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科
兴义市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兴义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由院前医疗急救(3120120),急诊预检分诊,急诊复苏抢救室,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急诊创伤处置室,急诊留观室,急诊病房等组成,编制床位45张。科室以“复苏、抢救”为特色,负责急危重伤病连贯性一体化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护和重大事件医疗卫生保障等。病种范畴:严重创伤,急腹症,脓毒症;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脑卒中,癫痫持续状态,急性心衰、呼衰,重症哮喘,内分泌危象,急性中毒,危险上消化道出血,重症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各型休克,心脏、呼吸骤停,心肺脑复苏、器官功能支持等。急诊医学科(3297225)有工作人员113人。医师28人,护理70人,驾驶员12人,调度员3人。科室重视对外交流学习,任中国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委员1名,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贵州急诊联盟常委1名,贵州省重症医学分会委员1名、显微外科分会委员1名,黔西南州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2名、常委3名。科研立项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重点期刊10篇,牵头制定创伤中心建设标准1项,参加编译著作1部,参编创伤著作3部。承办国家级学术水平会议3次,省、州级学术会议5次,多次在全国学术会议作交流报告。选派业务骨干出国深造2名(新加坡、美国),外出进修28名(华西医院、北大人民医院、中日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中山医院、陆军特色中心、浙大二院急诊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参加CTCT培训20人,参加5C培训12人。接收县市医院骨干医师、护理进修培训30人。义务承担医院全体员工急救技能培训任务并引领公众急救培训。建立院内紧急医疗救护小组(MET)及复苏应急反应呼救系统(EWSS),生命代码精准吹响集结号。急诊入口通畅,抢救区域距离急诊影像在50米内,绿色通道标识清楚,物流系统标本传送实施集中检验。急诊预检分诊区配备米健急诊信息系统及急诊挂号、收费系统。急诊复苏抢救室(3297070)设创伤复苏单元(TRU)1个,抢救床位9张。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床位14张(负压2间)。设备齐全:多功能抢救床23张,吊塔23套,气管插管车2台,可视喉镜5套,有创/无创呼吸机18台,转运呼吸机3台,心电图机3台,床旁超声2台,血气分析仪2台,双有创心电监护仪24台,心脏起搏/除颤仪2台,心肺复苏机2台,CRRT机3台,自动洗胃机3台,抢救车3台,复温系统(温毯、热风机)2台,亚低温治疗仪6台,胃肠营养泵8台,支气管镜3台。高流量温液装置1台,骨通道装置1套。开展床旁超声动态评估技术(超声引导穿刺引流+心血管功能+容量评估),开展床边检验(POCT)技术(血气分析、乳酸、凝血功能、BNP、心肌损伤标志物等),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NICOM)与治疗技术,床旁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等。开展气道开放技术(气管插管、(经皮)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血液净化技术(血液灌流、血浆置换、持续肾替代、人工肝等),休克复苏,心肺脑复苏,电复律除颤,机械通气,支气管肺泡灌洗,深静脉、动脉穿刺置管,胸腔闭式引流,腹腔冲洗引流,代谢监测,胃肠内、外营养支持,床旁胃肠镜检查治疗(止血、营养管置入),静脉溶栓,镇痛、镇静,目标温度管理(复温、亚低温),VTE防治,院感防控,颅内压监测,腹内压监测,院际危重患者转运,急诊高压氧舱等。科室按照标准建立一站式创伤复苏单元(TRU),有效降低了创伤救治的二次损伤。急诊重症监护室(3297435)以“严重创伤,凝血病,脓毒症,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毒危重症,心肺脑复苏、多器官功能支持”为发展重点,以信息化数字技术为支撑,配备米健急诊重症信息系统,有结构化病历系统,有可靠电子签名和时间戳。历经“呼吸干预、血流动力学优化、目标导向治疗”的发展,坚持“肠道功能保护与保持”、“早期康复与中西医并重”理念,积极推动ECPR技术、体外膜肺氧合术(ECM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临时心脏起搏等体外生命技术在急诊抢救、复苏中的临床应用。院前医疗急救配监护型、负压型救护车10台,装备便携式血气分析仪、心肺复苏机及呼吸机。通过学习培训整合“120”医疗资源,提高现场处置危及生命损伤的(创伤性窒息、张力性气胸等)急救能力,提高现场复苏、控制出血的能力及安全转运的能力,提高基于受伤机制高能量伤初步评估的能力及气道开放水平,确保急危伤病患者的通气及氧合。提升批量病员分拣上报及院前院内信息无缝衔接能力。院内直升机停机坪可开展参与航空救援服务。创伤中心建设与管理由急诊医学科主导。重点对创伤小组成员进行创伤评估、救治流程的常态化培训,开展创伤真实环境下全流程高仿真模拟演练,实现“思想统一、流程规范、紧密协作”的目标。夯实特殊类型(穿透伤、火器伤)、特殊人群(儿童、老人)救治经验,提升紧急救治标准化流程,最大限度减少漏诊风险。提升紧急救治手术技能多科协作支持,定期举行跨学科的创伤质量分析会,典型病例讨论会,遵循创伤规律优化多学科紧急救治机制及有效衔接流程。有时间节点质量控制考核指标,建立创伤全流程时间节点质量控制的闭环式信息化管理。科室始终以严重创伤多学科协同救治为重点,保障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畅通,提供“黄金小时”损伤控制、紧急手术干预连贯的一体化救治。实施控制出血(手术、介入)、控制污染(清创、修补、冲洗、VSD)、减压扩容(引流、去骨瓣、开放腹腔、筋膜切开)、管道开通(气道、血管、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结构稳定、组织修复等手术。。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开展断指再植术、股动脉断裂血管移植术、岛状皮瓣术、游离皮瓣术与穿支皮瓣术等。牵头组成的实体化创伤多学科协同团队,代表区域内综合医院创伤救治最高水平,主导急救抢救复苏、紧急手术、eICU一体化全流程管理,持续提高创伤救治时效及整体水平,关键时刻关键技术推进改善创伤救治结局。急诊医学科坚持“敬佑生命、服务至上”的精神,走“科学严谨、细致规范、厚积薄发、有所作为”的道路。经过二十年“三分提高、七分规范”的建设,现已成为医疗特色突出、人才梯队合理、急救能力精准、学术氛围浓厚、学科发展持续的急危伤病学科。是国家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院前急救、急诊医学、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急救医疗技术中心和急诊医学教学科研中心。科室以中心化、平台化建设为核心,践行“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坚持“严重创伤+急腹症+外科危重症”三路并进,“集中收治+实体化团队”两翼发展,通过“CTCT+5C培训”提升团队能力,依托实体化创伤中心搭建学科平台,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实现学科跨越。努力为急危重伤病患者提供“安全、规范、精准、快速”的一体化急诊急救服务。急救电话:0859-3120120120地址:兴义市人民医院外科综合楼一楼、二楼。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心梗的最佳治疗方法
2024.05.15
心梗的治疗方法是由时间和病情来定的。 第一个必须要强调一点,心梗它直接会导致心脏骤停,所以在现场就必须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耽误了时间,尤其6分钟以上,那么大脑就会导致不可逆的损伤。 病人在复苏之后,到医院后要根据病情治疗。 早发现,早预防心梗的方法: 1、病人如果有慢病,一定要进行良好的慢病管理。 2、良好的生活习惯,该休息休息,该工作工作。 3、戒烟限酒,在饮食上尽可能的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腌制品少吃一些。 4、尽量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现在国家政策非常好,在社区也设置了家庭医生服务项目,平时只要有空到社区,去测测血压、血糖,再把其他的指标也都测一测。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很多的智能穿戴设备在家里可以用,通过数值和症状,分析自己的病情。
李力卓主任医师急诊科
12.17万
492
高考遇高温,如何降温
2024.05.09
高考日又逢高温天气,真的挺让人难受的,不过别担心,我就来给大家分享几个降温的妙招,让大家清清爽爽的来应对考试。1、及时补充水分:应该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可以适当喝一些温热的水,有助于促进汗液的排出,从而散发身体的热量;2、注意穿着的衣物:尽量的不穿化纤类的衣服,可以穿棉麻衫,更有利于吸收湿气,推荐穿浅色的衣物。如果穿衬衫不要掖进裤腰里,以免影响空气的流通;3、防晒:出行时要躲避烈日的暴晒,做好遮阳防护,可以戴上遮阳帽、太阳镜等。并且要提前要看看路线,早点出门,别到时候急急忙忙的,还热的不行;4、适当冲洗皮肤降温:考前如果觉得热,可以用凉水冲一下手腕,或者是在太阳穴、脸颊上喷点水,可以快速的帮助身体降温;5、不要贪凉:当天考试结束回到家中,别急着开足空调或者是洗冷水澡,要先开开窗户让空气流通,再慢慢的降温,不然身体可能会受不了;6、提前准备好药品:最后要提前准备风油精,以备不时之需。如果真的中暑了,一定要赶紧告诉监考老师,然后到通风的地方,用凉水把毛巾弄湿擦擦身体或者额头,再吹吹风扇或者空调,让身体快点降温。这些降温的方法大家都记好了吗?希望大家都能舒舒服服的来应对高考,考出好成绩,我在这里为大家加油打气啊!
刘志娟主任医师急诊科
15.90万
82
宝宝脱水一般几天会好转,好转快慢的因素
2024.04.29
宝宝若发生了脱水的情况,若脱水的诱因消除,又经过了适当治疗,通常在3-5天就能够见到明显好转。具体脱水好转快慢的时间,实际上取决于两方面因素,具体如下:1、脱水过程是否还在持续:宝宝脱水通常是由于呕吐、腹泻等原因,导致水分丢失到体外。若宝宝脱水仍然在持续,想把水分补回来就要慢一些;2、补水的速度:补水包括口服补水、静脉补水。其中口服补水对宝宝有限度,若宝宝有恶心、不舒服,可能根本就喝不下去,此时补水就会比较慢,脱水好转得就会比较费劲。此时通常需要到医院进行静脉补液,才能够快速扭转宝宝的脱水情况。若宝宝体内的水分丢失了,类似一个水池现在水分缺少。若一边开着放水阀,一边又入水,补满水池的时间就取决于两个速度的差额,看入水是否大于出水,只有在入水明显大于出水的情况下,才能快速好转。因此,宝宝脱水的治疗情况实际上不能单看一方面,要两方面综合起来考虑并进行治疗,才能顺利好转。
杜铁宽副主任医师急诊科
17.97万
6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