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科
网站导航
儿童心理科切换
简介

科室简介

目前共有在职人员30名,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11人。科主任一名,室主任1名,病区主任2名,护士长2名。全科现使用床位32张,可扩编为50张,设有心理治疗病房、心理治疗室、心理测查中心、和一个有心理治疗特色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病房。心理治疗病房每年平均收治住院病人约200多人次。

科室特色及优势

一、医疗特色

1、心理疾病诊治:心理科是全国最早开设开放式心理治疗病房的医院,是回龙观医院的特色科室,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经验,诊治了许多国内外罕见病及少见病。对多种疑难病例的诊治形成成熟的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法。每年寒暑假留学海外的学子都返回心理科接受住院式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2、儿童少年心理科病房(儿科病房)于2013年底成立。现设床位20张。儿童开放病房能为患者提供较为宽松的活动空间及接近现实生活的环境与条件,患者将享有更多的自由与尊重。儿科病房是该院为满足患者多层次、多元化服务需求专门设置的病房,是国内唯一开放儿童病房。该病房的服务对象是患有学校恐怖症、儿童焦虑障碍、抑郁障碍以及童年情绪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等各类患者,病情适合住开放病房,并对病室和服务有特殊要求的患者。当患儿收住该病房后,患者将享有:独享的病房并有陪护床、电视、空调、独立的卫生间等设施。所有患者均可由亲友全程陪护,住院1周以后,若病情允许,患者可由家属伴随,在规定时间内自由外出。

3、各种心理治疗方法:中国式森田疗法是我国针对心理疾病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已有近20年的治疗临床经验,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放松催眠治疗、团体治疗、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治疗百花齐放,为患者提供多种心理治疗选择。

4、心理测查中心:是全国心理测查方面最权威的机构之一,每年接受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医学、心理专业硕博研究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来中心学习和培训。

二、医学教育

从2002年开始主办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治疗高级研修班,每年举办1-2次高级研修班课程,至今已经举办了15届。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每年参加的学员达到50-100名。同时心理科还承担北京大学和河北联合大学心理系本科班和二学历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生的实习和教学任务,从2012年开始该科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合作举办中法精神分析学习培训班,至今已经进行三期培训工作,并由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培训教材。

三、科学研究

从成立心理科开始,对神经症患者的心理问题逐步有着深入的研究,有关神经症特别是强迫症的森田治疗临床研究多次获北京市科技成果奖(张向阳博士主持)。同性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一文获得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一等奖。每年有许多研究论文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每年该科人员受邀参编心理学科专著,并参编卫生部统编教材《变态心理学》,也独立出版心理学专著和编译教材等。

  • 响应及时

  • 真实医生

  • 不接诊随时退

医生推荐

更多
暂无医生信息
科普内容
更多

厌学背后的心理

刘华清 主任医师 儿童心理科
孩子厌学通常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对老师和学校有仇恨的情绪,旷课逃学,严重者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如头疼、恶心、情绪暴躁和失控。孩子厌学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社会因素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和一些不良风气。学校因素有刻板的教学过程、过重的学习负担、扭曲的师表形象、片面的教学评价、教学内容难度过高。家庭因素有父母过高的期待、严厉的教养方式、过度溺爱、家长自身行为。学生自身因素有动机不明、自卑感较强、自制力较差、由于学业负担过重而产生的逆反心理、情绪不稳定。家长如何正确应对孩子因心理问题而造成的厌学?有来医生邀请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主任刘华清,拍摄了一条医学科普纪录片《厌学背后的心理》,带你了解厌学背后的真相。
42107 84
2020-03-12

疫情期间的常见心理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

刘华清 主任医师 儿童心理科
信息爆炸扑面来,疫情升级心百态;恐慌失眠总唠叨,不敢出门叫外卖。邻居患病我隔离,焦虑失措心难捱;出现症状怕就医,电话咨询可免灾。——钮文异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nCoV)疫情来势汹汹,政府及公众的广泛关注,近期不断增长的病例数以及各类信息,都让大家感受到了由疫情严峻性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恐慌。这种情况不论对个人还是对防控疫情的大局而言都是有害的。因此,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自我心理舒缓,必要时也要寻求心理援助。问题1:信息铺天盖地,家人也很恐慌,我该怎么办?不良情绪会相互传染,这时家人的相互安抚、相互鼓励很重要;同时尽量控制自己和家人每天接收疫情相关信息的时间,不要超过1个小时,睡前也不要过分关注信息,不道听途说,多看权威、专业的报道,减少杂音。问题2:妈妈每天说不要出门,不要吃外卖,不要抽烟,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面对应激时会有不同的表现。妈妈不停地唠叨,其实也是一种宣泄焦虑情绪的方式;此时耐心听她唠叨、和她沟通交流即可。问题3:邻居得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该怎么办?首先要仔细回想近两周是否与邻居有过密切接触,如有,应先进行自我隔离、观察,做好相关生活事宜准备,并及时通知相关社区、单位、公司或学校,进行环境消毒和防疫措施。问题4:居家隔离的我,每天都食之无味是怎么回事?当我们居家隔离时,说明自身问题并未严重到需要住院治疗,甚至也没有严重的躯体疾病。此时出现食之无味,除去烹饪水平原因外,可以考虑可能是压力影响了味觉和食欲,也许是和缺乏户外活动有关。建议胃口差的人选择清淡饮食,尽量吃稀饭,多食蔬菜水果。另外,对于平时喜欢吃辣的人,可以适量食用味重、辛辣的食物,如火锅、酸辣粉等,以改善食欲。问题5:我出现咳嗽和发烧症状,不敢去医院怎么办?冬春季节是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不在流行区(湖北)的人,没接触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多数都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面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适度的担心、害怕、焦虑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危险的警觉,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有不适症状,但又不敢去医院,可先在家进行线上咨询,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如果医生建议去医院,可以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去医院就医。面对疫情,人们难免陷入焦虑或失措。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大家不要盲目恐慌,应该学会积极面对疫情、正确应对压力。几个方法可以舒缓紧张情绪:20-30次深慢呼吸;追个以前想看但一直没时间看的电影或电视剧;读一本小说;收拾一下房间或者抽屉;做好防护后出门快走15分钟;刷一下牙或者冲个淋浴。另外可以寻求专业帮助,如拨打心理援助电话: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800—810—1117(座机拨打);010—82951332(手机拨打)。如果您或周遭的人出现这些感受或状况,如:恐惧、对自己或其他任何人失去信心、自尊丧失、痛恨自己,感觉羞耻、无助、空虚,感受变得迟钝及麻木、变得退缩或孤立,睡眠状况恶化等,并持续2周以上,请尽快就医或寻求专业心理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审稿专家:刘华清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大学回龙观临床医学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兼任儿童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专业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的诊断及治疗,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等社会职务:中华医学会儿童和少年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儿童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指导单位: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参考资料:1.四川精神卫生《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五问》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肺炎恐慌下,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附6个心理防护方案)》
11084 66
2020-02-04

疫情期间,家长该如何保护儿童心理健康?

刘华清 主任医师 儿童心理科
合理选择收信息,生活有序要规律;个人日常防护好,科普教育很有益。父母保持情绪稳,鼓励表达耐心记;恐惧哭泣皆正常,绘画助娃坦心意。——钮文异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疫情期间,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但是绝对数量很少,除了坚持做好儿童和家长的日常防护外,家长对于疫情的态度和身心稳定的状态,也是保证儿童能够平稳度过疫情的基础。家长到底该如何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1.合理选择接收信息在孩子面前,父母最好关掉疫情相关接收通道,当孩子休息或不在近前时再阅读疫情资讯或观看疫情相关视频,了解疫情最新进展情况,学习科学预防知识。2.保持规律有序生活规律有序的生活可以给孩子一种稳定性和安全感,是保持孩子心理内在稳定的重要部分。家长应与儿童一起保持作息规律,有计划、有意识地安排学习、室内锻炼、家务劳动、亲子游戏等。3.做好日常个人防护做好家长及儿童的个人防护,如勤洗手、外出戴口罩、手套、居室多通风;平衡膳食,避免暴饮暴食;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白天可以保持1个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不建议睡得过晚。如果哺乳期妈妈被诊断疑似或者确诊病例,应立即断奶,并做好隔离,与婴儿保持安全距离;由爸爸或其他家人给婴儿合理添加辅食、加以照料。4.做好孩子科普教育家长要用孩子的语言去解释在疫情期间孩子所不理解的问题,其中绘画是孩子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之一,还可以帮助孩子理解病毒、生病等概念,学习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问题,提高意识和养成良好习惯,同时更加理解家长的各种决定。5.父母保持情绪稳定孩子常常通过父母的情绪和行为来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所以父母应及时觉察并调节自己的焦虑、恐惧,在孩子面前呈现出稳定、积极且有力量的一面,这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础。确保家长有途径能寻求专业人员帮助,如热线电话、网络在线咨询等。鼓励父母写日记,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经历,记录每天照顾孩子的艰辛和喜悦。6.鼓励孩子表达情绪鼓励孩子以他们习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情绪感受。不轻易打断孩子说话,保持足够的耐心聆听;允许孩子哭泣和表达恐惧,帮助孩子认识到害怕和恐惧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并通过绘画等方式帮助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舒缓不良情绪。审稿专家:刘华清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大学回龙观临床医学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兼任儿童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专业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的诊断及治疗,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等社会职务:中华医学会儿童和少年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儿童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指导单位: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参考资料:1.央视新闻《儿童感染数量增加,戴口罩要注意什么?发烧怎么办?家长注意了》2.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科普|疫情期间:面对孩子,我们可以做什么?》
10264 92
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