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共收录194位医生,可服务医生数15
什么是应对焦虑恐慌的良药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应对焦虑恐慌的良药主要指的是缓解这种情况的有效方法,并不一定局限于使用药物,对此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β受体阻滞剂进行药物治疗,还可以选择非药物治疗,比如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和冥想、放松、调整生活方式、支持性治疗、培养应对策略。注意需要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建议。
4020
43
2024.01.15
青少年期心理有哪些特点
王颖婵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青少年时期是成长过程中较为关键的时期,在青少年时期,身体快速发育成长,各个器官、指标,均向成人化迈进,主要特点如下:1、在这个时期有可能会产生心身不统一的现象,即外表看上去越来越像成人,但心理节奏还没有跟上,或对自己的身体还有一些疑惑;2、不再像小孩子,很多对世界的认知,对知识的掌握,来源于老师、家长等权威的人物,有自己的思索与思考能力,甚至有自己的困惑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叛逆、逆反,家长会感觉孩子不再像以前听话,其实这也是青少年正常的过渡成长特点;3、更愿意从同伴、同学、朋友当中了解世界,更容易听同伴、同学的意见,而不是简单的由父母、家长等权威告诉对错。在青少年时期,作为家长要更多的以平等、包容的心态与孩子做朋友,倾听他的想法。
12.64万
1
2023.07.20
创伤后应激障碍
陈剑华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创伤后应激障碍多为患者经历他人死亡或出现较严重伤情,生命受到威胁后出现的精神障碍,此类精神障碍既可以延迟出现,也可以持续存在,患者可出现创伤性再体验、回避和麻木以及警觉性增高等表现。 1、创伤性再体验:患者主要表现在做梦反复出现与上述创伤等应激事件相关的内容或环境,也可以在接触到相似环境或相关线索时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出现强烈的痛苦感和生理反应; 2、回避和麻木:患者经历创伤事件后,本能使患者对相关的刺激进行回避,可出现有意识回避和无意识回避,而患者回避的对象既有客观环境,也包括主观的想法、语言,患者在情感上还会出现麻木状态,对周围事物感到麻木,很难感觉愉悦; 3、警觉性增高:此症状通常是在患者经历创伤1个月时更加严重、多见,此时患者警觉性提高,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避免与创伤相关的环境中存在的危险,还可表现为惊跳反应,如出冷汗、血压增高等; 4、其他:部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还可以表现为酗酒、攻击性行为、过度责备自己等,出现伤人或自伤的行为。 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需要积极进行治疗,如应用文拉法辛、度洛西汀、氟西汀、帕罗西汀、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药物治疗,同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如暴露疗法,使患者直面可能会引发痛苦反应的类创伤情境,并且针对情境中的创伤记忆进行治疗。
4736
47
2023.06.29
焦虑的治疗方案是怎样的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目前焦虑的治疗方案分为药物和心理治疗两部分,可以同时或单独进行。在药物治疗方面,一般选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或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加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两种药物合用,进行抗抑郁治疗,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在焦虑症的急性发作期,根据患者躯体症状,可以增加安定类药物进行对症处理,症状缓解后即可停用。对于极度紧张或失眠症状,可以增加改善睡眠镇静催眠类药物;在心理治疗方面,应通过改善患者认知,纠正其焦虑症状,包括呼吸放松训练、正念冥想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19.18万
384
2018.09.22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