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大名穴的说法比较多,其中比较常用的保健要穴有足三里穴、关元穴、气海穴,具有补中益气、培元固本、补气健脾等功效。
足三里穴
-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 功效: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也对下肢痿痹等肢体问题有帮助。
关元穴
-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 功效: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常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如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遗精、阳痿、早泄等,对于女性的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还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保健作用。
气海穴
-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 功效:是肓之原穴,有补气健脾、调理下焦、培元固本等作用,可以治疗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症状,也对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等胃肠疾病和遗精、阳痿等男科疾病,以及月经不调等妇科病有一定的疗效。
穴位的常见刺激方法
1、按摩法:用手指指腹(一般是拇指或食指)轻柔地按压在穴位上,先以适中的力量按揉,产生轻微的酸胀感;可以采用点按手法,垂直用力点压穴位,力度由轻到重,每次点按3-5秒后松开,重复操作10-15次,像按压合谷穴来缓解头痛就可使用此方法。
2、艾灸法:悬灸是常用方式,将点燃的艾条悬于穴位上方2-3厘米处,使穴位有温热感但不灼痛,每次10-15分钟,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好。
3、针刺法:此方法需要专业人士操作,先消毒穴位皮肤,再用合适的毫针垂直或斜刺进穴位,比如针刺三阴交穴,根据穴位特点和治疗目的确定针刺深度,进针后适当捻转针体增强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