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
松原市中医院

五官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松原市中医院五官科建于1970年,由老主任王景文首创,已有50多年历史,由原来的中医五官科,发展到现在的中医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三个独立科室。现有医务人员8名,中医主任医师1名,副主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1名,护士1名是松原市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科室,主任医师王宁宁是本院眼科第二代传人。她所带领的是一支技术专业性强,理论水平较高,训练有素的中医医疗队伍,在实践中,能熟练的运用中医中药理论指导临床,在施治过程中,能从整体观念出发,辩病与辩证相结合,注重局部辩证与全身辩证的关系,“有诸于内,必形于外”充分体现了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眼耳鼻喉只是全身机体的一部分。在眼、耳、鼻、喉疾病的治疗中,以望诊、问诊、闻诊为主,切诊为辅,尤其对内障眼病、耳道疾病、咽喉疾病只有通过望诊、问诊才能较准确的辩证施治。三十多年来在眼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治疗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疗体系。尤其是对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根据病程及病变部位,设计合理的治疗方案;运用鼻泪管插管术,逆行插管术再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各种类型的急慢性泪囊炎疗效确切,该项技术填补了松原眼科的空白。开展青少年弱视、近视及假性近视的治疗也已有30多年的历史,经验丰富。能熟练的掌握验光技术,对儿童弱视,青少年近视,假性近视的治疗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并根据祖国医学“能近怯远,能远怯近”的理论,结合临床观察及实践研制了增视Ⅰ号,治疗假性近视;增视Ⅱ号,治疗远视、弱视,通过临床观察疗效满意,增视散也获得了省药监局批准文号,现在本院广泛的运用于临床。小儿眨眼症是眼科常见病,也是多发病、疑难病证,在临床治疗中确很难。小儿眨眼症主要是疳疾上目所致,因小儿属稚阳稚阴之体,脏腑娇嫩,用药需精,单纯用西药效果不显,汤药又很难长期接受。因此,我们反复研究试验,终于配制成消疳明目散,现已获省药监局批准文号,并在本院批量生产,用于临床深受广大患儿家长的欢迎。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底出血进行综合分析辩证,用中医中药理论指导临床、采用止血、活血、破血的三步疗法,缩短了病程,提高了复明率,并且使一些陈旧性的眼底出血,在长期视力低下,影响生活的患者得以复明。在五官科疾病的诊断方面,诊断率达98%以上,治愈率80%以上。二十年来通过临床实践潜心研究大胆创新先后配制了中耳炎粉、复方黄连滴耳液、滴鼻液、鼻炎粉、三黄膏、口腔溃疡散等外用中药疗效显著,率先引进了离导治疗仪,广泛的应用于眼科、五官科治疗领域,尤其是对早期白内障、陈旧性虹膜炎、玻璃体混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巩膜炎、角膜炎、顽固性慢性卡他性结膜炎、疱疹性结膜炎、沙眼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疲劳症等疗效显著。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各种类型的急慢性鼻炎,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此乃松原首创,开辟了运用中医中药治疗五官科疾病的新途径。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气道敏感的中医病因,长期吃西药有副作用吗
2024.04.01
气道敏感包括整个气道,上气道有问题就是鼻子,然后喉咙,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下气道,甚至气管炎、咳喘,中医角度认为气道敏感和身体虚寒有关,患者可能长得肥嘟嘟、面色红润,但是仔细看患者鼻子旁边、嘴巴周围的颜色,是发青、发黑的,而且眼圈发紫,太阳穴旁边还有一条条青筋。中医角度认为患者寒气比较重,一受寒,天气早晚温差大,呼吸道就会出问题了,虽然在使用消炎药、化痰药、激素、止咳药时,患者症状会好转,但是一停药就会复发,而且长期用西药副作用太大。
孔喆主任医师耳鼻喉专科
14.04万
5
为什么中医治儿童过敏性鼻炎要健脾胃
2024.01.19
从中医角度来讲,人体是一个整体,五官的病变跟五脏有关系,像过敏性鼻炎,很多小孩都有肺脾气虚的表现,就像鼻炎、打喷嚏、流清鼻涕。而且肺气虚,就怕冷,出汗比较多,晚上一睡觉满头是大汗。又脾虚,脾虚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因为吃了又会拉肚子,长得不高,家长很焦虑,所以有时候医生会开一些调理脾胃的药。所以在临床上,儿童过敏性鼻炎除了局部治疗之外,会开一些调补脏腑功能的药,对小孩的整体体质有很大的调理作用,对他生长发育有比较好的促进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中医的整体治疗。
阮岩主任医师耳鼻喉科
9.22万
13
急性中耳炎的中医诊断
2023.11.21
急性中耳炎的中医诊断是脓耳,通常具有明显病史,大多数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如鼻塞、流涕等症状,或者有游泳、污水入耳的病史,患者主要表现为耳朵疼,逐渐加重。如果疼痛再发展可以出现鼓膜穿孔,耳朵流黄色黏液状脓液。有部分患者可以伴有头痛、发烧等全身不适,特别是儿童全身症状比较严重,检查时可以看到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有部分患者外耳道没有分泌物,只表现为耳朵疼、耳朵堵,可能伴有听力下降,检查可以发现鼓膜充血、肿胀甚至外突。​如果再发展可能会出现鼓膜穿孔、流脓,患者表现为耳朵流脓、疼痛,伴有听力下降,脓液流出来以后疼痛会有所缓解。
刘建华主任医师耳鼻咽喉科
14.63万
24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