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东医生主页
网站导航
已实名认证

执业证编号 1201******2661

百强名医
王雪东
  • 副主任医师
  • 口腔正畸科
  • 昨日浏览
  • 总浏览
  • 北京市口腔正畸科第1
  • |
  • 全国口腔正畸科第1
专业擅长 错牙合畸形综合治疗、隐形矫治技术、牙齿种植、牙齿美白、牙隐裂、牙齿外伤、牙齿修复等。
医生简介 王雪东,男,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副主任医师,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国内首位口腔医学双博士。临床特色为种植体支抗辅助正畸,隐形矫治及关节病正畸,擅长于错牙合畸形综合治疗、隐形矫治技术、牙齿种植、牙齿美白、牙隐裂、牙齿外伤、牙齿修复等。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以第一及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科委首都特色基金等多项基金。
患者好评
更多
匿名患者
[非常满意]
牙隐裂
2023-03-26
牙齿表面有个小裂纹,综合考量多家医院后,感觉北大口腔的性价比还是不错的,我就约了下王雪东大夫进行治疗。王大夫根据我的情况给我安排了最佳的治疗方案,现在我的牙齿已经修复完毕,特别感谢王大夫。

王雪东的科普

更多

错过牙齿矫正的黄金期,当心坑娃一辈子

据中华口腔医学会统计录示,咱们国家70%以一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错颌畸形。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错颌畸形的发病率还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侧面说明了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口腔健康缺乏重视,小毛病最终拖成了大问题!牙齿问题可拖不得!家里的老人经常说:“孩子以后都要换牙,现在牙齿难看点没什么。"有的年轻妈妈也认为:“整牙要等孩子牙齿完全长好后再做,省的再有变化。”这种想法很可能会耽误孩子的一生哦!正畸,什么年龄都可以做,只不过有“黄金时间”而已。等到孩子成年后再做正畸,不仅多花时间,更费钱,还会造成一些不可逆的负面影响。比如咬合不好,可能会阻碍孩子明嚼食物,影响肠胃消化和吸收。又比如牙齿里出外进,食物残渣更容易残留,如果刷牙刷不干净,就会引发龋齿等问题。你经历过的蛀牙、牙痛、补牙的惨痛经历,真的别让他再体验一遍了!最重要的是,一口歪牙、坏牙,还有可能导致面部歪斜,更有可能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知乎有个话题叫做“牙不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集合了牙齿不齐的宝宝们大把的心酸泪。“僵尸”“巫婆”“小怪兽”,不仅不敢露齿笑,还要被起外号、被排挤着长大,更有人吐槽自己在求职时因为龅牙而被HR当面拒绝……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一口整齐洁白的好牙,简直决定了孩子的一生!美国儿童牙医协会建议,大部分孩子一年至少要做两次口腔检查。当孩子出现牙齿不齐、咬合不好等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到底如何判断孩子牙齿不齐,咬合不好?又应该在什么时候做矫正和治疗?早发现,即刻解决?还是等到孩子牙齿换完后再说?以及面对疫情,去口腔科看牙需要注意点啥?趁着这个寒假,一起帮助孩子开启亮出自信笑容的第一步吧!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牙齿不齐与咬合不好?正常的乳牙列和恒牙列,牙齿排列整齐,上下后牙尖窝交错,上前牙覆盖下前牙2mm左右,咬合状态下,下前牙可以暴露2/3左右。乳牙列阶段,很多孩子表现为下前牙暴露普遍偏少,也就是所谓的深覆合,一般问题不大。但替牙列阶段,则可能会表现出一系列问题,歪七扭八、切牙中缝、“小虎牙”“地包天”“龅牙”等,统称为错颌畸形。那么,家长们应该如何判断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呢?有些错颌畸形错过时机,将严重影响疗效!1.乳牙早失乳牙过早脱落,而恒牙短期内不会萌出,为避免间隙缩小,导致恒牙拥挤错位甚至阻生等,需要尽早做间隙保持。2.2.地包天学名“前牙反颌”,即上下牙正中咬合时,下牙盖住上牙,涉及牙齿与颌骨错位问题,可能影响颌骨发育,影响孩子的容貌和心理。一般选择孩子能够配合治疗的3~5岁,或上下前牙替换完成的8~11岁,方便矫治牙齿与颌骨不调。而6~8岁处于前牙替换阶段,影响对前牙的咬合判断,而且有些乳牙地包天在前牙替换后会自行纠正,不必矫治。3.偏侧咀嚼咬合不正,牙齿偏向一侧,或者长期习惯性用一侧咀嚼,会导致面型不对称。4.不良习惯长期吮吸拇指、咬下唇等不良习惯,将导致上牙前突,下颌后缩,表现为:龅牙、小下巴等,不仅影响孩子的容貌,而且前突的上门牙将大大增加受外伤被磕断的风险。5.口呼吸很多家长受到网络的影响,总觉得孩子睡觉闭不拢嘴就是口呼吸,担心影响容貌而迫切要求早期矫治。其实,口呼吸要同时满足长期张口和用口呼吸两个条件,一定是皇呼吸道不通畅才被动选择张口呼吸的,遇到类似的问题要首先就诊于耳鼻喉科,排查并治疗鼻呼吸道的问题,比如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然后才是正畸治疗。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早期干预哦!对于孩子的错颌畸形,跟对待龋齿的态度并不完全一样!龋齿因病变不可逆,需早诊断,早治疗。但错颌畸形涉及牙列的发育、颌骨发育甚至面型等,要有大局观;而颌骨与牙列的发育时间跨度较长,不可能在6~12岁阶段让孩子频繁定期复诊。因此,牙齿矫治要讲究时机。对于大多数错颌畸形的情况,12岁左右的恒牙列是矫治的关键时机。
4414 50
2022-11-03

这几个诀窍,让孩子不再害怕看牙

1.初次看牙医该做哪些功课为了减少孩子看牙的恐惧,家长可以提前做一些功课。比如说在看牙医之前,给孩子读一读相关的绘本或者进行一些情景互动的模拟,让孩子知道看牙医并不可怕,就像一个游戏。有条件的话,要选择经验丰富的儿童牙医。因为他们不仅有三富的牙科治疗经验,还有很多跟孩子们打交道的技能,孩子们会更容易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关爱。他们是可以帮孩子给牙齿捉“小虫”的厉害的人!平时生活中,也不要恐吓孩子说你再顽皮我就带你去看医生(或者牙医)。不要把看医生,看牙医当做是给孩子的一种惩罚。在看牙医之前,出门时可以带一些小玩具,比如带孩子喜欢的毛绒玩具一起去。这样的话,对孩子也是一种安慰和陪伴,孩子在看牙医时可能会更配2.要让孩子作为沟通主体,不要喧宾夺主。临床中通过跟孩子们打交道,我发现大多数惧怕看牙医的孩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没看过牙的,他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对穿白大衣的医生心存恐惧,会发生条件反射似的抗拒。另一类是曾经治疗过牙齿,有过不愉快的体验,因此惧怕再次看牙。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医生和家长都要尊重孩子,建议在去看牙医之前家长充分跟孩子沟通,告诉孩子:牙齿生病了,长了很多“小虫”,让小牙变黑了,需要看医生,不治疗的话,会妨碍他吃好吃的。到了医院后,家长要充分相信医生,放心地将孩子交给医生,请孩子跟医生直接沟通。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担心和不舍,因为“聪明的”孩子们会察言观色,充分利用家长的心态,在牙医面前大哭大闹,如果家长在此时选择带孩子打道回府,那接下来可能会反复上演这一幕,孩子也将很难迈出他们人生中看牙的第一步。3.牙医对孩子有方法,相信医生、配合治疗经验丰富的儿童牙医都有很多办法,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她们会先跟孩子们聊聊近期热播的动画片、受欢迎的绘本等,不会直奔主题。门诊的环境也一较重要,大多数儿童牙科的诊室都会从孩子的视角进行布置,尽量营造孩子们熟悉的环境,渐渐地,孩子们就会放下戒备,欣然接受牙齿检查和治疗。他人有才失,失一会以悔首机政计活了九条人十,对做子熟态坏境,不步娃立信任,不做痛苦的操作。治疗中,医生会对孩子耐心讲解,把孩子当大朋友对待,看诊中会多鼓励,结束治疗后会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4.认真刷牙、定期看牙医。接受过牙科治疗的人大多体验都不会太好,其至有个名词叫:牙科恐惧症。牙钻的声音和治疗时的酸痛感确实是一种不愉快的感受,体会过,才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在牙椅上哭得撕心裂肺。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第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每天认真刷牙、用牙线,养成定期看牙医的习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会大大降低患龋齿的机会,其至完全不长蛀牙。而定期看牙医可以帮孩子们早发现、早解决问题。早期龋齿的治疗不适感很轻,大多数孩子都可以接受。第二种方法是医生会在治疗前局部应用麻药,大大降低治疗中的疼痛感。对于龋齿很严重、但又极不配合的小朋友,还可以选择专业的儿童牙科机构接受笑气镇静或全麻下治疗,一次性解决问题。衷心希望孩子们都能有健康的牙齿,自信的微笑。看牙时,孩子们都可以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3834 72
2022-11-03

孩子没用牙线=没刷牙?牙线清洁不能省

孩子刷完牙还要用牙线?牙线应该怎么用?几岁开始可以用牙线?牙线会让牙缝变大吗?在生活中成人用牙线都不太普及,给孩子用牙线确实存在阻力,我们更有必要认识到给孩子用牙线的必要性。带孩子看牙医时,家长们最关心的是什么?孩子有几颗龋齿?牙齿的整齐度?还是……?其实,最重要的心该是孩一的一腔卫生!大为,一腔口生不好,容易让孩子得龋齿,而且,孩子的龋齿发展比成人更快,其至有时候可以用“猖獗”来形容为啥要给孩子用牙线?刷牙可以更大范围地清洁牙齿表面,而牙线是对刷牙的良好补充,清洁牙齿邻面。刷牙加用牙线才是最有效、最彻底清洁牙齿的方法,二者互补,缺一不可。我们建议至少要做到:早晚刷牙,但是用牙线不必像刷牙那么频繁,每天睡前用一次即可,但一定是先刷牙再用牙线。日常也建议大家,随身携带独立包装的牙线棒,可以在塞牙时代替牙签,即健康、又方便。牙线到底应该怎么用?牙缝处,是牙刷无法到达的死角。用牙线的主要目的是清洁牙齿的侧面,也就是牙和牙相邻的部分,其实就是我们的牙缝处。因为这个部位是我们日常刷牙中的死角,即便是很认真地刷牙,也只能刷干净牙齿的内外表面和咬合面,而牙齿邻面基本清洁不到,必须借助于牙线。用牙线清洁牙齿,应该这样做在给孩子使用牙线时,优先选择牙线棒,前后拉锯式试探性地通过牙齿的邻接部位。可以先从下前牙试用,虽然牙齿接触得很紧,但只要拉锯式、稍用力向下压,牙线都可以顺利通过,到达牙龈的部位。但也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避免伤到牙龈,也不用往牙龈下压入过多,只需要呈C形包绕牙齿的侧面,上下提拉2~3次:但不要急着退出牙线,而是把牙线调转方向,包绕邻牙再次提拉2~3次,然后才是拉锯式把牙线退出来。这样,相邻两颗牙的侧面就清洁完了,经常会看到牙线上刮下来的软垢和食物残渣等。可以让孩子冲洗牙线后,继续清洁下一个牙缝,全口清洁完毕丢弃即可。如果用抽取式牙线,要保证每个牙缝都用一段新牙线,具体用法会稍微复杂一些。孩子几岁可以开始用牙线?孩子使用牙线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原则上,孩子有牙缝就可以用牙线了。美国牙科协会(ADA)建议:当孩子的两颗牙齿慢慢靠拢到可以碰到一起就可以使用牙线辅助清洁了。其实跟刷牙一样,只要长牙后都可以用。例如:小朋友在吃橙子等含粗纤维食物时,经常会出现塞牙的情况,牙线就是非常好的解决办法。而如果是小一点的宝宝,则需要爸爸妈妈代劳,随着长大,再慢慢学会自己使用。我有两个女儿,刚开始也是我每天晚上给她们刷牙、用牙线:现在,两岁的妹妹在塞牙后都已经会自己用牙线清洁,养成使用习惯最重要。牙线会伤到牙龈吗?牙线会让牙缝变大吗?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牙线不仅不会伤到牙龈,反而会因为口腔更卫生而有利干牙龈健康。长期的食物嵌塞或清洁不彻底,细荣会逐步侵蚀牙周组织,会导致乐缝变大。牙线可以很好的清洁牙齿,牙唐健康后反而不容易出牙缝。另外,牙线跟普通丝线不一样,它是由很多细纤维组成,在通过邻接点时会自动分散成很多细丝,再加上本身健康的牙齿也都存在一定的让性,学名叫:生理动度,因此,孩子长期使用牙线也不会导致牙齿接触不紧、变稀疏等。从今天开始,快跟您的孩子一起使用牙线吧!
4622 70
2022-11-03

孩子可以不长蛀牙吗?当然!

从出生后6个月萌出第一颗乳牙,到12岁最后一颗乳牙替换成恒牙,乳牙要在口腔内坚守岗位12年!这12年无论怎么强调看牙医的重要性都不过分,但大多数家庭,仍然没有形成定期看牙医的习惯。今天,就来分享一份孩子专属爱牙计划表。按这份计划表看牙医,孩子乳牙完全可能“0"龋齿~1-3岁每天睡前“刷牙”半年看一次牙医大多数宝宝会在6个月左右在下颌前牙区萌出第一颗孚牙,出牙前宝宝可能会有短期的哭闹、流口水等。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后,家长就要注意每天睡前给宝宝“刷牙”,方法很简单,用指套牙刷,或无菌纱布蘸清水擦拭即可。随着上颌乳切牙的萌出,个别宝宝会出现一过性的“地包天”。除了家族遗传因素之外,这往往跟不当的喂奶或用奶瓶姿势导致宝宝吃东西时下颌前伸有关,家长可以适时纠正,待乳磨牙萌出并建立咬合后,有些孩子就会自行纠正地包天,建立正常的咬合。从1岁多开始,建议每半年去看一次牙医,可以帮孩子检查是否有龋齿、教会其刷牙和用牙线的方法,必要时提供饮食指导。孩子能配合的话,会为孩子进行涂氟和窝沟封闭。4-6岁注意涂氟,及时做窝沟封闭4~6岁这个阶段,孩子的乳牙将从完全建立咬合,逐渐过渡到前牙替换。孩子应该养成早晚刷牙、用牙线的习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家长的监督,每3~6个月看一次牙医,完全有可能做到口内“0”龋齿!即便发生了龋齿,也可以早期进行充填治疗,孩子的痛苦小,也不太会产生看牙恐惧,有助于建立长期的规律看牙医习惯。这个阶段,要注意给孩子涂氟、做窝沟封闭,还要每年看一次正畸医生,如果发现“地包天”、偏侧咀嚼等问题,在孩子能配合的情况下,建议早期矫治。深覆合等问题可以继续观察,但具体的早期矫治时机及方法还要请有经验的正畸医生把控。7-12岁每半年看一次牙医,每年看一次正畸医生在这个阶段,随着上下前牙的替换,恒牙的陆续萌出,孩子要经历人生的“丑小鸭”阶段,表现为上颌门牙间隙、歪七扭八。家长们不用惊慌,大多数孩子的前牙会随着侧门牙和尖牙的萌出自行调整。至少每半年看一次牙医,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对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发现龋齿并早期治疗。对于即将替换的乳牙龋齿问题,可以不用治疗。如果恒牙已经萌出,但对应的孚,牙还未脱落,则需要及时拔除。这个时期可以每年看一次正畸医生,把握住早期矫治的黄金阶段,具体可以参考我们前几期的文章。爱牙护齿,要从娃娃抓起。只有从小养成定期看牙医的好习惯,才能不断修正自身的口腔卫生习惯,建立孩子对牙医的信任,和对自己护牙洁齿的成就感。避免牙病的积累和迅速发展,导致看牙时因为疼痛而产生牙科恐惧,进而形成不能认真刷牙又怕看牙的恶性循环。
3627 76
2022-11-03

孩子牙迟不齐,咬合不好,最好矫正治疗时间是?

孩子牙齿不齐、咬合不好,最佳矫正治疗时机是?孩子的牙齿不齐、咬合不好,该什么时候做矫治?早发现、早解决?还是等12岁左右牙齿换完后再说?这是很多家长纠结的问题。孩子大概从6个月左右开始长第一颗乳牙,到两岁半左右所有乳牙萌出完毕,上下颌各10颗乳牙,叫乳牙列阶段。6岁左右,在下颌乳磨牙的末端,开始萌出第一颗恒牙(六龄齿),这时,上、下前牙开始逐渐替换,替牙一般从6岁持续到12岁左右,叫替牙列阶段。待上颌两颗尖牙完全萌出,所有乳牙替换完毕,将进入恒牙列阶段,从此不再替换。那么,我们如果发现孩子在替牙列期长出来的恒牙歪七扭八,该怎么办呢?问题1:如何判断孩子牙齿不齐和咬合不良。正常的乳牙列和恒牙列,牙齿排列整齐,上下后牙尖窝交错,上前牙覆盖下前牙2mm左右,咬合状态下,下前牙可以暴露2/3左右。什么是错合畸形?替牙列阶段,可能会表现出一系列问题,牙齿歪七扭八、切牙有中缝、“兔牙”、“小虎牙”、“地包天”、“龅牙”等,统称为错合畸形。问题2:如何判断最佳治疗时机?首先,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早期干预。对于孩子的错合畸形,因为涉及牙列的发育、颌骨发育甚至面型等,作为家长要有大局观念,既不能耽误最佳矫治时机,又不能操之过急。因为颌骨与牙列的发育时间跨度较长,我们不可能在6~12岁的阶段。让孩子频繁定期复诊,而且也要全面评价孩子的配合性。因此,牙齿矫治要讲究:天时(生长发育阶段)地利(牙齿萌出条件)人和(孩子配合度)对干大多数错合畸形的情况,12岁左右的怕牙列是矫治的关键时机。虽然,很多牙齿问题,可能在替牙列就表现出来了,比如替牙后出现的下前牙押挤,一前牙少量间隙,门牙不齐等,往往是替牙过程中一过性的表现。随着牙齿替换与颌骨发育会有所缓解。而即便问题没有解决,待恒牙列再一次性解决诸多问题也来得及。注:下前牙拥挤,上前牙少量间隙为专业术语,可理解为里进外出、歪七扭八、双排牙、牙齿稀疏。但有些错合畸形需要早期干预,错过了将严重影响疗效。比如:①乳牙早失孩子们一般在5-7岁左右开始陆续启动牙齿替换过程,乳前牙最先脱落,其次是第一乳磨牙,最后是上领乳尖牙,替牙过程约持续至12岁。但是如果乳牙因为严重龋坏、外伤等原因在不该脱落时提前脱落或被拔除,而恒牙半年内不会萌出时,为了避免间隙缩小、导致恒牙拥挤错位甚至阻生等,常需要尽早作间隙保持器,为继替恒牙“占座位”;有时,太多乳磨牙大为严重龋坏提前“下岗”后,为了不影响孩子咀嚼食物,也需要做类似干活动假牙式的间隙保持器,维持间隙的同时恢复咀嚼功能,一举两得!②地包天学名“前牙反合”,即上下牙正中咬合时,下牙盖住上牙,涉及牙齿与颌骨的错位问题,可能影响颌骨发育,严重影响孩子的容貌和心理。一般选择孩子能够配合治疗的3~5岁,或者上下前牙替换完成的8~11岁,方便矫治牙齿与颌骨不调。而6~8岁处于前牙替换阶段,影响我们对前牙的咬合判断,而且,有些乳牙地包天在前牙替换后会自行纠正,不必矫治,建议咨询专的正畸医生,他会根据牙齿反合的严重程度,家长是否有“地包天”等类似的情况、孩子的面型等全面评判,给予最佳治疗建议。③偏侧咀嚼偏侧咀嚼正常情况下,我们在咀嚼食物时会充分利用双侧后牙,这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但是有些孩子因为一侧牙齿龋坏、萌出错位等导致长期习惯性用另一侧咀嚼,久而久之造成咬合偏向一侧,会导致面型不对称,票需要尽早矫治,纠正错误的咬合方式,引导颌骨正常发育。④不良习惯长期吮吸拇指、咬下唇等不良习惯,将导致上牙前突,下颌后缩,表现为:龅牙、小下巴等,不仅影响孩子的容貌,而且前突的上牙将大大增加受外伤被磕断的风险。⑤口呼吸很多家长受到网络的影响,总觉得孩子睡觉闭不拢嘴就是口呼吸,担心影响容貌而迫切要求早期矫治。口呼吸要同时满足长期张口和用口呼吸两个条件,一定是鼻呼吸道不通畅才被动选择张口呼吸的,遇到类似的问题要首先就诊于耳鼻喉科,排查并治疗鼻呼吸道的问题,比如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然后才是正畸治疗。说到最后....孩子的很多牙齿问题,需要专业的正畸医生才能发现,并结合孩子牙列与颌骨的生长发育阶段,给予最佳的治疗建议。也许,口腔正畸专科医生的一番话,便会安抚家长焦虑的心情。因此,最明智的选择是让孩子养成认真刷牙、定期检查牙齿的好习惯,请口腔正畸专科医生帮孩子把握最佳的矫治时机。
4182 59
2022-11-03
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医生名片
王雪东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
王雪东医生名片,扫码随时随地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