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医生主页
网站导航
已实名认证

执业证编号 1101******8398

名院中坚
刘佳
  • 主治医师
  • 神经病学中心
  • 昨日浏览
  • 总浏览
  • 北京市神经病学中心第2
  • |
  • 全国神经病学中心第2
专业擅长 痴呆、帕金森、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头晕、头痛、失眠、焦虑、抑郁、小脑病变(共济失调)、炎性脱髓鞘、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各种神经系统疑难杂症。
医生简介 刘佳,男,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主治医师,博士。2014年归国后执业于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起执业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为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为美国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高级访问学者,北京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临床擅长痴呆、帕金森、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头晕、头痛、失眠、焦虑、抑郁、小脑病变(共济失调)、炎性脱髓鞘、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各种神经系统疑难杂症。现任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委员,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BMJ、Brain等杂志审稿人,新西兰奥克兰医学基金会项目评审专家。
患者好评
更多
匿名患者
[非常满意]
脑梗死
2023-03-10
检查出脑梗死后,非常担心自己会离开,但刘医生却耐心地开导了我,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在刘医生的治疗下,一切都在好转,感谢刘医生。
匿名患者
[非常满意]
脑梗死
2023-03-10
脑梗死在刘佳医生这里接受治疗,刘佳医生很有责任心和爱心,总是为患者着想,刘佳医生是一位值得受人敬重的好医生。
匿名患者
[非常满意]
帕金森
2023-03-01
天坛医院有刘医生真的很好,刘医生专业、敬业、体恤病人,能对症用药,是医术精湛的医生。

刘佳的科普

眩晕常见类型

1、梅尼埃病:为中年以上阵发性眩晕的最常见的原因;临床表现为典型的三联症状,发作性眩晕、波动性、渐进性、感音性的听力减退和耳鸣;2、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本病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3、非良性位置性眩晕;4、前庭神经元炎:起病较急,表现为突起的剧烈的眩晕,伴有恶心、呕吐,但无而耳蜗症状;起病时常伴有感染(多为上呼吸道)症状,可能是一种病毒感染;5、迷路炎:单纯性中耳炎由于炎症刺激使迷路充血可引起眩晕。眩晕程度较轻,中耳炎好转后眩晕亦即减除;6、药物性眩晕:包括有耳毒性抗生素类、麻醉镇静和催眠药类、抗癫痫药等;7、血管性眩晕(椎一基底动脉血循环障碍):迷路卒中,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变;8、颅内肿瘤:由于颅内肿瘤产生的眩晕有两种机制,一是由于肿瘤直接压迫,另一是由于颅内压增高;9、外伤性眩晕;10、精神性眩晕。
4205 276
2022-12-30

判断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检查

众所周知,脑梗死是由于血管狭窄或堵塞引起的重疾,因此,进行检查主要从两方面进行:①是否存在血管狭窄或闭塞;②是否存在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的疾病。判断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检查常用啥?1、血管超声检查:脑血管狭窄初步筛查的首选!颈部和脑部血管超声检查,能够帮助判断颈部和脑部血管是否存在血管狭窄或堵塞,对于颈部血管是否存在斑块及其大小,是否稳定也能清楚判断。这项检查第一大优点在于非常安全,没有创伤,即便是孕妇和婴幼儿也可以进行,完全不必担心会带来什么损伤;第二大优点是便宜。2、CT血管造影(CTA)检查CT血管造影检查过程类似于做CT检查,躺在CT检查机器中几分钟就能完成,检查结果比较客观,准确度高,检查结果真实,几乎可以达到“金标准”。但在该检查时需要通过静脉“打药”(即注射对比剂),同时CT检查存在极低计量的辐射,不适合用于孕妇。3、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过程类似于磁共振检查,检查的时候一般无需“打药”即可清晰显示出血管状况,检查结果相对比较客观,但有时会夸大血管病变严重程度。但是如果体内存在一些特殊的“金属”,可能并不适合进行这项检查。说了这么多,到底应该选择哪项检查呢?目前,国内外均推荐首选血管超声检查,当血管超声检查提示存在问题,或是诊断不明确的时候再进行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应该选择哪一个呢?总体来讲两种检查对干血管病狭窄或闭塞的准确度都很高,但又各有优势。当然,也并不是两种都适合用于每个人。因此,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和医院的情况选择一种适合于您的检查。所以,不要过干纠结选择哪一种,任何一种足以诊断您是否存在血管闭塞或狭窄了。除了上述一种检查,还有别的手段吗?上述三项检查检查基本可以用干所有颈部和脑部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诊断,这三项检查也是目前国内外医院常用的检查手段。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手段,比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检查等,这些检查通常在需要对血管狭窄或堵塞进行治疗时,用干手术前的检查。
5031 96
2022-12-30

青年脑卒中的7大真凶

青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复杂,危险因素多样化,甚至远多于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普遍认为是老龄化的疾病,但近年来,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统计调(WHO)显示,青年脑卒中的(48~240)/10万。国内报道的青年脑卒中占所有卒中13.44%。青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复杂,危险因素多样化,甚至远多于老年人,常见的和可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在青年人和老年人中都有所体现,目前所发现的大多数危险因素都与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工作压力大、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症、高纤维蛋白血症、hsCRP等。1.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成分以脂质为主,因此血脂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高血压引起血管内皮损害,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糖尿病造成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增生,进而导致微血管和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进而造成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2.纤维蛋白原的升高也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纤维蛋白原水平是脑血管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3.吸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或加速动脉硬化,是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吸烟可干扰内皮细胞的功能,脂蛋白代谢,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4.长期中等量或大量饮酒可使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促使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良好指标。5.Alvarez等报道hsCRP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内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水平呈正相关,不稳定颈动脉斑块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有症状患者高于无症状患者。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与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它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动脉粥样程度的升高而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平滑肌细胞增殖、脂质过氧化,这些均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二、心源性脑栓塞心源性栓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心脏瓣膜病和心内膜病变:主要病因为细菌性心内膜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狭窄、二尖瓣脱垂和心肌梗死后左室附壁血栓、风湿性心脏病。2.心律失常:主要为房颤和病窦综合征。3.心脏手术:在手术中空气或脂肪栓塞,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膜附近均可有血栓形成。4.明圆孔未闭:占青年心源性卒中的一大部分,卵圆孔未闭时来白静脉系统的逆行栓子可直接通过由右向左分流通道进入动脉系统,造成脑栓塞。TCD的发泡实验是性价比最佳的影像手段。5.心脏粘液瘤:女性多见。对于青年缺血性卒中、没有脑血管病变证据,特别是窦性节律、面部广泛雀斑、内分泌过度活跃的患者需考虑心脏粘液瘤的可能;尤其是青年女性出现难以解释的周围神经病变,伴血管闭塞、炎症征象而自身抗体阴性时,需对心脏进行检查。三、血液成分异常血液高凝状态容易导致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1.抗磷脂综合征:以反复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网状青斑、反复静脉血栓及抗磷脂抗体(APL)阳性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PL阳性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普遍有首次发病年龄轻、合并其它危险因素少、易复发和多灶性等特征。2.高黏血症:各种原因所致的高黏血症均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如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异常蛋白质血症等。3.蛋白C和蛋白S缺乏症:蛋白S和蛋白C系统是体内平衡凝血过程、防止血栓形成的重要天然抗凝系统,其缺乏易造成血液的高凝状态,从而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此外,奸娠期及产褥期异常,口服避孕药近年来被密切关注,这些均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机制异常有关。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可影响糖、脂肪代谢而使血脂增高、使血液中多种凝血因子升高、血粘度升高,进而导致血栓形成。奸娠后期及产褥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些均容易致使血栓形成。四、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容易导致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容易导致低关注,进而容易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青年人患偏头痛时常易合并脑梗死,可能与而管疼蛮有关。脑而管疼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而的常见并发症。五、炎症性动脉病变炎症性动脉病变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而管壁炎症和坏死改变的临床疾病,主要包括大动脉炎,变态反应性疾病和特异性感染(如梅毒、带状疱疹、疟疾、钩端螺旋体)、非特异性感染(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六、烟雾病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疾病。其特点是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并有脑底部纤细的网状新生血管形成。日本及韩国患者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一是在4岁左右的儿童期,二是在30~40岁时的中年期,在我国以男性多见,成人青壮年为主。七、遗传因素遗传性疾病是青年脑卒中的少见病因,主要包括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伴脑淀粉样血管病、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家族性Sneddon综合征、原发性蛋白C及蛋白S缺乏、纤维肌层发育不良等。尽管如此,目前仍然有10一20%左右的病人未找到明确的病因。
4572 219
2022-12-30

什么是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是指临床上表现有帕金森病样症状,而病理学上显示有不同组织学特征改变的一组中板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约占帕金森病和运动疾病门诊病例的15%~20%。与原发帕金森病相比,帕金森睿加综合征除具有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的临床特点,如运动缓慢、肢体强直、震颤和步态障碍外,尚有其他系统功能揭伤,如植物神经功能真喝,小脑功能障碍,纵轴张力增高,核上性眼球运动麻痹等,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往往对常规的抗帕金森病药物的治疗反应不佳。对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所应包括的疾病类型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但通常使用的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术语包括多系统萎缩(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皮质基底节变性(CBD),路易小体痴呆(DLB)等疾病谱。
3865 38
2022-12-30

识别可治性痴呆症

痴呆症(也称失智症)是一种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远高干正常老化的进展。特别会影响到记忆、注意力、语言,解题能力。严重时会无法分辨人事时地物。根据流行病学研究,65岁以上的人有5%有失智症,85岁以上则增加到20%。失智症可分为口逆或不可逆,和疾病成因有关。只有不到10%的痴呆症是可逆的。因此识别可治性痴呆症至关重要。以下为临床痴呆症常见的病因分类及对应治疗方法1.神经退行性疾病:某些皮质、皮质下疾病可引起痴呆,常见病因有Alzheimer’s病,Pick’s病,Huntinaton’s病,Parkinson’s病,肝豆状核变性,皮质一纹状体一眷髓联合变性等,对症治疗延缓病程发展。2.脑血管病:不同部位的脑血管疾病可引起痴呆,如多发梗塞性痴呆,颈动脉闭塞、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血栓性血管炎等。预防为主,对症治疗。3.代谢性疾病:一些代谢性疾病影响脑的功能,造成痴呆,如粘液水肿,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肝豆状核变性,尿毒症,慢性肝功能不全等。可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4.颅内感染:颅内感染导致脑实质及脑功能改变,导致痴呆,如自身免疫性脑炎,神经梅毒,各类感染性脑炎等。可积极治疗原发病。5.颅内占位性病变:肿瘤、硬膜下血肿可致结构及脑功能改变,引起痴呆。6.低氧和缺氧血症:包括缺血性(心博骤停、严重贫血和出血),缺氧性(呼吸衰竭、哮喘、窒息、麻醉),淤滞性(心力衰竭、红细胞过多)和组织中毒性等各类低(缺)氧血症。预防为主,支持治疗(如高压氧)。7.营养缺乏性脑病:硫胺缺乏性脑病,糙皮病,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症等。可补充缺乏的营养元素。8.中毒性疾病:常见于一氧化碳中毒,铅等中毒,有机物中毒等。9.颅脑外伤:头部的开放性或闭合性外伤,拳击员痴呆等。10.其他:正常压力脑积水。必要时外科治疗。
3859 268
2022-12-30
正在加载
没有更多啦
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医生名片
刘佳
主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刘佳医生名片,扫码随时随地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