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
网站导航
简介

1、学科沿革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内科学科自建院以来即开展中医内科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多年来汇聚众多名医大家,国医大师张磊在我院坐诊授徒,河南省名中医李庆海、孙玉信、周立华、李郑生、王祥麒均为学科研究生导师。学科在张磊国医大师工作室、11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引领下,1998年获得中医内科学硕士授予权,2013年获得中医内科学博士授予权,为全国较早建立的中医内科学科硕士点、博士培养学科。2020年获批河南中医药大学校级重点学科。

2、学科特色与优势

中医内科学科在国内中医内科领域较早进行了专业分化,以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及老年期痴呆的研究、中医药治疗肝病的研究两个方向为研究重点,每个方向均有明确、稳定的学术梯队、临床基地、科研项目、研究生培养等配套支撑,均已形成国内同专业较大规模的专业病区。多年来学科紧密围绕这两个方向,对其中医药防治中的关键问题,开展了多项有序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中医内科学科的发展。

3、学术带头人简介

张金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高层次人才(C类)、“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中原领军人才、河南省青年科技领军人物、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第十一批河南省优秀专家,受聘为河南省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会诊专家,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医脑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学会中医脑病、心病分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

张金生教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河南省青年基金、省杰出人才课题各1项,主持省科技攻关课题6项、省教育厅课题6项、省中医管理局课题4项;先后主编著作4部,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5篇,SCI6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厅局级成果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第一名)。

4、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1)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及老年期痴呆的研究方向

该方向在张金生教授的带领下,病区开设床位60张,是目前省内中医医院规模较大的脑病诊疗康复中心,诊疗康复设施齐全,患者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及全国20余个省市,团队基于历代医家对活血化瘀治法的认识以及对现代活血化瘀治法研究成果的理论分析,构建和完善活血化瘀“祛瘀血”和“生新”理论,提出了活血化瘀“肾属性”的理论假说。明确活血化瘀之“祛瘀血”层面包含“活血、行血、祛瘀、通络”,“生新”层面包含“生新血、生新物、生新脉、化旧生新”。活血化瘀治法之“肾属性”为具有修复和重建脏腑功能的“骨髓之精”和“脏腑之精”特性,是活血化瘀治法“祛瘀血”层面和“生新”层面的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该假说的提出阐明活血化瘀治法“疏其气血,令其条达”的“祛瘀血”层面和“复其真气,化旧生新”的活血化瘀新理论的提出,指导了中医临床与科研的发展,促进中医理论的研究深入。

(2)中医药治疗肝病方向

该方向依托的肝胆脾胃科,为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在孙玉信教授的带领下,病区开设床位60张,是目前省内中医医院规模较大的消化疾病诊疗中心,先后接待韩国、日本、奥地利及国内十余家院校有关人员参观学习。孙玉信教授是国家级重点专科肝病学科学术带头人,省优秀专家,省首届名中医,张磊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委,省中医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获得省级成果奖3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主持的“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张磊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所编著的《方剂大辞典》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团队历经多年的发展完善,形成三个优势病种:胁痛、积证与鼓胀。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开发出系列院内制剂,包括运用补益肝气、化湿解毒法治疗乙型肝炎的肝舒乐片、利肝宁片,温阳化气、行水消胀法治疗肝硬化、肝腹水的消鼓散,扶阳涤浊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消癥汤,平溃敛疡法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溃疡宁片,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化瘀汤等。目前已建设成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技术力量雄厚、基础设施齐备的队伍。

5、科研情况

三年来,本学科成员共发表学术论文66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5篇,SCI收录论文4篇;出版专著教材8部;科研立项20项,经费达221万元,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项目5项;获厅局级科研奖励4项、专利4项。

6、教学与人才培养情况

两个重点研究方向的骨干人员现共有成员2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5人、副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1人;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13人,博士学位人员占41.6%,具有海外经历1人。现有国家一级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者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

7、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科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三年来,本学科共举办国内学术交流会8次,学科成员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共18次,国内讲学10余次。促进了中医内科学术、诊疗和科研的提高发展。

  • 响应及时

  • 真实医生

  • 不接诊随时退

医生推荐

更多
暂无医生信息
科普内容
更多

哮喘病发作了怎么自救

周淼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自救指的是自己救自己,要求哮喘患者自己和家人有哮喘日常防护和治疗简单的知识,比如夏天打蚊子药,病人闻到后突然发作哮喘,这时患者和家人要意识到,需要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要脱离这种环境,脱离刺激原和过敏原,这是哮喘自救最主要手段。其次在患者口袋和包里,哮喘患者要备有自救药,临床上叫万托林,也叫沙丁胺醇气雾剂,拿出沙丁胺醇气雾剂对患者口腔连续喷2次,吸进去,有时哮喘很快能明显缓解。如果重病患者反复喷多次沙丁胺醇,仍不能缓解,这时需家人拨打120,请求医院和医生急救。
39514 127
2020-06-07

慢性支气管炎有白痰怎么办

周淼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有咳痰症状,若咳出白痰,这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具体如下:1、如果病人处于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每天咳少量白痰,白痰一般在清晨咳出来,白痰性状不黏,量也不多,这是慢性支气管炎日常症状之一,慢性支气管炎由于气道慢性炎症,产痰不可避免;2、如果病人发现最近突然痰量增多,虽然颜色没变浓变黄,但痰量增多,逐渐由黏痰或稀白痰变成脓痰,痰不好咳出,要高度警惕是不是出现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这时要寻找急性加重原因,是感冒还是合并细菌感染、接触烟雾、雾霾较重或劳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进入急性加重期,白痰量增多,同时黏稠度会增浓、增厚。
29537 75
2020-06-07

慢性支气管炎会不会癌变

周淼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癌是两种不同疾病,未报道过慢性支气管炎会癌变,但如有反复长期呼吸道慢性炎症,由于上皮细胞反复被破坏,炎症渗出,再修复,发生肺癌几率比健康人高,因此慢性支气管炎不会癌变,但如果反复发作或有长期接触烟草等不良生活习惯,肺癌发生率可能要比健康人群大。肺癌是现在大众都关心的问题,临床上会特别关注肺癌高危人群,肺癌高危人群中有一条是既往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这类患者是作为肺癌高危人群,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既往得过较重肺结核等患者,这部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肺癌高危人群,确实要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自己及家属的重视。
45842 286
2020-06-07

哮喘的过敏原有哪些

周淼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哮喘的过敏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1、食物中的过敏原,日常生活中每天接触食物,包括蛋白质、纤维素等,对于体质特殊患者来说都可能成为过敏原,比如常见海鲜中的螃蟹、虾和生活中最常接触的蛋黄等,都可作为食物中的过敏原,日积月累刺激患者诱发哮喘发作;2、空气中的过敏原,因为呼吸道需接触空气,吸进空气和排出废气,空气中有些物质,比如花粉、尘螨、霉菌孢子和菌丝等吸到气道后,都可作为过敏原刺激哮喘患者发病;3、冬季的冷空气,冷是较强烈的过敏原,呼吸道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冷作为刺激强烈的过敏原可以刺激呼吸道血管收缩、充血和水肿;4、各种病原微生物,比如病毒、细菌等,体质差时病毒和细菌可通过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发作。
24932 442
2020-06-07

哮喘过敏原怎么检测

周淼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哮喘过敏原检测分为两种方式,具体如下:1、到医院进行正规检测,检测方法临床上常见的是抽血,通过抽血检测患者体内有没有过敏物质的抗体,这是过敏原检测,比如通过抽血检查出患者对花粉抗体阳性或海鲜抗体阳性等,是过敏原的检测方法;2、患者和家人要自己细心检测,日常生活中当碰到某种气味、冷空气或抖棉衣、棉被时出现咳、喘的情况,就要知道冷空气和这种气味,包括棉衣中的螨虫和霉菌可能是过敏原,这时候要注意,需要日常生活中通过经验积累检测哮喘过敏原。
41621 454
20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