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降肌酐药物,你的选择是哪些?
彭涛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没有一种特定的特效药可以直接降低肌酐水平,治疗肌酐升高需要针对其背后的根本原因进行综合管理。在健康管理的道路上,肌酐水平的控制是关键的一环。对于一些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降低肌酐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降肌酐药物,它们在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ACE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这类药物能够通过降低血压和减少肾脏的滤过压力来帮助降低血肌酐水平,特别适用于那些同时患有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有助于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ARB类药物:如氯沙坦,其作用机制与ACE抑制剂相近,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来降低血压和减少肾脏负担,进而有助于降低血肌酐水平,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常用药物。 ⏩碳酸氢钠:作为一种碱性物质,碳酸氢钠可以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调节酸碱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降低血肌酐水平,尤其适用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出现的代谢性酸中毒。 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哪些治疗方法? ✅血液透析: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血液透析是一种有效的降肌酐方法。通过透析机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类似,腹膜透析通过腹膜来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适用于部分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治疗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肌酐的升高可能是肾脏疾病的信号,及时就医至关重要,更多用药事项记得看图!看完如果还有疑问,记得在评论区留言!
366
2024-09-27
医生解答:下眼睑肿了是什么原因
李伟
主治医师
泌尿内科
🙌在日常生活中,有部分人群可能会出现下眼睑肿的情况,造成下眼睑肿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分析如下。 ⏩睡眠不足及用眼过度:如果长期熬夜,打乱了正常的生物钟,使得身体各个器官包括眼睛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同时,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眼睛持续处于紧张状态,极易造成视疲劳。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下眼睑肿。 ⏩过敏反应:当接触花粉、尘螨、化妆品等过敏原后,身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产生过度反应,引发过敏,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可能引起下眼睑肿胀。 ⏩慢性肾病:对于患有慢性肾病的个体而言,由于肾脏功能受损,体内水分的排泄会变得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水分可能会淤积在下眼睑处,出现肿胀现象。 ⭐ 如果下眼睑肿的情况持续不能缓解,建议及时去往医院进行针对性治疗: ◼睡眠不足及用眼过度:调整作息时间,避免熬夜,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可对眼部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过敏反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眼部可使用抗过敏滴眼液,如色甘酸钠滴眼液。 ◼慢性肾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肾复康胶囊、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了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采取一些措施,预防下眼睑肿的情况出现,详情可戳图片。如果您对下眼睑肿了是什么原因还有其他疑问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沟通交流。
859
2024-09-27
医生解答:血肌酐正常值是多少
李伟
主治医师
泌尿内科
🙋血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小球排泄,极少经肾小管重吸收后随尿排出体外。临床上通过测定血肌酐水平来评估肾功能损伤状况。 一般来说,血肌酐总体正常值为53-133umol/L。具体细分如下,男性正常值为44-133umol/L,女性正常值为70-108umol/L,儿童正常值为25-69umol/L。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医院由于使用的仪器不同,测量范围可能会有一定波动,但通常波动不大。 👉当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时,血肌酐会升高。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肌酐水平具有不同的阶段划分:血肌酐水平大于133umol/L处于炎症损伤期;血肌酐水平大于186umol/L处于肾功能损伤期,血肌酐大于451umol/L处于肾衰竭期,血肌酐大于707umol/L处于尿毒症期,处于尿毒症期的患者一般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血肌酐升高,通常意味着肾功能出现了问题。改善血肌酐升高的方法多种多样,具体如下: 🔹减少蛋白质的摄入:过量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血肌酐升高。通过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尤其是动物蛋白,可以减轻肾脏负担,有助于降低血肌酐。 🔹利尿剂和透析治疗:对于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利尿剂帮助排除多余的水分和盐分,以降低血容量和血压。此外,透析治疗,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可以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帮助降低血肌酐。 🔹肾移植:对于晚期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肾移植可能是唯一能够完全恢复肾脏功能的治疗方法。肾移植能够替代受损的肾脏,恢复正常肾功能,从而有效降低血肌酐。 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血肌酐升高的情况,请及时就医。若想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可看图片详细了解,如果对血肌酐正常值及相关治疗还有其他不解之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721
2024-09-26
蛋白尿治疗方法,恢复肾脏健康
彭涛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尿液的变化,而蛋白尿作为一种常见的尿液异常,可能是肾脏健康出现问题的信号。了解蛋白尿的治疗方法,对于保护肾脏功能至关重要。 蛋白尿的治疗需要综合考量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下是蛋白尿的常见治疗策略: ⏩控制血压:通过服用降压药物如ACE抑制剂或ARBs,如依那普利或氯沙坦,将血压维持在医生推荐的范围内,这些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减少尿蛋白的排泄,保护肾脏功能。 ⏩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克以下,选择低磷、低脂的蛋白质来源,如鸡蛋白、豆腐,以减轻肾脏负担,减少蛋白尿。 ⏩治疗原发疾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来治疗原发肾脏疾病,减少免疫系统的攻击,降低蛋白尿。 对于蛋白尿患者,以下日常护理措施能有效辅助治疗: 💫饮食管理:控制每日盐分摄入量在6克以下,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千克体重0.8克左右。可以使用盐勺和食物秤来精确控制摄入量。 💫监测血压:每日定时测量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家中备有血压计,早晚各测一次,记录血压值。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每次30-60分钟,以增强体质,减轻肾脏负担。 🌷蛋白尿的易患人群,详情见图。蛋白尿的治疗和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保持耐心和毅力。 如果你也有蛋白尿的困扰,或者对预防和治疗蛋白尿有独到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心得。让我们一起交流,共同守护肾脏健康。
387
2024-09-25
解析:痛风肾结石的形成原因
彭涛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疼风肾结石指的是痛风性肾结石,痛风性肾结石是痛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形成与尿酸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以下是痛风性肾结石形成的几个主要原因: 👉尿酸排泄增多的影响:痛风患者由于体内尿酸生成量增多,肾脏在努力排泄这些多余尿酸的过程中,可能导致尿酸在尿液中的浓度过高,从而容易在肾脏或尿路中形成尿酸结晶,长期积累就可能形成结石。 👉尿液酸化的作用:痛风患者的尿液往往偏酸性,这样的酸性环境为尿酸结晶的沉积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使得尿酸更容易在尿液中析出,进而促进了结石的形成和发展。 👉脱水状态的后果:当体内水分不足,处于脱水状态时,尿液会被浓缩,尿酸的浓度随之升高,这种高浓度的尿酸环境极大地增加了尿酸结晶的风险,使得结石的形成更加容易。因此,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对于预防痛风患者结石的形成至关重要。 了解痛风性肾结石的形成后,以下几点注意事项需重视: 💦充足饮水: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水,以稀释尿液,减少尿酸结晶的形成。 🍜饮食调整: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如红肉、海鲜等,减少尿酸生成。 🏃维持正常体重:肥胖会增加尿酸水平,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 除此之外,整理了一些关于痛风性肾结石的治疗方案(详情观图)。若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可能是肾结石的信号,应立即就医,以免病情恶化。 最后,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或家人的经验,一起讨论如何预防和应对痛风性肾结石,让健康生活更加有保障。
835
2024-09-25
肌酐低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
王兴智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肌酐低可能源于妊娠、肌肉减少、营养不良、药物影响、肝功能异常,不仅影响肾功能评估,还可能引发贫血、营养不良,甚至影响身体发育。 1、常见原因 妊娠:妊娠期间,特别是早期,女性体内的血容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也会增加,这会导致肌酐从血液中过滤排出增加,降低血清肌酐水平。这是一种生理性变化,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肌肉减少:肌肉是体内肌酐的主要来源,肌肉减少会直接导致肌酐生成减少。老年人、长期卧床的患者或患有肌肉萎缩等疾病的患者,由于肌肉量显著减少,其肌酐水平也会相应降低。 营养不良:长期素食、饮食不均衡或消化吸收障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体内蛋白质摄入不足,进而影响肌肉的合成和代谢,导致肌酐生成减少。特别是极度瘦弱、长期素食者以及老年人等群体,更容易出现肌酐低的情况。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中的成分可能增加肠道排出肌酐的量,导致血肌酐水平下降。某些药物还可能影响酶法测定血肌酐的准确性,造成血肌酐假性降低。 肝功能异常:肝脏是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肝功能异常会影响肌酐的生成和代谢。 2、可能的危害 影响肾功能评估:肌酐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偏低可能导致医生对肾脏功能的判断出现误差,影响早期肾病的发现和治疗。 导致贫血:肌酐偏低可能意味着体内肌肉量减少,而肌肉是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重要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可能导致贫血,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引起营养不良:肌酐水平低可能反映了体内蛋白质摄入不足,长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影响身体发育: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肌酐偏低,可能影响正常的身体发育和生长,肌肉生长需要足够的蛋白质和营养。 当发现肌酐偏低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检查,确定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身体健康。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量运动,也是预防肌酐低的重要措施。
1091
2024-09-25
医生解答:少尿是尿毒症早期症状吗?
李伟
主治医师
泌尿内科
👀少尿作为一种异常的表现,通常是身体出现问题的信号之一,但单纯少尿并不一定是尿毒症的典型表现。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通常是由于肾脏疾病、脱水或者尿路梗阻等原因引起的。 当少尿持续且难以缓解,尤其是当它伴随着恶心、呕吐、乏力、水肿以及皮肤瘙痒等症状时,这种情况就需要引起重视。这些症状的组合可能是尿毒症在体内悄然发展的早期信号,需要提高警惕,及时进行医学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尿毒症风险。忽视这些征兆可能会导致病情延误,影响治疗效果。 尿毒症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一种综合征,而尿毒症患者出现少尿的原因常见有如下几种: 📌肾脏功能受损:各种肾脏疾病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少尿。 📌脱水:饮水不足、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等导致身体脱水,尿量减少。 📌尿路梗阻:结石、肿瘤等引起尿路梗阻,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少尿。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少尿。 🌸大家可能对尿毒症这一疾病比较害怕,图片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预防方法~虽然少尿不一定是尿毒症的早期症状,但如果少尿严重,且伴随其他肾脏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尿毒症治疗效果的关键。如果对少尿与尿毒症的关系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754
2024-09-24
双脚浮肿是怎么回事
王兴智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双脚浮肿可能是由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心力衰竭、肝硬化等原因引起,了解此类病因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缓解症状,保护身体健康。 1、慢性肾炎: 肾脏功能受损时,水钠排泄障碍,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双脚浮肿是慢性肾炎常见的症状之一,还可能伴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肾脏不能正常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从而引起浮肿。 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微血管,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大量蛋白尿和水肿,双脚浮肿较为明显,患者除了肾脏病变外,还存在糖尿病的其他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等。 3、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时可引起狼疮性肾炎,患者体内产生大量自身抗体,攻击肾脏组织,导致肾脏功能受损,除了双脚浮肿外,还可能有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发热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表现,病情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 4、心力衰竭: 心脏功能受损时,血液不能有效地泵出,导致体循环淤血,下肢尤其是双脚会出现浮肿,同时可能伴有呼吸困难、乏力、心悸等症状,这是由于心脏无法将血液充分输送回心脏,血液在下肢积聚所致。 5、肝硬化: 肝脏疾病发展到肝硬化阶段,会引起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门静脉高压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双脚浮肿,患者还可能有腹水、黄疸等表现。 避免久坐久站,定期变换姿势,适当活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日常保持均衡饮食,确保蛋白质等营养素的充足摄入,如确诊为疾病所致,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1260
2024-09-24
肌酐偏高说明什么
王兴智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肌酐偏高可能说明患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动脉狭窄等疾病,及时发现肌酐异常,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对保护肾脏功能至关重要。 1、急性肾小球肾炎: 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起病急,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由于肾脏的滤过功能受损,肌酐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导致血肌酐升高,需及时治疗,防止病情进展。 2、慢性肾衰竭: 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结果,随着肾功能逐渐下降,肌酐在体内蓄积,血肌酐水平持续升高,患者可能伴有贫血、高血压、恶心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微血管,导致糖尿病肾病,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肾脏功能受损,肌酐排泄减少,血肌酐升高,早期发现并积极控制血糖,可延缓肾病的发展。 4、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时可引起狼疮性肾炎,患者除了有皮肤红斑、关节疼痛等表现外,还会出现肾脏损害,导致肌酐升高,需要综合治疗,控制狼疮活动,保护肾脏功能。 5、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会导致肾脏血流减少,肾脏灌注不足,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肌酐排泄受阻,血肌酐升高,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腰痛等症状,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控制蛋白质摄入,避免高盐、高脂饮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对于中老年人及有肾脏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
600
2024-09-24
尿素氮高是怎么回事
王兴智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尿素氮高可能由高蛋白饮食、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盂肾炎、肾积水等原因引起,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保护肾脏功能和身体健康。 1、高蛋白饮食: 短期内摄入大量高蛋白食物,如肉类、蛋类、奶制品等,会使身体产生过多的尿素氮,导致血液中尿素氮水平升高,这种情况一般在调整饮食后可恢复正常。 2、急性肾小球肾炎: 这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在急性肾小球肾炎发作时,肾脏的滤过功能受损,导致尿素氮等代谢废物在血液中堆积,从而使尿素氮升高,患者会出现水肿、血尿、高血压等症状。 3、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脏功能逐渐减退,对尿素氮等代谢产物的排泄能力下降,随着病情的进展,尿素氮水平会逐渐升高,患者可能有乏力、食欲不振、贫血等表现。 4、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脏疾病,炎症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尿素氮升高,患者会有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5、肾积水: 如果泌尿系统存在梗阻,如输尿管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可引起肾积水,肾积水会压迫肾脏组织,影响肾脏的排泄功能,导致尿素氮升高,患者可能会感到腰部胀痛。 日常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如肉类、豆制品等,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以通过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尿素氮升高的问题。
922
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