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伯宗医生
汤伯宗副主任医师中医科
- 博士
小针刀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骨性关节炎、网球肘、腱鞘炎;双刃针刀治疗过敏性鼻炎、睡眠障碍;中药治疗终末期肿瘤、慢性咳嗽、月经不调、产后病、顽固性高血压、代谢综合征;骨盆复位治疗顽固性疼痛。
汤伯宗,上海市东方医院,中医科,博士。长期跟随名医学习,擅长小针刀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骨性关节炎、网球肘、腱鞘炎;双刃针刀治疗过敏性鼻炎、睡眠障碍;中药治疗终末期肿瘤、慢性咳嗽、月经不调、产后病、顽固性高血压、代谢综合征;骨盆复位治疗顽固性疼痛。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SCI论文2篇,目前负责上海市科委项目一项,上海市卫健委中医重点项目一项,院内课题一项。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末病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中医肝病分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针刀分会委员。
关注
昨日浏览
总浏览
汤伯宗医生的问诊服务
预约挂号
暂未开通挂号服务
挂号指引
极速问诊
根据病情智能推荐医生
去问诊
全国医生随机分配汤伯宗的预约挂号
- 本出诊医院平台无号,请通过医院官方渠道挂号。
1.
公众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上海市东方医院”进行预约;
2.
微信小程序: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上海市东方医院”进行预约;
3.
电话:可拨打021-58822171进行预约;
4.
现场:可通过人工窗口或院内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
汤伯宗医生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
向您推荐所在医院官方挂号方式
挂号方式可能会存在更新不及时 具体以医院官方渠道为准
挂号方式可能会存在更新不及时 具体以医院官方渠道为准
汤伯宗同科室医生
医生本人未创作科普,推荐医生同科室相关内容
艾灸灸肚子有什么好处
2024.09.07
艾灸灸肚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对身体有诸多益处,如温通经络、温中散寒、健脾祛湿,可以改善虚寒体质、缓解消化系统疾病、排除体内湿气,促进身体健康。
1、温通经络:
肚子在中医里被称为腹部,腹部有许多重要的经络通过,如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等。艾灸肚子可以温通经络,促进经络气血的运行。当艾火的温热刺激作用于腹部穴位时,能激发经气,使经络中的气血更加通畅。对于因寒湿、气滞等因素导致的经络阻滞,艾灸肚子可以起到很好的疏通作用,缓解疼痛、麻木等症状。
2、温中散寒: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胃虚寒,就会出现胃痛、胃胀、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艾灸肚子能够温暖脾胃,驱散寒邪,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对于经常腹部冷痛、喜温喜按、手脚冰凉的人来说,艾灸肚子可以有效改善虚寒体质,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
3、健脾祛湿: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若脾气虚弱,水湿就会在体内停滞,形成湿气。艾灸肚子可以刺激腹部的脾经和胃经穴位,如中脘、神阙、关元、天枢等,增强脾胃的功能,促进水湿的代谢和排出。对于湿气重的人,艾灸肚子可以缓解身体沉重、困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黏腻等症状。
腹部的穴位与多个脏腑相关联,通过艾灸的温热刺激,可以调节脏腑的气血阴阳平衡。在进行艾灸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或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烫伤等意外发生。同时,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合理选择艾灸的穴位和方法,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1074
揉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区别
2024.09.07
揉腹部顺时针与逆时针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其功效与适用对象上。顺时针揉腹侧重于促进消化与排泄、调和气血、提升阳气;而逆时针揉腹则更倾向于温补脾胃、缓解腹痛、调和阴阳。
1、顺时针揉腹:
促进消化与排泄:顺时针揉腹符合肠道的自然蠕动方向,即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解剖走向。这种按摩方式能够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加速粪便的排出,有效缓解便秘问题。根据中医“实则泻之”的原则,顺时针揉腹对于实证患者(如腹部胀满、大便秘结等)尤为适宜。
调和气血:通过顺时针揉腹,可以刺激腹部的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的流通与循环。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畅通无阻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提升阳气:顺时针方向代表阳气的生发与上升。所以顺时针揉腹有助于提升体内的阳气水平,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逆时针揉腹:
温补脾胃:逆时针揉腹则与顺时针方向相反,其作用更倾向于温补脾胃。对于脾胃虚寒、腹泻频繁等虚证患者而言,逆时针揉腹能够起到温补脾胃、固涩止泻的作用。这体现了中医“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
缓解腹痛:逆时针揉腹还有助于缓解因气血瘀滞或脾胃虚寒引起的腹部疼痛。通过按摩促进气血的流通与循环,改善局部的营养与代谢状况,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调和阴阳:虽然逆时针揉腹在提升阳气方面不及顺时针明显,但通过温补脾胃、固涩止泻等方式,有助于调和体内的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是中医追求的健康状态之一,对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患者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按摩方式,并遵循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进行调理。同时,按摩时应注意手法熟练、用力适中,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583
胃不和则卧不安中医解释
2024.09.07
“胃不和则卧不安”是中医理论中的一句经典古语,源自《黄帝内经》,揭示了胃部健康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意味着当胃部出现不适时,人的睡眠往往会受到影响。
在中医理论中,胃被视为中焦之主,负责消化饮食、化生气血,对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当胃部出现疾病或功能失调时,如胃脘痞闷、胃胀疼痛、嗳气、吞酸、烧心等症状,这些不适往往是由于脾胃虚弱、食滞胃脘、脾胃热盛或脾胃阴虚等原因引起的。这些症状不仅直接影响胃部的正常功能,还会进一步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神,导致心烦不宁、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
具体来说,脾胃是人体的重要消化器官,其功能失调会导致气机不畅,进而影响全身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同时,脾胃与肝、心等脏腑关系密切,脾胃失和往往会导致肝气不舒、心火亢盛等病理变化,从而加重失眠等睡眠障碍。
中医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方法主要包括调理脾胃、疏肝理气、安神定志等。具体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例如,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失眠,可以采用健脾益胃的药物进行调理;对于肝气不舒引起的失眠,则可以采用疏肝解郁的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还强调预防的重要性。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按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饮食应当多样化,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尽量减少辛辣、油腻和生冷食物的摄入,以免刺激胃黏膜。
同时,避免过度忧思、焦虑和愤怒,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也是预防“胃不和则卧不安”的重要措施。
887
如果您的问题未能解决,您还可以选择:
三甲医生
极速问诊
3万名三甲名医
7*24小时极速响应
1对1
找专家
中医科专家
对症找医专科专治
全国中医科可咨询医生
更多- 0~50元
- 50~100元
- 100~200元
- 大于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