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二康复中心科室相关科普
颈椎骨折别慌张,颅骨牵引帮助您
丛琳
主任医师
骨科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 颈部外来暴力,通过各个方向的挤、推、拉、压,头、颈、肩、背部的碰撞可损伤颈部的肌肉、韧带和关节囊,导致椎节失稳引起颈椎骨折。本篇病例患者由于因车祸伤及头颈,出现右手部麻木、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呈针刺样疼痛症状。入院就诊,立即给予患者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基本信息】男、75岁 【疾病类型】颈椎骨折 【就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3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颅骨牵引术)+药物治疗(舒筋活血片、复方血栓通胶囊、狗皮膏)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25天,3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手术顺利病情好转后,无其他并发症,予以患者出院 一、初次面诊 患者,男,75岁。于1小时前因车祸伤及头颈而及下肢,当时感右手部麻木,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局部出现针刺样疼痛,有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意识不清,无腹疼,无双侧下肢麻木感,在外未处理,急来院就诊。给予患者查体,面部可见血迹,脊柱各生理弯曲正常存在,无侧弯,颈椎处有压痛,颈椎受限,左侧屈肘肌4-级、伸肘肌力4-级、屈伸腕肌力4-级、左手握力4级,右侧屈肘肌4-级、伸肘肌力4+级、屈伸腕肌力4+级、右手握力4级,左下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5级。行颈部CT检查,结果示:颈6椎体前上缘骨折,颈7右侧横突骨折并累及上关节突,颈4、5椎体融合畸形。颈强直阴性,Brudzins ki征阴性。初步诊断为“颈椎骨折”。 二、治疗经过 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立即行”颅骨牵引术“。手术过程较顺利。术后给予患者颅内引流,每隔1小时在床边拍摄颈椎侧位X线片1次,嵌顿的关节突被拉开后,在患者肩下垫一软枕,使颈部逐渐伸直后,减轻牵引重量,改为维持性牵引,给予患者舒筋活血片、复方血栓通胶囊消肿止疼、活血化瘀。同时叮嘱患者家属注意保持牵引勾干燥、清洁。术后牵引20天后,患者软组织损伤已愈合,骨折相对稳定,给予患者金属支架固定。同时,由于患者全身症状好转,可停用活血化瘀药物。 三、治疗效果 患者经手术治疗及用药治疗后,精神状态好转,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正常。査体:体温36.6℃,体温不高。颈椎骨折部位逐渐愈合,颈部出现轻微疼痛,但能够忍受。嘱患者外贴狗皮膏缓解局部疼痛症状。其他头痛、头晕症状明显好转,无其他并发症。患者无其他明显不适,在患者及家属要求下予以出院。 四、注意事项 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特地与家属到办公室表示感谢,我特别为患者感到开心。嘱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1月后来院复査X线片、颈部CT。视颈椎骨折愈合情况拆除金属支架。同时日常注意保暖,注意保护颈部防止二次损伤。应特别注意,禁止私自拆除金属支架,如有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出院后应注意营养均衡,适当多食用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牛肉、鸡蛋、菠菜等。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花椒、辣椒等。此外,应注意日常坚持康复训练。 五、个人感悟 临床对颈椎骨折脱位一般采取手术治疗,围术期若护理不当,很容易并发感染,本篇病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没有并发严重感染,主要与伤口引流护理、体位护理等有关,一定程度减少了伤口渗液情况,避免了切口的感染。此外,加强康复训练也能增强患者的身体机能,有利于加快康复速度,从而达到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4381
53
2022-07-07
58岁男性摔倒后颈椎骨折颈部不能动,手术治疗后康复
丛琳
主任医师
骨科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 本篇病例患者有强直性脊柱炎病史,自述于4天前不慎从床上摔落,随后出现左侧颈肩部疼痛、活动受限、针刺样疼痛的症状,来我院就诊后确诊为颈椎骨折并错位,行手术治疗,于术后2周拆线出院,术后第3个月复诊检查骨折处愈合良好,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基本信息】男、58岁 【疾病类型】颈椎骨折 【就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5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融合内固定手术)+药物治疗(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治疗周期】3个月 【治疗效果】颈部骨折处愈合良好 一、初次面诊 患者男、58岁,自述有强直性脊柱炎病史,于4天前在家从床上跌落摔伤颈部,当时感觉左侧颈肩部疼痛,并且无法活动,局部呈针刺样疼痛,但当时以为只是普通摔伤,所以在外未处理,但是不适症状并未好转,现为进一步治疗来诊,门诊行体格检查,提示颈部有抵抗感,左肩关节皮肤痛觉过敏,触痛,颈强直阴性,提示遗传可能性较小。给予患者颈部MRI检查,结果示:C6椎体横行骨折并错位,C2-5棘突旁软组织水肿。综合判断以“颈部外伤 颈椎骨折”收入我科治疗。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早期给予围领制动,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需要立即行手术进行治疗,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患者及家属同意治疗方案。立即给予患者融合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手术进展顺利,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术后为避免二次损伤同时促进创伤愈合,给予患者头颈胸支具保护,并留置引流管,由于患者术后痰液不多,所以在鼓励患者咳嗽咳痰,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同时,常规给予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并密切观察患者四肢的感觉情况。 三、治疗效果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切口1期愈合,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且四肢活动性较好,与术后2周拆线出院,出院后继续佩戴头颈胸支具保护患处,促进愈合,并遵医嘱在出院后的第1、3个月来医院复查,其中第3个月复查结果提示颈部获得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并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四、注意事项 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十分开心,我也为这次手术的成功以及患者的好转感到激动。同时嘱咐患者出院后仍需继续佩戴头颈胸支具,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以及术后一年均需来源复查,直到复诊结果提示痊愈。此外,由于患者存在强直性脊柱炎病史,因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发生颈椎骨折脱位的风险远高于正常人群,所以患者还需要坚持服用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待颈椎骨折痊愈后还需继续进行针对脊柱的功能锻炼,并每半年复诊一次。 五、个人感悟 对于颈椎骨折的患者,首先应立即制动,并尽快前来医院就诊,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程度,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本篇中的患者存在下颈椎骨折的同时存在强直性脊柱炎病史,不但需要选择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同时还应重视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因为该病会导致抗震荡的能力减弱,收到外力冲击时,更易引起颈椎或脊柱的再次骨折。日常生活应注意,避免导致颈椎再次损伤。
3617
24
2022-07-07
颈部创伤不容小视,需警惕颈椎骨折!
丛琳
主任医师
骨科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 本篇病例患者男性,57岁。于1日前发生头面部及颈部砸伤,以颈椎骨折来我院就诊,给予颈部牵引治疗,嘱患者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期间颈部严格制动。1周后颈椎骨折部位愈合进展良好,嘱出院疗养,3个月后复查,颈椎骨折部位复位良好,已完全愈合。 【基本信息】男、57岁 【疾病类型】颈椎骨折 【就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年10月 【治疗方案】颈部牵引+药物治疗(布洛芬缓释胶囊)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周,定期复诊 【治疗效果】颈椎骨折部位复位良好,已完全愈合 一、初次面诊 患者男性,57岁。1天前拆墙时被墙砸伤头面部及颈部,当时感头部及颈部疼痛,无四肢麻木疼痛不适,无活动受限,无头晕,无恶心、呕吐,无意识不清,无腹疼,无双侧下肢麻木感,在当地卫生院行CT检查:颈2椎弓根骨折,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颅脑未见外伤性改变,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根据卫生院CT检查报告,初步诊断为颈椎骨折,收入我科进行治疗。患者伤后神志清,精神可,进饮食可、无大小便失禁。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第二日为明确骨折程度及范围,嘱其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颈椎序列尚整齐,生理曲度略变直,C2椎体左后缘示一纵形骨折线影,两断端稍分离,未造成脊髓损伤。综合考虑后决定进行保守治疗,对患者颈部进行牵引,用石膏颈托固定颈部,颈部严格制动。1周后进行CT检查,了解颈椎骨折恢复情况。期间患者主诉疼痛较为显著,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1周后若骨折部位愈合进展良好,可以安排患者出院疗养,每周回院复查一次。 三、治疗效果 患者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后,头部及颈部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经颈部牵引及佩戴颈托1周后,骨折愈合进展良好。嘱其出院疗养,在出院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6周、第3个月时进行X线检查,均显示骨折部位恢复良好,第3个月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已完全愈合,患者无遗留颈部不适症状以及颈部畸形。 四、注意事项 患者病情恢复进展良好,我在为患者感到高兴的同时,不忘向患者叮嘱,出院后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调节: 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注意补充钙质、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2、颈部制动: 患者出院后应加强对颈部的保护,不可突然进行低头、抬头、扭头等动作,以躯干侧转代替颈部活动; 3、及时就医: 患者出院后若出现颈部疼痛加重、肢体麻木、感觉障碍等表现,应及时就医。 五、个人感悟 颈椎骨折属于最为危险的骨折类型之一,通常与外力撞击有关,轻者以颈部疼痛为主要表现,重者可导致肢体麻木、颈部畸形、活动受限,甚至瘫痪,所以一旦发生颈部创伤,应警惕颈椎骨折的可能,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采取复位、制动等治疗措施控制病情发展。如本篇病例患者在发生颈部创伤后,由于及时进行CT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治疗,期间未对骨折部位造成二次伤害,后期恢复效果较好。
3407
57
2022-06-26
71岁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药物助力康复!
王晓宇
副主任医师
骨科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 股骨粗隆区位于股骨上端,在股骨头以下,具体包括股骨颈基底至股骨小转子以上的区域。本病例患者71岁,跌倒后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这种骨折虽然通过下肢牵引制动能够愈合,但长期卧床还会导致褥疮、下肢血栓等其他很多问题。家属最终决定接受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患者疼痛缓解,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行走正常。 【基本信息】女、71岁 【疾病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就诊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12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药物治疗(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4天,定期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行走正常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晚上起身上厕所时在卫生间滑倒致伤,据家人描述,受伤后老人还能勉强回到床上睡觉,但是第2天早上髋部疼痛剧烈,伴有明显肿胀、活动困难。家人这才意识到可能骨折了,紧急送到急诊。对患者进一步查体,发现患者受伤的小腿向外旋转达到90度,这正是粗隆间骨折的典型表现。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看到股骨粗隆区存在以明显骨折线,骨折端存在移位。 (影像学表现) 二、治疗经过 收治入院后,首先给予患者下肢皮肤牵引,以便稳定骨折端缓解患者疼痛。同时完善必要的术前检查,包括髋关节CT、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心电图、胸片、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项采血等,手术前还需要备血,评估麻醉风险。最终患者在入院第3日接受了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后切口定期换药,给予患者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行抗凝治疗,同时嘱咐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收缩功能锻炼,以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三、治疗效果 手术时间时长在1个半小时左右,手术顺利。手术后第2天,患者的关节恢复活动,疼痛感消失,肿胀缓解。手术后2周,切口顺利愈合,没有坏死、感染等异常情况。经过14天的住院治疗,患者在出院时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逐步练习下地行走。手术后3个月,患者关节基本恢复受伤前的状态,行走正常,生活能够自理。 四、注意事项 很高兴患者经过手术治疗症状得到缓解,但关节置换术后有较多注意事项,对于这位患者而言,由于年龄偏大,手术后需要积极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可以口服葡萄糖酸钙片、维生素D滴剂。平日里注意营养均衡,增加钙质的摄入。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髋关节姿势,避免深蹲、盘腿、跷二郎腿等活动,以免引起关节脱位。患者还要时刻关注伤口情况,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应及时抗炎治疗,避免感染扩散,一旦出现关节出现红、肿、痛的表现,应及时就诊。 五、个人感悟 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常见,本病例患者因跌倒所致。与股骨颈骨折不同,这种骨折局部血循环丰富,绝大多数可以愈合,但是由于患者体质较差,身体基础疾病较多,且可能存在骨质疏松,从而导致骨折愈合缓慢。如果长期牵引会导致其他并发症,因此对于此类的老年人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医生大多建议手术治疗,以利于手术后早期离床、康复治疗。
4282
87
2022-06-18
70岁老人跌倒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复位才是最佳选择
张维嘉
副主任医师
骨外科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 患者在室内行走过程中,因视力减退以及下肢肌肉无力发生跌倒,导致髋关节突然疼痛,不能独自站立行走,下肢有短缩,而且足踝发生外旋。经X光片检查证实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后采取手术治疗,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恢复骨折端稳定,同时也恢复了髋关节活动。 【基本信息】女、70岁 【疾病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就诊医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12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康复训练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3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活动范围恢复 一、初次面诊 该患者年龄较大,且视力下降,髋部肌肉力量减弱,四肢协调性变差,下肢肌无力。在卫生间地面湿滑的情况下行走跌倒,局部有骨折异常畸形,且肢体短缩,导致髋关节突然疼痛,不能独自站立行走,下肢有短缩,而且足踝发生外旋。就诊后拍摄髋关节X光片确认股骨粗隆间骨折,符合临床诊断。 保守治疗需要持续牵引数月,且患者无法正常翻身,容易形成褥疮等卧床并发症,因此建议患者考虑手术内固定治疗,尽快恢复髋关节活动和下肢负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由于患者身体条件相对较差,有营养不良的现象,所以需要在手术治疗前及时纠正,尽量减少手术风险。 二、治疗经过 患者经过认真考虑后选择手术治疗,经过术前的营养调整,满足了手术要求。在手术过程中确认股骨粗隆间骨折断端错位,通过下肢牵引纠正下肢短缩畸形,并且配合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内固定,恢复骨折端对位对线。在术中透视观察下确保骨折端稳定,去除下肢牵引,被动活动髋关节,未见骨折端发生移动,关闭手术切口。手术结束后立即开始护理工作,如按摩小腿肌肉,加快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在康复医师指导下逐渐开展髋关节屈伸活动,恢复髋关节活动范围。 三、治疗效果 患者在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髋关节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下肢短缩畸形以及髋部骨折移位畸形均得到纠正,髋关节能够主动进行屈伸活动,而且可以自主翻身改变睡眠姿势。患肢部分能够在双拐支撑保护下负重站立或行走,虽然有轻度疼痛症状发生,但患者可以耐受。住院治疗7天时检查患者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可以逐渐恢复基本生活,准予出院。3个月门诊随访显示患者恢复状况良好,髋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 四、注意事项 患者的恢复情况十分好,衷心地为其感到高兴。嘱患者出院后需要注意下肢,尤其是小腿是否出现肿胀,如果有肿胀,需要复查凝血项等检查指标,以及下肢血管彩超,确认是否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日常生活中应多活动下肢肌肉,通过肌肉收缩,加快下肢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此外,在饮食中应增加含钙食物,如各种肉类、鸡蛋等,并且要增加日照时间,促进维生素D合成,加快钙质沉积,促进骨折愈合。在骨折完全愈合前最好不要使用患肢完全负重,避免减慢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速度。 五、个人感悟 该患者年老体弱发生跌倒,在身体扭转力量作用下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对于该患者来说,卧床并发症产生的危险性要大于骨折本身产生的危险性,因此,选择手术治疗确实更为适合。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该患者骨质疏松比较严重的部位,所以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防护,穿防滑鞋并且确保地面有一定摩擦力,以预防包括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内的髋部骨折。
4196
40
2022-06-15
老太太外伤后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手术恢复行走能力!
张维嘉
副主任医师
骨外科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 75岁老年女性患者在外伤后大腿中段畸形,患肢长度缩短,局部存在异常活动,拍摄X光片基本确认股骨干骨折。建议住院后采取切开复位钛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规范治疗后患者骨折断端对位对线基本恢复,全身肌肉力量逐渐恢复,下肢负重行走功能逐渐恢复。 【基本信息】女、75岁 【疾病类型】股骨干骨折 【就诊医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3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切开复位钛板螺钉内固定)+术后康复训练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3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患者全身肌肉力量逐渐恢复,患肢可负重行走 一、初次面诊 患者女,75岁,在受到外伤后大腿中段畸形,患肢长度缩短,局部存在异常活动,拍摄股骨干正侧位X光片,基本确认股骨干骨折。由于骨折部位稳定性较差,通过下肢牵引治疗,无法保证骨折端稳定,建议进行切开复位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恢复下肢力线以及骨折端稳定,确保骨折处顺利愈合,同时也能够使患者尽快离床活动,避免卧床并发症如褥疮等发生,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内固定治疗。 二、治疗经过 手术过程中发现股骨干骨折断端错位显著,骨折断端有肌肉等软组织嵌入,阻止骨折断端对合,清除软组织后,将骨折断端复位固定,确认骨折断端稳定后结束手术。术后局部进行冰袋冷敷,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同时鼓励患者开始膝关节屈曲和伸直活动,加快下肢血液循环速度,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可促进骨折断端供血恢复,促进骨折愈合。 三、治疗效果 患者在进行股骨干骨折钛板螺钉内固定手术后7天,大腿局部疼痛症状显著减轻,肢体短缩畸形以及异常活动完全去除,下肢各关节可以完成屈伸活动,患者在床上可以自主翻身,在助步器保护下患肢不负重可以站立并离床活动,遂予以患者出院。经过康复训练后,患者胃肠蠕动活动恢复至正常水平,食欲得到改善,营养状态得到提高。门诊随访、规范康复训练3个月后,患者全身肌肉力量逐渐恢复,患肢可负重行走。 四、注意事项 很高兴患者能够恢复行走,但是还需要叮嘱患者,继续坚持功能锻炼,确保大腿局部肿胀完全消退,同时也应注意观察下肢是否有突然疼痛。如果有异常症状出现,要及时到骨科门诊复查下肢血管彩超以及D-二聚体等指标,及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股骨干骨折完全愈合之前,避免患肢负重行走时间过长,防止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者骨折不愈合,影响下肢功能恢复。 五、个人感悟 患者在暴力作用下发生股骨干骨折,骨折断端移位比较明显,保守治疗不能满足恢复需要,手术切开复位钛板螺钉内固定能够确保骨折端对位对线。术后应注意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褥疮等并发症加强护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加强腿部肌肉锻炼,提高下肢骨关节稳定性,增强骨质密度,而且应注意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避免导致股骨干骨折。
3668
60
2022-06-14
股骨大转子骨折多久可以痊愈
蒋靓君
副主任医师
骨科
股骨大转子骨折的患者休养2个月即可得到较好愈合。股骨大转子一旦骨折,骨折线常延续至小转子导致小转子骨折,临床称之为转子间骨折,此类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单纯大转子骨折指骨折线方向向外,临床当中相对少见,此类患者一般可以保守治疗,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为大转子的血供相对丰富,同时有较多肌肉覆盖,因此移位程度相对较小,卧床休息2个月即可得到较好愈合,一般不会对骨的功能产生太大影响。一般绝对卧床2周,待局部疼痛减轻之后可尝试坐位,同时在床上进行一些肢体的活动。
7.92万
377
2021-09-22
颈椎骨折能治好吗
孙立民
副主任医师
脊柱脊髓外科
在临床上发生颈椎骨折能否痊愈,需根据受伤程度、临床表现、是否采取规范治疗及是否早期进行康复介入而定。若病人仅发生颈椎的压缩骨折,无临床症状,治疗上可持续颈托固定且卧床休息,同时口服接骨药物或对症药物治疗,即可痊愈。 若病人发生颈椎骨折合并有脊髓损伤,会出现颈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和刺痛及手指的肌肉无力,甚至出现截瘫表现,此时不可单纯戴颈托固定。部分病人有脊髓压迫或脊柱骨折脱位,需采取手术治疗,有时也需给予探查、减压及内固定。多数脊柱骨折的病人通过系统治疗后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但脊髓横断完全性损伤的病人,则恢复较差或无法恢复。
8.58万
87
2021-04-30
股骨骨折多久可以取出内固定
贺军
副主任医师
骨外科
股骨是人体最强壮的骨头,最大的管状骨,需达到完全愈合后才能进行内固定取出。术后若骨折完全愈合无缺损,通常一年半至两年期间即可进行内固定取出。若存在骨折未愈合或延迟愈合的情况,则不可进行内固定取出,需在骨骼完全愈合,达到功能要求后,再进行内固定取出。 内固定取出时需遵循采取微创、有效的方法,因股骨强壮,取钉较困难,故需准备各种各样的配套工具。尤其是在不同医院进行内固定取出时,需调阅既往内固定植入体公司名称、器械型号,以准备相应的专用工具。
11.70万
164
2021-04-26
股骨骨折手术后多久可以走路
贺军
副主任医师
骨外科
股骨骨折通常需手术治疗,具体下地时间需根据不同个体的情况,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的行动。3岁以下儿童可进行悬吊,由于儿童生长发育较快,悬吊6周后可逐渐开始活动,12周后可下地活动。 对于股骨骨折的成年患者,骨干的骨折通常采取中心固定,中心固定相对较坚强,若无大的骨缺损,术后1周内即可逐渐下床行走,但需在助行器的辅助下进行活动,避免出现手术侧负重行走。通过X光片等检查,进行观测,有骨架生长时,才可进行半负重运动,逐渐过度到全负重的行走的状态。
14.27万
250
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