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科科室相关科普
脑梗和中风是一回事吗?医生为你解答
兰俊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在医学领域,大家常常听到“脑梗”和“中风”这两个词汇,它们似乎紧密相连,但实际上二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要明确的是,脑梗和中风并非一回事。 🔔脑梗,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坏死。而中风,则是中医上的说法,通常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或血溢于脑,以突然昏迷、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因此中风涵盖了更广泛的范畴,不仅包括脑梗,还包括脑出血等其他类型存在这些表现的疾病。 🔺从发病率和危害性来看,脑梗和中风都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据权威数据显示,脑梗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而中风,由于其涵盖的疾病类型广泛,其发病率和危害性也不容小觑。 ❓面对脑梗和中风,你知道如何护理吗? 🔹脑梗和中风患者往往会出现肢体瘫痪等症状,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因此,保持肢体功能位非常重要。在病人腋下放一个枕头,膝关节伸直,腰部放平等。 🔹家属和医护人员可以协助患者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如上肢依次为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下肢依次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 面对脑梗和中风患者,在分不清楚的时候,尽早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具体检查给大家分享在图中了,可以看看。如果还是觉得一头雾水,也欢迎在我的评论区下面一起来讨论一下,说不定会有新的收获和见解!💬
639
2024-06-20
医生解析:神经衰弱挂什么科?
兰俊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在快节奏的生活下,神经衰弱成为越来越多人面临的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精神易兴奋、烦躁,脑力易疲乏,同时可能伴有头痛、四肢疼痛、失眠多梦等症状,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及时寻求专业治疗至关重要。那么,出现神经衰弱,应该挂什么科室呢? 🔔神经内科:专业诊断,找出病因 当你感到身体乏力、全身疼痛,甚至出现失眠多梦等症状时,神经内科是首选。这个科室的医生会运用专业的医学知识,为你进行详细的检查,找出神经衰弱的真正原因。 🔔精神科:深入了解,治疗心病 神经衰弱往往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果感到焦虑、抑郁,或者情绪波动较大,那么精神科或许是下一个选择。精神科医生会深入了解你的心理状态,为你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你走出心理困境。 🔔中医科:综合调理,身心同治 中医讲究“身心同治”,对于神经衰弱这样的疾病,中医科也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中医科医生会通过号脉、问诊等方式,全面了解你的身体状况,为你提供中药治疗和调理建议。在中医的调理下,神经衰弱症状或许能得到更好的缓解。 ❓面对神经衰弱,应该如何护理? 🔹多参加轻松的活动,比如散步、养花等等,这些活动既能帮助放松大脑,又能舒缓情绪,对于恢复神经功能大有裨益。 🔹确保生活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嘈杂和刺激,减少强光、声音的刺激,这样有助于患者放松心情,提高睡眠质量。 如果搞不清楚,其实可以到医院门诊的分诊台,就知道应该挂什么科室了。通过了解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对于神经衰弱有了更清楚的认知。面对神经衰弱,还需要尽早进行检查,给大家分享在图中了,可以看看。有不懂的,欢迎评论。💬
942
2024-06-20
脑CT主要查什么?医生给你答案
兰俊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在医学领域,脑部CT作为一项重要的影像检查技术,被誉为守护大脑的“透视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脑部CT以其高分辨率、快速成像的优势,在脑部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检查很多方面。 🧠脑部结构大揭秘 脑部CT是大家了解脑部健康的重要工具,无论是肿瘤、囊肿还是出血,脑CT检查都能一一揭示,让大家了解自己的脑部结构。 🩸脑血管病变早知晓 脑血管疾病如同“隐形杀手”,悄悄侵袭着大家的健康。但有了脑部CT,可以提前发现这些潜在的危险。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在脑部CT的“火眼金睛”下无所遁形,为大家提供了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机会。 🦠脑部感染无处藏 脑膜炎、脑炎等脑部感染疾病,不仅危害健康,更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但别担心,脑部CT能够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发现感染的部位和范围,为大家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 ⭕脑部损伤一目了然 脑部损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之一,但如何判断损伤的程度和范围,脑部CT给出了答案,它能够清晰地显示脑部损伤的情况。无论是脑挫裂伤还是脑出血,都逃不过它的法眼。这让大家在面对脑部损伤时更加从容不迫,能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在做脑部CT的时候,你需要注意这些: 🔹在进行脑CT检查时,金属物品是绝对不能带进检查室的。因为金属物品会产生伪影,影响检查结果。 🔹过度的紧张不仅会影响检查结果,还可能让你的身体产生不适。所以,在进行脑CT检查时,要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放松身体。同时,也要按照医生的要求保持配合姿势,如保持身体水平、不要随意移动身体等。 关于这个脑部CT检查,就暂且分享这么多,希望大家看完能够有所收获。当然,除了文章内容,还给大家做了图片分享,主要是脑CT的检查步骤。若存在任何疑惑,欢迎评论我。💬
350
2024-06-20
很累但是睡不着是怎么回事?医生告诉你!
兰俊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在忙碌的一天结束后,很多人都会期待一个宁静的夜晚,能够好好休息,恢复体力。然而,有时候尽管身体疲惫不堪,但是却发现自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实在让人倍感困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明明很累却睡不着呢? 一、心理压力过大 现代生活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工作、生活压力像大山一样压得人民喘不过气,这些压力一到晚上就悄悄找上门来,搞得翻来覆去都睡不着。长时间这样,大脑神经都绷紧了,睡眠质量自然就下降了。 二、不良的睡眠习惯 有时候失眠是自己“作”出来的,比如睡前刷手机、喝咖啡或浓茶,还有那些喜欢晚上运动的朋友,这些都可能让大脑过于兴奋,导致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三、身体不适 胃痛、头痛、关节痛,这些身体的小毛病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在夜晚成为入眠的绊脚石。更别说那些失眠症、抑郁症等慢性疾病了,它们更是会影响好睡眠。 四、环境因素 大家有没有注意过睡眠环境呢?嘈杂的声音、刺眼的光线、过冷或过热的温度,这些都可能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隐形杀手。所以,想要睡个好觉,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也很重要! 那么,如果能知道原因,该怎么应对,你们知道吗?不知道的话,就看看图片中的内容。当然,你也可以在评论区说一说你的情况,我来帮你分析分析。
933
2024-06-19
明明很困就是睡不着的原因,医生告诉你
兰俊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良好的睡眠质量是健康的基石,然而,许多人明明感到困倦,却在夜晚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不仅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长此以往还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焦虑与压力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来自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往往导致人们即便在身体疲惫时也难以放松进入梦乡。焦虑情绪会激活身体的应激反应,使得大脑处于高度警觉状态,从而阻碍睡眠。 二、不规律的作息与不良睡前习惯 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和不良的睡前习惯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因素,比如说频繁熬夜、晚餐过量或晚间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都可能扰乱睡眠节律,就可能本来已经很困了,但就是睡不着。 三、健康问题或药物影响 某些健康问题,如慢性疼痛、呼吸道疾病等,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都可能导致失眠,哈欠连天,但就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四、神经衰弱的影响 神经衰弱,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感觉疲惫。这类朋友常常感到疲倦不适,晚上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了也容易被惊醒,睡眠质量大打折扣。更糟糕的是,他们还可能伴有精神易兴奋、烦躁不安、头痛、腰背痛等症状。 建议大家早点就医,及时做检查(具体的检查项目就分享在图中了)。如果出现这些原因,你知道需要如何护理吗,怎么才能早点入睡呢? 1、可以在睡觉前喝杯牛奶,有助于放松身心,进入深度睡眠。或者泡个脚,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脚部疲劳。 2、睡眠环境对失眠的影响可是不容忽视的!要保持卧室的安静和整洁。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房间的温度、光线和湿度,打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睡眠环境。 PS: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到你们,如果还有任何疑惑,都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咨询哟。
838
2024-06-19
喝咖啡睡不着?别急,医生教你几招倒头就睡
兰俊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同为“苦命打工人”,相信不少朋友和我一样,每天要与咖啡为伴,尤其是我们值晚夜班或者遇到病人多,为了“打起精神”,经常在晚上还要喝一杯。但是有时候却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睡不着! 其实,这背后的“元凶”就是咖啡中的咖啡因。咖啡因一进入我们的身体,首先会刺激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让我们的警觉性、注意力和心率都“嗨”起来。还会“阻挠”大脑中的腺苷受体,这些受体原本是帮助我们进入甜美梦乡的。 🌟但是别急,今天就教你几个方法,让你“倒头就睡”。 ✅白眼入睡法 👉原理:闭上眼向上翻白眼,能让大脑少想事,身体更放松,从而更容易入睡。 👉步骤:轻轻闭上眼睛,然后尝试向上翻白眼,就像在看头顶的某个东西。眼前会出现一些光斑或颜色,别紧张,就盯着它们看。保持这个状态,让身体和大脑都放松,不久你就会感到困意袭来。 ✅478呼吸入睡法 👉原理:通过特定的呼吸方式,帮助身体放松,减少紧张感,让你更容易入睡。 👉步骤:闭上嘴巴,用鼻子深深吸气,心里默数4秒,停止吸气,屏住呼吸,心里默数7秒,用嘴巴慢慢呼气,同时心里默数8秒。 ✅身体扫描法 👉原理:通过关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让心回到身体里,帮助你放松并入睡。 👉步骤:平躺在床上,深呼吸几次,让身体放松。从左脚尖开始,感受脚接触床或袜子的感觉,然后慢慢向上“扫描”身体,感受每一个部位。如果有哪个部位没有感觉,也没关系,记住“没有感觉也是一种感觉”。 当然啦,如果通过这些方法还是无法睡着,咱们也不要太着急,随着时间,咱们体内的咖啡因被代谢掉之后就可以睡着了。 🌷为了避免大家出现睡不着的情况,睡前就不要喝咖啡了哈,另外,我还在图中总结了最好不要喝咖啡的人群以及喝咖啡的时间讲究,记得查看,还有问题记得评论区留言哦~
469
2024-06-18
都是口眼歪斜,怎么区分是中风还是面瘫
万继峰
主任医师
脑病科
临床上经常见到患者无法区别,自己到底是面瘫还是中风导致的。面瘫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如果仅仅出现面部额纹的上抬困难,出现了眼睛闭合困难,闭合时出现瘘管现象,临床上叫贝尔氏麻痹。 或者出现了耸鼻困难,出现了一侧鼻唇沟浅,甚至出现了一侧口角的漏气、漏口水等情况,没有肢体活动异常情况,这时候就要考虑病人可能出现周围性面瘫,或者叫面神经麻痹。 如果病人在出现面瘫的基础之上,同时对侧肢体出现了活动的无力,或者病人同时合并有言语不清,出现了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甚至出现了行走不稳,出现了头晕等症状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这时候可能不单单是周围面神经麻痹,可能是脑干梗死,或者脑干肿瘤,或者脑干的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导致引起中风。所以一定要区别到底是面神经麻痹,还是中风引起的。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医学上叫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最大的不同是在眼睑的上边,就是额纹的位置,如果是中枢性面瘫额纹是对称的,而周围性面瘫额纹是一侧浅,一侧正常,这时候要在临床上区别开,它到底是周围性面瘫,还是中枢性面瘫,还是脑干病变引起的面瘫。 这时候区别清楚了,可以针对病因有的放矢,进一步的积极治疗,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9.47万
1
2024-04-09
针灸治疗面瘫效果怎么样?
万继峰
主任医师
脑病科
临床上针对针灸治疗这方面,我们观察到针灸作为一个国粹,在临床上应用的比较多,包括面神经麻痹的病人。面神经麻痹在急性期因为面神经处于水肿,这时候早期不宜做针灸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病人在一周左右以后,面神经水肿期逐渐消退,这时候适宜做针灸治疗。 在针灸治疗的过程当中,也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部肌肉情况,如果病人出现了继发的面肌痉挛等一些现象的时候,这时候就要注意尽量不做针灸治疗,以免造成病人出现继发的面肌痉挛,这种情况会加重病人的病情。
9.37万
50
2024-04-09
面瘫后的一些并发症需要格外注意
万继峰
主任医师
脑病科
经常遇到一些面瘫的患者来到诊室,有的病人诉说,我这个得了面瘫以后,眼睛老流泪现象;还有的病人说我得了面瘫以后,鼻部的功能下降了;还有的患者说,得了面瘫以后,眼部非常不舒服。 这些情况都是面瘫常见的并发症,比如临床上常见的流眼泪现象,在面瘫的早期,它由于不能完全闭合,导致角膜出现问题,还有出现了泪液出现问题,这种情况要积极的给予保护角膜,比如会让病人白天点眼药水,晚上给予眼药膏,从而保护眼睛。 当然也有一些面瘫以后出现鳄鱼泪现象,这种患者实际上是由于面神经麻痹以后,面神经管内的上面和所支配的泪腺的功能出现问题了,这时候也要保护,必要的时候可以做脉冲射频等一些治疗,改善鳄鱼泪的现象。 当临床上遇到面肌痉挛,也是面瘫后遗症的一种表现,这时候千万不要再针灸了,这是一种。第二种,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比如选择药物,比如临床常用的肉毒毒素,可以减轻面神经水面肌痉挛情况,当然如果病人有必要的话,可以做脉冲射频治疗,从而梳理面神经,达到缓解面肌痉挛的作用。 如果病人出现了口角漏气这种情况,一是要加强物理康复。第二,必要时可以脉冲射频治疗,从而改善患者口周肌肉的功能,从而减少患者面部不舒服表现。 当然还有一些病人会出现面部僵硬的情况,这时候可以做松解手术,从而达到缓解患者面部僵硬的情况。
9.40万
9
2024-04-09
面瘫后遗症为什么这么难治?
万继峰
主任医师
脑病科
面瘫在临床上对一部分患者而言,通过积极的治疗,很快就治愈了,3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面瘫后遗症,也有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面瘫后遗症。那么为什么面瘫后遗症这么难治疗呢? 面神经是从脑干出颅以后,通过面神经管到达耳后部,乳突孔这个地方,它出来以后分为五支,第一支是颞支,第二支是颧支,第三支是颊支,第四支是下颌缘支,第五支是颈支。 在分布的过程当中,患者由于病毒感染或者其他原因导致面神经受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面神经的髓鞘受损了,一方面可能是轴索也受损了,它是髓鞘受损,还是轴索受损,这时候面神经的功能就不再工作了。同时因为面神经管卡压以后,有的面神经就出现了暂时性的失活,这时候神经功能就得不到康复。 临床上治疗,比如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办法,叫脉冲射频的治疗,通过在茎乳孔附近,让面神经再次出现了完全的信号,从而影响到额肌,影响到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包括颧弓的肌肉,从而梳理了面神经的功能。随着脉冲射频的治疗技术的发展,这些功能都能分别的激活,从而达到治疗面神经后遗症的能力。 目前临床上面神经功能,可以通过面神经的肌电图来进行评估,看病人损害到什么程度。比如病人面神经肌电图检查,如果损害在30%之内,基本上都能够恢复正常。 如果病人面神经肌电图检查发现面神经的功能损害90%以上,这种情况不可避免会留下后遗症。但是通过积极治疗,能够尽最大限度挽救面神经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方法。
4.50万
23
202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