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危重症监护中心(ICU),医学部成立于2002年,由曾红科教授任医学部主任,实行急诊与ICU一体化管理。如今,医学部辖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含危重病监护一区、危重病监护二区和危重病监护三区)等优势医疗资源,近年来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发展迅速,专科学术水平和地位稳步提高,已成为华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之一,也是华南地区急危重症医学重要的培训基地。医学部拥有一支临床、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医疗团队,规范的诊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已经跨入国内先进行列。
科室模式先进,管理高效
医学部实行急诊与ICU一体化管理,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重症监护为一体,依托直升飞机、救护车与地铁,构筑起空中、陆地、地下三位一体的高效率立体生命救护线,航空急救患者仅需1分钟就可以从主体楼停机坪送达ICU,真正意义上构建了生命的“绿色通道”,其辐射面涵盖周边省份及港澳地区,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的急诊和危重病快速反应救治系统之一,在急诊与ICU一体化管理与运作方面具有较突出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并有较好的工作基础。
设备先进,技术水平突出,收治病例数全省领先
医学部设备精良,拥有各种型号呼吸机70余台,多功能监护仪60余台,Narcotrend意识/麻醉深度监测仪10台,彩色B超2台,以及有创、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有创、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等一批先进设备,是我省急危重症专业领域的权威单位之一,在省内外均具备了相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医学部现有医生41人、护士159人,医疗团队技术精湛,有较强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的能力。
广东省人民医院航空急救中心是国内率先建立的常规性航空救护服务机构之一,可随时出动应对各种突发医疗事件。急诊科在SARS、汶川大地震与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反应快速,救治有力,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急诊科年诊疗量16万人次,省内领先。重症医学科所开展的各项核心技术如呼吸支持技术、循环支持技术、血液净化技术、心肺脑复苏技术、感染控制技术和营养支持技术等已经逐步与国内外的先进水平接轨。ICU通力与各兄弟科室合作,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危重症监护中心(ICU)临床各科室的坚强后盾,也是全院危重病人的救治中心。
曾多次完成省内外重大突发事件中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受到领导和同行的高度评价。ICU三个病区现有38张监护病床,年出区病人数2000余人次,省内领先,大批疑难、复杂、危重病人在ICU获得了新生,成为我国ICU界的一面旗帜。研究方向明确,科研成绩硕果累累
医学部拥有一支临床、科研、教学相结合,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学术气氛浓厚,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学部成立以来获省科技计划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立项20余项,累计资助金额140余万元;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主编、参编专著6部。
医学部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曾红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张红璇教授、吴岩教授、陈纯波副教授),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科研主攻方向明确,其中曾红科教授、陈纯波副教授等主持的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脓毒症不良结局的早期预警、螺旋型鼻肠管置管系列研究居国内先进地位,得到同行和学术界的认可。
教学成果丰硕,“南方急危重症论坛”成为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
医学部是省内外急诊医学与重症医学重要的培训基地,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急诊与综合ICU医师高级研修班》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综合ICU进修护士高级培训班》,每年为全国各地医院培养近百名优秀的技术骨干。医学部成立以来共培养进修医生与护士500多名,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危重症监护中心(ICU)研修生最多的科室之一。
每年一度的“南方急危重症论坛”规模盛大,辐射面广,反响热烈,是我们与国内外同行沟通与交流的高端学术平台,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2010年举办的“第三届南方急危重症论坛”名家云集,参会代表达1300余人,来自除西藏、内蒙古、吉林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盛况空前。急危重症医学部全体医护人员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我们郑重承诺:我们将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并为之尽最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