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新医生
周立新主任医师ICU科
三甲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1. 副教授
  2. 博导
诊治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与炎性疾病,包括急或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或慢性肺炎、哮喘、呼吸睡眠障碍(鼾症)、ICU后综合征(PICS)、全身感染性疾病(Sepsis)、急或慢性呼吸衰竭等其他呼吸急危重症,专注于抗感染、气道管理与辅助呼吸支持(CPAP、HFNC等)、ICU后遗症康复治疗、免疫调理、营养支持和呼吸康复等全生命周期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医疗模式进展。
周立新,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联合导师。擅长诊治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与炎性疾病,包括急或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或慢性肺炎、哮喘、呼吸睡眠障碍(鼾症)、ICU后综合征(PICS)、全身感染性疾病(Sepsis)、急或慢性呼吸衰竭等其他呼吸急危重症,专注于抗感染、气道管理与辅助呼吸支持(CPAP、HFNC等)、ICU后遗症康复治疗、免疫调理、营养支持和呼吸康复等全生命周期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医疗模式进展。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获得内科学硕士学位,从事呼吸内科、重症医学临床工作36年。曾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台湾长庚纪念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专科研修。2002年救治包括世界首例在内的7例重症SARS病人,创造“无一例死亡、无一例交叉感染、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和无一例转院”的“四无”佳绩,抢救“英雄民警吴主刚”的事迹评为佛山市2006年十大新闻之首,2009年成功抢救“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报道入选佛山当年十大新闻第四,在2020-2021年的抗击新冠肺炎救治过程中,作为佛山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佛山市疫苗不良反应救治专家组组长集中收治并成功治愈所有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获钟南山院士、宋尔卫院士、省级、市级领导高度赞扬及巨大的社会好评。以上事例还分别被“新华网”、CCTV、《健康报》、《羊城晚报》、东方卫视、广东卫视等三十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重症医学科科主任、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陈自强奖获得者及首席专家、美国哈佛大学重症医学专项高级访问学者、广东省最强科室、复旦大学“华南区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一、二、三届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不良变态反应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委、《中华危重病与急救医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5C)讲师、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管理学会重症医学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理事及脓毒症分会副主任委员、佛山市卫生健康局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佛山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承担国际、国家和省市级科技项目10多项,其中参与全球多中心LUNG-SAFE研究成果在JAMA发表,连续多年参加美国胸科医师年会(ATS)、美国传染病学会年会(IDSA)、美国重症医学年会(SCCM)、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性疾病学会年会(ESCMID)、欧洲重症医学年会(ESICM),出版专著10余部,译著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42篇,SCI论文20余篇。近十五年连续任职三大全国最顶级专业学会全国委员,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共5项,获广东省第二届南粤科技创新优秀论文二等奖、佛山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两项。荣获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抗疫学术先锋(2020年)、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和互联网搜索结果
纠错

周立新医生的问诊服务

预约挂号
暂未开通挂号服务
挂号指引
极速问诊
根据病情智能推荐医生
去问诊
全国医生随机分配
周立新的预约挂号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第一执业
周立新医生最新的出诊信息请参照医院官网
周立新的挂号方式
1.
公众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预约;
2.
微信小程序: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预约;
3.
电话:可拨打0757-83833633进行咨询;
4.
现场:可通过人工窗口或院内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
周立新医生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 向您推荐所在医院官方挂号方式
挂号方式可能会存在更新不及时 具体以医院官方渠道为准
周立新同科室医生

ICU科相关科普

医生本人未创作科普,推荐医生同科室相关内容
心肺复苏CCF是什么
2024.01.03
心肺复苏时CCF(胸外按压时间/心肺复苏时间×100%)是需要关注非常重要的指标,指的是胸外按压占整个心肺复苏的时间比值,所以CCF首先是一个比值。 要了解CCF的意义,首先要知道心肺复苏是通过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循环,保证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例如大脑、心脏的冠脉有效血液循环。所以心外按压的时间,对于整个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但是在进行心外按压的时候,又不得不在有些情况下来停止,比如人员的更替。要求至少5个循环、2min的心肺复苏以后,必须进行人员的更替。这是因为时间再长,进行心外按压的医务人员效能会降低。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时候,有时候不得不要建立人工气道,也就是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在此时也得终止心肺复苏。另外电除颤在心肺复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电除颤的过程中,无论是去评估病人的心率、节律以及进行充电除颤的过程中,都不得不终止胸外按压。 5个循环2min的时候,会对病人的呼吸、心跳重新进行评估,以及病人ROSC以后都要进行评估。这些动作都造成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不得不中断胸外按压。 因为胸外按压对于脑、对于心脏的灌注非常重要,对于它的比例要求至少达到60%,最好能够达到80%,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效的心肺复苏有效的器官灌注,这也是心肺复苏CCF的意义。
滕琰副主任医师
15.86万
64
临终前三天8大症状
2023.12.08
并不存在临终前3天8大症状这样的说法,临终前的症状有很多,如疼痛、循环衰竭、呼吸衰竭、意识模糊、肌张力降低等,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 1、疼痛 常见于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前3天,疼痛症状比较严重,严重地影响患者的饮食以及睡眠,具体的疼痛部位与癌症病变的发生部位以及转移部位有关,并不固定; 2、循环衰竭 临终前3天全身器官出现衰竭,功能减退,可能会出现血压降低,全身供血、供氧不足,肾衰竭,全身浮肿等症状; 3、呼吸衰竭 具体可表现为潮式呼吸或间断呼吸,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枢兴奋性显著降低导致; 4、意识模糊 常见于大脑缺氧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具体可表现为临终前3天嗜睡、昏睡甚至昏迷; 5、肌张力降低 主要是由于全身组织供能不足、神经抑制导致,临终前3天会出现全身肌张力降低,表现为全身无力、活动困难,可能因为喉部肌肉张力下降,无法咳出喉咙中的痰液,呼吸时会出现呼噜声。 在临终前3天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及护理,可能会转危为安,若不进行积极处理很可能进入临床死亡期。
王常永副主任医师
4850
女人喝酒好吗
2023.12.04
如果喝酒过多或者是频繁喝酒,对身体不好,主要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影响血糖水平,喝酒过多还可能会诱发肥胖、脱水、皮肤受损等,但偶尔少量喝酒,比如喝葡萄酒,对身体有一定好处。 1、引起胃肠道不适: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饮酒过多时容易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可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 2、影响血糖水平:乙醇会扰乱内分泌和代谢平衡,尤其会干扰血糖的水平,因为喝酒时会将体内的糖原转化为葡萄糖,并且将其释放到血水中,因此喝酒时会干扰体内的葡萄糖代谢,使血糖一过性升高后会显著降低。 3、引起肥胖:饮酒时血糖会出现增高并且饮酒时会多于摄入热量,因此如长时间饮酒会导致肥胖,尤其脂肪容易囤积在腹部和臀部。 4、脱水:如果饮酒过量后,常会导致严重的呕吐症状,甚至还会导致脱水,对身体健康不利。 5、皮肤受损:女性喝酒过量还会导致皮肤松弛、下垂和皮肤不良的情况发生。 此外,喝酒过多对肾脏、心血管等器官有一定伤害。对于怀孕期间喝酒的女性,如果天天喝酒,还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如唇腭裂、心脏畸形等情况。 日常女性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抽烟、过度喝酒以及过度熬夜。少数情况下,如果女性存在失眠或者是心情不畅,此时可以适当喝葡萄酒,有助于改善睡眠,放松心情。
刘志勇副主任医师
4626
44
如果您的问题未能解决,您还可以选择:
三甲医生

极速问诊

3万名三甲名医
7*24小时极速响应
1对1

找专家

重症医学科专家
对症找医专科专治

全国重症医学科可咨询医生

更多
  • 0~50元
  • 50~100元
  • 100~200元
  • 大于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