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细财医生
网站导航
许细财
许细财 副主任医师 儿内科
  • 上海综合医院第13名
  • |
  • 全国综合医院第71名
专业擅长 治疗儿科临床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如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咳嗽、小儿哮喘、小儿腹泻、小儿发热等,对小儿反复性过敏性疾病有独到的见解,如小儿过敏性皮炎、牛奶蛋白过敏等,而且也比较擅长于儿科疑难病症的诊治。
医生简介 许细财,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内科,副主任医师。临床擅长治疗儿科临床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小儿哮喘、小儿腹泻、小儿发热等,对小儿反复性过敏性疾病有独到的见解,如小儿过敏性皮炎、牛奶蛋白过敏等,而且也比较擅长于儿科疑难病症的诊治。
  • 关注
  • /
  • 昨日浏览
  • /
  • 总浏览

许细财的出诊信息

更多

许细财医生出诊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儿内科相关科普

为您推荐儿内科相关科普内容

小孩发低烧怎样处理

2023.09.07
小孩发低烧时,体温常在37.4℃-38℃,如果小孩没有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处理。如果小孩发低烧并且伴有其他症状时,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去医院检查。1、充足休息:小孩发低烧时,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熬夜,或是过劳学习、运动,进而影响身体恢复;2、环境改善:家长应让房间保持良好的温度与湿度,不要过热、过干,此时小孩身体不佳,环境的不适可能影响恢复;3、饮食调理:小孩发低烧的时候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流质、半流质的食物,比如米汤、米粥、面条汤、豆浆、牛奶等,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缓解小孩的病情。此外,家长要注意多给小孩喝点温开水,促进排汗、排尿,以降低体温;4、物理降温:可以用温湿、柔软的毛巾,反复擦拭小孩手心、脚心、脖子、腋下、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反复擦拭大概5-10分钟,可以起到降温作用。也可以快速洗一个温水澡,但注意保暖,以免加重病情。此外,还可通过退热贴、温水袋、凉水袋来降低温度;5、按摩:通过揉搓手心、脚心,或按揉太阳穴、三关穴,加快血液循环,也可起到一定缓解发低烧效果。如果小孩持续低烧,且伴随精神不佳、嗜睡等,需要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排查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家长需注意,偏方中的“捂汗退烧”不适用于小孩,由于小孩中枢神经尚未发育成熟,无法完善调节体温,此时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热射病”,可能会出现惊厥、昏迷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4832 132

婴儿乳糖不耐受母乳喂养应注意什么

2023.09.07
婴儿乳糖不耐受,主要是在该阶段,婴儿乳糖酶生成相对不足,母乳里头含乳糖相对比较多,婴儿的身体状况不足以消化母乳里头的乳糖所导致,可能会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出现。在进行母乳喂养时,妈妈和婴儿方面都要注意,以免影响婴儿身体健康。一、母亲方面:1、避免含乳糖较高食物:在日常饮食方面,母亲应尽量减少摄入蛋糕、乳制品、豆制品、冰激凌等含乳糖较高的食品,避免大量的乳糖经过母乳被婴儿摄入,增加婴儿乳糖不耐受的症状;2、清淡易消化饮食:同时母亲平时应尽量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少摄入油腻的食物,如肥肉、炸鸡等,可适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3、少量多次喂养:母亲在给婴儿进行母乳喂养时,需要注意不要一次喂得过多,要尽量少量多次喂养,可以减轻婴儿乳糖不耐受的情况;4、暂停哺乳或混合喂养:如果母亲忌口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可暂停母乳喂养,或者选择奶粉、母乳混合喂养,此时应给婴儿使用不含乳糖的奶粉,待婴儿逐渐适应后,再逐渐增加母乳喂养。二、婴儿方面:1、适当添加乳糖酶:若婴儿出现乳糖不耐受,可遵医嘱适量应用乳糖酶,能够缓解相关症状。乳糖酶添加的次数和量,要根据婴儿症状改善的情况而定。如果婴儿症状改善不明显,可再适当添加乳糖酶的量,比如可以从隔次填加乳糖酶,变成每次都吃,直至症状改善;2、应用西甲硅油:如果婴儿还是存在腹痛、积气比较多、肠绞痛等症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去除肠腔内积气的药物,比如西甲硅油。西甲硅油是一个消泡剂,能够去除腹腔当中的积气,让婴儿减缓由于肠道积气产生的腹疼等症状,更好的接受母乳喂养;3、其他方法:大多数婴儿发生乳糖不耐受时,可能会伴有消化功能不好,此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益生菌等调节肠道内的菌群,也可以帮助缓解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乳糖不耐受,需要及时进行改善。大多数乳糖不耐受的婴儿经过治疗后,症状在两周左右会得到改善。如果经过上述处理后,症状并未得到明显改善,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婴儿症状出现进行性加重,影响生长和发育。
梁芙蓉 主任医师
4534 310

婴儿呼吸一分钟多少次正常

2023.09.07
如果是<28天的婴儿,呼吸40-45次/分为正常。如果是<1岁,>28天的婴儿,呼吸30-40次/分为正常。另外,随着婴儿逐渐成长,1-3岁比较安静时,每分钟能呼吸25-30次。在4-7岁安静状态时,每分钟呼吸20-25次。在8-14岁安静状态时,每分钟呼吸18-20次。检查呼吸次数时,应在婴儿安静时进行,呼吸频率可通过听诊或观察腹部起伏而得。也可将棉花少许置于婴儿鼻孔边缘,观察棉花纤维的摆动而得,同时要观察呼吸的节律和深浅。呼吸次数可以简单评估婴儿的肺部健康情况,但不是呼吸次数正常说明肺部没有问题。如果呼吸时肋间隙、锁骨上窝有凹陷,也说明肺部功能欠佳。如果婴儿出现呼吸状态异常,如原发性呼吸暂停、继发性呼吸暂停,多发生在胎儿或新生儿缺氧初期,呼吸代偿性加深、加快,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明显增加。此阶段若病因解除,经清理呼吸道和物理刺激,即可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正常呼吸次数。如果出现不符合此年龄段的呼吸次数及其他呼吸异常的情况,均需及时带婴儿就诊于正规医院。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判断具体的原因,如果有发热、肺部感染、疼痛,呼吸次数会增加,还会影响婴儿身体健康。
戴红梅 副主任医师
4381
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医生名片
许细财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内科
许细财医生名片,扫码随时随地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