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科室相关科普
EB病毒感染输液第七天,孩子的背部出了一点小疙瘩怎么回事,怎么办
刘华卫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EB病毒感染输液第七天,孩子的背部出了一点小疙瘩,可能是由蚊虫叮咬、湿疹、皮疹、药物过敏等情况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 1、蚊虫叮咬: 若背部出现小疙瘩并伴有红肿瘙痒可能是由于蚊虫叮咬,可以使用湿毛巾或冰袋,轻轻敷在叮咬部位,可以减轻肿胀和瘙痒感。 2、湿疹: 孩子的皮肤较为敏感,可能因环境因素、皮肤清洁不当等原因导致湿疹。除皮肤红肿、瘙痒外,还可能出现小水疱,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复方酮康唑软膏等药物治疗。 3、皮疹: 虽然EB病毒主要影响淋巴系统,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引起皮肤反应,导致出现皮疹。可能伴随发热、疼痛,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更昔洛韦胶囊、伐昔洛韦片等。 4、药物过敏: 输液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背部出现小疙瘩。立即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药物或进行抗过敏治疗。 此外,在EB病毒感染的同时,孩子可能还感染了其他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等,这些病原体也可能导致皮肤出现小疙瘩。如有发热、红肿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原体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
603
2024-06-25
小孩大脑慢波多怎么回事,怎么办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小孩大脑慢波多,可能是由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年龄、睡眠不足、药物、脑炎和癫痫等。建议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具体情况后,采取相应的治疗。 1、年龄: 小孩的大脑在发育过程中,慢波活动相对较多,尤其在婴儿期和幼儿期,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观察,确保孩子正常发育。 2、睡眠不足: 慢波是深度睡眠阶段的特征,但长期的睡眠不足也可能导致慢波活动的异常。尽量每天都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睡前2小时内避免使用电子设备。 3、药物: 某些药物,如镇静剂、抗抑郁药等,可能影响脑电图的波形,导致慢波活动增加。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同时监测脑电图变化。 4、脑炎: 脑炎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脑部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脑电图出现慢波增多。可以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阿昔洛韦片等。 5、癫痫: 癫痫发作时,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会导致脑电图慢波增多。根据癫痫发作的类型和频率,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如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并定期复查脑电图以评估疗效。 此外,颅脑外伤后,局部区域可能出现病理变化,导致脑组织功能受损,从而诱发慢波。可以遵医嘱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注射液、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等,用于治疗脑水肿、颅内压高的症状。
943
2024-06-25
一岁10个月宝宝深度水解奶粉转适度不成功怎么回事,怎么办
刘华卫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深度水解奶粉转适度不成功可能与奶粉品牌或配方差异、喂养不当、营养吸收不良、肠道功能紊乱、过敏反应有关,可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1、奶粉品牌或配方差异: 不同品牌或配方的奶粉可能含有不同的成分,影响宝宝的适应性,试更换其他品牌或配方的适度水解奶粉,观察宝宝的适应性。 2、喂养不当: 喂养量、频率或方式不当也可能影响宝宝对适度水解奶粉的适应性,调整喂养量、频率和方式,确保宝宝能够充分吸收奶粉中的营养。 3、营养吸收不良: 适度水解奶粉的营养成分可能与深度水解奶粉有所不同,导致宝宝营养吸收不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根据宝宝的营养需求,选择适合宝宝的奶粉。如有需要,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 4、肠道功能紊乱: 宝宝的肠道需要时间适应新的奶粉。突然转换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泻、便秘等症状,建议逐渐过渡,先少量添加适度水解奶粉,观察宝宝的反应,再逐渐增加添加量。 5、过敏反应: 宝宝可能对适度水解奶粉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如皮肤发红、瘙痒、呼吸急促等,应立即停止使用适度水解奶粉,并就医咨询医生。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过敏药物,如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进行治疗。 在转奶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选择适合宝宝的奶粉品牌和配方,确保奶粉的质量和安全性。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物过敏和肠道感染等问题。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转奶和营养补充,避免盲目操作。
1319
2024-06-25
开塞露一岁小孩用法是什么
刘华卫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开塞露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便秘的药物,一岁小孩使用时要确认症状、选择合适的开塞露、做好使用前准备,还应注意正确插入。然后挤压药液,具体可咨询医生。 1、确认症状: 在使用开塞露之前,首先要确认小孩确实存在便秘的症状,如排便困难、大便干燥等。如果小孩只是轻微的排便不畅,可以先尝试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方法来改善。如果便秘症状持续不减或加重,再考虑使用开塞露。 2、选择合适的开塞露: 选择适合一岁小孩使用的开塞露,最好选择儿童专用型或标明可用于幼儿的开塞露。确保开塞露的包装完好、无过期,并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 3、做好使用前准备: 使用前,先让小孩保持安静,可以采取侧卧或仰卧的姿势,以便于操作。在小孩情绪稳定、放松的状态下进行使用,避免在小孩哭闹或挣扎时使用,以免造成伤害。 4、正确插入: 轻轻地将开塞露的尖端插入小孩的肛门内,插入深度以不超过开塞露的颈部为宜。在插入过程中,要轻柔、缓慢,避免过于用力或插入过深。如果小孩感到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使用。 5、挤压药液: 将开塞露的药液缓慢地挤入小孩的肠道内,挤完后轻轻拔出开塞露。在挤压药液时,要注意控制力度和速度,避免药液过快地进入肠道引起不适。如果小孩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在等待过程中,可以轻轻按摩小孩的腹部,帮助肠道蠕动。如果小孩长时间未排便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532
2024-06-25
2-4岁小孩走路有什么特点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2-4岁小孩走路会有步态逐渐稳定、身体协调性增强,但一般步幅小、步频快,且走路姿势多样、容易受情绪影响。家长可观察小孩走路情况,如有异常就需及时到小儿内科就诊。 1、步态逐渐稳定: 2岁的小孩通常已经能够稳步行走,但步态可能仍显稚嫩。随着腿部肌肉力量的增强和平衡感的提升,到3-4岁时小孩的步态将逐渐变得稳定而自然,能够更自信地行走,步伐节奏也更为均匀。 2、身体协调性增强: 在2-4岁的年龄段,小孩的身体协调性得到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运动,走路时不再像之前那样摇摇晃晃。此外,小孩还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跳跃和跑步动作,展现出更好的身体控制能力。 3、步幅小、步频快: 2-4岁的小孩腿部肌肉力量较弱,身体重心相对较高,需要通过较快的步频来保持平衡,表现为步幅较小、步频较快。此时无需过度干预,这是儿童自然成长的过程。 4、走路姿势多样: 2-4岁的小孩正在探索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环境,可能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姿势,如弯腰、耸肩等,走路姿势多样是正常现象。此时不必过于担心孩子走路姿势的问题,鼓励孩子自然成长。 5、容易受情绪影响: 2-4岁的小孩在走路时,可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如兴奋时步伐加快,疲倦时步伐减慢。 此外,还有安全意识逐渐建立的特点,家长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鼓励小孩多进行户外活动,锻炼身体,提升运动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小孩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1274
2024-06-25
三岁孩子做排气操可以缓解肠胀气吗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三岁孩子做排气操可以起到缓解肠胀气的作用,排气操能够通过物理方式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气体排出,从而减轻孩子的肠胀气症状。如果孩子出现类似的情况,需要及时到小儿消化科就诊,选择合适的方法处理。 三岁的孩子,其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摄入过多难以消化的食物或过快进食都可能会诱发肠胀气,从而会出现腹胀、腹痛、食欲下降等症状。而排气操指的是通过特定的动作,如腿部屈伸、腹部按压等,能够刺激肠道,促使其内的气体移动并排出。 可以让孩子平躺,轻轻弯曲其双腿,然后缓慢地将双腿向腹部按压,再慢慢伸直,也可以让孩子模仿骑自行车的动作,躺在床上,双腿做循环踩踏的动作,都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帮助缓解不适症状。 但是在进行排气操时,要确保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孩子不适。同时,不要在孩子刚吃饱或饥饿时进行,以免引发呕吐或让孩子感到不适。 操作前确保孩子处于安静、放松的状态,避免在哭闹或情绪激动时进行。 在生活中还应避免过多摄入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果,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826
2024-06-25
新生婴儿朝右睡有咳的声音怎么回事,怎么办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新生婴儿朝右睡有咳的声音,可能是体位改变所致,也可能是吸入异物、先天性呼吸道异常、胃食管反流、呼吸道感染所致,需要积极就医进行明确。 1、体位改变: 新生婴儿的呼吸道尚未发育完全,体位改变可能会影响呼吸道的通畅性,尤其是当婴儿朝右睡时,呼吸道可能会受到压迫,导致呼吸不畅,进而引发咳嗽。对此,建议尝试改变婴儿的睡姿,如将婴儿的头部稍微垫高,或让婴儿朝左睡,以减轻呼吸道受压的情况。 2、吸入异物: 新生婴儿朝右睡时,可能会吸入微小的异物,如毛发、灰尘等,异物会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需要观察新生婴儿的情况,若咳嗽持续或加重,需要到医院取出异物。 3、先天性呼吸道异常: 部分婴儿可能存在先天性呼吸道异常,如气管狭窄、喉软骨软化等,会导致婴儿在特定体位下出现咳嗽。对此,建议更换新生婴儿的睡姿,以减轻呼吸道受压的情况。 4、胃食管反流: 新生婴儿的食管和胃之间的括约肌尚未发育完善,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当婴儿朝右睡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胃酸更容易反流至食管,刺激喉部,引起咳嗽。对此,可以将婴儿的头部稍微垫高,在喂奶后避免紧接着平躺。 5、呼吸道感染: 新生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病毒或细菌的侵袭,导致呼吸道感染。感染后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容易引起咳嗽,通常与朝右睡的关系不大。对此,建议保持婴儿所处的室内环境空气清新,避免灰尘、烟雾等刺激因素。母乳喂养的母亲应注意饮食卫生,人工喂养的婴儿应注意奶粉的配比和温度。新生婴儿朝右睡有咳的声音,家长不要随意给婴儿使用止咳药或感冒药,以免产生副作用。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婴儿接触感冒患者。定期为婴儿进行身体检查,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
934
2024-06-25
宝宝喝美林会拉肚子吗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美林即布洛芬混悬液,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拉肚子,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布洛芬混悬液引起拉肚子的可能性,建议注意观察宝宝的症状变化,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布洛芬混悬液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主要作用是退热和缓解疼痛,因为每个宝宝的体质和胃肠道功能都存在差异,因此并非所有宝宝在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后都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有些宝宝可能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好,胃肠道反应较轻,就不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而有些宝宝胃肠道功能较差,就可能引起拉肚子。 另外,如果家长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给宝宝服用布洛芬混悬液,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在空腹时服药,那么宝宝出现拉肚子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反之,如果家长给宝宝服用布洛芬混悬液的剂量过大或过于频繁,可能会加重对胃肠道的刺激,增加拉肚子的风险。 如果宝宝因服用布洛芬混悬液而出现拉肚子,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同时要注意避免在空腹时给宝宝服用此药。另外,在宝宝拉肚子期间,家长要注意宝宝的饮食调理,可以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粥等,避免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980
2024-06-25
新生儿肾上腺混合回声团是血肿还是肾母细胞瘤
刘华卫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新生儿肾上腺出现混合回声团可能是血肿,也可能是神经母细胞瘤导致的,还应及时到新生儿科就诊,进行其他相关检查,明确疾病,并在医生帮助下进行治疗。 新生儿肾上腺混合回声团的成因多种多样,其中血肿和神经母细胞瘤是两种常见的原因。血肿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或血管破裂导致的血液积聚,而神经母细胞瘤则是一种起源于早期神经细胞的恶性肿瘤。两者在超声检查中均可能表现为混合回声团,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鉴别。 出现这种情况后,可以及时进行血液检查,此时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母细胞瘤的可能性,并且可以辅助排除血肿的情况。但是这种检查的结果并非绝对准确,还应让医生进行综合判断。 若确诊为血肿,且血肿较小、无明显症状,可采取保守治疗,观察血肿的变化情况。若血肿较大或出现压迫症状,可考虑手术治疗。 如果存在神经母细胞瘤,需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扩散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在生活中,家长应该放松身心,不要过于紧张、焦虑,同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对新生儿健康产生影响。
1074
2024-06-25
五个半月宝宝晚上嘴巴一直咀嚼,但没醒,要不要叫醒吃奶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五个半月宝宝晚上嘴巴一直咀嚼,但没醒大多情况下不需要叫醒喂奶,但是如果同时伴随其他饥饿表现,此时可能需要喂奶。如果宝宝生长发育出现异常,可以及时到小儿内科就诊。 五个半月的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迅速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量大,晚上咀嚼可能是宝宝在无意识中寻求食物的表现,以满足其生长所需。有些宝宝可能养成了晚上咀嚼的习惯,可能是宝宝在探索周围环境或自我安抚的方式。 同时,五个半月的宝宝可能正处于乳牙萌出的阶段,咀嚼动作有助于缓解牙龈的不适感,所以如果宝宝之前就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在短时间之前已经喂过奶,此时就不需要继续叫醒喂奶,否则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睡眠。 但是如果宝宝已经长时间没有喂奶,并且咀嚼的时候表现出明显的饥饿或不适,例如出现哭闹、睡觉不安稳,或者自身体重增长缓慢或存在其他健康问题,可能需要叫醒喂奶。 家长还应为宝宝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有助于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确保宝宝的睡眠环境安静、舒适、温暖,有助于宝宝获得高质量的睡眠。通过逐步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和时长,引导宝宝学会自主入睡,减少对夜间喂奶的依赖。
987
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