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
网站导航
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是中国神经外科的发祥地之一和培养神经外科人才的摇篮,于1958年由被誉为“中国神经外科之父”的赵以成教授创立,现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医疗、教学、科研中心,是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首批临床重点专科、首批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中国神经外科援外培训基地。

赵以成教授、王忠诚院士、丁育基教授、凌锋教授、张鸿祺教授先后担任科室主任。目前,科室共有医生90名,包括主任医师25人、副主任医师22人。此外有科研人员10名,技术人员9名,护理团队近200人,是中华护理学会重症专科护士、康复和营养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基地,北京护理学会儿科专科护士与护理管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目前神经外科总床位数345张,包括ICU床位38张,每年完成各类神经外科手术超过1万例。2018年12月,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新大楼—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INI)大楼正式投入使用,神经外科步入新的阶段。

这座北京地标式的建筑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神经外科诊疗设备,包括顶级手术显微镜、术中磁共振设备、术中血管造影机、立体定向机器人等,共有13间专用手术室(包括DSA复合手术室3间、MRI复合手术室1间)、6间神经介入导管室,及1间伽马刀治疗室和2台放疗直线加速器。

科室设立有脑脊髓血管病中心、脑血运重建中心、神经脊柱中心、颅底和脑肿瘤中心、立体定向与功能性神经疾病中心、儿童神经外科中心、神经危重症中心、伽马刀中心、神经创伤中心、神经电生理监测团队等10个亚专业组,25个诊疗组和39名主诊医师,共同构成了一个能提供现代神经外科所有亚专业医疗服务的医疗团队,高质量诊治各种复杂神经系统疾病。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不仅为每位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还是我国研究脑科学和重大疾病的科研基地。建设有智造实验室、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脊髓损伤与功能重建实验室等研究平台,并与各类科研院校、产业机构合作开展各类科研和探索,在脑血管病、癫痫、脊柱脊髓疾病、脑肿瘤等多种疾病和神经外科先进技术上都进行深入的研究。

科室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4人,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两百余项,获批科研经费累计超过2.4亿元,近年在NEJM、JAMANeurology、BRAIN等国际科研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制定国内行业标准类指南、共识10余篇,撰写各类专业书籍20余部。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自科室创立起就是中国培养神经外科人才的摇篮。1959年开始,受国家卫生部委托承办全国神经外科医师进修班、神经放射医师进修班,累计培养进修医生约2000名,为全国输送了大批神经外科界的领军人才。科室有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23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超过100名。

科室设有Yasargil显微外科训练中心、Samii颅底外科解剖训练中心、显微脊柱外科培训中心、神经内镜训练中心、虚拟现实训练中心等,每年招收神经外科住培、专培学员近30名,各地各级医院进修医生200余名。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具有优秀的国际合作交流传统,与世界知名神经外科中心和大师建立密切合作。科室建立之初得到了蒙特利尔神经科学研究所(MNI)Penfield教授的直接指导,并在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INIHannover)MajidSamii教授直接领导下成立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INI)。

曾经主办世界神经外科大会和世界神经介入大会,是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授权的世界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示范中心,已经有来自全球56个国家的300多名神经外科医师在科室接受培训,并多次派专家赴几内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埃塞俄比亚等国家进行长期或短期的医疗援助和教学。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秉承“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全力以赴、尽善尽美”的科训,以“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的诊疗、每一项科研创新和每一位人才培养,以“一群身怀绝技的人和谐地工作在一起”作为团队价值观,为建设世界一流的神经外科中心而不懈奋斗。

  • 响应及时

  • 真实医生

  • 不接诊随时退

医生推荐

更多
暂无医生信息
科普内容
更多

颅缝早闭科普(1)颅缝和颅缝早闭基础概念

曾高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1、什么是颅缝?颅骨包括颅盖部和颅底,是分别由多片颅骨拼接而成的,颅骨之间的连接处就叫做颅缝。颅盖部的颅骨包括前面对称的两片额骨、侧面对称的两片顶骨和后面的一片枕骨。最主要的颅缝共有六个——两片额骨之间是额缝,两片顶骨之间是矢状缝,两侧的额骨与顶骨之间是两个冠状缝,两侧的顶骨和枕骨之间是两个人字缝。颅缝之间相交汇的区域就是囟门,前囟门是额缝、矢状缝和两个冠状缝的交汇,后囟门是矢状缝和人字缝的交汇。2、人为什么要有颅缝?在分娩时,颅缝可以有效地使胎儿的头部发生一定程度的顺应性变形以利于通过母亲的产道。出生后,颅缝可以适应新生儿大脑的快速发育。相对坚硬的颅骨像盔甲一样负责保护里面脆弱的脑组织,而颅缝的存在则使得颅骨在保护大脑的同时,又不会限制大脑的快速发育,为颅腔容积提供继续增大的潜力。3、正常的颅缝什么时候闭合?在胎儿及婴儿发育早期,颅缝由柔软的纤维组织覆盖。随着大脑的发育和脑容积逐渐增大,几片颅骨也随之生长、扩大,与大脑的发育速度高度匹配。1岁以内大脑快速发育时,颅骨也快速发育。1岁时的脑容积已经是成人的80%左右。随后大脑发展速度显著变慢,颅缝也依次逐渐闭合,6岁以后大脑体积基本停止发育时,颅骨之间通过紧密的纤维连接形成坚固的结构,来保护脑组织。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使得这一过程配合完美,最终天衣无缝。实际上,六条主要的颅缝闭合的时间有所不同,大致遵循从前到后先后闭合的顺序。额缝在出生时多已闭合,矢状缝和冠状缝在1岁以后开始闭合,人字缝闭合最晚,在2岁后逐渐闭合,被称为“懒人”字缝。整个颅缝闭合过程一直持续到6-7岁左右,在12岁左右完全闭紧。囟门的闭合和颅缝的闭合并不同步,后囟大概在出生后2-3月闭合,而前囟在1岁半至2岁半闭合。4、什么是“颅缝早闭”?为什么会早闭?在脑快速发育的过程中,为了配合婴幼儿期脑组织的快速发育,骨缝是不能闭合的,如果一条或多条颅缝会发生异常的提前闭合,就会限制住脑组织发育空间,这一疾病就被称为“颅缝早闭”。颅缝提前闭合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在颅缝发育过程中,某些特殊基因或因子的改变,颅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的动态平衡失调,导致颅缝提前闭合。大概80%以上的颅缝早闭与胚胎发育时发育缺陷有关,不到10%的颅缝早闭有明确的遗传因素,也就是有家族史,并可能遗传给下一代。而其他没有家族史的病例中,部分也可找到相关突变基因的存在。有些研究证实了颅缝早闭和母亲孕期接触的一些物质有关,比如抗抑郁药、吸烟等,但结论并不确切。在没有明确突变的非综合征型颅缝早闭中,也有约7%的患儿兄弟姐妹同时患有颅缝早闭。5、颅缝早闭常见吗?颅缝早闭是一类先天性疾病,欧洲的发病率大约在1/2500,即每2500个新生儿中就会有发生一例颅缝早闭,刚公布的2020年新生儿数量为1200万,若按外国报道的患病率推算,我国每年约有5000例颅缝早闭的患儿出生。总体来讲男孩多见,但不同类型颅缝早闭的性别优势不同,男女总体比例约为2:1。在矢状缝早闭、额缝早闭和人字缝早闭中,男孩多见,在冠状缝早闭中,女孩更多见。但这只是根据欧洲的发病率来推算,具体我们国家的总体发病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差异等尚没有全面准确的统计。但至少大家可以了解到,颅缝早闭并不是罕见的疾病,对于有异常头型的婴儿,切莫轻易以为是“睡偏了”或者“长长就会圆了”,应该及早到专科医院咨询就诊。6、颅缝早闭是什么表现?颅缝提前闭合以后,局部骨性结构限制阻碍压迫了正常大脑的发育,头颅形状也随之改变,颅骨和脑组织只能向其他方向代偿地生长,导致头部畸形,表现为狭颅症。最突出的表现是头的外型异常,根据不同的颅缝闭合,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头颅畸形,包括舟状头、三角头、斜头、短头、塔头、尖头畸形等。闭合的颅缝处会有骨质沉积隆起,形成突出的“骨嵴”,常常可以摸到。除了头型异常外,不同类型颅缝早闭还可能造成或合并其他不同的畸形及神经功能损害的表现。累及冠状缝者,常造成同侧额眶部异常扁平,眼位、眼眶及面部形态异常和不对称,并可影响视力发育,严重者可致失明。额缝早闭常造成严重的双侧额叶发育受限,影响智力,还会引起眼距过窄、视力下降等眼科问题。狭颅综合征患儿由于常累及多颅缝,神经功能及智力受到的影响更重,患儿往往同时伴有神经系统、颌面、咽喉、口腔及肢体等其他部位畸形。7、颅缝闭合与外观特点之间有没有规律?不同的颅缝发生早闭,会引起不同样子的狭颅症,两者之间是有着明确的规律的。1个半世纪以前,德国著名的RudolphVirchow教授在他30岁的时候,提出了著名的[Virchow定律]——颅缝闭合时,头颅向着闭合的颅缝长轴异常生长,在垂直的方向生长受限。这个定律一直沿用至今。比如矢状缝闭合,头的形状就是沿着闭合的矢状缝前后生长,在与矢状缝垂直的左右方向生长受限,形成舟状头畸形。而双侧冠状缝早闭时,头沿着左右方向的冠状缝生长,而在与冠状缝垂直的前后方向生长受限,形成与舟状头相反的短头畸形。
6055 43
2022-02-08

颅缝早闭的危害

曾高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颅缝早闭不仅仅是引起头型的异常,除了头型异常外,不同类型颅缝早闭还可能造成或合并其他不同的畸形及神经功能损害的表现。绝大多数颅缝早闭的孩子,大脑和神经原本是正常的。颅缝发生过早闭合后,颅骨正常生长受限,颅腔局部或整体容积无法随婴儿脑组织的生长而扩大,会压迫正在发育的脑组织。被颅骨长期禁锢压迫以后,会使原本正常的脑组织发育不良,造成脑局部或整体生长受限。除了我们上面说的头面部畸形、颅高压等情况,未经及时治疗的狭颅症孩子还会造成智力、神经功能、心理、学习、发育等多方面的问题。1、智力障碍与运动障碍局部压迫会引起各种智力障碍和运动障碍,约35-40%单条颅缝早闭的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和智力损害,多见学习能力障碍、语言能力障碍、认知功能损害等。多颅缝早闭及综合征性颅缝早闭中的脑发育异常比例更高。相关障碍在患儿到达学龄后尤为突出。2、视力发育异常如果压迫眶部,会影响视神经的发育,多见于额缝和冠状缝受累的患儿。由于患儿前额部颅腔容积减少、眶内容积减小,可出现眼球压迫、视神经压迫,在造成单侧或双侧眼球位置改变、突眼等外观畸形的同时,影响视力发育,严重者会导致视神经萎缩甚至失明。3、颅高压约15-25%的单颅缝早闭与50-60%的多颅缝早闭患儿会出现颅内压力增高,是婴儿不断发育的脑组织和局部骨性卡压限制的矛盾结果。长期颅高压可引起患儿脑发育异常、颅骨病理性菲薄、继发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梗阻性脑积水等多种不良结果,继发小脑扁桃体下疝和梗阻性脑积水又进一步加剧颅高压,造成恶性循环。除了整体的颅高压以外,40%的孩子虽然颅压在正常范围,但是长期处于高限,对于整体的脑组织发育也是不利的。长期处于正常偏高的颅压状态会引起这些孩子的颅压代偿机制受到损害,在如哭闹、咳嗽、憋气等动作时,就可能会引起头痛,尤其年长患儿更加明显。4、颅高压颅骨菲薄局部的压迫常会引起局部颅骨菲薄,CT表现为“指压痕”,也就是颅骨变得坑坑洼洼的,使患儿头颅局部在受到外力冲击时更容易出现颅骨骨折。5、心理问题孩子长大以后,由于头型与面容“异常”引起各种的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未经治疗的颅缝早闭患儿在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后更容易出现自卑、注意力障碍、攻击性行为、抗挫折能力差等精神心理问题。患儿的工作就业、社会交往及婚姻家庭生活也可能因此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危害是贯穿患儿一生的。
6920 24
2022-01-04

如何测量婴儿头围和前囟门

曾高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婴儿的很多神经系统疾病都会体现在孩子的头围和前囟门上。本文介绍一下如何正确测量头围和前囟门。一、头围测量测量工具:带刻度的软尺一根测量步骤:1、找到宝宝的眉弓,也就是眉毛最高点2、将软尺的零点(0cm)放在眉弓连线的中点上,以此为起点,准备测量3、将软尺沿眉弓的水平绕向宝宝的耳后,找到左或右耳朵的上缘,再找到枕骨粗隆(后脑勺最凸点的位置),绕过此点,并将软尺绕回前方4、将软尺重叠交叉,交叉处的数字即为宝宝的头围温馨提示:1、两人配合好,一人扶好孩子,另外一人测量2、一定要把软尺压在眉弓上缘和脑后的最高点3、软尺要紧贴头部,但也不要拉得太紧二、前囟门测量囟门由于新生儿骨缝没有闭合,各颅骨之间存在间隙,多条间隙汇合在一点上,就形成了囟门。除了前囟,还有后囟。前囟主要是由额骨和顶骨之间的间隙汇合所形成,呈菱形,一般出生的时候大约2cm大小,以后大小随着颅骨的生长而逐渐变化,闭合时间一般在1-1.5岁,多数在2岁内闭合,但具体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后囟主要是顶骨和枕骨之间形成的间隙,一般在新生儿出生时很小或已经闭合,最迟于生后的2-4个月闭合。囟门过小、过大、形状异常都提示存在问题,比如小头畸形、颅缝早闭、姿势性斜头、维生素D缺乏、脑积水、颅高压等。囟门一般触摸起来会比其他部分略凹陷或平坦、柔软,正常为菱形,仔细观察可以见到随呼吸的轻微搏动。记录前囟门的注意事项:1、一定要在婴幼儿平静状态下测量2、准确记录前囟门的前后长度和左右长度3、前囟门大小是前后长度和左右长度之和除以2的结果4、前囟门的张力软=嘴唇,中=鼻尖,硬=额头
6771 10
2021-12-16

什么是神经外科的“微创手术”?

曾高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提起神经外科手术,许多家长都会问:这个手术能不能做微创?是不是开颅?手术伤口有多大?其实,微创、开颅、切口大小完全是三个不同层面的概念,没有绝对的对等关系,也不能相互评价或指代。希望通过本文,使家长们能够正确对待“微创”这一概念,既不要迷信于不合理的微创,也不要错过为孩子带来更小伤害的机会。“微创”是一种手术理念首先我想解释一下微创的概念。微创的微,是“微小”的意思,更合适的说法是“使其微小”,是神经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而“创”所指代的创伤,不仅仅是皮肤表面显而易见的伤口,或是手可触及的骨头,更重要的是对内部组织造成的创伤。微创是一种理念,而不等同于绝对的治疗方式,更不是手术切口的大小。微创的理念是给患者带来的总体和远期的伤害最小,任何可以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提高远期预后的治疗策略,都可以说是符合“微创”理念的。对于所有手术,尤其是神经外科的手术,医生都在努力追求给患者带来更小的创伤。皮肤切口、“开颅”≠手术创伤在神经外科领域里面,我们的保护都是从内到外的。也就是说,为了保护重要的脑干、脑神经和脑血管,必要的时候,我们宁可牺牲部分没有明显功能的脑组织。其次,为了保护脑组织,必要的时候,我们宁可牺牲颅骨,尤其是颅底的骨质。再次,为了保护颅骨,必要的时候,我们宁可牺牲肌肉和头皮切口,因为最重要的、对孩子影响最大的部分在深方、在里面,而绝不是表面切口和骨头。我们评价一个神经外科手术对于孩子的损伤,同样是从内到外的,只有里面的重要组织保护好了,才能一步一步评价到外部头皮和颅骨损伤的大小。一味追求小的切口、小的骨窗,可能会造成对于深部操作脑组织、脑血管、脑神经的显露不够,从而带来更严重的损害。所以,追求对于脑组织、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的保护,使孩子在术中术后都安全,尽快地恢复,尽量减少手术相关的并发症,这才是真正的微创。切口同样不能忽视那是不是切口越大,打开的越充分,就会对里面重要的脑组织保护的越好呢?也不是的!尽管头皮切口与颅骨相对于脑神经、脑血管而言,重要性相对较低,但并不是不重要。合理设计切口位置、控制切口大小,既能够部分减少术中出血与浅部组织损伤(如控制皮肤感觉的神经),也能够保证美观。所以,在能够达到同等手术效果和远期预后的前提下,神经外科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尤其是我们儿童神经外科医生,也会尽可能降低切口大小,保证切口美观,毕竟,这也是孩子一辈子的事情。——比如,一个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我在头部的切口只有3cm长,在腹部的切口只有2cm长,这样的切口可以使我游刃有余地完成手术——这种情况下,我是绝不会多给孩子多切哪怕1cm的切口。——再比如,一个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手术,我通常的切口是3-4cm,多数情况下,这样就可以充分地完成枕骨与寰椎后弓的减压、寰枕筋膜的切除、硬膜的扩大修补、下疝的小脑扁桃体部分切除与四脑室出口的探查。——再比如,髓母细胞瘤的手术,我通常的切口也只有5cm,这样就可以完成肿瘤的全切与脑脊液循环的打通。这些是不同医生根据个人的经验、理念与习惯决定的。所以,请大家抛开对“微创”这个词的误解,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从更全面、更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孩子的治疗方案。因为绝大多数神经外科医生都会充分考虑手术的方方面面,选择对于孩子最有利的手术方式。
3981 18
2021-11-18

孩子头痛,家长需要怎么处理?

曾高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头痛其实人的一生中多多少少都会有,孩子也一样。绝大多数的头痛,都只是一种不舒服的表现,而不是疾病。尤其是儿童,很容易表述头痛、肚子疼。所以偶尔的头痛多数不用担心。偶尔的头痛指的是几个月出现一次短暂的头痛。但是,有一些头痛确实是一些疾病的表现,而且可能是一些严重的颅内疾病的外在症状,这是我们需要警惕并积极寻找原因的。那么,哪些类型的头痛会是比较危险的信号呢?1、伴有一些特殊症状的头痛短期内频繁出现的头痛(几乎每周甚至每天都会出现)伴有呕吐伴有意识障碍,包括嗜睡、烦躁、昏迷等伴有神经功能障碍:包括一侧肢体无力、麻木等视物不清伴有抽搐头痛位置固定且反复出现出现颈部强直对于以上情况,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去医院,至少进行一个头颅核磁检查。头颅核磁平扫可以发现大约80%以上的颅内病变,包括脑积水、脑血管病、颅内肿瘤、等,同时也没有射线辐射,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式,可以作为首选。2、急性头痛,外伤后头痛如果是急性头痛或外伤后头痛伴有上述症状,医生最担心的是孩子出现颅内出血。如果不能排除出血,均需要先进性头CT的检查,头CT比核磁更加清晰,虽有少量射线,但是诊断是必要的。进行头CT检查后,医生再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安排下一步检查或治疗。3、慢性反复头痛作为慢性的反复出现的头痛,首次核磁没有发现明显问题的,家长也不能忽视,因为一次核磁检查并不能发现所有的颅内疾病。
3972 97
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