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
本科室共收录8位医生
科室介绍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疼痛门诊)成立于1989年,由况铣教授创建,是全国最早开展疼痛门诊的教学医院之一,历经李惠芳主任等3代医师不懈地努力,疼痛科目前已是云南省规模最大,设备和诊疗技术最全面的综合性疼痛科室。现开设有门诊、综合治疗室及30张开放床位,癌痛治疗病房,呈贡分院设门诊、综合治疗室及20张开放床位。
科室的主要诊疗范围包括:头痛如颈源性头痛、偏头痛等各种神经性头痛;神经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幻肢痛、残端痛;椎体病变引起的疼痛如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盘源性腰腿痛、椎管狭窄、压缩性椎体骨折;各种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如退行性膝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各种关节病;软组织疼痛如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纤维性肌痛症、肩周炎、网球肘;交感神经及其相关性疼痛如复杂区域性疼痛、不定陈述综合征;缺血性疼痛如雷诺氏征、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内脏性疼痛如顽固性心绞痛、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痛经、会阴部疼痛;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创伤后急性疼痛、术后慢性疼痛;中晚期癌性疼痛等。
主要诊疗技术有冲击波治疗:可广泛应用于肌筋膜炎、肩周炎、网球肘等软组织疼痛。射频温控调制疗法:开创了治疗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椎间盘源性疼痛、软组织疼痛等疾病的新方法。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能处理各类型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椎管狭窄等。特点是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时间短。三氧自血治疗:广泛用于治疗痛风、脑卒中、高脂血症、帕金森、糖尿病、急慢性肝炎、慢性缺血性疾病、皮肤病、风湿性疾病、失眠、疲劳症、抗肿瘤辅助治疗等。是治疗多种慢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鞘内泵植入术:用于顽固性、难治性疼痛、中重度疼痛,如癌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等。
科室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脊髓电刺激疗法(SCS疗法),PRP,三叉神经痛球囊治疗等新技术,还开展了神经功能检测(用于脊柱微创手术导航等),心率变异性检测在疼痛诊疗方向的应用,医用红外热像仪在疼痛相关疾病中的应用,经颅磁,高能激光,“疼痛音乐疗法”等。首家开展以超声、CT、DSA引导下的神经调控、神经毁损,在省内有引领和推动学科发展的作用。
疼痛科现学科带头人张小梅,是疼痛科主任,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云南省卫计委基金,负责临床中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工作。主要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结合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女医生协会疼痛分会(全国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理事)。云南省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管协会疼痛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研究会(秘书长),云南省女医师协会疼痛分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女医师协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冲击波医学与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主委),云南省肺癌防治协会(理事)。云南省科技厅自然基金评审专家,云南省事故鉴定专家,云南省医保库专家,昆明市医保库专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实用疼痛学杂志》编委,《云南医药杂志》编委。云南省唯一的麻醉专业疼痛方向硕士生导师,是云南省疼痛学科的带头人。
截至2020年12月,科室共有医护人员30名。医生14名,护理人员14名,康复理疗师1名。主任医师、教授1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名,主治医师、讲师,住院医师10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硕士生导师1名,博士3名,硕士9名,硕士及以上学历占41%。科室医护先后到澳大利亚、美国、泰国学习,1人获得“云南省医学学科后备人才”称号,3人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在教学方面,疼痛科属麻醉教研室,有硕导1人,每年培养研究生2人,迄今共培养麻醉专业疼痛方向研究生20人。在教学方面负责带教、实习工作,担任昆明医科大学麻醉专业本科必修课《疼痛诊疗学》,本科选修课《疼痛心理学》和《疼痛护理》的教学工作,担任昆明医科大学MBSS的教学工作。
在科研方面科室每年申报国自然基金2项,党建课题1项,护理科研项目1项,已结题国自然基金1项,云南省卫生厅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党建课题1项,护理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自然基金5项。开展校级教研教改课题1项,参编书籍4部,获外观设计专利1项。近三年来,科室医生先后发表SCI论文6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80余篇,科室护士先后发表护理核心期刊及国家级期刊论文20余篇。
科室以“解除疼痛、提高疼痛患者生活质量”为服务宗旨,以精湛的医疗技术,用爱心、细心、热心、责任心为疼痛患者们提供优质的服务。自2012年至今为云南省疼痛学会主任委员单位,获得云南省首批“优质护理病房”称号。2013年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神经病理性疼痛门诊”,是“云南省首批癌痛示范病房”。2017年被授予“云南省冲击波医学教育培训基地”,“中瑞合作冲击波临床研究中心”,“中瑞合作冲击波培训基地”,“三氧疗法云南省培训基地”。2018年参与难治性癌痛多中心研究,并被授予“难治性疼痛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2019年挂牌“疼痛超声培训基地”,挂牌“中国神经调控联盟西南中心理事单位”,加入“云南省老年健康研究工程中心”,与省内50余家医院成立了“疼痛专科联盟”。科室在云南省综合镇痛治疗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科室的主要诊疗范围包括:头痛如颈源性头痛、偏头痛等各种神经性头痛;神经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幻肢痛、残端痛;椎体病变引起的疼痛如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盘源性腰腿痛、椎管狭窄、压缩性椎体骨折;各种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如退行性膝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各种关节病;软组织疼痛如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纤维性肌痛症、肩周炎、网球肘;交感神经及其相关性疼痛如复杂区域性疼痛、不定陈述综合征;缺血性疼痛如雷诺氏征、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内脏性疼痛如顽固性心绞痛、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痛经、会阴部疼痛;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创伤后急性疼痛、术后慢性疼痛;中晚期癌性疼痛等。
主要诊疗技术有冲击波治疗:可广泛应用于肌筋膜炎、肩周炎、网球肘等软组织疼痛。射频温控调制疗法:开创了治疗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椎间盘源性疼痛、软组织疼痛等疾病的新方法。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能处理各类型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椎管狭窄等。特点是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时间短。三氧自血治疗:广泛用于治疗痛风、脑卒中、高脂血症、帕金森、糖尿病、急慢性肝炎、慢性缺血性疾病、皮肤病、风湿性疾病、失眠、疲劳症、抗肿瘤辅助治疗等。是治疗多种慢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鞘内泵植入术:用于顽固性、难治性疼痛、中重度疼痛,如癌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等。
科室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脊髓电刺激疗法(SCS疗法),PRP,三叉神经痛球囊治疗等新技术,还开展了神经功能检测(用于脊柱微创手术导航等),心率变异性检测在疼痛诊疗方向的应用,医用红外热像仪在疼痛相关疾病中的应用,经颅磁,高能激光,“疼痛音乐疗法”等。首家开展以超声、CT、DSA引导下的神经调控、神经毁损,在省内有引领和推动学科发展的作用。
疼痛科现学科带头人张小梅,是疼痛科主任,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云南省卫计委基金,负责临床中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工作。主要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结合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女医生协会疼痛分会(全国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理事)。云南省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管协会疼痛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研究会(秘书长),云南省女医师协会疼痛分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女医师协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冲击波医学与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主委),云南省肺癌防治协会(理事)。云南省科技厅自然基金评审专家,云南省事故鉴定专家,云南省医保库专家,昆明市医保库专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实用疼痛学杂志》编委,《云南医药杂志》编委。云南省唯一的麻醉专业疼痛方向硕士生导师,是云南省疼痛学科的带头人。
截至2020年12月,科室共有医护人员30名。医生14名,护理人员14名,康复理疗师1名。主任医师、教授1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名,主治医师、讲师,住院医师10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硕士生导师1名,博士3名,硕士9名,硕士及以上学历占41%。科室医护先后到澳大利亚、美国、泰国学习,1人获得“云南省医学学科后备人才”称号,3人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在教学方面,疼痛科属麻醉教研室,有硕导1人,每年培养研究生2人,迄今共培养麻醉专业疼痛方向研究生20人。在教学方面负责带教、实习工作,担任昆明医科大学麻醉专业本科必修课《疼痛诊疗学》,本科选修课《疼痛心理学》和《疼痛护理》的教学工作,担任昆明医科大学MBSS的教学工作。
在科研方面科室每年申报国自然基金2项,党建课题1项,护理科研项目1项,已结题国自然基金1项,云南省卫生厅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党建课题1项,护理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自然基金5项。开展校级教研教改课题1项,参编书籍4部,获外观设计专利1项。近三年来,科室医生先后发表SCI论文6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80余篇,科室护士先后发表护理核心期刊及国家级期刊论文20余篇。
科室以“解除疼痛、提高疼痛患者生活质量”为服务宗旨,以精湛的医疗技术,用爱心、细心、热心、责任心为疼痛患者们提供优质的服务。自2012年至今为云南省疼痛学会主任委员单位,获得云南省首批“优质护理病房”称号。2013年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神经病理性疼痛门诊”,是“云南省首批癌痛示范病房”。2017年被授予“云南省冲击波医学教育培训基地”,“中瑞合作冲击波临床研究中心”,“中瑞合作冲击波培训基地”,“三氧疗法云南省培训基地”。2018年参与难治性癌痛多中心研究,并被授予“难治性疼痛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2019年挂牌“疼痛超声培训基地”,挂牌“中国神经调控联盟西南中心理事单位”,加入“云南省老年健康研究工程中心”,与省内50余家医院成立了“疼痛专科联盟”。科室在云南省综合镇痛治疗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科室擅长
三叉神经痛
头痛
偏头痛
坐骨神经痛
腰痛
关节痛
劳累性心绞痛
枕神经痛
疼痛
癌痛
神经痛
紧张性头痛
腰腿痛
骨囊肿
骨坏死
神经性头痛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不稳定型心绞痛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慢性疼痛
先兆偏头痛
原发性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