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娟的科普
体温37.3℃算不算正常
郭丽娟
主治医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37.3℃属于低热,发热分为低热、中度发热、高热和超高热。体温超过37.3℃,小于38°称为低热。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有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具体如下: 1、感染性发热:最常见于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真菌、结核的感染。最常见的一些感染主要是见于肺部的感染、泌尿系感染、盆腔,以及腹腔的感染,还有胆系的感染等等。 2、非感染性发热:最常见于风湿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等。还可见于肿瘤坏死组织吸收热,一些脑外伤术后的以及体温调节中枢异常的患者,还可以见于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或胃肠道出血后的患者,以上情况都可以出现发热。 在临床中如果患者出现发热,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CRP、降钙素原、血培养,进一步明确患者的发热原因是感染性发热还是非感染性发热。必要时需要进一步完善B超、CT,以及一些风湿免疫指标,进一步明确诊断。
3908
259
2023-03-29
肺结核支气管狭窄可以恢复吗
郭丽娟
主治医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肺结核患者支气管狭窄很容易形成瘢痕粘连,导致气管狭窄或闭塞,必要时需要进行气管镜下的治疗,进行球囊扩张或者粘连切开等方式。 肺结核是毁损性的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如果合并胸腔积液,可能会出现胸闷、憋气症状比较重。肺结核的诊断主要是靠胸部CT以及痰查结核菌涂片阳性确诊。如果患者无痰,可以行气管镜下的肺泡灌洗,完善相关的刷检以及灌洗液结核DNA,评估是否为结核感染。结核菌感染一旦诊断,应该立即进行呼吸道隔离,进行抗结核治疗,最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4.57万
542
2023-03-28
37.1度算发热吗
郭丽娟
主治医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患者37.1℃不算发热,发热分为低热、中热、高热、超高热,超过37.3℃称为低热。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情况如下: 一、感染性发热:最常见于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 二、非感染性发热:最常见于肿瘤坏死组织吸收热、脑外伤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消化道出血吸收热、体温调节中枢异常、血管炎,以及风湿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狼疮、干燥综合征等都可以出现发热。 临床中出现发热,需要完善一些相关的辅助检查,如血培养、血常规、降钙素原、彩超,以及CT检查,评估是否有感染原。如果未发现感染原,考虑非感染性发热,需要进一步完善风湿免疫指标来确诊,如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等。
2622
193
2023-03-28
低烧五天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吗
郭丽娟
主治医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低烧五天不一定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需要仔细询问病史,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接触史,以及有无疫区、疫情接触史。如果患者去过疫情高发地区,或者是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应该立即到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完善胸部CT、血常规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的检测,以及2019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检测,进一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如果患者反复发烧,无疫区疫情的接触史,需要注意除外感染性的发热,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腹盆腔的感染。临床中应该仔细询问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有感染的相关症状,如果是考虑感染性发热,应该完善胸部CT或者是B超、腹部CT的检查。如果是考虑非感染性发热,应该进一步完善其他的相关检查,如风湿免疫指标、血管炎等指标。
2580
152
2023-03-28
咳嗽应该怎么治
郭丽娟
主治医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引起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阻肺急性加重、间质性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咳嗽的治疗方法要根据具体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咳嗽时间较长,需要到医院完善胸部CT检查、血常规检测,进一步评估患者肺内是否有炎症以及肿瘤的情况。 2、如果患者未发现上述问题,考虑气道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肺功能的检测,如果患者是因为慢阻肺或哮喘引起的咳嗽,可以应用抗感染及解痉平喘的药物,如多索茶碱片,吸入用的布地奈德,或者是特布他林雾化液等。 3、如果患者是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进行对症治疗就可以。 4、如果是间质性肺炎引起的咳嗽,必要时需要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也可以用吡非尼酮胶囊、乙磺酸尼达尼布软胶囊抗纤维化的治疗。 5、如果是肺癌导致的咳嗽,需要进一步进行肺穿刺活检,或气管镜的检查,明确病理类型,指导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2001
291
2023-03-28
低氧血症的原因
郭丽娟
主治医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成年人正常的动脉血氧分压是83-108mmHg,低氧血症是指动脉血氧分压<60mmHg,称为低氧血症。低氧血症的原因比较多,最常见的原因有氧气吸入过低、肺泡通气不足、肺弥散功能障碍、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右向左分流等。低氧血症可以表现为发绀、气急、呼吸困难,治疗主要是以氧疗为主,辅以对因治疗。 具体来分析,首先,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包括常见的心肺疾病,主要是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缺氧症状。其次,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都可以导致低氧。常见的病因有气道阻塞性疾病,如慢阻肺、哮喘,还有肺组织病变,如肺炎、严重的肺结核、间质肺纤维化、肺水肿,还有肺血管病,如肺栓塞、肺血管炎,心脏的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还有一些严重的胸廓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的病变,都可以出现低氧血症。
2693
41
2023-03-28
气管炎挂什么科的号
郭丽娟
主治医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气管炎可以挂呼吸内科的号,气管炎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具体情况如下: 1、急性支气管炎:主要是表现为咳嗽咳痰,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发热、喘息等症状。 2、慢性支气管炎:如果急性支气管炎治疗不及时,形成慢性的,每年发作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以上,即可称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主要是与慢性刺激、吸烟、有害的粉尘以及大气污染有关系。最主要的症状跟急性支气管炎差不多,但是发作的频率也比较高。最常见的感染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葡萄球菌或者是一些不典型的病原体、治疗主要是以抗感染、化痰、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
2242
89
2023-03-28
没有感冒症状但是发烧会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吗
郭丽娟
主治医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没有感冒症状,但是发烧不一定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是如果出现了发热症状就要到医院发热门诊及时就诊,询问患者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接触史、有无疫区疫情的接触史。如果患者有明显的接触史,需要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的检测,评估是否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如果没有上述情况,不考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应该完善其他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如果患者伴有咳嗽、咳痰,尚需注意完善胸部CT的检查,评估患者炎症指标是否增高,如果患者炎症指标明显增高,考虑是感染性发热;如果患者只是单纯的发热,没有任何的感冒症状,或感染性的症状时,需要注意除外非感染性发热,如肿瘤坏死组织吸收热,以及风湿结缔组织病,如狼疮血管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干燥综合征等等,尚需注意除外心肌梗死后,胃肠道出血之后所导致的发热。
2145
189
2023-03-28
0.4厘米的肺部小结节严重吗
郭丽娟
主治医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0.4厘米的肺部小结节,可以是炎症也可以是早期的肺癌,因此需要定期随访复查,今天情况如下: 第一、如果患者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的症状,要给予抗感染治疗,一个月复查胸部CT评估结节是否消失。如果消失了,考虑炎症所导致;如果不消失,需要半年再复查胸部CT,评估肺部结节;如果不增长,在一年后复查胸部CT;如果患者肺部结节明显增大了,需要立即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必要时需要完善PET-CT或胸部增强CT检查。 第二、如果患者实性成分增多,或者是结节增大,都有可能发展成肺癌的趋势。因此临床中必要时需要进一步行肺穿刺活检术或手术切除治疗。 肺部结节可以是肺癌,也可以是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也可以是炎症,一旦出现就应该定期随访复查。
3508
252
2023-03-28
39℃吃了退烧药过会儿又烧怎么办
郭丽娟
主治医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39℃吃了退烧药过会又烧,需要继续服用退烧药,同时到医院及时的就诊,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吃了退烧药,再次出现发热,提示病因未得到治疗,不能单纯的退热对症治疗,还要寻找发热原因。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具体情况如下: 1、感染性发热:最常见于细菌、病毒、真菌、结核菌、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 2、非感染性发热:最常见于肿瘤坏死吸收热、风湿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以及体温调节中枢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肌梗死后,以及脑外伤术后的患者都可以出现发热。 临床中出现发热先要寻找感染原,如果感染原寻找不到考虑非感染性发热时,应该完善其他的相关辅助检查,进行协助诊断。
2428
97
202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