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科室相关科普
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的饮食护理
章迪
副主任医师
检验科
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提示不适合该移植物或调整自身免疫正常后方可移植,因此,患者无需调整既有饮食原则,依照原有健康饮食习惯即可。 肾移植患者多处于肾病终末期,饮食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总体上,应低盐、限钾、限磷、限制蛋白质、保证充足热量摄入等;肝移植患者多处于急性、慢性肝病终末期,应注意严格戒酒,避免硬食、油腻食物,有效控制蛋白摄入;心脏移植患者多处于终末期心脏病,饮食中应限制热量供给,降低肥胖者的体重,减轻心脏负担;胰腺移植患者多处于胰腺癌晚期,应选择富含营养、易消化、少刺激性、低脂肪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肺移植患者多处于肺病终末期,应注意饮食调理,补充高能量、高蛋白,严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1.97万
247
2023-07-27
血浆丙酮酸偏高的饮食护理
钟堃
副研究员
检验科
血浆丙酮酸偏高的患者应均衡饮食。维生素B1缺乏症的患者注意饮食中补充维生素B1,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注意调整糖类、蛋白质、脂肪等的比例,少食多餐,保持血糖平稳。心力衰竭患者应清淡饮食,限制脂肪、食盐的摄入量。腹泻患者应食用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血浆丙酮酸偏高的患者饮食宜忌如下: 1、维生素B1缺乏症的患者宜食用粗加工的谷类、杂粮,少食用精加工食品,多食用瘦肉、动物内脏、豆类等食物,淘米次数不宜过多; 2、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高糖饮食,宜食用一些粗粮,使血糖减少波动; 3、心衰患者应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量,以免出现或加重水肿; 4、肝损伤患者应避免油腻食物的摄入,日常饮食以清淡和优质蛋白类食物为主。
10.34万
452
2023-07-27
尿酮体是什么意思
钟堃
副研究员
检验科
尿酮体是尿常规检查中的一项指标。尿酮体的组成包括了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三项,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正常情况下,血和尿中酮体含量甚微,定性试验为阴性。 由于肝脏是生成酮体的主要器官,当人在饥饿、各种原因引起糖代谢障碍、脂肪分解增强或某些药物干扰等情况下,产生的酮体速度大于组织利用的速度,就会出现酮血症,继而发生酮尿,此时尿内酮体检测呈阳性。 尿酮体可用于辅助诊断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引起的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起的酮体尿、肝源性糖尿病、单纯性糖尿病等糖尿病性酮尿,以及氯仿、有机磷中毒等中毒性酮尿等疾病,并能与低血糖、心脑疾病、乳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相区别。
12.33万
494
2023-07-27
尿亚硝酸盐阳性的生活护理
钟堃
副研究员
检验科
肾盂肾炎急性期患者肾区疼痛明显,应注意卧床休息,尽量不要弯腰、站立或坐直。保持外阴清洁卫生,勤换内衣裤,可有效的预防急性肾盂肾炎的发生及复发。腰痛剧烈者可局部热敷、按摩,尿痛明显者可遵医嘱给予解痉、镇痛药。 膀胱炎患者应保持下体清洁,勤清洗,勤换内裤。宜穿宽松的棉质衣裤,对下腹不挤压,穿软底鞋以减少震动。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无症状细菌尿患者通常无不适临床表现,遵医嘱进行服药和复查即可,注意个人卫生。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患者应在无菌操作下置换导尿管,尽量缩短放置导尿管的时间,随时观察尿液颜色和尿量,注意避免尿袋、引流管受压,若出现血块、黏液,应及时冲洗,保持尿液引流通畅。
1.35万
144
2023-07-27
尿亚硝酸盐阳性的饮食注意事项
钟堃
副研究员
检验科
尿亚硝酸盐阳性的患者,在不合并其他病史的情况下,饮食上需注意以下几点: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韭菜、大蒜、饮酒等,可能加重机体的炎症反应,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加强营养,有利于疾病康复; 3、多饮水,多吃疏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4、食欲不振者应注意根据患者的口味调整烹调方法,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充营养; 5、盐分高的食物如腌菜、咸菜等,过多摄入可加重肾脏负担,不利于患者康复; 6、禁烟酒,避免饮用咖啡、碳酸饮料以及酸性饮品,如浓缩果汁,亦不可进食富钾的食物,如香蕉,否则会增加肾脏负担。菌的繁殖。
3.18万
516
2023-07-27
血清肌红蛋白偏高的生活护理
钟堃
副研究员
检验科
血清肌红蛋白偏高需要针对疾病心梗、肌肉系统损伤或炎症、慢性肾衰竭等疾病进行日常护理,具体如下: 1、急性心梗: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激动,避免过度劳累,勿受凉感冒,戒烟、酒、茶等。还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勿过度耗氧,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出现呼吸短促、眩晕、心悸等,要立即停止活动,安静休息; 2、肌肉系统损伤或炎症:患者要保持良好心态,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避免劳累,病情有变化随时就诊,病情平稳需定期门诊随诊,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必要时还应积极进行运动康复; 3、慢性肾衰竭: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有氧运动等。
7.48万
80
2023-07-27
泪膜破裂时间偏低怎么办
钟堃
副研究员
检验科
泪膜破裂时间偏低指的是泪膜破裂时间缩短,病因较多,如果为非病理性因素引起,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建议定期随访观察即可。如果为病理性因素导致,如干眼症、干燥综合征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1、干眼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最具适应性与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人工泪液、自体血清、环孢素、手术治疗等,必要时可采取联合治疗的方式帮助患者改善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干燥综合征:侵犯眼部导致干眼症,应在治疗干眼症的同时着重治疗全身性疾病。 3、儿童异常瞬目综合征:儿童应补充锌元素、维生素A,同时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矫正不正确用眼姿势。
8.55万
232
2023-07-27
尿隐血是什么意思
钟堃
副研究员
检验科
尿隐血又称尿潜血,是指检测尿中是否含有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而非红细胞,是检测肉眼看不到的血尿,但有少量的血液存在于尿液中。若显示尿隐血隐性,即尿路没有出血,若显示尿隐血阳性,则表明尿中有红细胞,是异常情况。 该指标可提示尿液中是否存在红细胞,它并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而是泌尿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或体症,也是常用的检查项目之一。它也可以由泌尿生殖系统邻近器官疾病引起,或是某些内科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尿隐血试验可检测尿中是否存在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等,可对泌尿外科疾病、肾内科疾病、尿路邻近器官疾病等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7.42万
342
2023-07-27
血浆丙酮酸偏高是什么原因
钟堃
副研究员
检验科
血浆丙酮酸偏高是由疾病因素或非疾病因素引起,具体如下。 一、疾病因素 1、维生素B1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时,丙酮酸的氧化发生障碍,使血液中丙酮酸的浓度上升。 2、心力衰竭:机体处于低氧或无氧代谢状态时,丙酮酸可被还原为乳酸,血液中浓度下降,乳酸与丙酮酸的比值升高。 3、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代谢异常,丙酮酸进入有氧代谢减少,致血浆丙酮酸浓度上升。 4、其他病理性因素:包括腹泻、严重肝损伤、急性感染等,均可引起血浆丙酮酸的浓度升高。 二、非疾病因素 进食或运动状态下,尤其是无氧运动,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强,血浆丙酮酸可呈现增高趋势。
5.93万
453
2023-07-27
同型半胱氨酸偏高是什么原因
钟堃
副研究员
检验科
同型半胱氨酸偏高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是因摄入的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及叶酸不足,疾病因素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等。 一、疾病因素 1、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梗塞等。 2、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甲减、糖尿病等。 3、肾脏疾病:肾衰竭等。 4、神经和精神类疾病:阿尔兹海默病、精神分裂症等。 二、非疾病因素 摄入的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等不足,造成体内维生素、叶酸的缺乏,也可引起半胱氨酸在体内堆积。此外,年龄增大或服用某些药物,亦可使体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3.14万
538
202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