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L4/5椎间盘轻度膨出怎么锻炼
张煜辉
副主任医师
脊柱外科
L4/5椎间盘轻度膨出,在没有症状时,可以做腰椎反弓的锻炼,比如做腰背肌的锻炼,小飞燕、五点式、三点式,这些方法可以得到比较好的锻炼。 腰椎分5节,在腰椎模型上,透明的是腰椎间盘。所谓L4/5轻度膨出,指的是指第5个骨头、第4个腰椎,这个椎间盘轻度膨出。 大部分的膨出方向一部分是朝后,后方黄色是神经,有时会碰到神经,有时轻度膨出,不太会碰到神经,但是会出现腰部酸痛的情况。如果一旦发生这些情况,除了通过保守治疗之外,锻炼也是比较好的方法。 锻炼的方法是保持良好的腰椎曲度,腰椎曲度可以通过腰背肌锻炼,比如小燕飞。所有这些锻炼,都是要让人的腰椎往前拱,只要经常做往前把肚子挺起来的动作,就是腰背肌锻炼的方法。
7.19万
35
2024-06-21
颈椎两根大筋僵硬疼痛是怎么回事
董健
主任医师
脊柱外科
实际上,临床上没有大筋的说法,大筋是俗称。颈椎后面的两块肌肉长的实际上不是筋,而是肌肉,上与头相连,下与每个颈椎相连。还有长肌肉、短肌肉,在下方连到后方的胸椎。 若是经常低头,比如长期低头看手机,后方肌肉一直拉的状态。头很大,大概在十几斤重,掉到前面,肌肉一直拎着十几斤的分量。若是手拎的话,十几斤重,则会很累、酸痛,颈椎也一样。长时间后,颈部肌肉也会酸痛,所以两根大筋僵硬、酸痛,通常是肌筋膜炎或肌肉劳损的表现。低头低得多的话,办公室工作,一低头用电脑,这些都是造成两根大筋僵硬、疼痛的原因。 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比如颈椎病、颈椎有转移性肿瘤,都会刺激肌肉、旁边的支配神经,从而导致肌肉的僵硬、酸痛。通常要去医院看病,检查有无器质性疾病,若没有器质性疾病,可能做按摩会有明显好转。
9.81万
10
2024-06-20
颈椎是直的还是弯的
董健
主任医师
脊柱外科
对于颈椎是直的还是弯的,这是临床上经常碰到的问题。实际上,颈椎是弯的,侧面看它是个大写的C,但没有弯得厉害,但它是大写的C。实际上,脊柱不是直的,从脊柱整体来看,它是个直的。 所以人能站在这里,不往前倾、不往后倒,但实际上是局部都有弯曲。比如颈椎是前弯即大写的C,胸椎往后弯,腰椎又往前弯,骶椎又往后弯,共4个弯,这样可能会有缓冲的弹性,而弯的则更加弹性、较好,所以颈椎是弯的。 在临床上,部分病人拍片子发现是直的,直的则不正常,通常是因为低头低太多。将大写的C拉直,即人低头的关系,长期低头会使得后面的肌肉一直耸着,前方肌肉一直收缩状态,时间长就是习惯。 但病人表现出来是疼痛、酸痛、颈椎不灵活,因为一直低头、变直使小关节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错位,长期以往就不灵活、转头、低头、仰头等不方便。不但不方便,还会酸痛,所以如果发现颈椎拍片直的情况,不要高兴,这不是好现象,而是已经退化。
4.51万
19
2024-06-20
胸椎侧弯会引起什么症状
董健
主任医师
脊柱外科
胸椎侧弯是脊柱侧弯比较常见的类型,脊柱侧弯最容易发生在胸椎和腰椎。对于胸椎,胸椎和前方周围的肋骨构成的胸廓,胸廓里面胸腔放的是心脏和双侧的肺组织。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活着就有心跳,心跳有一定的空间,肺也一样。 在测肺活量时,看肺功能好不好。读大学时、招工体检时都要测肺活量,通过吸来将胸廓扩大。所以如果胸腔正常的话,则有一定的空间。若出现侧弯的话,无论朝侧弯或朝后弯,胸腔都会小,进而会压缩肺的空间,严重情况就压缩心脏空间,也造成了肺功能不好,即容易感冒,稍微着凉就要感冒,但正常人不会。 还有若在严重情况下,还会压迫心脏。本来心脏是舒张-收缩、舒张-收缩,要是舒张不了或舒张一半,血没打,就收进来多少就打出去了,血不够则会心衰,走两步即为心慌气急,所以这是胸椎侧弯造成最严重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不好看的情况,如驼背,还有背痛。因为侧弯后觉得不对称,现在两个眼睛正当中的中轴线为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朵对称,侧弯后则不对称,一边肌肉拉长,一边肌肉放松,和颈椎一样会引起背痛。这些通常逐渐可以纠正。
8.96万
76
2024-06-20
腰5/骶1椎间盘突出最佳睡姿是什么
董健
主任医师
脊柱外科
对于腰5/骶1椎间盘突出的最佳睡姿,实际上难以给出答复,平卧最好。在平卧情况下,腰部受力最小,但侧卧位也没有关系,部分人无法平卧。在突出严重的情况下,刚好卡住神经根,平卧则根本不行,存在强迫体位的情况,可以病人自己选最佳、最舒适的状态睡即可,所以无特别要求。 一般而言,平卧更好,侧卧也无妨。侧卧不行,趴着睡都可以。但趴着睡,因为难以做到完全的俯卧位,除非有特殊的趴着的器械、器具保持一致,趴着睡会让脖子要弯着睡,否则会压迫呼吸,长时间后,脊柱开始侧弯、旋转,变成不是对称的。所以如果能买特殊器械的话,趴着睡也不错,对腰椎受力也较小,也会对其突出有好处,有利于回纳、缓解症状。 总之,仰卧最好,趴着睡也可以,侧卧也不错。病人选择舒适的方法有利于椎间盘的回纳,减少椎间盘对神经的刺激。
7.03万
34
2024-06-20
腰椎管狭窄手术费用
董健
主任医师
脊柱外科
腰椎管狭窄的手术费用,实际上范围很广,需要根据腰椎管狭窄的类型、范围,费用差别很大。 就像骨科,自己团队做 腰椎管狭窄症 的手术,如果你是医保的病人,可能就几千块钱就可以,因为很少去打内固定,只要把狭窄的椎管扩大,就可以了。 如果这个狭窄严重,做减压,有的医生喜欢打螺丝钉,放钢棒,再做融合或者做前路的椎间融合,钱就很贵了,因为现在螺钉,尽管现在内固定的费用便宜了,但也还是有一定价格,一个螺钉多少钱,一个棒多少钱,加起来就很多。 考虑微创的关系,只是做单纯减压,创伤不大,费用也不多,可能几千块钱就可以。但如果范围大,两个间隙狭窄,三个间隙的狭窄,四个间隙的狭窄,价格可能也会相应的上涨,这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的疾病的程度和医生手术方案的选择。
4.07万
8
2024-06-20
颈椎磁共振检查多少钱一次
董健
主任医师
脊柱外科
颈椎核磁共振检查多少钱一次,这个与各地物价局的设价、定价有关,以上海为例,上海的颈椎核磁共振平扫是460块钱一次。如果不要胶片,就是400元一次。如果是要做增强的核磁共振,就要1000多块钱,因为另外加入了增强剂、显影剂,而显影剂比较贵。因此,最终的价格就更贵。 一般来讲,常规的检查就是做一个核磁共振平扫即可,如果怀疑有肿瘤,尤其有神经元系统的肿瘤,临床往往建议患者做增强的核磁共振。 增强的核磁共振往往会涉及打药水,而有些患者会对药水过敏,这个时候就需要做一些造影剂的皮试,也会问患者过去有没有过敏体质,以便及早的发现问题。 对于患者,如果有颈部的酸痛或者手臂的酸痛,或者走路不稳,临床往往会积极建议患者做颈椎的核磁共振。
6.63万
15
2024-06-20
胳膊疼是不是颈椎引起的
董健
主任医师
脊柱外科
胳膊痛是不是颈椎引起来的,要看他痛的哪一段,比如他痛到前臂或者上臂,病人感觉到从颈部放射痛,这种常常有可能是和颈椎相关的。如果就痛一部分,就痛非常短的一部分、一小段,这种可能性不大。 因为颈椎有问题,压迫了颈椎的神经根,神经根的分配是一段一段分配,比如上臂是一根神经,前臂是一根神经,手是有三根神经,所以它要符合解剖的分布的疼痛,往往是颈椎引起来的。 还有周围神经卡压,是腕管出了问题,他是单侧的手指肌肉疼痛,或者肘管卡住,往往会出现麻木,除了疼痛、还有麻木,所以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有问题的话,还是要到医院来看一下。 同时也可以先做核磁共振,神经内科医生往往希望患者做肌电图,骨科医生先做一个影像学检查,如果是明确发现了问题,那就非常清楚了。
3.27万
90
2024-06-20
隐性脊柱裂能自愈吗
李劲松
副主任医师
脊柱外科
隐性脊柱裂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属于隐性椎管闭合不全中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腰骶部,通常并不能自愈。 隐性脊柱裂多由于发育异常所导致,通常把一个或多个椎骨的椎管不能完全闭合,并且椎管内的内容物没有膨出的状况称为隐性脊柱裂。大部分隐形脊柱裂的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以及外部异常表现,但是出生后隐形脊柱裂是难以再自行恢复的,没有症状时可暂时观察。 部分隐性脊柱裂的患者可出现腰痛、腿痛以及肌力减退等症状,多见于下肢,功能发育缓慢,还可能会出现遗尿、坐骨神经痛、马蹄内翻畸形等表现,甚至少数可出现截瘫的情况。对于有症状的隐性脊柱裂患者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单纯的浮棘切除术,疼痛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帮助缓解。 建议存在隐性脊柱裂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也不要搬重物,同时不要久坐,注意保证饮食营养均衡,多吃富含优质蛋白及热量的食物,如牛肉、鸡蛋、牛奶、鱼油等,有助于机体恢复。为预防隐性脊柱裂的情况出现,建议怀孕女性尽量不接触放射性物质以及油漆等有害物质,并注意补充叶酸。
2159
158
2024-06-19
隐性脊柱裂会遗尿吗
李劲松
副主任医师
脊柱外科
隐性脊椎裂患者可能会遗尿,但并不是所有的隐性脊椎裂的患者都会遗尿。若患者为单纯的隐性脊柱裂,脊髓和神经都没有问题,一般不会引起遗尿、疼痛等其他症状。 隐形脊椎裂多是先天脊椎发育异常所导致,而脊椎的发育和脊髓的发育有一定关系,因此隐性脊椎裂患者可能会伴有脊髓发育缓慢。由于排尿的低级中枢就在脊髓,当脊髓发育迟缓时,就可能出现脊髓功能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遗尿。但如果患者隐性脊椎裂不严重,此时脊髓已经发育完善,或脊椎裂对神经没有造成压迫,此类患者通常不会出现遗尿。 若隐形脊椎裂患者存在脊髓功能异常,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营养神经。如果隐性脊椎裂伴有疼痛等其他症状,比较严重时应在医生操作下完善手术治疗。若自身症状较轻,没有出现遗尿症状,可遵医嘱定期观察。 当隐性脊椎裂患者有遗尿时,需前往医院的脊柱外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完善腰椎平扫或者腰椎CT等检查,了解自身的情况。
2177
25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