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脑供血不足脑梗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脑供血不足和脑梗(脑梗死)是两种不同的脑血管疾病,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功能的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
动脉硬化是导致脑供血不足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逐渐硬化,管腔变窄,血流减少,从而影响脑部供血。血管狭窄、痉挛、血栓形成等也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如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长期对血管造成损伤,容易导致动脉硬化和血管狭窄,进而引发脑供血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贫血、血小板增多症等血液疾病也可能影响脑部供血,如高血脂患者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增多,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患者可能会出现突然的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与脑供血不足类似,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硬化的血管壁上容易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并堵塞脑部血管时,就会引发脑梗死。
脑供血不足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可能会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当脑部供血长期不足时,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容易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此外,脑供血不足还可能引起脑部微循环障碍,使局部脑组织的代谢产物堆积,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的损伤。
脑供血不足和脑梗死都是严重的脑部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有脑供血不足症状的患者,应积极查找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脑梗死的患者,也要注意改善脑部供血,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1162
脑出血的意识恢复顺序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脑出血患者的意识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与出血的严重程度、时间的长短以及出血量的多少密切相关。通常脑出血患者意识恢复顺序包括急性期、相对稳定期、高峰期、稳定期及后期恢复等。
1、急性期:
脑出血发生后的3天以内,患者通常处于急性期,可能会出现呕吐、头疼、意识障碍、反应迟钝等症状,甚至可能陷入昏迷状态。此时如果再次出现出血,可能造成继发性损伤,病情十分严重。
2、相对稳定期:
在脑出血后的3-10天,患者进入相对稳定期。此时,患者的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意识状态可能出现波动性变化,可能会逐步恢复意识。这一阶段的意识恢复可能表现为从无意识的眼球活动到有意识的眼球活动,或者从无意识的动作到比较精确的有意识的动作。
3、高峰期:
脑出血后的10-14天为高峰期,在这一阶段,如果患者能够度过危险期,疾病危险将逐渐降低,意识恢复速度也会加快。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手指轻微动作、握手反射等迹象,甚至能够自行睁眼。
4、稳定期及后期恢复:
脑出血20天后,再次脑出血和相关并发症的概率将会下降,患者的呼吸、血压、心跳指数都会逐渐趋于正常。在这一阶段,患者的意识可能会进一步恢复,从能够完成简单的遵嘱动作到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活动。对于部分严重脑出血患者,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苏醒,并且恢复过程可能表现为从眼球活动、手脚恢复到言语反应等方面的逐步改善。
5、特殊情况:
硬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这类脑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意识障碍,时间非常短暂(0.5-1小时)。对于硬膜外血肿患者,还可能出现中间清醒期,即刚开始脑功能下降重新昏迷,稳定后又醒过来,但过一段时间出血量增加,再次出现压迫的血肿,导致昏迷;
植物人状态:部分脑出血患者可能陷入植物人状态,苏醒的可能性比较小,一般不超过40%。此时患者的意识恢复过程可能表现为眼球反射的出现、眼球活动有目的性的出现以及言语含糊表达更加精确等。
脑出血患者的意识恢复顺序和速度因个体差异而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促进患者的意识恢复和神经功能恢复。同时,家属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
1245
神经衰弱吃B1还是B12
路永刚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神经衰弱患者既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服用维生素B1,也可以选择服用维生素B12,因为这两种维生素都对神经系统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B1,也被称为硫胺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它在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当身体缺乏维生素B1时,会影响神经系统正常的能量代谢和神经传导功能,进而可能引发神经衰弱等神经系统疾病。补充维生素B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功能状态,有助于缓解神经衰弱患者的一些相关症状,如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易激惹和失眠等。
与此同时,维生素B12在神经系统的健康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参与神经髓鞘的形成和维护,对于神经信号的传导具有重要意义。神经衰弱患者补充维生素B12,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从而减轻诸如失眠、焦虑、情绪波动等症状。此外,维生素B12还对红细胞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可预防因贫血导致的头晕、乏力等症状,这对于神经衰弱患者的整体状况改善也是有益的。
此外,虽然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都对神经衰弱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单纯依靠这两种维生素并不能完全治愈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征,其发生往往与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神经衰弱时,除了适当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
使用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时的注意事项
1、过敏反应:
对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严重时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
2、用药禁忌:
维生素B1不宜与含有鞣质的中药或食物同服,也不宜与碱性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影响药效。
3、适量使用:
过量使用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如头痛、疲倦、烦躁、食欲缺乏、腹泻、浮肿等,因此应严格按照医嘱或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
4、定期监测:
在使用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期间,应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如血钾水平,以及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772
小中风一般住院治疗多久
杨帆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小中风,临床上也称为一过性脑缺血,是指给大脑供血的血管出现短暂性的痉挛收缩,导致患者短时间内出现肢体活动不灵、眩晕以及口眼歪斜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几个小时内逐渐恢复,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一旦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症状,患者仍需积极前往医院就诊,以便排查是否存在真正的中风风险。一般来说,患者住院时间不会太长。如果没有需要特别调理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等,一过性脑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通常在一周左右。
这一周的住院期间,主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完善临床资料收集,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同时,医生会给予患者必要的药物治疗,如银杏达莫、血栓通、脑蛋白水解物等,以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同时,医生还会对患者的血压、血脂和血糖等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和调整,以确保这些指标处于正常范围,从而降低中风再次发作的风险。
如果一过性脑缺血患者伴有需要调理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那住院时间可能会相应延长。这是因为这些慢性疾病的治疗和调理需要更长时间,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后再出院。
即使出院后,一过性脑缺血患者仍需继续使用营养脑细胞、促进神经修复的药物,并长期服用二级预防药物,以预防脑梗死的再次发生。
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复发的方法
1、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按时服药,并监测相关生理指标,如血压、血糖等。
2、改善生活习惯: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劳累。
3、规范用药:
遵医嘱按时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药、抗凝药和改善脑循环药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脑血管痉挛。
4、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医学检查,评估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1201
钙补上来方颅会消失吗
杨帆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钙补上来后方颅是否会消失,这主要取决于孩子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年龄、骨骼发育状态以及治疗时机等多种因素。
方颅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婴幼儿时期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异常,进而引起骨骼改变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头颅形状。这种骨骼发育畸形一般表现为额部前突、颞部向两侧突出、头顶扁平等症状。在婴幼儿时期,由于骨骼尚未发育成熟,软骨发育不良,不能钙化,因此容易出现方颅等骨骼畸形。
当及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后,随着钙磷代谢逐渐恢复正常,骨骼的发育会趋向正常化。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或青少年,通过补钙和维生素D,方颅症状可能会有所好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正常。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骨骼的塑形能力相对较强,通过合理的治疗可以逆转部分骨骼改变。
对于骨骼已经定型的成年人或老年人来说,通过补钙想要纠正方颅则效果不明显。因为在这个阶段,骨骼的塑形能力已经大大减弱,已经形成的骨骼改变可能无法完全逆转恢复到正常形态。
方颅的恢复情况还与个体差异、发现和治疗的时机等多种因素有关。如果方颅已经存在较长时间,骨骼的塑形能力相对较弱,完全消失的难度可能会更大。
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通过合理的补钙和维生素D治疗,方颅症状可能会有所好转甚至恢复正常。但对于骨骼已经定型的成年人或老年人来说,效果则不明显。
正确补钙的方法
1、食物补充:
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坚果和鱼虾等,确保日常饮食中有足够的钙质摄入。
2、适量晒太阳:
通过阳光照射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进而帮助钙的吸收。
3、补充维生素D:
在补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4、合理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骨骼发育,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5、药物补充:
在缺钙严重或食物补充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当的钙剂进行补充。
1389
新斯的明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杨帆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新斯的明是一种抗胆碱酯酶药物,主要用于解救中毒症状。还可以用于拮抗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的肌松作用、术后腹气胀或尿潴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重症肌无力、青光眼等。
1、解救中毒症状:
新斯的明可以有效解救由颠茄、曼陀罗、莨菪、阿托品等药物引起的中毒症状。这些药物通常具有抑制胆碱能神经的作用,而新斯的明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可以逆转这种抑制作用,从而缓解中毒症状。
2、拮抗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的肌松作用:
在全麻手术中,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常被用于使肌肉松弛,便于手术操作。但手术后,这些药物的残留可能会导致肌肉持续松弛。新斯的明具有拮抗这种肌松作用的效果,有助于手术后肌肉功能的快速恢复。
3、治疗术后腹气胀或尿潴留:
新斯的明能够兴奋肠道平滑肌和膀胱逼尿肌,促进肠道蠕动和尿液排出,常被用于治疗腹部手术后的肠麻痹引起的腹气胀,以及尿潴留症状。
4、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新斯的明通过其拟胆碱作用,可以抑制心脏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从而减慢心率。这对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新斯的明对心血管的作用比较轻微,使用时需谨慎。
5、改善重症肌无力症状: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骨骼肌进行性无力。新斯的明能够直接作用于骨骼肌细胞的胆碱能受体,促进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
6、辅助治疗青光眼:
虽然新斯的明对眼的作用较弱,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被用于辅助治疗青光眼。这主要是基于其抗胆碱酯酶的作用,能够影响眼部胆碱能神经的兴奋性,从而可能对青光眼的治疗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新斯的明并非青光眼的主要治疗药物,使用时需遵医嘱。
使用新斯的明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其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等。如果使用过量,还可能导致胆碱能危象,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
新斯的明的用药注意事项
新斯的明有一定的禁忌人群,对于机械性肠梗阻、尿路梗阻和支气管哮喘患者,严禁使用新斯的明。因为在这些情况下使用新斯的明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使用新斯的明后,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进一步增强,加重梗阻症状,甚至可能引起肠穿孔等危险情况。尿路梗阻患者使用新斯的明可能会使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加重梗阻,对肾脏造成损害。而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新斯的明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危及生命。
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确保患者的安全。在用药期间,患者应避免从事危险活动,如驾驶车辆、操作机器等,以免因药物副作用导致意外发生。
1115
人脑神经主要有多少对
路永刚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人脑作为人体最为复杂神秘的器官,通过众多神经与身体各部位相连,实现对身体的控制和感知,人脑神经主要有12对,分别在不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嗅神经
嗅神经负责嗅觉传导,通过嗅觉,可以识别不同的食物,判断其是否新鲜、可口。在危险环境中,某些特殊的气味可以作为警示信号,及时察觉潜在的危险,比如火灾产生的烟雾气味、有毒气体的刺鼻味道等。
2、视神经:
视神经传导视觉信号,人通过眼睛接收视觉信息,视神经将这些信息快速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
3、眼部相关神经: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等眼部相关神经,这些眼部相关神经支配着眼球的运动,使人能够注视不同的方向、追踪物体以及调节眼睛的焦距。动眼神经控制着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等,让人可以上下左右转动眼球,并且能够快速地将视线聚焦在感兴趣的物体上。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与其他眼部神经协同工作,确保视线能够准确地定位目标,外展神经则负责眼球的外展运动,使能够看向更广阔的范围。
4、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是面部的感觉神经,让人能够感受到触摸、疼痛和温度等刺激,同时三叉神经还支配着咀嚼肌,参与咀嚼运动,当人体进食时,三叉神经帮助感受食物的质地和硬度,协调咀嚼肌的收缩和放松,确保食物能够被充分咀嚼和消化。
5、面神经:
面神经控制着面部表情,让可以微笑、皱眉和眨眼等,此外面神经还参与味觉和唾液分泌的调节,它能够促进唾液的分泌,帮助更好地消化食物。
6、位听神经:
位听神经负责听觉和平衡觉,同时位听神经中的前庭神经负责平衡觉,让人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在行走、跑步和进行各种运动时不至于摔倒。
7、舌咽神经等与口腔相关神经:
舌咽神经等与口腔相关的神经参与味觉感知和唾液腺分泌,同时控制咽部运动,它们还能促进唾液腺分泌唾液,使食物在口腔中更容易被咀嚼和吞咽。此外,这些神经控制着咽部的运动,在吞咽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确保食物能够顺利地从口腔进入食管。
8、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是行程最长、分布最广的脑神经,对内脏器官的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控制着心脏的跳动,调节心率和心脏的收缩力,确保心脏能够正常地为身体各个器官供血。迷走神经还调节胃肠道的蠕动,促进食物在胃肠道中的消化和吸收,此外,它还参与呼吸、内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
9、副神经:
副神经控制着颈部和肩部的肌肉运动,帮助转头和耸肩。
10、舌下神经:
舌下神经控制着舌肌的运动,使人能够说话、吞咽,在吞咽过程中,舌下神经协调舌肌和其他肌肉的运动,确保食物能够顺利地通过口腔和咽部进入食管。
人脑的12对神经各有特定功能,相互协作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了解这些神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体神经系统和各种生理现象。
保护脑神经方法
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如瘦肉、豆类、全麦食品等、维生素E如坚果、植物油等、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奇亚籽等的食物,这些营养物质对脑神经有保护作用,减少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以降低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睡眠过程中,大脑会进行自我修复和清理代谢废物,有助于维持脑神经的正常功能。
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同时还能释放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改善情绪,减轻压力,也可以结合一些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减少跌倒和受伤的风险。
702
头晕感觉天旋地转还恶心想吐
路永刚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头晕目眩伴恶心想吐可能由贫血、低血糖、颈椎病、耳石症、梅尼埃病、脑血管疾病等引起,应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等。
1、贫血:
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综合征,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导致氧气输送不足,引起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严重贫血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对于贫血患者,应根据贫血的类型和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2、低血糖:
当血糖水平过低时,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就会出现头晕、心慌、手抖、出汗等症状。如果低血糖持续时间较长,还会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对于低血糖患者,应及时补充糖分,如口服葡萄糖、糖果、饼干等,以提高血糖水平,缓解症状。
3、颈椎病:
长期低头工作、学习或使用电子产品,容易导致颈椎病,颈椎病变会压迫椎动脉和神经,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和神经传导,从而引起头晕、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患者可能还会感到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对于颈椎病患者,可采取物理治疗、牵引、按摩、针灸等方法,缓解颈椎病变,改善症状。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
4、耳石症:
主要是由于耳石脱落后,随着头部位置的变化,耳石在半规管内移动,从而刺激毛细胞,引起眩晕。发作时,患者会感到天旋地转,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分钟。对于耳石症患者,可以通过手法复位或机器复位的方法,将耳石复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缓解眩晕症状。
5、梅尼埃病:
是一种内耳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和耳闷胀感。眩晕通常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对于梅尼埃病患者,可给予药物治疗,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镇静剂等,以减轻内耳水肿,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6、脑血管疾病:
如脑供血不足、脑梗死、脑出血等,可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患者可能还会伴有头痛、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表现。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根据病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如果出现这种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以预防和缓解症状。
头晕目眩伴恶心想吐日常调整方法
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长时间空腹或暴饮暴食,适当摄入富含糖分的食物,如水果、全谷物,以防止低血糖引起的头晕。同时,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头晕。
起床、站立或久坐后突然起身时,动作要缓慢,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头晕目眩,长时间低头工作或看手机后,适当抬头、活动颈部,以缓解颈部压力,减少头晕恶心感。
确保每晚获得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减少疲劳引起的头晕。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有助于调整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
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或游泳,可以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头晕目眩和恶心想吐的症状。但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683
为什么感觉一直睡不够
路永刚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感觉一直睡不够,其根源涉及睡眠质量、生活习惯、心理压力、年龄性别、环境因素及健康状况等方面。
1、睡眠质量不佳:
最直接的原因是睡眠质量不高,即使睡眠时间看似充足,但如果睡眠过程中频繁醒来、做梦过多或处于浅睡眠状态,都会使大脑和身体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环境噪音、光线干扰、床垫和枕头的不适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导致人醒后仍感疲惫。
2、生活习惯不规律:
生活习惯的不规律也是导致睡眠不足感的重要因素,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如经常熬夜、周末过度补眠,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使得身体难以适应正常的睡眠模式。此外,饮食习惯也会影响睡眠,比如晚餐过饱、摄入咖啡因或酒精等刺激性物质,都会干扰睡眠周期。
3、心理压力大:
长期的焦虑、抑郁或工作压力大,会使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难以放松进入深度睡眠。这种心理层面的紧张感,即使在睡眠中也可能持续存在,导致睡眠质量下降,醒来后仍感到精神不振。
4、年龄与性别差异:
年龄和性别也会影响睡眠需求,如青少年和老年人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而女性在特定生理周期如孕期、更年期也可能经历睡眠模式的改变,导致睡眠不足感。
5、环境因素:
生活在一个嘈杂、光线过强或空气质量不佳的环境中,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此外,季节变化,如冬季日照时间短,也可能导致人体分泌褪黑素增多,从而增加嗜睡感。
6、健康状况:
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睡眠障碍如失眠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都可能导致持续的疲劳感和睡眠不足感。此外,缺乏运动也会降低身体的代谢率,影响睡眠质量。
感觉一直睡不够需要从多个角度寻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包括优化睡眠环境、调整生活习惯、管理心理压力、关注个人健康以及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通过这些努力,可以逐步改善睡眠质量。
感觉一直睡不够怎么办
调整作息习惯是改善睡眠的首要步骤。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有助于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温暖的睡眠环境也很重要,保持卧室的整洁和通风,避免噪音和强光的干扰。此外,选择舒适的床上用品,如床垫、枕头和被子,也能提高睡眠的舒适度。
在睡前进行放松身心的活动,如泡热水澡、听舒缓的音乐或进行冥想等,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帮助更快地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1241
治失眠营养神经的食物
路永刚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治疗失眠、营养神经的食物多种多样,通过食用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等,可以从多个方面改善睡眠质量,但食物只是辅助治疗的一种方式,对于严重的失眠症状,还需要及时就医,寻求医疗帮助。
1、富含色氨酸的食物:
色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它能在体内转化为5-羟色胺,这是一种具有镇静作用的神经递质,有助于改善睡眠。牛奶和小米是富含色氨酸的食物,睡前喝一杯温热的牛奶,或食用一碗小米粥,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2、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
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6和叶酸,对神经系统健康至关重要,其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和能量代谢,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改善睡眠。核桃、葵花籽、鸡蛋和瘦肉都是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每天适量摄入这些食物,有助于营养神经,改善失眠症状。
3、富含镁元素的食物:
镁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质,它在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中起着关键作用,缺镁可能导致神经紧张、焦虑和失眠,因此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桂圆、莲子、大枣和绿叶蔬菜,都是改善失眠的好选择,它们不仅有助于放松神经,还能提供丰富的营养,促进身体健康。
4、具有安神作用的食物:
有些食物本身就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如蜂蜜、食醋和枸杞子。蜂蜜能补中益气、安五脏,对失眠者疗效显著,食醋则能缓解疲劳,促进睡眠,枸杞子则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这些食物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制作成美味的食疗方。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食物也有助于改善睡眠,如奇异果、葡萄和香蕉等水果。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钙质和抗氧化剂,有助于稳定情绪,抑制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治疗失眠并营养神经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日常饮食应均衡,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绿叶蔬菜、牛奶和鸡蛋等,这些食物有助于营养神经,改善睡眠质量。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治疗失眠至关重要,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避免熬夜和赖床,此外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帮助大脑和身体放松,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但注意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导致失眠。
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和可乐等,同时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因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干扰睡眠。
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