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科科室相关科普
中药饭前饭后有什么讲究
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中药饭前饭后一般是有一定讲究的,如果中药对脾胃有一定刺激性,通常建议饭后服用。而对于滋补类中药、治疗脾胃病及肠病的中药、驱虫类中药,一般建议饭前空腹服用。对于安神类中药,建议在晚饭后、睡觉前服用。 1、建议饭后服用的中药: 中药常见有现煎服,以及颗粒剂冲服等,对于部分中药,因药性寒凉或味辛等,对脾胃具有一定刺激性,是不建议直接空腹服用的,容易出现胃疼、反酸、呕吐、腹泻等不适,因此建议在饭后服用。其他中药如果在服用出现脾胃不适的不良反应,也可以结合医生建议在饭后服用。此外,如果存在上焦病,一般横膈以上脏器的病变,如心、肺、气管、口鼻咽喉等,大多也建议在饭后服用,有利于药性上行。对于安神类中药也通常需在饭后睡前服用,当药效发挥时有利于进入睡眠状态,更好地提高睡眠质量。 2、建议饭前服用的中药: 对于滋补类中药,因其补益作用较强,通常建议饭前服用,能够使药物成分较充分分解吸收,发挥疗效。还有治疗脾胃病及肠病的中药,饭前服用可以起到治疗效果,饭后再服用可能会使得药物随食物一起排出,导致部分药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于驱虫类中药,一般建议饭前吃,可较好直接作用于消化道,达到驱虫效果。 在服用中药期间还要合理调整饮食,如果有热证,需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性比较强的食物,比如辣椒等。如果有寒证,应避免吃苦瓜、西瓜等寒凉食物。如果是急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提高用药频率,如果是慢性病症,规律用药即可。 此外,如果有积食或横膈以上病变等,建议仰卧服药。如果有颜面部、头部疾病,用药后可以采取去枕仰卧位。如果左右肋有病变,且治疗的中药有升举阳气、升发向上的作用,可以健侧卧位用药。如果治疗的中药有沉降作用,建议患侧卧位。
3232
423
2024-06-18
麦味地黄丸不适合什么人服用
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对麦味地黄丸中的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处于感冒发热期间的患者不宜服用。对于慢性病患者,以及儿童、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也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麦味地黄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麦冬、五味子、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蜂蜜,药品类型为扶正剂,具有滋肾养肺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以及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病症,如果患者出现药物适应证,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 如果患者对麦味地黄丸中的一味中药有过敏史的情况,应禁止服用药物,以免用药后引发过敏反应,如腹泻、瘙痒、休克等。麦味地黄丸的药性偏热,患有感冒发热期间的病人一般不建议服用,以免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身体恢复。此外,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以及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同时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也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以免用药不当对病情造成影响,或者影响儿童发育及胎儿健康。 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应遵医嘱按时、按剂量服用药物,不可以私自盲目更改药物剂量。如果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中医科、普通内科就诊,完善视诊、触诊、血常规等检查明确具体情况。
3900
359
2024-06-18
脑髓空虚的症状
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脑髓空虚是中医的一种说法,通常患者会出现眩晕、脑鸣、健忘、思维迟钝、牙齿松落等,建议患者引起重视,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脑髓空虚通常是由于房劳过度、肝肾精亏、久病失养、气血虚弱、精血不荣脑髓、脑髓失养所致,若脑髓空虚导致清窍无法上荣于脑时,患者就会出现头痛眩晕、脑鸣健忘、斜视弱视、腰膝酸软、行走振掉、上肢颤抖、下肢痿软,或者出现智力低下、神志呆滞、语言不清。若患者是因为肾虚而使机体先天不足,还可能会出现耳廓干瘪、牙齿松落、须发早白、骨质不坚,以及身体羸弱等症状。 脑髓空虚的患者可以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安神补脑片、健脑补肾丸,以及益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生精补髓、增强脑力、益气健脾、调理脾胃气机的功效,缓解患者的体倦头晕、失眠多梦,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脑髓空虚的患者应及时前往当地中医院就诊,通过中医的望诊、问诊、脉诊等明确辨证,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服药,患者请勿自行服药。另外,患者服药期间还要注意规律作息,同时还要避免食用辣椒、羊肉、花椒等刺激性食物。
3918
333
2024-06-18
解酒药有副作用吗
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解酒药一般有副作用,如果长期应用解酒药,可能会产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刺激胃肠道、加重肾脏负担等副作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解酒药一般分为促醒类解酒药、促代谢类解酒药等,比如盐酸纳洛酮舌下片等促醒类解酒药,可以缓解喝酒过多导致的头痛、昏迷等症状。但如果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可能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出现头晕、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等症状,因此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而如果是促代谢类解酒药,如速尿剂等,具有促进排尿的作用,如果盲目服用过多,可引起离子紊乱、疲劳、频繁排尿,还可能会产生嗜睡、反胃、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此外,药物成分通过肾脏代谢,可促使电解质紊乱,容易加重肾脏负担。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过量饮酒,喝酒时也要避免空腹喝酒,在喝酒前可以进食一些牛奶、热水、小米粥等食物,可以有效缓解酒后头痛、腹胀等不良现象。若症状严重,发生酒精中毒等情况,应及早去医院内科或急诊科就诊,通过胃镜、肠镜检查后,遵医嘱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如洗胃。
3180
354
2024-06-18
西洋参可以和茶叶一起泡吗
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西洋参和茶叶通常不可以一起泡,西洋参是一味中药材,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鞣酸等可能会影响西洋参发挥作用,进而影响患者调养的效果。 西洋参属于一种比较名贵的滋补性药物,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其味微苦、甘,性凉,归心、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气虚阴亏、虚热烦倦、咳喘痰血、内热消渴、口燥咽干等病症。而茶叶是山茶科茶属植物茶的嫩叶或嫩芽,具有清头目、除烦渴、消食、化痰、利尿、解毒等功效,适用于头痛、困倦、小便不利、喉咙肿痛、口臭、癫痫、口渴等人群服用。 在临床上并不建议将中药材和茶叶一起泡,因为茶叶具有一定解药性,当中含有的咖啡因和茶碱等成分可能会影响西洋参等药材疗效的发挥,且茶叶含有的鞣酸,可能会使西洋参等药材中的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发生变异,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使患者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无法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效果。 若人群想要应用西洋参,建议到中医科就诊,由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方式辨证指导用药,不可自行盲目将西洋参和茶叶一起泡,以免影响药效。此外,失眠、胃溃疡、孕妇等人群不宜服用茶叶,否则容易出现失眠、呕吐等不良反应。
3832
451
2024-06-18
百合和什么不能一起吃
钟玉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
百合一般不能和猪肉一起吃,也不能和羊肉等食物一起吃,有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食物的禁忌,以免危及人体健康。百合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入药的部位通常是干燥的肉质鳞叶,在日常生活中适当摄入百合,能起到养阴润肺,以及清心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改善阴虚燥咳、失眠多梦等不良症状。 1、猪肉: 在日常生活中不建议百合和猪肉一起吃,因为百合的成分比较复杂,和猪肉中的一些成分具有相克的迹象,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中毒的问题,所以两者不能在一起食用。 2、羊肉: 羊肉性温,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吃能补充人体所需,还可以达到补肾的功效,但是不建议和百合一起吃,百合性味甘寒,具有养阴润肺的功效,两种食物作用相反,因此不建议一起食用。 3、其他食物: 百合性凉,不宜与螃蟹、生鱼片等其他寒性食物一起食用,否则会加重胃肠负担,刺激胃肠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百合也不建议与花生等淀粉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一起食用,以免出现胃肠道反应,如反酸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安排饮食,注重营养摄入均衡,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如果百合与猪肉等食物一起食用,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中毒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就诊,完善脉诊、问诊、望诊等检查,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3526
95
2024-06-18
虫草花5大禁忌
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虫草花的禁忌主要是不能长期大量服用,禁忌人群有儿童、月经期以及妊娠期女性、过敏者,虫草花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学名为冬虫夏草,性平、味甘,归肺、肾经,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的功效。 1、禁忌长期服用: 冬虫夏草属于补益类的药,适当食用冬虫夏草对人体不会造成损害,但是如果过量或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就可能导致补益太过,容易脾胃不适、头晕目眩等副作用。 2、儿童: 中医理论上认为儿童的脾胃尚未发育完善,食用冬虫夏草可能会导致腹胀、便秘、食欲不振等症状发生,严重者还会影响正常的身体发育,因此儿童不宜服用冬虫夏草。 3、月经期以及妊娠期女性: 冬虫夏草能够起到止血作用,因此会缩短月经时间,长期服用还可能会导致闭经,且妊娠期妇女服用冬虫夏草可能会影响体内气血运行,从而影响胎儿发育,因此月经期以及妊娠期女性都不宜服用冬虫夏草。 4、过敏者: 如果对冬虫夏草的成分过敏则禁止服用冬虫夏草,以免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出现肾虚精亏、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痰血等症状时,及时去中医内科就诊,进行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明确自身情况,遵医嘱使用冬虫夏草等药物治疗。
3204
464
2024-06-18
失眠按摩哪个穴位
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失眠的患者可以按摩神门穴、安眠穴、百会穴、大椎穴等,按摩治疗需要由专业人士操作,不可以私自进行,以免用力不当对身体产生不良刺激,更加不利于睡眠。 1、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是重要的安神、止痛之穴,具有镇静安神、消炎止痛之功效。当患者出现失眠的症状时,可以适当按摩此穴位,用食指按压该穴位,按揉约1分钟,按摩神门穴还可以改善心烦惊悸、癫狂等症状。 2、安眠穴: 安眠穴位于颈部风池与翳风连线的中点,是经外奇穴,具有较好的助眠功效,安眠穴可以辅助治疗失眠和癫狂,如果患者出现失眠的情况,适当按摩失眠穴改善症状,可用小指根对着耳垂根部,四指并拢,中指所对应的部位就是安眠穴,中指指腹揉按3分钟。 3、百会穴: 百会穴隶属督脉,别名为三阳五会、顶上等,具有开窍醒脑和宁心安神的功效,可以辅助治疗失眠健忘、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此时可以取百会穴,用食指、中指指腹按顺时针方向对该穴位进行按揉,共按揉30次,再逆时针方向再次按揉该穴位,共按揉30次。 4、大椎穴: 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具有解表清热、通督调神、健脑益髓的功效,对改善失眠有一定作用,可将右手中指指腹放于大椎穴上,食指、无名指、小指等附于穴位旁,按揉0.5-1分钟。 5、印堂穴: 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处于督脉-阳脉之海循行线上,具有调节阳气、调神养神的功能,按摩此穴位有助眠作用,可用大拇指罗纹面顶住印堂穴,肘尖支撑在桌子上,或躺在床上,用中指罗纹面按揉印堂穴3-5分钟,手法宜轻。 6、攒竹穴: 攒竹穴位于面部,位置表浅,为足太阳经脉气所发之处,攒竹穴能明显缓解头痛、失眠症状,可用拇指指腹按揉攒竹穴1分钟左右。 7、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用拇指指腹分别按在两边的太阳穴上,稍用力使太阳穴微感疼痛,注意做旋转按揉,手法宜轻,每次轻揉2-3分钟,有镇静、安神的功效。 8、其他穴位: 按摩合谷穴、率谷穴、内关穴、三阴交等穴位,也有助于睡眠。合谷穴别名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在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摩该穴位可改善头痛,并可提高睡眠质量。 如果长期失眠,建议及时到医院精神科就诊,完善多导睡眠图监测、疲劳严重程度量表等明确具体情况。如果想要通过按摩穴位缓解失眠情况,建议前往中医内科就诊,由中医医师通过望闻问切等明确具体情况后再按摩合适的穴位缓解。
4902
201
2024-06-18
湿气重盗汗
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湿气重、盗汗考虑可能是由于阴虚、湿热内蕴等因素引起,建议根据具体病因和医生指导进行治疗,避免盲目用药而导致症状加重。 1、阴虚: 盗汗一般指入睡后出汗,多与阴虚有关,可能为心、肺、肾、肝等脏腑阴虚,阴虚不能制阳,导致入睡后阳气亢盛而出汗,多伴有手足心热、舌红脉细数等症状。如果同时伴有脾虚,脾无力运化水液就可能导致体内湿气重,出现大便不成形、肢体困重等症状。阴虚多见于熬夜加久坐,或吃凉饮,如冰淇淋、雪糕等,患者可使用滋阴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药物,配合健脾祛湿的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丸等药物。 2、湿热内蕴: 可能是由于患者喜食辣椒等辛辣食物,或者是生活环境过于湿热等因素所引起,导致湿热在体内聚积,夜间热迫汗出就会引发盗汗,湿气困于体内难以排出,就导致大便不成型、肢体困重。一般患者可使用龙胆泻肝丸、香连丸等药物,可以起到清热祛湿的作用。 建议湿气重、盗汗的患者到中医内科就诊,通过脉诊、舌诊等明确诊断,平时注意休息,可以吃祛湿气的食物,如薏米、冬瓜、白扁豆等。
4374
353
2024-06-18
中药和西药一起吃了怎么办
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中药和西药一起吃后,若没有出现其他明显的不适症状,建议通过多喝温水的方式帮助药物的代谢。若中药和西药一起吃了之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催吐,帮助药物排出体外,缓解不适症状。 1、适当多喝水: 中药是从药物当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经过煎煮以后形成的汤液,如果同时和西药一起服用,很有可能会存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有可能会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但由于药物的性质不同,所以患者在服用之后如果并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通过适当多喝水的方式帮助药物代谢。并且需注意日常服用药物时避免中药和西药一起吃。如果需要同服药物,建议按照药物的性质,遵医嘱间隔一段时间再服用。 2、催吐: 由于中药和西药的药物有很多种,不同的药物在同时服用之后可能出现的化学反应也不一样,如果同时服用了中药和西药,有可能会出现恶心、腹泻、胃痛等不适症状,此时建议及时进行催吐的方法,将药物尽快排出,从而缓解出现的不适症状。 中药和西药可能存在配伍禁忌,同服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私自用药。出现恶心、呕吐或其他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前往急诊科或中医内科就诊。用药期间需注意饮食禁忌,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682
290
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