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霞的科普
胃排空障碍与胃食管反流病有什么关系
史海霞
副主任医师
脾胃病(消化)科
胃排空障碍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进食以后,胃大概在五分钟以后要进行排空,正常人需要4-6个小时,吃进去的食团可以进行比较完全的排空。如果4-6个小时胃没有排空,胃里面还有食物存在,会增加胃的容量,而且会引起下食管括约肌的松弛,这种松弛就会导致胃里面的食物向食道进行反流。时间长了以后,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就会越来越差,压力也会越来越低,长期的反流就会引起胃食管反流病。
12.89万
246
2019-06-10
PPI试验如何诊断胃食管反流病
史海霞
副主任医师
脾胃病(消化)科
PPI试验也就是PPI test,它对胃食管反流的诊断是很有意义的。胃食管反流病比较容易诊断的是反流性的食道炎和Barrett食管,做内镜可以很容易发现内镜下的一些改变,来对它做出诊断。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的病人是内镜下阴性的一种胃食管反流病,他的食道黏膜并没有破损,但又有特别明显的反流和烧心的症状,在临床上一般就会怀疑这种病人是非糜烂性的胃食管反流病,也就是平常所说的NERD。对于NERD病人一般会用PPI test对他进行诊断性的治疗。PPI test主要是用抑酸药,一般是BID一日两次,1-2周,如果BID1-2周他的症状有明显缓解,就诊断病人是内镜下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也就是NERD。这样对他的生活指导及用药,都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
10.65万
33
2019-06-10
十二指肠食管反流用什么药物治疗
史海霞
副主任医师
脾胃病(消化)科
十二指肠液反流引起的胃食管反流,临床上目前可用的药物确实不多,因为十二指肠液反流主要是胆汁的反流,病人可能表现有烧心,口苦的症状比较明显。对于这种病人,首先临床上常用的是铝碳酸镁,它有一定中和胆汁的作用,所以临床上多会给病人用铝碳酸镁这一类的制剂。单纯的十二指肠液对胃食管黏膜的损伤其实比较小,它不能直接造成黏膜的破损,通常是跟胃酸一起协调,共同作用,然后导致食道黏膜的损伤。因此,十二指肠液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病,除了用铝碳酸镁类的药物以外,还需要加上一定的抑酸药。在抑酸药的基础上,跟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一样,还要用一些促动力的药来加速食管的排空,减少反流液对食道黏膜的损伤。治疗的原则是医治患者的反流,中和胆汁,并促进其食道的排空,保护食道的黏膜。
13.33万
260
2019-06-10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能治愈吗
史海霞
副主任医师
脾胃病(消化)科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是可以治愈的,患者要有信心跟这个疾病斗争到底。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食道的排空功能不好,下食管括约肌的松弛,以及胃的排空功能不好所引起的。需要患者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注意兼顾这几方面:1、生活调理:有的患者非常勤快,一吃完饭就拖地,经常俯身的动作也会使腹压增高,使胃内食物反流到食道,长期这样不良的生活习惯就会导致胃食管反流发生; 2、饮食方面:一定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喝酒,因为酒精本身对食道黏膜就是非常直接的刺激,辛辣的饮食也会直接损伤食道黏膜,还有不能吃得过饱,不能吃得过晚; 3、药物方面:如果积极地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得到控制,就说明疾病治愈了。
12.12万
366
2019-06-10
胃食管反流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史海霞
副主任医师
脾胃病(消化)科
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因素很多。吞咽食物以后,食道有廓清的功能,如果食道的廓清功能不好,可能食物在食道残存时间比较长,就会引起食道黏膜的损伤。如果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的话,胃里的东西也会反流到食道,会引起反流性食道炎,对食道黏膜也有一定的损伤。还有胃的排空功能不好,吃进食物以后,没有很好地排空,会导致胃容量持续增加,胃容量增大的时候会引起食管下括约肌一过性松弛,就会导致反流的发生,长此以往也会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
12.83万
19
2019-06-10
哪些患者需要做24小时pH与胆红素监测
史海霞
副主任医师
脾胃病(消化)科
可能很多医生会推荐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做24小时的pH监测和胆红素的监测。适合做这种检查的病人,一类是胃食管反流病在用药的患者,需要评估他的用药效果。有的患者可能在长期使用抑酸药以后,反流的症状控制得并不太好,在足量、足疗程用药以后,还时而会有反酸、烧心,包括胸痛的一些症状。评价抑酸药对患者有没有效果,这时候可能就需要做一个24小时pH的监测。还有一类是对非典型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可能他并不是以反酸和烧心这些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来就诊的,而是以胸痛、咳嗽,甚至是哮喘的疾病来就诊的,需要考虑他的症状是否跟反流有关。这个时候也推荐他做24小时的pH监测和胆红素的监测。还有一类患者,有明显烧心的症状,但没有反酸,要判断他是不是单纯的酸反流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病,也需要做这样的监测:胆红素的监测,以及24小时pH监测。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区分它到底是酸反流,还是气体反流,还是混合反流。对于临床上的指导用药有很大的帮助。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如果需要做手术治疗,监测对于他术前和术后的评估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0.05万
57
2019-06-10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患胃食管反流病
史海霞
副主任医师
脾胃病(消化)科
老年人比较容易得胃食管反流病跟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有密切的关系。首先老年人因为年纪大,整个消化道的动力功能都是减弱的,他食道动力功能、食道的排空功能也是减弱的,所以很多的老年人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吃了东西以后会出现上腹部的饱胀感。经常来门诊以后说吃的东西好像放在胃里下不去,这都是排空功能下降的表现。如果胃的排空功能不好,食道的排空功能不好,会很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长期的胃里面的排空不好,可以影响下食管括约肌的一过性松弛,长期一过性松弛,会使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下降,即食道和胃中间的门户松弛,所以食物就容易往上反,这也是导致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老年人经常会服用一些药物,比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类的药物,这些药物本身会对老年人的食道黏膜有一定的损伤,这也是引起食道炎的一个原因。
7.60万
357
2019-06-10
什么是Barrett食管
史海霞
副主任医师
脾胃病(消化)科
很多患者一谈Barrett食管就会非常害怕,因为有很多的书上包括一些介绍性文字会说,Barrett食管可能是食管癌的一个癌前病变,所以患者会非常的紧张。 食道的黏膜是以鳞状上皮为主,胃里的黏膜是以柱状上皮为主,在食道和胃交界的齿状线的地方,是以胃黏膜为主的一个表现,如果胃黏膜向上延伸,在食道出现了异形的、不同于本身食道黏膜的黏膜,而且这种黏膜出现了化生的表现,就称为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炎在临床上确实要引起警觉。 因为Barrett食管并不是食道黏膜正常的表现,而且有研究认为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一个癌前病变,它主要是靠食道黏膜的病理作出诊断,如果诊断出Barrett食管的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经常复查。
11.39万
29
2019-06-10
如何诊断胃食管反流病
史海霞
副主任医师
脾胃病(消化)科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从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的一种疾病。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方法有很多,除了常见的反流症状以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检测的手段诊断。比如可以通过做胃镜,做上消化道的造影,还可以做食道的测压,24小时的pH监测,这些都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手段。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其实最主要的是临床症状的诊断,比如病人会出现反流、烧心、胸痛,甚至有的病人会出现食管外的一些症状,比如咳嗽、哮喘,甚至是非心源性的胸痛,都可能跟胃食管反流有关。这些症状提示可能为胃食管反流,是否能确诊,需要进行胃镜、上消化道造影以及食管测压,或者是24小时pH监测等检查手段来作出诊断。
10.80万
218
2019-06-10
哪些药物会加重胃食管反流
史海霞
副主任医师
脾胃病(消化)科
胃食管反流与食管的廓清功能有关系,与下食管括约肌的压力有关系,与食道黏膜的屏障功能有关系。引起胃食管反流病或者加重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导致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的药物,比如长期用一些苯二氮卓类的药物,包括一些激素,包括含有咖啡因的一些饮品,这些药物都有可能会使下食管括约肌一过性的松弛而引起胃食管反流。另一类是可以引起胃和食道黏膜的损伤,使黏膜的屏障功能减弱而引起炎症的情况。比如老年人经常要吃的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对黏膜的损伤比较大,它在损伤胃黏膜的同时,也对食道黏膜有一定的损伤。还有一些是常用的铁剂,铁剂对黏膜的损伤也是比较大的。综上所诉,一种是导致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的药物,另一种是直接损伤食道黏膜的药物,这些都会引起胃食管反流病。
15.11万
254
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