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科室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211”工程一期、二期、三期重点学科,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家省部级奖励。中山医院骨科历史悠久,自1937年建院时就成立了骨科,历年来科内名家辈出。包括著名骨科专家和教育家、骨科的老前辈、我国骨科界的奠基人之一、卫生部二级教授李鸿儒教授;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编写全国首部医科院校统编教材《外科学》、中国外科巨著《黄家驷外科学》以及中国首部《骨科手术学》、《矫形外科学》的吴祖尧教授;我国著名的医院管理学创始人之一裘麟教授;应用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主要参与者之一的石一飞教授(参见《上海地方志》)。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部)、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显微外科奠基人之一、因1963年世界首例断手臂再植成功被誉为“世界显微外科之父”的陈中伟教授;1988年起,张光健教授在上海地区最早开始推广AO技术,并于1993年首次在上海举办全国AO技术学习班,目前AO概念及技术已成为全世界骨科内固定技术的标准模式。中山医院骨科在历史上曾经创造过很多辉煌,上世纪40年代后期中山医院便开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尝试;1953年进行椎间盘造影;1962年开始,开展了小血管外科技术的实验研究,创新了一整套小血管包括显微外科的手术器械,总结比较了各种不同缝法、不同缝合材料和小血管移植等基本技术的经验;1970年完成金属全肱骨置换术。同年设计成功上海II型人工股骨头推广,淘汰了原有的I型人工股骨头;1974年接受刚刚兴起的保留肢体观念,在肢体重建方面获得成功;1976年开展急症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同年开展膝关节镜手术,对整个上海地区早期关节镜外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80年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例施行滑膜切除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获卫生部科技成果奖。1982年起,在陈中伟院士的领导下成立了显微外科中心实验室,他设计了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转移治疗儿童与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996年陈中伟院士完成了前臂再造手指控制的多自由度电子假手的研制,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2003年陈中伟院士带领下的团队和华东理工大学合作项目“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的研制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医院骨科引进开展多项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全髋关节置换,同种异体膝关节移植,经皮髓核摘除的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侧前方入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引进Kanada侧前方脊柱内固定装置。同时还开展田川式旋转截骨法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此外,中山医院骨科还率先进行了滑膜切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枢椎齿状突骨折内固定等颈椎高难度手术,以及骨盆肿瘤与骨关节肿瘤的大块切除后保肢重建手术,较早地开展颅底畸形和上位颈椎手术,严重脊柱畸形的手术治疗等。在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手术综合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继往开来,中山医院骨科团队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陈峥嵘教授曾担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副主委、上海市医学会创伤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创伤杂志》副主编,擅长于关节外科、脊柱外科疾病和骨肿瘤的诊治。陈统一教授曾担任国家医用生物材料动员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医用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委员兼上海分会副主委,在脊柱外科、人工关节置换、周围神经损伤、断肢再植与游离组织移植以及复杂创伤的诊治方面都有相当造诣。目前学科带头人董健教授为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脊柱肿瘤综合诊治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上海分会副会长、上海市骨伤科专委会主委、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副主委、中国脊柱脊髓专委会全国委员、上海分会副主委。主持国家“863计划”、国自然8项等共计30项目,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25篇,培养博士46名。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领军人才,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余项奖励。骨科副主任姜晓幸主任医师(中华创伤分会委员,国际内固定协会会员,北美脊柱学会会员);骨科副主任李熙雷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分会(COITA)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关节外科主任姚振均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关节学组常委,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协会委员,亚太人工关节学会及华裔骨科学会理事,关节成形外科杂志中文版及国际骨科学杂志编委)。张峰教授(美国显微外科杂志(Microsurgery)主编);副院长阎作勤教授(中华创伤学会上海分会前主任委员,中华创伤学会委员,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国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山骨科立足国内、放眼世界,一直与国际知名医学机构和学者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同他们积极展开学术交流。包括美国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HarvardMedicalSchool),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HopkinsUniversity),梅奥医学中心(MayoClinic),明尼苏达双城脊柱中心(TwinCitiesSpineCenter)、费城杰弗逊大学医院(ThomasJeffersonUniversityHospital)、美国北卡罗来纳关节中心,英国南普敦大学等。定期派出年轻医生赴这些国外医学机构学习,接受专门培训。骨科现状:现有核定病床110张,共有医师53名,其中教授4名、主任医师12名、副主任医师17名。博士后导师2名,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8名。主治医师以上医师绝大部分曾赴国外进修深造。年手术量超5500台,年门诊数量超12万人次。临床上主要收治脊柱、关节、创伤、骨与软组织肿瘤,骨与关节结核,骨髓炎,周围神经损伤,手部疾病以及骨与关节先天性畸形等病患。特色技术:1、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尤其是复发的和多节段的胸腰椎肿瘤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处于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脊柱退行性疾病和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矫形、微创治疗脊柱退变、骨折和肿瘤手术、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分离手术。2、带血管蒂骨瓣精准植骨股骨头坏死修复等股骨头坏死的保头手术、关节置换感染Ⅰ期与Ⅱ期翻修等高难度复杂手术、髋臼发育不良旋转截骨术、膝关节内侧室骨关节炎单髁置换术、胫骨平台高位截术骨等关节重建手术。3、各种复杂骨折的治疗、严重多发伤的救治以及创伤后骨与软组织缺损的皮瓣或复合组织瓣转移重建手术、周围神经损伤修复。4、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断裂、膝、肩关节创伤性疾病和退变性疾病的关节镜下诊断与治疗,肘、踝和腕等小关节常见疾病的关节镜下诊断与治疗。5、四肢骨肿瘤的保留肢体治疗。6、足拇趾外翻畸形的矫形手术、复杂及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7、糖尿病周围神经并发症的外科处理。2018年,成立“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2019年,成立全国首个“脊柱肿瘤综合诊治中心”。2019年,获批“上海市生物医用材料临床重点专科”。2020年,牵头申报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连续11年以来,每年举办的全国范围的学习班有:国家级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学习班暨脊柱外科新技术论坛,国家级人工关节置换技术与新进展学习班,国家级围关节骨折手术治疗规范学习班,肩关节镜操作学习班,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规范及新进展论坛等。科研方面,科室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奖。至2021年共承担课题200项,其中国家级包括863等课题47项,省部级课题62项,厅局级课题17项,其他课题74项,经费总额超过4280万元。至2021年发表论文410余篇。2021年影响因子>10分的SCI收录文章6篇。至2021年获得专利30项,其中,在2018年7月,董健教授国际首创、历时十年研发的纳米级可吸收自锁定颈椎融合器获授权发明专利,已完成专利转化进入生产阶段。
详情

科室疾病

郭常安
主任医师骨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0
去咨询
博导
博士
擅长: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骨刺、肘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肩关节损伤、肩关节脱位、脊柱肿瘤、膝关节肿瘤等疾病的针织,以及膝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
陈增淦
主任医师骨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30
去咨询
博士
擅长:腰腿痛、肩颈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颈椎病、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复杂创伤、骨不连、髋关节和膝关节炎、年轻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疾病的诊治。
邵云潮
副主任医师骨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60
去咨询
博士
擅长:骨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僵硬或强直、骨折(尤其是高龄与超高龄病人)、股骨头骨折、骨肿瘤、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外科治疗,和既往多次手术史的复杂髋膝关节置换手术,以及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失效的翻修手术。
胡予
主任医师骨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副教授
博士
擅长:常见内分泌疾病和内科疾病,尤其擅长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甲亢、骨质疏松的治疗。
阎作勤
主任医师骨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博导
教授
擅长: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技术以及先天性畸形、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的诊治,并开展了一些新的技术。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左脚走路有点拖是怎么了
2024.04.29
左脚走路有点拖,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腓总神经受伤:左脚走路有点拖,通常是左脚脚背的背伸不行。背伸不行最主要的原因是腓总神经受伤,或腓总神经受到卡压,通常会导致腓总神经的功能受影响,如果不是很严重,脚也抬不大起来,会有点拖,如果比较严重,不但有点拖的问题,而且走路容易摔跤。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做个肌电图,明确是不是腓总神经受伤;2、腰椎间盘突出:左脚走路时有点拖,椎间盘通常是向左侧突出,左侧的椎间盘突出,也可以影响腓总神经,也会产生左脚走路有点拖的表现;3、腓总神经受压迫:腓总神经在腓骨小头的位置,除卡压以外,还可能受到压迫,这是比较少见的情况。比如腓骨小头出现肿瘤,肿瘤越长越大,压迫绕过腓骨颈的腓总神经,也会产生神经的功能受损,腓总神经功能受损后,会产生左脚走路有点拖的现象。
陈增淦主任医师骨科
12.83万
46
髋关节置换后能否蹲下
2023.12.12
髋关节置换后能否蹲下,与医生的手术技术有关。目前进行手术时,会将髋臼前倾较大,部分医生会进行前路手术以保证后面组织的完整性,减少后脱位风险。所以病人早期可以下蹲,但蹲下时2个膝关节要分开一点,不能并拢下蹲或向内交叉下蹲,即膝关节不要跨过身体的中线,而是应该分开。对于部分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或化脓性关节炎的病人,手术前的软组织已经较僵硬。因此,上述病人能否蹲下,应根据软组织的恢复情况,而并非在于关节的情况。
王晓峰副主任医师骨科
13.66万
11
关节磨损严重最好的治疗办法
2023.05.25
手术治疗是关节磨损严重最好的治疗办法,但手术治疗也分多种,要根据病变严重程度、范围大小和病人年龄,针对性选择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1、重建性手术:可以通过微创方式,在关节镜下将磨损严重的部位进行修整,从而达到修复治疗的目的;2、矫正关节力线:若关节力线发生异常导致关节磨损,可通过手术将关节力线矫正;3、微创关节置换手术:根据关节磨损部位严重程度和范围大小,行微创性关节置换手术,比如膝关节单髁置换或髋关节部分置换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骨量的保留也多;4、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手术:即关节的表面替代措施,也就是通常说的人工关节置换。而这个人工关节置换并非老百姓想象中的、认为的把骨头切掉,装个假关节。而是治将关节表面磨损严重的部位进行精准磨削和修整,修整好以后用替代的人工关节假体,进行关节面重建。重建好以后,用替代的人工关节关节表面进行磨合后,替代以前磨损坏掉的人工关节,从而达到重建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行走、恢复有质量生活的治疗目的。而且随着现在人工关节技术、材料提高,以及手术技术和整个手术流程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达到快速康复、恢复,以及有质量生活的治疗目的。
郭常安主任医师骨科
10.46万
24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