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普润的科普
小儿川崎病临床表现
唐普润
主任医师
儿科
临床诊断川崎病,最主要是临床诊断,排除其它疾病以后才下此诊断,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发热、球结膜充血、眼睛红、唇红、唇皲裂出血、杨梅舌、无菌性淋巴结肿大; 2、指趾端可出现脱皮、肿胀,也可出现肛周皮肤颜色较深,恢复期肛周皮肤脱皮; 3、心脏表现可能出现心率增快、心律失常,最主要是心脏冠状动脉扩张、狭窄或者冠状动脉瘤形成,是此疾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 4、其它临床表现,比如间质性肺炎、一过性肝损伤、消化系统病变,比如大便次数增多、腹痛、呕吐。也可以出现无菌性关节炎,比如不愿意让人抱,不愿意走。
10.92万
477
2019-11-15
川崎病输丙球后还发烧怎么治疗好
唐普润
主任医师
儿科
川崎病患者在使用抗炎药物,包括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24-48小时体温会波动下降正常。但如果使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后,体温又再次出现发热,温度超过38.5℃,或者已经体温正常2-7天以后,再次出现发热,临床诊断叫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需要再一次使用丙种球蛋白,同时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的患者,早期使用激素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可减少冠状动脉病变,治疗非常重要。所以使用丙球以后再次出现发热,要再次使用丙种球蛋白,同时使用激素和阿司匹林,主要目的防止冠状动脉病变。
13.27万
88
2019-11-15
杨梅舌一定是川崎病吗
唐普润
主任医师
儿科
一旦孩子出现发热伴有皮疹、唇红、皲裂,出现杨梅舌改变,家长会考虑是川崎病。杨梅舌不一定是川崎病改变,只要有血管炎改变的疾病都可以出现,比如常见的猩红热是链球菌感染,也可以出现皮疹,也可以出现杨梅舌改变。杨梅舌不是川崎病的独有表现,其它血管炎改变疾病都可以出现。临床见的比较多的就是猩红热,属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杨梅舌一般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有效,但是川崎病是全身血管炎,是免疫反应,使用抗生素无效。随着川崎病疾病康复,一过性的杨梅舌也会改善。
9.09万
379
2019-11-15
川崎病患儿杨梅舌怎么回事
唐普润
主任医师
儿科
部分家长询问孩子患有川崎病,为什么会出现杨梅舌样改变。首先川崎病是全身免疫性自限性血管炎症,所以在皮肤可以出现皮疹,在唇可以出现唇红,在舌可以出现杨梅舌样改变,都是血管炎症改变。出现杨梅舌改变跟本身病理改变有关系,但川崎病病因不清楚,发病机制也不详。病理改变主要还是血管炎改变,所以会出现杨梅舌样改变。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杨梅舌样改变,家长评估不了,及时到医院找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10.40万
204
2019-11-15
小儿川崎病能治愈吗
唐普润
主任医师
儿科
川崎病在儿童发病率比较高,目前发病率是49/100000,风湿热发病率大概22/100000,免疫系统疾病引起后天性的心脏改变,主要是川崎病。川崎病是一个自限性疾病,会自己痊愈,但是自限性疾病要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及时治疗的孩子发生冠状动脉病变,比没有治疗的孩子相差大概10%-15%。所以还是要及时治疗,不是说是自限性疾病,就不用理会,还是要积极诊断、积极治疗,而且随访非常重要,随访要求很严格。
10.75万
416
2019-11-15
川崎病心脏血管扩张怎么办
唐普润
主任医师
儿科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川崎病,血管在冠状动脉发生病变情况下,可以扩张、狭窄,也可以形成动脉瘤,一旦出现诊断要及时。早期做心脏彩超、心电图,以及全面体格检查,评估心脏冠状动脉大小,一旦发现有冠状动脉扩张,诊断川崎病成立以后要及时治疗。包括使用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针对炎症反应,可以减少冠状动脉扩张,减轻冠状动脉瘤形成,防止发生心脏病变。已经发现血管扩张主要是随访,看冠状动脉有没有进一步扩张,狭窄有没有进一步加重,动脉瘤有没有进一步增加。所以要不断随访,主要是观察心电图、心脏彩超、心功能测定,需要在临床上关注,家长也需要重视。
9.61万
245
2019-11-15
川崎病恢复期如何护理
唐普润
主任医师
儿科
川崎病是一个自限性疾病,后期发热已经全部终止,孩子精神状态也好转。做血液系统检测,1-2周可能有血小板增高,辅助检查心脏冠状动脉,部分可能出现冠状动脉扩张、狭窄或者冠状动脉瘤形成,出院以后要求严格随访。交代家长要注意让孩子休息,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回医院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做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测,随访冠状动脉病变,主要指导是否继续使用阿司匹林,防止冠状动脉病变,后期即恢复期的护理主要是观察、随访。
11.83万
210
2019-11-15
川崎病血常规的表现
唐普润
主任医师
儿科
临床医生如果接诊一个发热伴有眼睛红患者,常规在门诊会扎手指做血常规检测。血常规检测可发现白血球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如果做外周血涂片,可以看到明显中毒颗粒。早期血象提示感染血象,会使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5天以上还仍然发烧,考虑川崎病。如果再次抽血做其它血液检测,炎症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血沉、转氨酶都可能升高,属于炎症反应的改变。
11.28万
168
2019-11-15
川崎病怎么回事
唐普润
主任医师
儿科
川崎病也叫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1967年由日本的川崎富作先生首先报道,为纪念川崎先生为川崎病所做的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川崎病。主要表现是发热、皮疹、眼红、淋巴结肿大,最主要为心脏冠状动脉损害。其为免疫系统疾病,属于全身发热自限性血管炎症疾病,在临床上可能会跟其它发热性疾病,感冒,发热、咳嗽混淆,尤其是早期。一讲到这个疾病,大家觉得是感冒发烧没关系,但一讲到心脏病,可能比较紧张。所以此疾病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里面最主要的一个病因就是川崎病,超过风湿性心脏病,现在位居第一位。
9.97万
71
2019-11-15
孩子眼睛红怎么回事
唐普润
主任医师
儿科
如果只是出现眼红,主要从眼部来看,包括外伤引起出血,自己搓、擦,过敏性疾病,比如孩子天天哭,哭了以后眼睛也会红,但是时间不会久。如果眼红比较明显,持续时间1-2天,要评估是不是有血管炎症改变,是不是有明显球结膜充血。感染性疾病,像结膜炎、腺病毒感染引起,可能有分泌物,眼红比较明显。其它疾病,比如压迫或者局部出血都可能有,还是应该及时就医,由医生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14.32万
343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