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科室相关科普
小儿颈淋巴结结核有何表现
严志龙
主任医师
普外科
小儿颈淋巴结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龋齿或扁桃体等途径侵入淋巴结,少数为肺结核的并发症。多见于年长儿童,在幼儿中偶尔可见发病。此外,接种或口服卡介苗后的反应也可出现类似结核性颈淋巴结炎样的淋巴结肿大,见于婴儿。该病的症状因年龄和病情不同而异。 1、幼儿:起病后发展迅速,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软化并形成冷脓肿,脓肿破溃后可流出稀薄脓液和少量干酪样物。如果伤口引流通畅,可以较快愈合,很少形成窦道; 2、较大的儿童: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淋巴结缓慢肿大。在疾病早期,患儿肿大的淋巴结呈光滑状,质地较硬,但不存在压痛,呈分散分布且可以活动。随着疾病的发展,肿大淋巴结可失去弹性,出现压痛表现。当出现淋巴结周围炎时,淋巴结出现界限不清,相邻淋巴结还可发生相互融合并与皮肤发生粘连,成为不活动的肿块。当肿块突然增大时,可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疼痛、有波动感等症状。如果患儿出现全身发热,则提示继发化脓性感染。脓肿可穿破形成窦道,经久不愈。 对于小儿颈淋巴结结核,结核菌素试验、胸片、红细胞沉降率等检查均有助于诊断,但确诊仍需依赖于细菌学检查标本,如取血液或相应部位分泌液或组织细胞,直接进行涂片镜检,或采取分离培养及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技术等,以鉴定结核分枝杆菌的DNA。 参考资料:[1]阎景铁,许桂东,胡屹峰主编,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诊治,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
1609
135
2023-12-28
宝宝扭伤的应急处理
严志龙
主任医师
普外科
宝宝扭伤后的应急处理是非常重要的,通常需要限制活动、冷敷与热敷、观察情况,严重时应就医诊治。 1、限制活动:发生扭伤后应限制宝宝活动受伤的关节,特别是踝关节扭伤后,可将小腿垫高以减少肿胀; 2、冷敷与热敷:在扭伤初期,可以使用冰袋进行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通常在1-2天后可以改用热敷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肿胀消退。此外,也可以在患处进行按摩,帮助恢复; 3、观察情况或就医:要注意观察关节韧带有无裂伤、骨折和关节脱位的情况。如果宝宝疼痛难忍或手臂不能动弹,可能是发生了桡骨头半脱位等严重问题。对于严重的扭伤,或者症状持续不减的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参考资料:[1]王山米主编,幸福妈妈怀孕胎教育儿图解百科,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7
2502
89
2023-12-28
婴幼儿血管瘤有什么表现
严志龙
主任医师
普外科
婴幼儿血管瘤是发生在皮肤和软组织的良性肿瘤,一般出生后1周左右出现,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这种疾病主要包括早期症状、增殖期症状,以及消退后症状等。 一、早期症状 婴幼儿血管瘤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充血性、擦伤样或毛细血管扩张性斑片。 二、增殖期症状 1、早期:生后6个月为早期增殖期,此时瘤体迅速增殖,存在明显隆起皮肤表面,并且会形成草莓样斑块或肿瘤,可达最终面积的80%。 2、晚期:6-9个月为晚期增殖期,少数患儿增殖期会持续至1岁之后,同时瘤体最终在数年后逐渐消退。 三、消退后症状 未经治疗的瘤体消退完成后有25%-69%的患儿残存皮肤及皮下组织退行性改变,可能会出现瘢痕、萎缩、色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松弛等。 参考资料:杨志波,李元文,谢红付.中西医皮肤性病学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2451
193
2023-12-28
小儿脑脓肿有什么表现
严志龙
主任医师
普外科
小儿脑脓肿的表现主要是全身感染中毒、颅内高压症状,以及周围神经症状,家长应注意观察,若有不适积极就医。 1、全身感染中毒:病儿可能出现高热或低热,少数病儿在脓肿形成后体温并不太高,有时可能表现为败血症的症状。有些患儿可能仅表现为疲倦、无力、面色不好等非特异性症状。 2、颅内高压症状:病儿常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但如果脓肿位于小脑,往往无颅内压增高症状。 3、周围神经症状:可能出现单侧瘫痪、偏瘫、局限性癫痫、失语、精神异常等症状。小脑脓肿时可能出现共济失调、眼震。脑表面脓肿有时可能引起局限性头痛。 当脓肿突然破裂进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时,可能出现突然高热、意识丧失和明显脑膜刺激征象。 参考资料:李齐岳主编,现代儿科诊疗手册,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1.04
1632
224
2023-12-28
小儿遗尿症是什么病
严志龙
主任医师
普外科
小儿遗尿症是指在4-5岁后仍然无法控制自己排尿,即白天或夜间出现无意识的遗尿现象。根据发病的时间和情况,遗尿症可以分为原发性遗尿症和继发性遗尿症两种类型。 1、原发性遗尿症:指自出生后就未能控制排尿的情况。原发性遗尿症可能与家族遗传、解剖学缺陷或器质性病变有关。 2、继发性遗尿症:指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能够控制排尿,但后来又出现了遗尿的情况。继发性遗尿症可能与心理问题有关,如家庭不和、缺乏教养等。 然而,大多数遗尿患儿并没有解剖学、心理学或精神方面的异常。有些小儿可能由于夜间睡得太沉或睡前多饮水等原因导致,一般是偶有暂时性遗尿,并不属于病态。 参考资料:李齐岳主编,现代儿科诊疗手册,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1.04
1605
69
2023-12-28
小儿脓胸是什么病
严志龙
主任医师
普外科
小儿脓胸是指胸膜腔因化脓性感染而积脓的情况。通常,小儿脓胸是由肺炎感染侵袭胸膜而引起的,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患儿的发病率较高。 此外,邻近器官的化脓性感染也可能穿透胸膜形成脓胸,如纵隔炎、隔下脓肿等,少数情况下由外伤引起。 脓胸的病原体以化脓性球菌为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是肺炎链球菌和链球菌。脓胸可以是单侧胸膜腔广泛受累,也可以形成包裹性或多房性脓肿。 脓胸可能合并气胸或支气管胸膜瘘,使病情更加复杂。脓胸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在婴幼儿期最为常见。 如果宝宝出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特别是在患有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情况下,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参考资料:李齐岳主编,现代儿科诊疗手册,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1.04
1873
134
2023-12-28
什么是儿童神经源性膀胱
严志龙
主任医师
普外科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生病变,导致膀胱和排尿功能异常,并可能产生一系列并发症的疾病。这类病变通常与脊髓和椎管的先天性畸形、手术史、肿瘤、感染或外伤有关。 患儿可能出现无法控制排尿、尿床的情况,有的在哭吵或屏气用力时会有尿液漏出,也有尿不出来的情况,同时神经源性膀胱也可能伴随大便失禁或便秘。 由于是神经系统的病变,下肢的活动和感觉功能也可能出现异常。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反复发生尿路感染、膀胱输尿管反流及肾积水等情况,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此外,神经源性膀胱也可能引发尿路结石等其他并发症。 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原则是维持一个有足够容量的低压膀胱,保护肾脏功能,并尽可能使患儿能够正常生活,具体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间歇导尿、神经调节和刺激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参考资料: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科分会组编,名医支招防治泌尿外科疾病1917-2017,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8
2253
37
2023-12-28
婴幼儿血管瘤怎么治疗
严志龙
主任医师
普外科
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用药、局部注射、激光治疗、系统治疗和外科手术等。治疗目的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促进瘤体消退,减少瘤体残留物。 一、局部用药 针对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可以采用局部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例如使用噻吗洛尔滴眼液或卡替洛尔滴眼液等药物。除此之外,咪喹莫特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 二、局部注射 1、糖皮质激素: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早期、局限性、深在或明显增厚凸起的血管瘤。 2、其他:当口服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使用博莱霉素、平阳霉素及其他抗肿瘤药物进行注射治疗。 三、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适用于浅表局限或散在的血管瘤病变,以及综合治疗或自然消退后残余皮肤的血管瘤病灶。 四、系统治疗 1、普萘洛尔:需要注意药物的适应证。在用药前,应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肌酶、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甲状腺功能、胸片等检查。 2、糖皮质激素:可以口服泼尼松。 五、外科手术 尽管及时的非手术治疗可以改善大部分患儿的血管瘤病情,但部分患儿仍会遗留明显的外观或功能问题,此时需要及时手术。 参考资料:杨志波,李元文,谢红付.中西医皮肤性病学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1536
130
2023-12-28
小儿巨大血管瘤有什么表现
严志龙
主任医师
普外科
小儿巨大血管瘤,也称为Kasaback-Merritt综合征,是导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种罕见但重要的病因,其表现主要是血管瘤、出血症状以及其他症状。 1、血管瘤:新生儿出生后即可观察到血管瘤,其类型可能包括肥大型、血管内皮型、毛细血管型以及海绵窦瘤型。 这些血管瘤多出现在新生儿的下肢、躯干、颈部和面部皮肤(通常较浅表),也可能出现在骨骼和某些内脏器官,如舌、肺、结肠、腹膜后、肾被膜、横纹肌、肌肉、内分泌腺、生殖器和肝脾。血管瘤可能是单个的,也可能是多个的。当血管瘤的直径达到或超过6cm时,可能会伴随血小板减少。 2、出血症状:出血症状通常出现在新生儿出生后的一天至数周内,但也可能延迟至数月或数年。在出血前,血管瘤的体积可能会迅速增大,颜色变为紫色,并伴有周围皮肤的紫癜和瘀斑。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皮肤黏膜出血或内脏出血,甚至可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其他症状:如果血管瘤位于深部肌肉或器官(如肺、肝、脾、肠等),其临床表现可能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相似。如果肝脏内有血管瘤病灶,可能会因为动-静脉短路而引发充血性心力衰竭。 参考资料:伍曼仪,黄绍良主编,现代小儿血液病学,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07
2435
40
2023-12-28
宝宝尿道下裂有什么表现
严志龙
主任医师
普外科
尿道下裂是一种在男孩中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畸形,近年来其发生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患有这种病症的孩子在出生时便会出现外生殖器官与正常婴儿不同的表现。具体来说,阴茎体可能会比较短小,并朝向腹侧弯曲;阴茎头可能较小且平坦,没有包皮包裹,而包皮则会在阴茎的背侧堆积。 此外,尿道开口不在阴茎头部,而是在阴茎体的腹侧,对于情况更为严重的患者,尿道开口甚至可能在会阴部,导致无法站立排尿。 尿道下裂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困扰,带来很大的痛苦。目前,手术矫治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避免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并创造良好而正常的生活前景,通常建议在孩子1岁之前完成手术矫治。 参考资料:周建跃,阎炯主编.孕前妊娠分娩育儿[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2.
2462
236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