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本科室共收录56位医生
科室介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分为心内一科、心内二科、心内三科、心内五科、心内六科。
心内一科:本院心内科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生30人,其中博士导师3人,硕士导师22人,正高职称(教授、主任医师)9人,副高职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5人,开设心内病区、心监病区、心介入病区、心导管室、体外反搏室、心电生理室、无创检查室及心实验室等部门,除承担日常医疗任务外,还承担包括主持国家九五、十五科学攻关项目等一批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培养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实习生、专科进修医生等教学任务,定期举办心内急症学习班和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等。
本专科设备齐全,拥有国际一流的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心电生理检测仪、同位素心血管检测仪,先进的双向X光心导管设备及华南地区首台EnSite3000非接触式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
在介入性心脏病学方面,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旋磨术、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扩张术、先天性心脏病PDA、ASD及VSD封闭术、肾动脉扩张及支架植入术。
在心电生理学方面,开展了心内电生理检查术、房室结折返性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以及心房纤颤的射频消融术。在起搏器植入方面,开展了VVI、VDD、AAI、DDD、DDDR及抗心房颤动起搏器,还开展了埋藏式心脏除颤起搏器(ICD)及双心室起搏器的植入。
我们开发并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技术具有良好的效果,已在全球广泛应用。
多年来,本专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一向以作风稳健、求实著称。在冠心病、高血压病、风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的诊治等方面都紧跟国外前沿发展,并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工作规程和习惯。此外,在心脏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
全体同仁将以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全心全意为病患者服务。
心内三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血管病科,是全国首家集高血压、血管疾病临床诊治、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特色专科。
人员结构完善,设施配套齐全,下设的无创血管功能检测室拥有国内最为完善的血管功能综合评估体系。除提供高血压规范化诊断治疗、周围血管造影、球囊成形和支架植入等常规诊疗服务外,还开展中心动脉压、动脉硬度检测等特色无创血管功能综合检查。
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等一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在国际和国内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承担培养包括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教学任务。
每年主办中国(广州)血管病学论坛和血管病变早期检测及应用研修班,并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全体同仁将以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全心全意为广大高血压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预防保健、早期检测、综合治疗和血管康复等健康服务。
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特色服务
一、血管无创诊疗:
1、中心动脉压检测(CAP)
2、动脉硬度检测(PWV)
3、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
4、反射波增强指数(AI)
5、踝臂指数(ABI)
6、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7、流量介导的内皮功能检测(FMD)
8、多导睡眠监测(PSG)
9、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10、运动疗法(ET)
二、血管有创诊疗:
1、肾动脉、下肢动脉、锁骨下动脉、颈动脉等血管造影术(AG)
2、血管内球囊成形术(PTA)
3、血管内支架植入术(ESI)
三、血管生物诊疗:
1内皮祖细胞(EPCs)
2内皮微颗粒(EMPs)
3干细胞疗法(SCT)
心内五科:心血管康复中心(原体外反搏专科)是我院心血管内科的特色专科,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体外反搏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装置研发,以及专利及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体外反搏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性机械辅助循环方法,已应用于临床三十余年,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迄今为止,已有多项体外反搏相关的大型临床试验(MUST-EECP、PEECH、RECC和IEPR注册研究等)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证明了体外反搏在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确切疗效和对部分轻、中度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有益作用。
此外,还拥有多项的心血管康复检查和治疗仪器,其中包括:平板运动检查装置、动脉弹性检查仪、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生物反馈心肺康复治疗仪等,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
临床工作:
体外反搏适宜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冠脉支架及冠脉搭桥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梗死、后循环缺血等)、缺血性眼病(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底动脉硬化等)、缺血性耳疾病(突发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等)、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心血管高危因素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拥有体外反搏治疗装置9台,每天能接受50余人次的反搏治疗。近几年,在接受体外反搏治疗的患者约7500人次/年,以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主,其中2012年更达到了8800人次,比2011年增长近17%。体外反搏以其无创、安全、有效(改善心、脑、眼、耳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的特点,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赞誉和喜爱。
科学研究:
心内五科是体外反搏的始创单位和研究基地。上世纪70年代,郑振声教授领衔的辅助循环课题组研制并命名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囊序贯加压式体外反搏器,在国内临床应用的同时,已推广至美国、德、日、英、加、印尼、印度、俄、以色列、伊朗以及沙特等20余个国家。
心内五科与卫生部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等部门一起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2001年科研成果被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已在Circulation、ATVB、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国内外著名医学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于2011年主持编写了中国体外反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目前,仍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人才培养:
多年来,与卫生部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等部门合作共培养硕士研究生60名、博士及博士后研究生30名。每年到心内五科学习体外反搏治疗的进修生约30人。
全有效的无创性机械辅助循环方法,已应用于临床三十余年,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迄今为止,已有多项体外反搏相关的大型临床试验(MUST-EECP、PEECH、RECC和IEPR注册研究等)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证明了体外反搏在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确切疗效和对部分轻、中度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有益作用。
此外,还拥有多项的心血管康复检查和治疗仪器,其中包括:平板运动检查装置、动脉弹性检查仪、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生物反馈心肺康复治疗仪等,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
等)、缺血性耳疾病(突发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等)、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心血管疾病。
心内一科:本院心内科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生30人,其中博士导师3人,硕士导师22人,正高职称(教授、主任医师)9人,副高职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5人,开设心内病区、心监病区、心介入病区、心导管室、体外反搏室、心电生理室、无创检查室及心实验室等部门,除承担日常医疗任务外,还承担包括主持国家九五、十五科学攻关项目等一批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培养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实习生、专科进修医生等教学任务,定期举办心内急症学习班和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等。
本专科设备齐全,拥有国际一流的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心电生理检测仪、同位素心血管检测仪,先进的双向X光心导管设备及华南地区首台EnSite3000非接触式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
在介入性心脏病学方面,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旋磨术、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扩张术、先天性心脏病PDA、ASD及VSD封闭术、肾动脉扩张及支架植入术。
在心电生理学方面,开展了心内电生理检查术、房室结折返性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以及心房纤颤的射频消融术。在起搏器植入方面,开展了VVI、VDD、AAI、DDD、DDDR及抗心房颤动起搏器,还开展了埋藏式心脏除颤起搏器(ICD)及双心室起搏器的植入。
我们开发并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技术具有良好的效果,已在全球广泛应用。
多年来,本专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一向以作风稳健、求实著称。在冠心病、高血压病、风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的诊治等方面都紧跟国外前沿发展,并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工作规程和习惯。此外,在心脏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
全体同仁将以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全心全意为病患者服务。
心内三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血管病科,是全国首家集高血压、血管疾病临床诊治、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特色专科。
人员结构完善,设施配套齐全,下设的无创血管功能检测室拥有国内最为完善的血管功能综合评估体系。除提供高血压规范化诊断治疗、周围血管造影、球囊成形和支架植入等常规诊疗服务外,还开展中心动脉压、动脉硬度检测等特色无创血管功能综合检查。
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等一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在国际和国内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承担培养包括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教学任务。
每年主办中国(广州)血管病学论坛和血管病变早期检测及应用研修班,并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全体同仁将以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全心全意为广大高血压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预防保健、早期检测、综合治疗和血管康复等健康服务。
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特色服务
一、血管无创诊疗:
1、中心动脉压检测(CAP)
2、动脉硬度检测(PWV)
3、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
4、反射波增强指数(AI)
5、踝臂指数(ABI)
6、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7、流量介导的内皮功能检测(FMD)
8、多导睡眠监测(PSG)
9、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10、运动疗法(ET)
二、血管有创诊疗:
1、肾动脉、下肢动脉、锁骨下动脉、颈动脉等血管造影术(AG)
2、血管内球囊成形术(PTA)
3、血管内支架植入术(ESI)
三、血管生物诊疗:
1内皮祖细胞(EPCs)
2内皮微颗粒(EMPs)
3干细胞疗法(SCT)
心内五科:心血管康复中心(原体外反搏专科)是我院心血管内科的特色专科,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体外反搏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装置研发,以及专利及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体外反搏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性机械辅助循环方法,已应用于临床三十余年,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迄今为止,已有多项体外反搏相关的大型临床试验(MUST-EECP、PEECH、RECC和IEPR注册研究等)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证明了体外反搏在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确切疗效和对部分轻、中度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有益作用。
此外,还拥有多项的心血管康复检查和治疗仪器,其中包括:平板运动检查装置、动脉弹性检查仪、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生物反馈心肺康复治疗仪等,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
临床工作:
体外反搏适宜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冠脉支架及冠脉搭桥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梗死、后循环缺血等)、缺血性眼病(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底动脉硬化等)、缺血性耳疾病(突发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等)、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心血管高危因素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拥有体外反搏治疗装置9台,每天能接受50余人次的反搏治疗。近几年,在接受体外反搏治疗的患者约7500人次/年,以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主,其中2012年更达到了8800人次,比2011年增长近17%。体外反搏以其无创、安全、有效(改善心、脑、眼、耳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的特点,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赞誉和喜爱。
科学研究:
心内五科是体外反搏的始创单位和研究基地。上世纪70年代,郑振声教授领衔的辅助循环课题组研制并命名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囊序贯加压式体外反搏器,在国内临床应用的同时,已推广至美国、德、日、英、加、印尼、印度、俄、以色列、伊朗以及沙特等20余个国家。
心内五科与卫生部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等部门一起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2001年科研成果被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已在Circulation、ATVB、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国内外著名医学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于2011年主持编写了中国体外反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目前,仍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人才培养:
多年来,与卫生部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等部门合作共培养硕士研究生60名、博士及博士后研究生30名。每年到心内五科学习体外反搏治疗的进修生约30人。
全有效的无创性机械辅助循环方法,已应用于临床三十余年,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迄今为止,已有多项体外反搏相关的大型临床试验(MUST-EECP、PEECH、RECC和IEPR注册研究等)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证明了体外反搏在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确切疗效和对部分轻、中度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有益作用。
此外,还拥有多项的心血管康复检查和治疗仪器,其中包括:平板运动检查装置、动脉弹性检查仪、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生物反馈心肺康复治疗仪等,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
等)、缺血性耳疾病(突发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等)、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心血管疾病。
科室擅长
高血压
心绞痛
冠心病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房颤
心肌病
肺动脉高压
室性心动过速
劳累性心绞痛
室性早搏
心脏神经官能症
急性心力衰竭
慢性房颤
扩张型心肌病
持续性房颤
继发性高血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房颤
预激综合征
不稳定型心绞痛
室上性心动过速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缺血性心肌病
室上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特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