是不能够确定是不是早期。如果要知道它的分期,还要进行全身检查,比如要进行PET-CT的检查,看看到底有没有全身淋巴结转移、骨头转移、肺转移等。如果经济条件有限,也可以做胸部CT、全腹部的增强CT等,来判断胸腹部有没有转移病灶的发生,以此初步来判断到底属不属于早期。
8.66万
11
2024.04.29
治癌不手术,用药就让贲门腺癌无影踪?医生怎么做到的?
刘淑刚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原来在门诊上治了用中药加免疫药,来联合应用治疗的一位贲门癌患者,这位患者由于发现的是贲门的腺癌,并出现了胃周淋巴结的转移,患者家人不同意手术。 然后用了中药加免疫药,因为这两个药用起来没有化疗的副作用,也不会有手术的创伤性,患者接受度比较高,用药了半年多左右,他感觉一切情况都挺好,就去复查了胃镜,一复查胃里干干净净的,而且原来长肿瘤的地方也形成了固定的疤痕,再找不到肿瘤了。 所以这位患者的诊疗效果也非常好,我也给很多患者推荐了这种治疗方案,在胃癌、贲门癌里面,用上一些中药,能够激活这种免疫药的有效性,提高有效率。
6.85万
414
2024.04.03
肠癌术后大便不正常,老是想拉又拉不出怎么办
何二霞
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肠癌术后大便不正常,老是想拉又拉不出,实际上是肠癌术后便秘的问题。便秘是肠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手术对肠道有损伤,而且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以及手术产生的创面、切口可能发生粘连,使大便通行受阻,出现大便变细、排便困难。一般可以应用润肠通便的药物来对症处理,但如果长期应用泻药来帮助排便,反而会导致肠道自主蠕动的功能越来越弱,便秘症状也会越来越严重。肠癌术后出现便秘,要完善相关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可以采用综合调理的方法。术后尽早开始摄食,进食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积极进行有效的肠内营养补充,有利于保护胃肠道黏膜,刺激肠道的蠕动。日常生活中要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绿叶蔬菜等。
9.21万
35
2024.04.01
一文看懂体检单上的低回声结节
温暖
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
或许你也曾对体检单上的各种专业术语一头雾水:“低回声结节到底是什么东西啊?”,还时不时会担心自己身体出现大问题。没关系,今天我就带您了解这个陌生的名词。
1983
35
2024.02.04
肚脐上方隐痛是癌症的前兆吗,有何其他原因
边志民
副主任医师
综合科
肚脐上方隐痛,不一定是癌症的前兆,但不能肯定与癌无关,需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引起肚脐上方隐痛的常见原因如下:1、肠胃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上腹部的隐痛,疼痛部位在正中或偏左,疼痛无明显规律;2、胆囊炎、胆囊结石: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可以向右肩、背部放射;3、慢性胰腺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症:可出现肚脐上方隐痛;4、腹腔恶性肿瘤:如胃癌、大肠癌、壶腹周围癌、肝癌、胆囊癌等,由于内脏疼痛定位不准确,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
5.69万
37
2024.01.19
做B超能检查出肝癌吗,影像学检查肿瘤的方法
李醒亚
主任医师
肿瘤科
超声从A超到B超,再到现在的彩超,现在越来越普及的是彩超。超声在看肝脏、脾、肾、胰,包括甲状腺、胰腺,都有很多优势。因此,肝脏发生肿瘤后很容易被超声所发现。除超声外,现在影像检查肿瘤的方法还有很多,包括CT平扫、增强CT、磁共振平扫加增强、PET-CT。看骨转移的检查,现在常用的是ECT,即通过全身骨扫描来检查是否有骨转移,其他的方法也还有很多,因具体情况而定。临床上会在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方法,比如肝脏,肝脏的磁共振加增强就比CT的图像好很多,能看清肝脏的某些细小病变;若是大脑则磁共振就比CT有很大优势;若是肺则应是CT有很大优势,磁共振看肺组织不好,因为肺不断运动所以成像不好。因此,医生会根据检查部位、疾病性质,来选择相应的检查方法。
4.03万
49
2024.01.19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