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头颈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中耳炎会自己好吗?医生回答!
王琳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如果大家感觉耳朵里面疼或者有液体流出来,那可能是中耳炎在捣鬼!中耳炎,简单来说就是咱们耳朵里面的中耳部分发炎了。那么问题来了,这种炎症会自己好起来吗? 中耳炎会自己好吗? 其实中耳炎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可是各不相同的,有些轻度的中耳炎,可能因为身体免疫力强或者炎症程度轻,在好好休息、饮食调理之后,确实有可能自己慢慢好起来。这就像咱们偶尔感冒,有时候多喝水、多休息,不用吃药也能好。 但是很多时候,中耳炎可是不会那么轻易就会自己好,特别是那些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比较严重的中耳炎或者慢性中耳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加重,甚至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等更严重的后果。 那么又该如何应对中耳炎呢? 1、生活习惯:大家要注意保持鼻、咽及耳咽管的健康,避免过度运动和吹奏乐器,尤其是唢呐、笛子等管乐,还有吹气球。尽量用鼻子呼吸,睡觉侧躺的时候,注意将中耳炎的那个耳朵朝下,同时擤鼻涕不要过于用力。 2、保持耳朵清洁:在洗头、洗脸的时候,可以用干棉球塞住耳朵孔,这样就可以避免进水,促进疾病恢复。 还有中耳炎的药物治疗如图,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保护好自己的耳朵!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个赞或者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504
2024-06-19
鼻子里面有块红色肉凸出是怎么回事?医生解答!
王琳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鼻子是呼吸的重要通道,如果发现鼻子里面有块红色肉凸出不要忽视,这时候可能代表着鼻子存在健康问题。建议大家及时来医院就诊检查,明确原因后进行治疗!那么鼻子里面有块红色肉凸出,到底是怎么回事? 1、下鼻甲肥大: 下鼻甲是鼻腔内的一个重要结构,如果它长期受到炎症刺激而充血、水肿,可能就会变得凸出且发红。这时候大家还可能会出现持续性地鼻子“塞住”的情况,嗅觉也出现障碍,头昏昏沉沉的! 2、鼻前庭炎来临: 鼻前庭炎是鼻前庭皮肤的炎症,常常是由于鼻腔分泌物增多引起。如果大家感觉自己的鼻前庭有疼痛,同时那块肉又红又肿,凸出来,还发痒,那就得警惕鼻前庭炎了。 3、毛囊炎不能忽视: 毛囊炎是毛囊的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的表现就是红色的丘疹,这时候就可能看到鼻子里面有块红色肉凸出。当然,这类患者自己按压鼻子可能会感觉压痛,鼻子里面还可能会流脓性分泌物。 4、鼻息肉也有可能: 鼻息肉是鼻腔内的增生组织,主要就是红色的肉块,大家自己照镜子就可以发现这块红肉凸出来了,患者可能伴有鼻塞、流鼻涕等症状! 关于上述疾病的治疗已经放在图片上面了,如果大家觉得这篇文章对自己有帮助,不妨点个赞、留个言,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
863
2024-06-19
小孩喉咙发炎并且没拉大便怎么回事,怎么办
廖建春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小孩喉咙发炎并且没拉大便可能和环境因素、饮食因素有关,但是也有可能是感冒、咽炎、扁桃体炎等原因导致的。还应到小儿耳鼻喉科就诊,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后进行处理。 1、环境因素: 如果室内过于干燥、空气中有害物质较多,可能会刺激小孩的喉咙,出现发炎的症状,同时空气干燥还有可能导致小孩体内水分不足,从而影响排便。此时还应多喝水,在室内放置加湿器,调整室内湿度。 2、饮食因素: 如果摄入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都可能刺激小孩的喉咙,出现类似的症状。同时会导致大便干燥,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此时还应调整小孩的饮食习惯,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3、感冒: 可能和着凉、自身免疫力降低等原因有关,从而会出现发热、咳嗽、咽喉疼痛的症状,还有可能会影响胃肠道,出现排便困难。此时还应多喝水,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同时注意多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可以缓解。 4、咽炎: 可能和用嗓不当、 病原体感染有关,患病后会导致咽喉部位出现疼痛、肿胀、咳痰咳嗽等症状,由于咽喉不适会影响小孩进食,所以也会影响排便。此时还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颗粒等药物。 5、扁桃体炎: 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会导致喉咙疼痛、吞咽困难、食欲减退、发热等症状,也会影响小孩的进食和排便。此时需要听从医生指导使用头孢克肟颗粒、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治疗。 此外,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和疱疹性咽喉炎、肠梗阻等原因有关。在生活中需要给小孩做好保暖工作,不要进食刺激性强的食物,同时注意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1359
2024-06-19
一文讲清:嗓子往外排气但不是打嗝是什么情况?
刘吉峰
副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临床上有些患者,经常会出现嗓子往外排气的现象,但一般不是打嗝,可能是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引起的。 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可以来医院,我们医生一般会建议做胃镜检查、血常规等项目,可以帮助观察到胃部的结构和功能,检查是否有胃部疾病的迹象。 📍这里以慢性胃炎为例,可能会导致胃酸过多或胃动力问题,从而使得空气和其他气体在胃中积聚,通过食道逆流到喉咙,最终表现为一种排气的感觉(更多慢性胃炎的症状大家可以戳图查看)。这和打嗝不同,打嗝通常是由于食道底部的隔膜肌快速收缩引起的。 为了缓解症状并治疗慢性胃炎,医生一般会开一些药(具体的治疗药物给大家总结在图中了)。 💡此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调整:尽量避免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如麻辣烫、烧烤等,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加剧胃炎症状。推荐多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瘦肉、蒸蛋、熟蔬菜等。 ✅定时定量: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分餐次少量多餐可以减轻胃的负担。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烟草和酒精都是刺激胃黏膜的因素,应当尽量避免。 ✅适当运动:饭后不要立即躺下,可以去散散步,帮助食物消化,减少胃内气体积聚。 💕最后,慢性胃炎需要一定时间来治疗和恢复,跟随医嘱并调整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各位朋友也有类似的症状或其他健康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经历!
871
2024-06-19
前庭检测为什么有人要双温检查
廖建春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双温检查也称为冷热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前庭检测方法,利用温度变化刺激内耳前庭感受器,进而观察和记录受试者的眼动反应。建议患者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制定治疗计划。 前庭系统包括左、右两个半规管,分别感知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头动信息。双温检查通过分别向双侧外耳道内灌注冷水或热水,改变内淋巴液的温度,从而刺激相应半规管壶腹嵴毛细胞产生眼动反应。这种反应包括眼球震颤、眼位偏斜等,医生可以通过对这些反应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受试者前庭系统的功能状态。对于某些患者,例如疑似单侧前庭功能障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双温检查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双温检查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对于听力损失严重、外耳道狭窄或感染的患者,不适合进行此项检查。因此,在进行前庭检测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1400
2024-06-19
按压听会穴有水声怎么回事
廖建春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按压听会穴有水声可能与生理现象、心理因素、穴位特性、淋巴管堵塞、中耳炎等有关,具体可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帮助。 1、生理现象: 听会穴附近存在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组织,这些组织在受到按压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声音或感觉。这种声音或感觉类似于水声,但这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过于担心。 2、心理因素: 有些人由于紧张、焦虑等情绪因素,在按压听会穴时产生异常感觉或声音,这种心理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影响听觉感受。建议放松心情,与家人、朋友沟通,减少以上情况出现。 3、穴位特性: 在某些个体中,听会穴的解剖结构或生理功能与其他人略有不同,这种差异导致在按压时产生特殊的声音,例如水声。一般不伴有其他不适,无需处理。 4、淋巴管堵塞: 与炎症、肿瘤等有关,患者耳道内有过多分泌物积聚时,这些分泌物在按压时移动或产生压力变化,从而发出类似水声的声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地尼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也可采取淋巴管疏通术、切开引流术等手术治疗。 5、中耳炎: 细菌或病毒等微生物可能侵入耳部,引起中耳炎,炎症导致局部组织肿胀、渗出液增多,从而在按压时产生类似水声的声音。需配合医生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以杀灭细菌,控制感染。 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以免耽误病情。日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饮食健康,富有营养。
997
2024-06-19
双耳听力相差过大会不会有影响
龙海珊
副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双耳听力相差过大会对个体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声源定位障碍。因此,应该及时就医,并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听力是人类感知外界声音的重要能力,而双耳听力平衡对于维持正常听觉功能至关重要。当双耳听力相差过大时,不仅会影响听觉体验,还可能对个体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 双耳听力相差过大时,听力较差的一侧耳朵可能无法捕捉到足够的声音信息,导致听觉障碍。此时影响个体对声音的识别、理解和定位能力,使得在嘈杂环境中或多人交流时难以听清对方说话。对于儿童,双耳听力相差过大会影响语言发展。由于无法充分接收到语言信息,儿童可能在学习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遇到困难,从而影响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此外双耳听力相差过大会导致个体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尴尬和不适,可能无法及时回应他人的谈话或提问,甚至误解他人的意图,从而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因此,一旦发现双耳听力相差过大,应及时就医并进行听力检查。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佩戴助听器、进行听力训练等。对于社交障碍的患者,可以进行社交技巧训练来提高社交能力。训练内容包括沟通技巧、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社交技能训练等方式进行。
1311
2024-06-19
鼻舒适片:儿童能用吗?安全用药指南
王琳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有鼻炎问题,孩子鼻炎一犯,家长对于用药问题就有了很多疑虑,比如孩子鼻炎犯了,鼻舒适片是否可以服用”的这一问题。 鼻舒适片是一种中成药,其主要成分包括苍耳子、白芷、甘草等,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鼻部疾病。鼻舒适片对于缓解儿童的鼻炎症状也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适合使用鼻舒适片。 🔹在决定是否使用鼻舒适片之前,必须确保孩子没有该药物的禁忌证,比如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这是保障孩子用药安全的首要条件。 🔹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精确地计算出合适的用药剂量。儿童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剂量通常会比成人减少,需遵医嘱服用,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各位宝爸宝妈需注意,鼻舒适片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犯困、乏力、胸闷等。因此在使用药物期间,家长们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反应,一旦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另外,对于儿童出现鼻炎症状的护理事项补充在图片上了,记得查看哦~ 如果孩子有鼻炎问题,不妨来医院咨询专业医生,看看鼻舒适片是否适合孩子。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同的,医生会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家长们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努力!🌸
851
2024-06-19
喉咙发炎可以吃什么
龙海珊
副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喉咙发炎可以吃的食物较多,包括坚果类、干果类,还包括蔬菜类、水果类以及谷物类等,还可以选择抗生素药物、抗病毒药物、激素药物、中成药或中草药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正确治疗,帮助控制病情。 一、食物: 1、坚果类: 喉咙发炎时,会出现喉咙红肿、疼痛甚至声音嘶哑等不适症状。此时可以选择进食坚果类食物,如核桃、杏仁等,富含健康脂肪、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可以增强身体体质,适量进食有助于缓解喉咙发炎。 2、干果类: 如无花果干、蔓越莓干等干果,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物质,具有润喉效果,适量进食可以帮助缓解喉咙干燥、疼痛等不适症状。 3、蔬菜类: 如菠菜、生菜等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C、水分等成分,有助于减轻喉咙发炎引起的肿痛和不适,同时蔬菜中的纤维素也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促进身体康复。 4、水果类: 如梨、苹果等水果,富含水分和维生素,具有润肺、止咳作用,适当进食既可以补充身体所需水分,又能缓解喉咙不适。 5、谷物类: 如小米粥、燕麦粥等食物易于消化,且含有丰富营养物质。在喉咙发炎期间进食粥类食物,既可以减轻肠胃负担,又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和营养。 二、药物: 1、抗生素药物: 若因细菌感染引起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抗生素药物治疗,如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等。 2、抗病毒药物: 因病毒感染引起时,也可以在医生建议下服用抗病毒药物,如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利巴韦林片等。 3、激素药物: 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则需要咨询医生选择激素药物,如醋酸泼尼松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等,也可以很好控制体内炎症。 4、中成药: 还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一些中成药,如喉痛消炎丸、清喉咽颗粒等,能够缓解喉咙发炎引起的不适症状。 5、中草药: 患者还可以咨询中医师服用一些中草药进行调理,如金银花、胖大海等,也能够缓解不适。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进食过甜过咸,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姜等,以免加重症状。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也有助于促进康复。
717
2024-06-19
辟谣:婴儿鼻塞20秒能轻松搞定?真的假的
刘吉峰
副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你们是不是经常遇到小宝贝鼻塞、呼吸不畅的烦恼?网上流传着各种“婴儿鼻塞20秒搞定”的方法,看得人眼花缭乱,但到底靠谱不靠谱呢? 🌈回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婴儿鼻塞20秒搞定,真的假的? 答案是:假的!虽然我们都希望有一种方法能迅速解决宝宝的鼻塞问题,但人体的生理机制并不允许这种“瞬间治愈”的存在。婴儿鼻塞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感冒、过敏、鼻腔分泌物过多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应对。 🌈小宝贝鼻塞了,需要弄清楚到底什么原因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宝贝们抵抗力比较弱,感冒了造成的。小鼻子里的黏膜会肿胀,分泌物也会增多,这样一来自然就会把鼻子堵住了。 🌈出现这种情况后无需过于担心 首先可以尝试让小宝贝侧卧,这样如果鼻子里面有鼻涕的话就可以顺利流出来了,但是应注意及时擦干。 同时调节室内温湿度也很重要,如果宝贝屋子里面比较干,此时可能会加重鼻塞的程度,建议将加湿器打开或者在房间里面放盆水,促使空气更加湿润,保证宝贝呼吸通畅。 除了感冒之外,婴儿鼻塞也可能是鼻窦炎、鼻息肉等等其他疾病。所以,如果鼻塞症状一直没好或者宝贝出现了咳嗽、发烧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带小宝贝去看医生,这个时候就不建议家长们自己处理了。 ✍️今天给各位宝爸宝妈们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人,让宝贝们远离鼻塞烦恼。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时,也可以在评论区里面留言讨论。
561
202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