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监护中心(ICU)
广东省人民医院

危重症监护中心(ICU)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广东省人民医院危重症监护中心(ICU),医学部成立于2002年,由曾红科教授任医学部主任,实行急诊与ICU一体化管理。如今,医学部辖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含危重病监护一区、危重病监护二区和危重病监护三区)等优势医疗资源,近年来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发展迅速,专科学术水平和地位稳步提高,已成为华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之一,也是华南地区急危重症医学重要的培训基地。医学部拥有一支临床、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医疗团队,规范的诊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已经跨入国内先进行列。科室模式先进,管理高效医学部实行急诊与ICU一体化管理,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重症监护为一体,依托直升飞机、救护车与地铁,构筑起空中、陆地、地下三位一体的高效率立体生命救护线,航空急救患者仅需1分钟就可以从主体楼停机坪送达ICU,真正意义上构建了生命的“绿色通道”,其辐射面涵盖周边省份及港澳地区,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的急诊和危重病快速反应救治系统之一,在急诊与ICU一体化管理与运作方面具有较突出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并有较好的工作基础。设备先进,技术水平突出,收治病例数全省领先医学部设备精良,拥有各种型号呼吸机70余台,多功能监护仪60余台,Narcotrend意识/麻醉深度监测仪10台,彩色B超2台,以及有创、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有创、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等一批先进设备,是我省急危重症专业领域的权威单位之一,在省内外均具备了相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医学部现有医生41人、护士159人,医疗团队技术精湛,有较强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的能力。广东省人民医院航空急救中心是国内率先建立的常规性航空救护服务机构之一,可随时出动应对各种突发医疗事件。急诊科在SARS、汶川大地震与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反应快速,救治有力,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急诊科年诊疗量16万人次,省内领先。重症医学科所开展的各项核心技术如呼吸支持技术、循环支持技术、血液净化技术、心肺脑复苏技术、感染控制技术和营养支持技术等已经逐步与国内外的先进水平接轨。ICU通力与各兄弟科室合作,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危重症监护中心(ICU)临床各科室的坚强后盾,也是全院危重病人的救治中心。曾多次完成省内外重大突发事件中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受到领导和同行的高度评价。ICU三个病区现有38张监护病床,年出区病人数2000余人次,省内领先,大批疑难、复杂、危重病人在ICU获得了新生,成为我国ICU界的一面旗帜。研究方向明确,科研成绩硕果累累医学部拥有一支临床、科研、教学相结合,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学术气氛浓厚,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学部成立以来获省科技计划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立项20余项,累计资助金额140余万元;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主编、参编专著6部。医学部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曾红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张红璇教授、吴岩教授、陈纯波副教授),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科研主攻方向明确,其中曾红科教授、陈纯波副教授等主持的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脓毒症不良结局的早期预警、螺旋型鼻肠管置管系列研究居国内先进地位,得到同行和学术界的认可。教学成果丰硕,“南方急危重症论坛”成为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医学部是省内外急诊医学与重症医学重要的培训基地,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急诊与综合ICU医师高级研修班》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综合ICU进修护士高级培训班》,每年为全国各地医院培养近百名优秀的技术骨干。医学部成立以来共培养进修医生与护士500多名,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危重症监护中心(ICU)研修生最多的科室之一。每年一度的“南方急危重症论坛”规模盛大,辐射面广,反响热烈,是我们与国内外同行沟通与交流的高端学术平台,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2010年举办的“第三届南方急危重症论坛”名家云集,参会代表达1300余人,来自除西藏、内蒙古、吉林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盛况空前。急危重症医学部全体医护人员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我们郑重承诺:我们将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并为之尽最大努力。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心肺复苏CCF是什么
2024.01.03
心肺复苏时CCF(胸外按压时间/心肺复苏时间×100%)是需要关注非常重要的指标,指的是胸外按压占整个心肺复苏的时间比值,所以CCF首先是一个比值。要了解CCF的意义,首先要知道心肺复苏是通过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循环,保证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例如大脑、心脏的冠脉有效血液循环。所以心外按压的时间,对于整个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但是在进行心外按压的时候,又不得不在有些情况下来停止,比如人员的更替。要求至少5个循环、2min的心肺复苏以后,必须进行人员的更替。这是因为时间再长,进行心外按压的医务人员效能会降低。在进行心肺复苏的时候,有时候不得不要建立人工气道,也就是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在此时也得终止心肺复苏。另外电除颤在心肺复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电除颤的过程中,无论是去评估病人的心率、节律以及进行充电除颤的过程中,都不得不终止胸外按压。5个循环2min的时候,会对病人的呼吸、心跳重新进行评估,以及病人ROSC以后都要进行评估。这些动作都造成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不得不中断胸外按压。因为胸外按压对于脑、对于心脏的灌注非常重要,对于它的比例要求至少达到60%,最好能够达到80%,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效的心肺复苏有效的器官灌注,这也是心肺复苏CCF的意义。
滕琰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
15.86万
64
气管切开后遗症
2023.12.08
气管切开后,远期有可能出现后遗症,但是发生的概率都不是特别高。 1、气管狭窄:因为长期气管切开套管的因素,出现肉芽组织,支气管黏膜内膜的损伤,从而导致气管狭窄,支气管功能受损,廓清能力变差,容易发生肺炎感染的情况。 2、疤痕:因为颈部需要有造瘘口,切口如果恢复之后都会出现疤痕。 3、其他:因为手术损伤患者的喉返神经或者甲状腺,就可能会出现永久性的声音嘶哑、甲状腺功能的问题,当然上述情况出现的概率都是极低的。
王常永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
4270
102
女人喝酒好吗
2023.12.04
如果喝酒过多或者是频繁喝酒,对身体不好,主要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影响血糖水平,喝酒过多还可能会诱发肥胖、脱水、皮肤受损等,但偶尔少量喝酒,比如喝葡萄酒,对身体有一定好处。
刘志勇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
4625
44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