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胃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脾胃病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脾胃病科于2007年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脾胃病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2012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十三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科室由中医消化科更名为中医脾胃病科,发展至今已成为中日医院中西医结合消化病治疗重点协作科室及医院“中西医结合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室人员构成: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为张喆,护士长为齐红莹。科室医生在职人员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2人,护师7人等;学历分布:博士7人,学士1人。科室成员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北京医学会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消化整合医学分会等多个学会兼职多项学术任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张喆,临床医学博士,师从于国之名医姜良铎教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急性胰腺炎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Sciences》青年编委,主持省部级课题一项,参编《中医药与微生态学》、《姜良铎内科方药心得》、《全国中医献方类编》等书籍,研究成果曾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三等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等。科室姚树坤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职中日医院副院长。先后培养博士生30余人,硕士生50余人,发表SCI论文20余篇,学术科技论文300余篇。研制清肝化瘀方、脂肝宁、清热理气冲剂等多种中成药;主持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荣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主编《临床肿瘤学》等、参编《胃肠动力学基础与临床》等多部著作。同时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常委,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等多项学术任职。科室符思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中医药防治脂肪肝、高血脂、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曾任中医脾胃病科科主任,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持及参与省部级、院级课题多项。兼任北京康复医学会传统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门诊、病房设置:科室开设便秘、胃食管反流病、腹胀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专病门诊。住院病床共25张。设有C13呼气试验检查室1间,脂肪肝治疗仪治疗室1间。诊疗设备介绍:科室拥有先进13C呼气试验设备1台、脂肪肝治疗仪1台。科室诊疗特色:优势病种: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目前为中日友好医院优势病种,为重点开发项目;胃食管反流病、便秘、腹胀、胃肠功能紊乱等为科室优势病种。优势病种1.非酒精性脂肪肝属于中医的“肝癖”,具有以“补脾肾,化瘀浊”为理论支撑的景天护肝方,以及具有清肝利胆、健脾化湿的脂肝宁,从多种理论多种维度治疗脂肪肝和预防脂肪肝的形成。优势病种2.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的“腹胀”范畴,是临床常见病,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经检查79.5%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缓慢,病情易反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中日友好医院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包括功能性腹胀、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经验丰富、疗效好,安全性高;善于以香砂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等经方干预,同时在十二五支撑计划的基础上,长期基础上制定“辛香通络法”“六郁”“通降法”等多种理论,开发出院内制剂加味三香汤、清热理气冲剂、消胀贴、通腑灌肠方等,临床疗效明确;同时从液体营养餐等饮食方面、胃排空、适应性功能检测技术等多维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中医特色医疗技术:包括中药灌肠、中药外敷、中药足浴、针灸、穴位敷贴、穴位低频治疗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主要应用有:不完全性肠梗阻、胃肠功能紊乱、溃疡性结肠炎等的中药灌肠治疗;便秘的足浴治疗;急性胰腺炎及腹水的中药外敷、穴位贴敷及灌肠的综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低频治疗仪治疗(脂肪肝治疗仪)及治未病预防;胃脘痛的穴位敷贴治疗;便秘、腹胀、消化不良的灌肠、穴位贴敷、针灸治疗。院内制剂及协定处方: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腹胀等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协定处方加味三香汤、旋覆代赭消胀方(内服方)、消胀方(穴位贴);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腹腔术后等导致的腹内压升高、胃肠功能紊乱、不全肠梗阻等疾病的协定处方通腑灌肠方;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院内制剂溃结康;用于治疗失眠的协定处方除烦安眠汤;用于治疗肝功能异常的协定处方清热化湿方等疗效明显。现有专病门诊:科室开设便秘、胃食管反流病、腹胀病、消化不良等专病门诊。科室科研成果:科室于何时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按时间倒序或重要程度排序)。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1项,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课题1项,西藏自治区自然基金课题1项,中日友好医院院级课题多项。科室成员在SCI期刊及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60余篇。科室教学情况:中医脾胃病科为中日医院中医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必转科室,为基地重要组成部分。科室有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包括教学主任1人、教学秘书1人、带教指导老师6人(已聘)。每年带教规培学员超过100人次,从临床思维、临床知识、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管理。科室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中医内科教学任务,以及进修生、留学生的临床指导。1990年以来王微、高敏等多次被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日医院优秀教师、优秀教学管理者。科室承担朝阳区消化系统继续中西医结合继续教育项目,积极进行健康大讲堂等多种医疗卫生科普活动。科室获得荣誉:2020年获江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18年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三等奖、2017年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1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其他重要事项:科室多人曾赴西藏、陕西等支边;2020年李依洁住院医师新冠疫情赴湖北援助。院内位置:科室门诊位于中日医院M栋2层,住院病房位于中日医院L栋3层。
详情

科室疾病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孕晚期大便次数增多是正常情况吗
2024.04.29
孕期大便次数增多,很可能和怀孕腹围增大有关。因为腹围增大导致直肠空间减小,储存大便的空间变小,比如以前大便储存500g左右,空间就够,现在随着胎儿长大,空间可能缩小到300-400g左右,则压迫神经向大脑反馈想去厕所,这是孕期大便次数增加的原因。如果孕期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是人体的正常反馈,有好处。有大便及早排出,腾出空间其他大便就可以进来,也不会造成便秘。所以可以定期排便,比如正常1天大便1次,孕晚期出现一天大便3次,这是正常情况。只要性状不改变,只是次数增加,无需担心。
李博副主任医师消化科
9.89万
55
少吃这类食物 以免血压胃黏膜都不好
2024.01.19
注意情绪调整、注意按时休息、注意别吃太咸。咸的吃多了的危害如下:1、胃黏膜容易萎缩,容易癌变;2、吃的咸了血压就高,爱吃腌制食品、咸菜都不行。因此吃的要清淡一点,不要过咸、过辣,还要避免喝酒、抽烟。
王新月主任医师脾胃病科
15.95万
18
肠胃寒湿的症状及调理是什么
2024.01.15
肠胃寒湿病人通常会出现腹痛、腹泻,并且有头身困重、胸脘痞闷、大便稀溏。如果感受寒凉或吃生冷食物,病情会更加严重,出现腹痛、腹泻加重,平时喜暖喜按,通常舌淡、苔白腻、脉沉迟或者脉滑。病人要健脾益气、温中散寒、化湿治疗,可以用参苓白术丸、平胃散进行治疗。如果病人寒湿过重,还可以加上五苓散治疗。如果病人脾阳不正、脾胃虚寒比较严重,还可以加上理中丸或者附子理中丸治疗。病人平时不要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的东西,油煎、油炸、烧烤也不要吃,吃了以后会导致脾气更加严重。
刘汶主任医师消化科
9.80万
93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