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勃医生
徐景勃副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应用骨髓移植技术治疗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擅长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关节炎等难治性风湿性疾病。
徐景勃,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应用骨髓移植技术治疗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擅长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关节炎等难治性风湿性疾病。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和互联网搜索结果
纠错

徐景勃医生的问诊服务

预约挂号
暂未开通挂号服务
挂号指引
极速问诊
根据病情智能推荐医生
去问诊
全国医生随机分配
徐景勃的预约挂号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第一执业
徐景勃医生最新的出诊信息请参照医院官网
徐景勃的挂号方式
1.
微信:关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或“健康珠海”公众号预约;
2.
电话:拨打0756-2528363,按提示预约;
3.
现场:人工窗口或医院内自助机。
徐景勃医生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 向您推荐所在医院官方挂号方式
挂号方式可能会存在更新不及时 具体以医院官方渠道为准
徐景勃同科室医生

血液内科相关科普

医生本人未创作科普,推荐医生同科室相关内容
血红蛋白104g/L,你了解背后的意义吗?
2024.06.14
🙌就在半个月前,有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因为头晕、乏力等症状来到我的诊室。经过详细的询问和血液检查,我发现她的血红蛋白水平为104g/L,略低于正常范围。看到这个结果,患者显得有些紧张,问我这是不是意味着她贫血了,严不严重。 我解释道,血红蛋白104g/L确实稍低于正常值,但一般不严重,不必过于担心(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放在图里了~),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比如营养不良、失血、慢性疾病等。为了确定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排除,如彩超、CT检查等。 ✅最后,检查下来,发现患者只是体重偏低,有些营养不良。于是我告诉了患者一些自我调整的手段,帮助改善这个情况。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摄入,如瘦肉、猪肝、菠菜等。同时,补充维生素C也有助于铁的吸收,可以多吃些柑橘类水果。 2️⃣注意休息和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身体负担。我推荐了一些比较适合轻强度运动项目给患者,具体内容我放在图里了。 3️⃣还要注意一些日常细节,比如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不动,以免加重头晕、乏力等症状。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不要过于焦虑和紧张。 🔍过了一个多星期,这位患者来复查了,这次抽血发现血红蛋白到了120g/L,回到了正常范围,而且她面色也红润了不少。 此外,定期检查也很重要性,我建议有条件的话能够每年体检一次,这样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情况,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哦。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血红蛋白水平偏低或有其他头晕等的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如果你觉得这个话题对你有帮助或者有任何疑问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也请点赞和收藏支持一下!
郑永江主任医师
451
血红蛋白偏高是什么意思
2024.06.14
血红蛋白偏高是指血红蛋白浓度高于正常值范围的上限,男性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值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为170-200g/L,如果检测血红蛋白浓度,男性超过160g/L,女性超过150g/L,新生儿超过200g/L,则说明血红蛋白偏高。 血红蛋白偏高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导致,一般血红蛋白偏高是人体对环境适应的正常反应,最常见于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域的人,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海拔较高的地区,由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平原地区明显较少,为了获取更多的氧气供应,体内的红细胞造血会比较活跃,导致血红蛋白浓度高于正常范围。 血红蛋白偏高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导致,包括反应性因素和原发性因素,反应性因素是人体对疾病的反应,而不是造血系统有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患者,由于肺功能低下,肺内的氧气交换不顺畅,可间接导致身体缺氧,从而刺激造血系统,增加红细胞造血能力,引起血红蛋白浓度升高。 原发性因素是指造血系统出现异常,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由于红系造血干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造血功能不正常地增强,从而引起血红蛋白浓度升高。 如果出现血红蛋白偏高的情况,建议去医院血液内科就诊,通过血常规、血生化等相关检查,明确具体的原因,以免病情加重,影响生活质量。
刘海波副主任医师
3152
253
血红蛋白偏低怎么补
2024.06.14
血红蛋白偏低一般可以通过食物补充、药物补充,还可通过其他方式补充。血红蛋白是红细胞最主要的成分,其含量约占红细胞干重的97%,也是红细胞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载体。 1、食物补充: 血红蛋白偏低的患者需要通过日常饮食补充铁元素,可以多吃肉类,如瘦猪肉、瘦牛肉、瘦羊肉等含有丰富铁元素的食物,以及动物的肝脏,比如猪肝、鸡肝、鸭肝等。患者也可以适当吃铁含量比较高的蔬菜水果,如白菜、芹菜、葡萄干、草莓等,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而且容易吸收、利用,能够充分补充身体所需要的铁元素,避免喝咖啡、浓茶等,从而促进疾病的恢复。患者也可以适当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橘子、橙子、番茄等,以促进铁剂吸收。 2、药物补充: 血红蛋白偏低通常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铁元素,从而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一般可以遵医嘱补充铁剂治疗,如葡萄糖酸亚铁糖浆、乳酸亚铁糖浆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铁剂,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缓解血红蛋白偏低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在补充铁剂的同时应注意监测血清铁剂及血红蛋白。 3、其他方式补充: 若经过以上方式并不能完全补充,或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如血红蛋白含量处于31-90g/L,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输血治疗,补充红细胞或者全血,从而间接补充血红蛋白。另外还可选择免疫抑制疗法、手术治疗、化疗等,从而达到补充血红蛋白的目的。 建议出现血红蛋白偏低的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皮肤色泽减退等,及时去医院血液内科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在治疗期间应该避免剧烈运动,避免使用抑制铁剂吸收的药物,如四环素片等。
蒋铁斌主任医师
4914
219
如果您的问题未能解决,您还可以选择:
三甲医生

极速问诊

3万名三甲名医
7*24小时极速响应
1对1

找专家

血液内科专家
对症找医专科专治

全国血液内科可咨询医生

更多
  • 0~50元
  • 50~100元
  • 100~200元
  • 大于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