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
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包括神经内科一科、神经内科二科、神经内科三科、神经内科四科、神经内科卒中单元。神经内科一科1957年即成立,位于内科楼五楼东侧,就医环境优美,科室实力雄厚,人才梯队合理,医生各有专长,是洛阳市医学重点专科,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授予点。现有医师6人,其中拥有硕士学历2人,本科学历4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3人,科室对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护士10人,其中拥有本科学历9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7人,护士1人,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术,在神经系统疑难病诊治以及急危重症抢救等领域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展本专科各类疾病的诊治。主要包括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脱髓鞘疾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病、运动障碍性疾病、癫痫、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所致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一氧化碳中毒等。对脑血管病、眩晕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神经系统变性病(如帕金森氏病)、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症(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色技术:1、脑卒中及重症绿色通道;2、神经MDT;3、超早期康复治疗;4、脑梗死超早期规范溶栓治疗;5、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术;6、全脑血管造影术及神经介入治疗;7、神经痛的神经阻滞术;8、眩晕症的手法复位术。神经内科二科是洛阳市独立成科最早的专科之一,洛阳市医学重点专科,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授予点。科室拥有医护人员16人,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8人,护士1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医疗团队能熟练处理神经内科各种常见病、危重症及以南病症,如中枢性神经系统感染、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周围神经病、脑退化症和癫痫、静脉溶栓、脑血管造影及脑血管介入治疗等,每年有1200余例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出院。特色技术:1、脑血管造影术;2、脑血管介入治疗术。神经内科三病区成立于2011年元月1日。科室拥有医护人员15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5人,护士3人。设置床位38张,医护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术,科室依托医院先进的CT、MRI等一流设备,已形成强大的技术力量。科室能全面开展专科各类疾病的系统治疗,主要包括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肌病,痴呆,神经免疫性疾病,周围神经病等。科室同时承担医院神经中心神经介入工作,科室成员熟练掌握全脑血管造影术、脑血管成形术及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取栓治疗。科室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任务,并承担河南科技大学大学医学院、新乡医学院等医学院校的实习及临床本科教学任务。近三年带教大专、本科学生一百余人。为洛阳地区的各基层医院培养神经专科及全科医师数十人。特色技术:1、常见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全脑血管造影术及颅内外血管成形术);2、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取栓治疗;3、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和治疗;4、神经免疫疾病的综合治疗;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神经内科四病区成立于2014年元月1日,病区拥有床位38张,是医院重点学科。科室环境整洁,布局合理,神经内科相关疾病诊疗水平位居洛阳市同级医院前列。科室现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3名,神经内科专业硕士2名。主管护师2人,护师8人,护士1人。依托医院先进医疗设备如双通道多深度经颅多普勒、全新肌电诱发电位仪,视频动态脑电图仪、1.5T磁共振,128排螺旋CT等高端设备,科室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治方面拥有良好的基础。科室开展了脑血管疾病、癫痫、帕金森病、痴呆、周围神经与肌肉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重症与疑难杂病等多个神经内科亚专业方向的诊断与治疗,对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神经症(焦虑、抑郁、躯体形式障碍)、神经痛及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同时承担医院神经中心神经介入工作,科室成员熟练掌握全脑血管造影术、脑血管成形术及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取栓治疗。科室承担河南科技大学大学医学院、新乡医学院等医学院校的实习及临床本科教学任务。近三年带教大专、本科学生一百余人,为洛阳地区的各基层医院培养神经专科及全科医师十余人。特色技术:1、常见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全脑血管造影术及颅内外血管成形术);2、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取栓治疗;3、眩晕症的细化诊断和治疗;4、疼痛的综合治疗;5、神经症(抑郁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等)诊断和治疗;6、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卒中单元主要针对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患者,整合神经内科优势资源,做到危重病人统一管理,同时联合神经内科各科室、介入小组、康复多位一体,实现优势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危重、疑难患者多专家会诊制度。同时兼顾卒中中心责任,形成对脑血管疾病绿色通道,实现超早期溶栓、介入、手术,提高急性卒中病人的治愈康复率。科室现有医师5人,护士14人,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术,擅长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的救治及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擅长治疗各种类型的成人癫痫、痴呆、帕金森氏病、神经系统变性病、多发性硬化、颅内感染、重症肌无力、肌炎、肌病等神经系统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同时规范开展心肺脑复苏、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等技术,规范进行容量管理、机械通气、营养支持、血糖监测与控制、镇静镇痛治疗及危重病人监测等技术。有呼吸支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持续心电监护识别处理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监测、对各种化验结果作出快速反应并立即给予反馈的能力及多脏器功能支持、进行全肠道外及肠内营养、微量输液、各种监测及各种操作技术的能力,并具备对输送病人过程中生命支持和对各个医学专业疾病进行紧急处理的能力。特色技术:1、超早期动静脉溶栓2、脑血管造影术3、脑血管介入治疗术4、呼吸支持;5、持续心电监护、快速识别和处理心律失常;6、血流动力学等各种监测及稳定循环;7、多脏器功能支持;8、控制严重、复杂感染;9、全肠道外及肠内营养。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中国每年多少人中风,有哪些中风类型
2024.05.10
根据2001-2010年国家统计局和卫监委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新增卒中人数大约在170万-190万,其中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卒中大约占65%-70%,其他的病例包括心脏疾病,如房颤、瓣膜病、脑动脉炎、脑外伤、动静脉发育畸形,这是从病因学角度进行分类。另外根据血管的完整性,脑中风又分为缺血性卒中,包括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慢性脑缺血状态。根据血管是否破裂还可以分为脑出血,脑出血包括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脑梗死和脑出血也可以存在混合型,即既有可能发生脑梗死,同时又可能发生脑血栓,以上是目前中国人中风的大致情况。
邵自强主任医师神经科
9.53万
67
头部眩晕,天旋地转,原来是耳石脱落导致的!
2024.05.07
经常发生天旋地转,并且久治不愈,总以为自己患了颈椎病或者是梅尼埃病,实际上往往是患了耳石症。患耳石症的人,往往是近期受过外伤,包括补牙在内,就容易造成耳石脱落。耳石脱落以后,会在内耳的范围管里面创击前庭神经,造成出现眼球的震颤,就会觉得是外物及自身在旋转,这是眩晕的根源。病理判断很简单,躺在床上面向左睡或者是向右睡,以及坐起来或躺下去,做这四个动作时,如果出现天旋地转的感觉,充分说明患有耳石症。耳石症患者在之前都是通过手法复位,治疗时医生很累,患者也很痛苦,并且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现在有转椅问世,通过转椅代替手法复位,它更科学、更精准、更有效。一般通过转椅5分钟就可以把耳石复位,达到治愈的目的。
席刚明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10.95万
78
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能代替吗
2024.04.29
侧支是指侧支循环,若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能否代替取决于两种情况,具体如下:1、闭塞发生的急、慢性:若是慢性的大脑中动脉闭塞,且周围有比较充足的侧支循环,有时间让侧支循环生长。若是此类情况,可能侧支循环的代替效果会更好一些。但若急性发生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此时侧支循环的代替功能就比较差,甚至不能代替,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以烟雾病为例,烟雾病又称为Moyamoya病,该病是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远端慢性闭塞,此时颅底的软脑膜、穿通动脉、侧支循环会生长。但此类患者通常也不是完全正常,可能会发生脑梗或脑出血的情况,成年患者多数是发生脑梗塞,而儿童患者或青少年患者会以脑出血的形式表现。因此,发生Moyamoya病时相关侧支血管的生长,仍然不是完全正常,此时血液供应有问题,会导致脑梗或出血的情况发生。因此,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侧支循环能否代替,取决于大脑中动脉闭塞是急性还是慢性,若是急性则可能很难代替;2、是否有症状: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能否代替也与是否有症状的因素有关。即使患者有慢性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此时侧支循环是否能代替,也取决于侧支循环代替的好坏,是否能保证足够的血液供应。
母艳蕾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14.23万
1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