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科科室相关科普
三个月宝宝肚子为何咕噜咕噜响?谜团解开!
宋善路
副主任医师
儿科综合内科
👪很多新手爸妈遇到宝宝新出现的问题就会非常棘手,比如三个月大的宝宝肚子总是咕噜咕噜响,他们就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要想知道宝宝肚子为什么咕噜咕噜响,我们得先了解一下宝宝的一些具体情况,比如有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吃、睡是否正常。 📍三个月宝宝肚子咕噜咕噜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饥饿信号 有时候,宝宝肚子咕噜响,其实是他们在告诉妈妈:“我饿啦!”尤其是对于三个月大的宝宝来说,他们的饮食需求逐渐增加,如果饿了没有及时喂奶,肚子就会发出这样的声音来提醒妈妈。 肠胃蠕动 小宝宝的肠胃系统还在发育中,所以蠕动起来可能会比成人更频繁、更剧烈。这种蠕动就会导致肚子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这其实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们不必太过担心。 胀气或消化不良 当然啦,如果宝宝吃了太多或者母乳喂养的妈妈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也可能导致宝宝肚子咕噜响。这时候,家长们可以观察一下宝宝的大便情况,如果大便正常,那就可能是胀气引起的。如果大便有异常,那就可能是消化不良了。 🎈总之啊,三个月宝宝肚子咕噜咕噜响并不一定是什么大问题,家长们只要多留意宝宝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及时采取措施缓解不适,宝宝就能健康成长啦! 🌺最后,如果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个赞,留下你的评论!另外,想知道如何应对三个月宝宝肚子响吗?点击图片,查看详细缓解方法!
951
2024-06-19
15天的新生儿贴丁桂儿脐贴?建议先问问医生!
田执梁
主任医师
儿内科
🙌丁桂儿脐贴确实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对于小儿腹泻、腹痛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但是,就像是成人吃药前需要咨询医生一样,小宝宝用药更需要谨慎。详细的功效和用法我放在图里了。 丁桂儿脐贴虽然是通过脐部给药,但每个宝宝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所以并不是所有宝宝都适用。特别是刚出生不久的小新生儿,脐部皮肤娇嫩,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皮肤损伤。 🔍若是宝宝因为贴肚脐贴出现了肚脐部位的皮肤破损,后期的护理就尤为重要。 ✅ 肚脐贴肯定是不能再用了,还要每天使用 碘伏对破损处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感染。 ✅尤其 需要注意不能让破损处沾水或是沾到其他脏污,保持其处于干洁的环境,有利于破损处愈合。 ✅ 还要给宝宝穿着宽松、全棉衣物,避免衣物摩擦破损处,给宝宝造成不适。 💫此外,新生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胀气。在这里就教大家一套简单的排气操,排气操的详细操作步骤我放在图里了。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育儿路上,每一个小细节都关乎宝宝的健康。丁桂儿脐贴虽然是个好帮手,但在使用前还是建议先问问医生。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宝宝得到最安全、最有效地治疗。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也可以帮助更多的新手父母,如果大家觉得有用的话,可以多给我点赞!
427
2024-06-19
家长们看这里:孩子无意识频繁点头是什么病?
宋善路
副主任医师
儿科综合内科
😟发现自家的小宝贝最近总是无意识地频繁点头,会不会心里有点慌,担心孩子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大家别慌,孩子无意识频繁点头并不一定就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既然有症状出现,我们还是得重视起来,找出背后的原因。 📌孩子无意识频繁点头可能是这些疾病 ✅ 抽动障碍: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短暂抽动,如孩子无意识频繁点头、眨眼、耸肩等。 在情绪激动的时候点头点得很厉害,想要让自己不抽了就可以暂时停下来,可能是抽动障碍。 ✅ 癫痫:患者癫痫发作后可能会丧失意识,即出现无意识的全身肌肉强烈收缩,比如头眼偏斜、双上肢抖动、头抖动等,其中头上下抖动就好像在点头,可持续5-20s或更长。 如果是疾病,要去医院接受专业的药物治疗,如癫痫可遵医嘱用卡马西平胶囊、苯妥英钠片等。抽动障碍则可遵医嘱用氟哌啶醇口服溶液、舒必利片等。 但是有些孩子没病,只是模仿视频或者是大人的动作,也会无意识频繁点头,家长及时纠正就可以了,不是什么疾病。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不要频繁点头,并且设立奖励机制,比如孩子做到了就奖励他喜欢的游戏、玩具模型、零食等,也可以通过锻炼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大家还有不懂的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积极提出来,同时也希望达到多多点赞、评论、转发哦~
554
2024-06-19
新手爸妈必看,宝宝第一晚要如何照顾
宋善路
副主任医师
儿科综合内科
👆对于第一次生产的父母来讲,没有经验,虽然生产前学习了很多相关的育娃知识,但真正抱起自己的宝宝时,还是会手足无措。而对于宝宝出生的第一晚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宝宝离开母体后在外界适应的第一个夜晚。 对于新生宝宝的第一晚,在这里给新手宝爸、宝妈一些建议。 🌸宝宝体温需要注意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晚宝爸、宝妈需要密切观察其体温变化,若体温维持在36-37℃,说明体温正常。但若体温超过正常温度,则说明宝宝可能存在发热或包裹过厚的情况,建议咨询医生进行干预。另外如果宝宝体温偏低或手脚冰凉,可能是保暖不足或喂养不够引起的,此时需要进行保暖或增加喂养。 🌸避免着凉很重要 夜间一般气温会相对偏低,新生宝宝体质较弱,若不注意保暖,可能会导致其体温下降,还可能会继发感冒等疾病。 🌸观察宝宝的大小便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晚还要注意排便、排尿的情况,正常排便、排尿说明其消化系统功能正常,并且在排便后要及时更换尿布,以免影响宝宝的睡眠。但如果出生24小时内未出现大小便现象,则要警惕存在先天性消化系统畸形的可能。 🌸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 无论是出生第一晚还是之后的每一晚,宝爸、宝妈都需要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呼吸困难以及面色苍白等,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治疗。 对于新手爸妈来说,第一次做父母难免会有些慌张。但也不用过于担心,如果你感到焦虑、迷茫,可向医护人员或有经验的亲友寻求帮助,也可以关注我,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陪伴宝宝健康的成长~~
797
2024-06-19
宝宝拉奶瓣和黏液、精神状态好,可能是这些原因
王仕奎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宝宝拉奶瓣和黏液,但是精神状态还不错,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少宝妈都有这种疑惑。其实在临床这种情况可能有几个原因。 👉进食过多:宝宝拉奶瓣和黏液可能是因为进食过多。新手宝爸宝妈可能还不太了解宝宝的进食量,一不小心就让宝宝吃得太多了。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辅食的添加量,让宝宝的肠胃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 👉肠道菌群紊乱:也可能导致宝宝拉奶瓣和黏液。这时候,宝宝可能还会有腹胀等不舒服的表现。不过宝妈放心,这种情况并不严重,可以给宝宝服用一些益生菌类药物,帮助调理肠道菌群,让宝宝恢复健康。 如果是消化不良导致的拉奶瓣和黏液。可以试试下面这些处理方法,帮助缓解宝宝的不适。 ✅按摩宝宝的腹部:让宝宝平躺在床上,用另一只手的掌根或手指,以顺时针方向轻轻地按摩宝宝的腹部。按摩的力度要适中,避免过轻或过重。每次按摩约5-10分钟,每天可以进行2-3次。根据宝宝的反应和舒适度,可以适当调整按摩的频率和时长。 ✅多抱着宝宝进行活动:可以抱着宝宝进行简单的散步、摇晃、轻轻拍打等活动。可以在餐后半小时左右开始活动,每次活动约10-20分钟,每天可以进行2-3次。 如果是因为进食过多,处理方法记得看图片哦~ 如果你家宝宝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不妨试试上面提到的方法哦!当然,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332
2024-06-19
7岁儿童吃了3ml欧龙马口服滴剂紧急应对措施
田执梁
主任医师
儿内科
🔍孩子天生好奇,家中的药品如果不妥善保管,这些药品可能就会被孩子误服。如果孩子不慎误服了药物,特别是像欧龙马口服滴剂这样的常用药物,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当发现孩子误服药物时,家长应保持冷静,并立即采取以下紧急应对措施: ✅稀释药物浓度:让孩子多喝水,以稀释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并加速药物的排出。具体喝水的量需要根据孩子的体重和年龄来判断。一般来说,每次可以喝大约100~150毫升的水,每隔半小时至一小时可以让孩子再次饮水,但总量不要超过2000毫升,以免引起水中毒。 ✅观察症状:在采取紧急措施的同时,家长需要密切留意孩子的反应。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若孩子状态平稳,则可暂时观察。 另外除了紧急应对措施外,我跟这位家长说还需要关注如何预防孩子误服药物。具体的我已经放到图片了,有需要自取哈。 总之,孩子误服药物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情况。家长需要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紧急应对措施,同时加强预防措施,确保孩子的安全。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为大家一一解答。💗
534
2024-06-19
医生科普:为什么小孩一感冒,心肌酶就高?
王仕奎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孩子为啥每次一感冒,心肌酶就会升高啊?不会是心脏有问题吧?其实不少家长在孩子感冒时检查都会出现这种清凉。 其实,心肌酶升高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心脏有问题。小朋友感冒可能是因为病毒、细菌或者支原体悄悄溜进了他们的身体,随着血液循环悄悄来到心脏,攻击心肌细胞,给它们造成一些破坏。这样一来,心肌细胞里的心肌酶就会跑出来,进入血液里,导致我们检测到心肌酶升高啦。 💁不过别怕,这种升高通常只是暂时的,只是单纯性心肌酶增高,随着病情慢慢康复,心肌酶也会随着病情的好转而慢慢恢复正常,一般不会产生危害。 ❗但如果孩子出现了心悸、气促、呼吸困难、胸痛、心律失常、心功能异常等情况,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了。此时可能意味着孩子的心肌细胞受到了较严重的损伤,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 在孩子感冒时,减少心肌损伤的办法呢我给大家总结在图中了,有需要的家长朋友们可以自行去浏览~另外,其实还有更多检查指标在孩子感冒期间有提示意义,记得点击图片查看哦~ 最后,如果大家还有任何疑问或想要了解更多知识,欢迎在下方评论区与我留言互动~
353
2024-06-19
儿童碱性磷酸酶高有什么危害
陈志衡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儿童碱性磷酸酶(ALP)高通常是骨生长反应,但也有可能是由于进食过于油腻导致,并没有明显危害。但这种指标升高,还有可能提示存在疾病,如骨骼疾病、肝胆疾病、营养不良等,对应危害不同。 一、骨生长反应: ALP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骼、肾、小肠及胎盘中,在生长过程中,骨骼不断发育可导致骨中ALP释放到血清中,而且血清中大部分的该物质来源于肝脏与骨骼,所以检查时数值会出现升高,儿童还可能伴有生长痛,但无需进行处理,规范体检即可。 二、进食过于油腻: 高脂饮食可导致消化负担加重、肝酶分泌增多,可能会有ALP释放,期间儿童可伴有恶心、腹胀等症状,经过消化、排便后可逐渐缓解,不用过于担心,也不用进行特殊处理。 三、骨骼疾病: 1、佝偻病: 由于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缺少光照等因素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可导致儿童ALP升高,可能会影响骨骼发育,如身高矮小、夜惊、睡不踏实、抵抗力下降等。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如元素检查、X线检查等,并遵医嘱进行补钙治疗。 2、骨癌: 以成骨细胞瘤多见,这种恶性肿瘤可导致骨破坏、骨转移,出现碱性磷酸酶升高,可见骨有膨大表现,同时可伴有疼痛感觉。疾病发展会由于骨质破坏而引发病理性骨折,甚至可威胁生命。需要进行病理活检加以确诊,并进行手术治疗。 四、肝胆疾病: 1、肝胆炎症: 儿童饮食不规律,如经常不吃早饭,可能会引发胆结石,进而继发细菌感染,引发肝胆炎症,不仅会有ALP升高,还有可能导致发烧、腹痛、黄疸,甚至有可能引发腹膜炎、休克、肝性脑病等,需要积极监测肝功能、血气分析等,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炎治疗。 2、胰腺炎: 儿童也会发生胰腺炎,尤其是急性病变,胰腺器官受损,分泌胰液、胰酶,可导致周围器官受损,也会释放ALP。儿童会有明显上腹疼痛、高烧不退,不积极控制炎症还可导致器官衰竭。需要进行血常规、腹部B超等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抗炎治疗。 五、营养不良: 儿童经常挑食、偏食,可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也会引发ALP升高,同时由于身体营养供应不足,会导致生长受限,如身高不足、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感冒、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等。需要积极进行营养状态评估,并补充营养,建议饮食营养均衡、改正不良习惯。 针对于儿童ALP高的情况,以及可能会引发的危害,家长需要及时带儿童到医院进一步就诊。日常可适当吃一些含蛋白质、含钙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同时适当补充新鲜水果、蔬菜,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还要进行适当运动,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4568
187
2024-06-19
奶粉冲出来颗粒状分层
晁占湖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奶粉冲出来颗粒状分层可能是水温过热、配比不对、冲调顺序不对、奶粉变质或过期导致,家长在冲奶粉前要先看奶粉保质期,并且学习正确的冲奶方法。 1、水温过热: 家长冲奶粉时使用温度太高的水,容易使奶粉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固,出现颗粒状分层的现象,建议家长平时使用40-60℃的水,既不会对奶粉中的营养物质造成破坏,也不会导致奶粉温度过高而烫伤宝宝。 2、配比不对: 家长可能是没有仔细看说明书,冲调奶粉时水量比较少,奶粉添加较多,导致奶粉不能完全溶解,产生颗粒状分层的现象,家长应按照配比,使用奶粉专用勺进行测量。 3、冲调顺序不对: 家长在冲调奶粉时,可能是先倒奶粉再添加水,导致奶粉在底部堆积,底部奶粉接触不到水分不能得到完全溶解导致颗粒状分层。并且先加奶粉会导致水的含量发生变化,导致水分比例偏低,也会出现颗粒状分层的现象,正确顺序是先加水,再添加适量的奶粉。 4、奶粉变质或过期: 如果平时没有盖好奶粉盖子,导致奶粉受潮结块,或者奶粉过期结块,在冲调时结块不容易融化,可出现颗粒分层的情况,家长要注意将奶粉放进良好的储存环境中,盖好盖子,避免受潮,同时标记好奶粉保质期。 如果奶粉冲完以后发生颗粒状分层,家长可以先观察奶粉颜色、气味等,同时查看奶粉保质期,如果都没有异常,可以先继续搅拌,颗粒状奶粉大多能溶解,之后通常还可以喝。
4642
298
2024-06-19
小孩误食布洛芬过量怎么补救
朱芮
主任医师
儿科
小孩误食布洛芬制剂过量后,可以通过多喝热水,以及尽快就医的方法补救。家长应该做好小孩的护理工作,避免让小孩接触药品,以防出现误食的现象。 1、多喝热水: 小孩误食布洛芬制剂过量后,可以让小孩多喝一些温开水,能够对身体中的药物进行稀释,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使药物尽快排出体外。还可以喝蜂蜜水,减轻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此外,家长需要对小孩的情况进行密切关注,每隔半个或者一个小时让小孩测量一下体温。观察一天之后,如果体温保持正常,并且小孩没有出现嗜睡、呕吐、腹痛等反应,一般没有问题。 2、尽快就医: 如果小孩误食布洛芬制剂的量过大,身体出现体温下降、精神不振以及其他异常症状,应该立即将小孩送往医院进行诊治,以防药物过量对肝肾造成损伤,甚至威胁到小孩的生命安全。一般在医院是进行洗胃治疗,以减少对药物的吸收,减轻身体的不良反应。 如果小孩误食布洛芬制剂的量过大,应该尽快到医院急诊或者是小儿内科就医,通过抽血化验等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如需使用药物治疗,应该根据小孩的病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家长不可以擅自调整剂量,或盲目让小孩用药治疗。
3192
84
202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