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
广东省中医院

中医内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内科:【概况】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芳村内五科(中医经典病房),又称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成立于2010年3月,是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是全国率先开设的、探索中医药为主救治急危重症和复杂疑难病的科室。主要以经典中医理论为指导原则,以经方为主、结合全国名医大师学术经验,配合中医特色疗法,合理结合现代医学综合手段,救治各种急危重症和复杂疑难病,是目前全国极具特色的中医临床研究和教学一体化的科室。目前科室拥有多名高级学术带头人,如全国知名中医顾植山、黄煌、齐玉茹和许家栋等,科室开放床位41张,医护人员总数38人,在科医生共13人(含临床岗位、科研创新团队),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8人,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弟子12名,院内青年名中医1人,院内优秀中医人才1人、院内青年中医人才1人,朝阳人才1人。【科室特色】1、特色中医理念科室经过十几年余的艰辛探索,逐步确立起了以经典中医理论为核心,以全国名中医经验为指导的学术思想,初步构建并形成了科室以“一气阴阳五行六经六气”为内涵的经典中医理论体系和指导临证实践的“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科室始终坚持“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以西辅中,中西医协同”的治疗理念,在全国率先运用中医手段为主导诊治各种急危重症及复杂疑难病,形成了鲜明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理念:①道法经典理论,实践回归经典:坚持以《易经》为理论源头,以《黄帝内经》、《难经》为理论基础,以圆运动为思维模型,以《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为临证准绳,以《伤寒杂病论》经方及《神农本草经》药物为主要武器,旁参温病学说及名家经验,使经典理论实实在在回归了临床;②融汇名医经验,结合特色疗法:在以经典中医理论为核心的基础上,科室灵活融汇全国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级名中医及特色专家宝贵经验,同时针灸药并用,灵活结合“杏林寻宝”多种中医特色疗法,形成经方内服+传统中医特色疗法相结合的“中医组合拳”,有效救治各种急危重症及复杂疑难病;2、特色临证用药临床遵循经典中医阴阳五行、四气五味的药象理论,临证大胆突破常规思路,形成了极强的用药特色:①灵活运用《伤寒杂病论》经方,剂量回归原方原量(1两=15.625g)及原始药物配比,急危重症敢于原方原量,慢性常见病或取原量的1/2或1/3;②遵循经方的《伤寒论》经典煎服法,如去滓再煎、一日三服、服药后喝热稀粥、以知为度等;③突破“毒药”观念束缚,在中医经典理论的指导下,善于运用各种“毒性”中药,并不受常规剂量约束,大胆辨证使用附子、生半夏、生麻黄、细辛、生川乌、生南星等“偏性较大”、疗效独特的中药,治疗大量危急重症及复杂疑难病,疗效显著。3、特色中医疗法科室经十余年探索,借力医院“杏林寻宝”,持续引进国内外各种疗效确切的中医特色疗法,不断优选优化,临床针对不同病种及优势环节,辨证选用,灵活组合,针灸药有机结合形成不同的中医“组合拳”,科室中医特色气氛浓厚,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科室目前开展的数十种中医特色疗法主要有:①针法类:传统针刺、易医脐针、火针、平衡针、董氏奇穴针法、腕踝针、开阖六气针法等;②灸法类:艾箱灸、艾炷灸、火龙灸、雷火灸、脐灸等;③刺络放血类:三棱针放血、刺络拔罐放血等;④拔罐疗法类:药物罐、普通拔罐、刺络拔罐、平衡罐等;⑤其他疗法类:铜砭刮痧、温灸刮痧、穴位贴敷、砭石疗法、沐足疗法、耳穴压豆等。4、特色病人服务科室多年来坚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石,把科室管理、支部党建、临床诊疗和中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创新性的形成了科室独特的“和文化”,并将其精神融入到了每位员工的日常学习和工作当中,从而使得整个团队能发自内心、自然而然去服务,用真诚和爱心赢得了患者的一致认可。科室坚持“全方位加强中医养生宣教,让老百姓少生病、晚生病和少去医院”的服务初心,不断强化中医养生健康宣教和家庭健康管理指导工作,通过将互联网技术和中医养生知识有机结合,打造了极具特色的“互联网+中医”服务新模式。科室多年来灵活运用微信公众号、医患微信群和视频号等新媒体社交工具管理医患关系及跟踪随访,传播正能量及中医养生知识,目前已开放“快乐学中医”及“素问养生学院”等系列微信群及科室医生专属门诊病人跟踪服务微信群共72个,持续不间断的线上中医养生知识的推送和互动、中医养生专题的周讨论、“颜帅点灯说养生”栏目的开设、线上养生学院的推出和线下“经典有爱大讲堂”的开设,在让近4万老百姓明明白白学中医,实实在在受益的同时,也极大的融洽了医患关系,形成了良好的科室口碑,打造了一个极具特色的中医服务平台。科室开科至今未发生有效投诉,长时间把医院的“优质服务流动红旗”留在科室,并连续多年荣获医院“服务质量杯”大奖。5、特色传承模式科室成立12年来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中医传承和诊疗模式,强化提升中医主导救治急危重症以及复杂疑难病能力,全面提升中医医院临床服务水平与传承创新能力。科室创新的中医诊疗模式在2017年获国家认可并推广,推动了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启动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投入了建设资金100亿,截至目前已推动全国各地积极成立中医经典病房超过100家。科室充分发挥在行业中的领头示范效应,加强对各兄弟医院的指导和协作,有力促进了中医经典病房在全国各级医院(含县市级中医院、西医院的中医科以及民营医院)的落地,科室深度对接了其中9家医院,开展线上线下联动的协作帮扶,开创了经典回归临床星火燎原、中医经典病房遍地开花的良好新局面。6、特色教学品牌科室改革完善培训教学体系,以“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为核心,从原有的“道法术三层次”提升为“经典双循环”教学模式,包括“理论体系—临床实践—理论体系”的在科期间小循环和“入科前—在科期间—出科后—再次学习”的全程培训大循环,同时注重文化与学术同时输出。进修医生同期报名人数超过100人,显示出科室品牌影响力继续提升,科室已成为全国中医进修的热门首选之一。7、特色收治病种科室突破现代中医的专科观念束缚,回归了经典中医的全科面貌,不受专科、年龄和性别限制,收治内外妇儿骨皮眼耳鼻喉等多专科病种,主攻急危重症,兼顾复杂疑难病,尤其是不使用抗生素而以中医为主治疗各类肺炎,临床疗效显著。①各类急危重症:AECOPD、呼吸衰竭、哮喘、各类型肺炎;急性心衰、顽固性心衰;急性脑梗塞;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不全、休克等。②各种复杂疑难病:不明原因发热、各类关节炎、顽固性痛风、颈肩腰腿痛、风湿免疫类疾病、顽固性皮肤病、难治性失眠、产后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痛经、不孕不育、过敏性鼻炎、小儿哮喘等。【人才梯队】学术带头人:齐玉茹、许家栋、顾植山、黄煌学科带头人:杨志敏科主任:颜芳科室主治岗位医生:陈党红、黄臻、孙良生、温姗科室住院医生:张锦祥、邓贤斌、曾祥珲、罗士针、黄洁春、黄遂和科研创新团队人员:谢庆凤护士长:刘宇主管护师:关丽娟、徐健莹、李鉴基、黄秋祥、郭蕾蕾、郭梦雅、黄秋媛、黄莉、栗萌萌、屈艳飞、陈泳余
详情

科室疾病

成永明
主任医师传统疗法科
三甲
广东省中医院
¥100
去挂号
教授
擅长:以儿童为主,兼顾成人,应用中医、中西医结合、蜂疗等防治免疫力低下、身体虚弱、感冒、发热、咽喉发炎、反复咳嗽、气管炎、哮喘、鼻炎、流鼻涕、贫血、消化吸收不良、多动症、腹痛、遗尿、遗精、阳痿、前列腺炎、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失眠、头痛、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腰腿踝足跟痛、肿瘤等奇难杂症。
陈润东
主任医师治未病中心
三甲
广东省中医院
¥100
去挂号
擅长:内、妇、儿科常见病及内科疾病综合调理、中医杂证、术后调养、产后调养、优生优育调养、中医体质辨识及健康调养、身心亚健康状态的调理。尤其擅长睡眠障碍、疲劳综合征、慢性疼痛、功能性便秘、性功能障碍、耳鸣、过敏性鼻炎、口腔溃疡等的调养及治疗。
赵英日
主任医师内科
三甲
广东省中医院
¥300
去挂号
擅长:对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治疗有较高疗效,尤其擅长糖尿病、急慢性肝炎、癫痫的中医药治疗, 以及内科糖尿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反流性胃炎、胃溃疡、胰腺炎、癫痫、肾结石、胆结石、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王雪玲
副主任医师内科
三甲
广东省中医院
¥50
去挂号
副教授
擅长:内科杂症、咳嗽、胃脘痛、乳糜尿、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肥胖病、脂肪肝等疾病的诊治。
张桂芝
副主任医师内科
三甲
广东省中医院
¥30
去挂号
擅长:内科常见病,尤擅治胃脘痛、外感高热、咳嗽、肝炎、中风、高血压等疾病。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薏芽健脾凝胶要长期服用吗
2024.05.20
薏芽健脾凝胶不要长期服用,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使用,以防引起身体不适。
王宝凯副主任医师中医科
3986
44
赤豆补血吗
2024.05.10
赤豆即赤小豆,赤小豆是一种食物。赤属红,红就可以入血,所以赤小豆能够补血有一定道理。这是从比类取象上来考虑。但是真正的赤小豆补血作用并不是很强。赤小豆最主要是以清热利湿为主,能够利下焦的湿。所以临床当中用赤小豆补血,一定要配合其他的一些药物,比如大枣或其他的补血之品,才能够有一定的效果。而赤小豆皮也是红色的,也有一定的补血之功,但是它补血之力非常弱,整个赤小豆还是以清热利湿、通利小便为主。所以临床中用赤小豆补血的时候非常少,虽然五红汤里边有赤小豆,但是从中医的药理上来说,赤小豆补血的功效并不是很好。它和大枣这一类的补血之品,功效相差甚多,所以临床中不能单纯用一味赤小豆进行补血。
逯俭主任医师中医科
18.14万
95
如何去宫寒
2024.05.07
宫寒一般会引起小腹隐痛、月经不调、四肢发凉等,可以用温经散寒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如艾附丸、桂附理中丸等,进行温补脾肾、温经散寒,达到去宫寒的作用。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忌抑郁,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或水果,多吃富含白蛋白以及维生素的食物,才能达到较好的去宫寒的作用。
朱清静主任医师中医科
9.36万
13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