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 三甲
  • 专科医院
  • 公立医院
  • 医保定点
logo
肠息肉都会癌变吗?到底要不要切掉?
李阳
主治医师
消化内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胃肠镜检查,甚至很多人在体检时都会主动加上这个项目。并且相当一部分人在检查中发现有肠息肉,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我没有任何症状却长了肠息肉呢?肠息肉是不是也会癌变呢?是不是一定要切除呢?   一、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至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其本质是一个增生组织的团块,通俗的讲就是肠粘膜上多长出来的一个肉疙瘩。   绝大多数的肠息肉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只是在肠镜检查中才被偶然发现。息肉较大或伴有恶变者,可出现便血、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症状。   二、为什么我会长肠息肉?   发生肠息肉的原因较为复杂,目前与年龄、饮食因素、炎症刺激、生活习惯遗传等因素相关。   1、年龄   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年龄>50岁是发生肠息肉的高危因素。   2、肠道慢性炎症   结直肠粘膜在长期慢性炎症的持续刺激下容易导致炎症性息肉发生,常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以及阿米巴痢疾、肠道血吸虫和肠结核等,也见于结肠手术后吻合口部位。   3、饮食   结直肠息肉的发生与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性饮食有关,吸烟与腺瘤性息肉有密切关系。   4、基因异常   第5对染色体长臂内APC等位抑癌基因缺如或发生突变时,该基因出现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消失,从而导致家族性息肉病和癌变。   5、遗传   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肠癌(HNPCC)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时,其他成员发生结直肠息肉的可能性明显升高,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6、胚胎异常   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7、胆汁代谢紊乱   胆囊切除术或胃空肠吻合术后的患者,其胆汁流向和排出时间发生改变,大肠内胆汁酸的含量增加而诱发息肉。   三、肠息肉一定会癌变吗?一定要切除吗?   不同病理类型的息肉所造成的后果不一样。肠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应该予以切除。   1、非肿瘤性息肉   幼年性息肉:该病本质是一种错构瘤。好发于10岁以下的幼儿,直肠部位多见,多为单发,外表呈圆球形,病理特征为大小不等的潴留性囊腔,   炎性息肉:肠道粘膜在长期炎症刺激下增生形成的息肉,几乎不恶变,部分息肉在炎症刺激消失后可自行消退,但长期受炎症刺激也有可能诱发癌变。   2、腺瘤性息肉   肠道息肉大多数是腺瘤性息肉,根据病理组织学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混合性腺瘤。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绒毛成分越多癌变的几率较高。   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并且药物治疗也难以消除,息肉逐渐增大后可发生不典型增生甚至癌变。从腺瘤性息肉形成到演变成肿瘤大概需要5-15年的时间,中间经历了正常粘膜-增生-腺瘤性息肉-不典型增生-癌变的漫长过程。   临床上大多数腺瘤性息肉中含有轻度异型增生的成分,少数已经是重度异型增生。因此,一旦发现息肉,建议尽量及早切除。   四、肠息肉切除后该如何复查?   息肉切除后并非一劳永逸,应定期结肠镜随访,如果发现新的病变或局部复发,要及时处理。   1、对于单发的良性息肉,切除后建议每年需复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未发现息肉,之后可以改为每3年复查一次肠镜。多发的良性息肉,建议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2、对于直径<10mm的管状腺瘤及轻度异型增生者,遵医嘱在息肉切除后2~3年进行初次随访。对于腺瘤直径≥10mm、有绒毛结构、重度异型增生者应息肉切除后3-6个月进行随访。   3、在1次检查中发现10个以上腺瘤的患者,随访间隔应在1年以内,并考虑是否有潜在家族息肉病的可能。对于疑有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的患者加强随访,同时对其由血缘关系的亲属做肠镜检查,排除家族性息肉病。   4、对于无蒂型息肉分块切除的患者应该在随后的3~6个月进行随访,验证息肉是否被完全切除。   我国结肠肿瘤筛查目标人群为50岁以上者。年龄超过50岁,无论男女、无论是否有症状、无论是否有危险因素,都应做一次结肠镜检查。高危人群如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大便潜血阳性、既往有肠道腺瘤史、有排便习惯的改变等,建议及时、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其筛查年龄可以提前到40岁。
4517
16
2022-04-14
做个B超多久
刘皎然
主任医师
超声科
做B超5-10分钟就可以完成。 一般健康体检半年到一年做一次超声检查即可,现在查体通常涉及的超声检查项目,包括甲状腺、颈部血管、心脏、肝胆脾胰肾、乳腺、子宫附件,以及膀胱和前列腺等。如果超声或者其他影像检查发现异常占位,而不能明确占位的良恶性和具体性质,一般2-3个月复查超声,根据异常占位的变化情况,比如大小、形态等明确其良恶性及性质。
9.55万
50
2021-09-24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