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晶的科普
气滞血瘀怎么排出瘀血
吴晓晶
副主任医师
治未病中心
气滞血瘀是一种中医病症名,是指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的一种病理状态。可以通过饮食、运动、情志调养,以及口服药物等多种方法来排出体内的瘀血,具体如下: 1、可以通过饮食调养来排出瘀血,平时可以选用具有行气活血作用的食物,例如白萝卜、柑橘、大蒜、生姜、茴香、桂皮、丁香、桃仁等,还可以适量饮用红葡萄酒,也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 2、要进行适量的运动,比如每天打太极拳、八段锦,或者练练瑜伽,因为适当的运动健身可以保证全身的血液循环通畅; 3、应该保持愉快的情绪,避免大怒、惊恐、忧思等不良情绪对气血运行的影响,这也有助于改善气血运行; 4、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比如血府逐瘀胶囊、大活络胶囊等。
11.31万
501
2019-07-31
气血两虚如何调理
吴晓晶
副主任医师
治未病中心
气血两虚是气虚与血虚的统称,是中医的一个证候名,也称之为气血不足,主要是指气血均亏损不足的症状表现,多由先天不足、营养不良或者是久病不愈、气血两伤所致。当机体气血两虚时,会出现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头晕目眩、食少纳呆等临床症状,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穴位按摩,以及中药辨证治疗的方案进行调理,具体如下: 1、饮食方面,可以通过多食用补气养血的食物,如山药、核桃、糯米、大豆、黑芝麻、龙眼肉、红枣等; 2、可以通过坚持按摩血海、足三里、脾俞、三阴交等穴位,也可以起到补气血的作用; 3、可以通过中医辨证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主要的方剂是八珍汤加减。
9.77万
225
2019-07-31
内火旺怎么回事
吴晓晶
副主任医师
治未病中心
内火旺即上火,是中医术语。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症状,而上火也就是指人体阴阳失衡以后出现的一种内热证。内火旺包括心火、胃火、肝火、肾火等。造成内火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干燥的季节或气候会引起内火旺,秋季气候干燥尤其是北方,如果不注意补充水分,很容易上火; 2、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嗜酒,或者过多的进食些辛辣、肥腻等食品,都会引起人体上火;如果是本身比较容易上火的人,就更要避免经常食用热性食物,比如辣椒、桂圆、荔枝、酒类等; 3、生活习惯因素,如工作繁忙、精神紧张、睡眠欠佳或者经常熬夜,也容易引起人体上火; 4、长期食用滋补品,滋补品虽然对身体有一定好处,但是一般的滋补品都偏于温热,过度进补也会引起人体内火旺。
10.37万
101
2019-07-31
冒虚汗怎么办
吴晓晶
副主任医师
治未病中心
冒虚汗中医认为是由于表虚邪侵、肺脾气虚、心脾两虚、阴虚火旺所导致的。出虚汗是指在没有运动、正常室温的情况下,不由自主的出汗。日间时时汗出,活动后尤为显著者为自汗、睡时汗出、醒后汗止者为盗汗。一般自汗多为气虚,盗汗多为阴虚,年轻人出虚汗,大多是由于体虚导致。现代人工作学习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加上缺乏体育锻炼、作息不规律,很容易导致体虚,进而出现冒虚汗现象。对于体虚的人来说,如果要减少出虚汗的症状,除了要为自己减压之外,还应注意饮食和作息习惯。饮食上可以多食用些益气补虚的食物,比如小米、糯米、香菇、芝麻、百合、山药等。同时还可以用黄芪或者西洋参来代茶饮,并配合适当的锻炼进行改善和调理。此外,口服中药如玉屏风颗粒,或生脉饮等,也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
13.23万
497
2019-07-31
喝中药能不能吃海鲜
吴晓晶
副主任医师
治未病中心
喝中药应当忌海鲜,因为腥膻食物与芳香类的中药最不相容,比如鱼、虾、海鲜、牛羊肉等。一般中药均具有芳香气味,特别是芳香化湿、芳香理气药,里面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如果服用中药时不避腥膻,往往会影响药效。 对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炎患者来说,在服用中药期间,必须忌食腥膻之物,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异性蛋白,部分病人特别敏感,容易产生过敏反应,从而加重病情。 再者海鲜大多性寒,对于脾胃虚寒的患者来说,喝中药期间吃海鲜,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所以喝中药期间最好不要吃海鲜。
10.81万
318
2019-07-31
拔火罐黑紫是怎么回事
吴晓晶
副主任医师
治未病中心
拔罐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中医认为拔罐后罐印呈黑紫色代表体内有寒凝或者血瘀。现代科学认为,拔罐的原理是通过大气压的作用,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血液的瘀滞,加强新陈代谢,改变局部组织营养状态,缓解肌肉紧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还可以增强机体体能以及人体免疫能力,大多适用于局部寒湿肌肉痉挛疼痛的病人。拔罐可导致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引起血液渗出,从而留下黑紫色的痕迹,但是对机体健康没有危害。如果拔罐之后皮肤出现紫黑情况,不需要过于担心,等到身体恢复之后并加强锻炼,再次拔罐之后,皮肤紫黑的颜色就会逐渐变浅。
12.92万
152
2019-07-31
上热下寒吃什么中成药
吴晓晶
副主任医师
治未病中心
上热下寒是中医病症名。上热下寒就是中医上讲的寒热错杂、阴阳失调的表现,临床表现为同一时期内上焦有热、下焦虚寒,治疗时不能用太凉或者是太热的药物,太凉的药物会使下寒加重,如果用温热太过的药物,又会使上热加重。 所以治疗时要使用清上焦、温下焦的治疗方法,上热下寒可以服用的中成药,如交泰丸、乌梅丸等。上热下寒属于中医中的杂症,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用药不当反而会加重病情,或者产生其他病症。所以建议还是在专业的中医师的辨证下选方加减,来进行治疗。
11.99万
537
2019-07-31
身体代谢慢是什么原因
吴晓晶
副主任医师
治未病中心
身体代谢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生理性的原因,比如老年人群新陈代谢要慢些,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会逐渐减慢; 2、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由于身体的甲状腺素不够,身体的新陈代谢会减慢,易出现高脂血症以及水肿、肥胖等; 3、久坐不动或睡眠不足,研究发现久坐不动或睡眠不足,会使新陈代谢变得迟缓或异常,长期如此容易面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的危险。 中医认为身体代谢慢与气虚、阳虚有关,治疗以益气温阳、对症治疗为主,可以选用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中成药,还可以配合中医的艾灸、熏蒸、足浴等方法治疗,用以活跃循环、增强代谢。
13.00万
76
2019-07-31
用什么泡脚可以去湿气
吴晓晶
副主任医师
治未病中心
泡脚就是足浴,属于中医足浴疗法的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 人体脚部有很多经络循行,同时脚部还是身体各脏腑器官的反射区。 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能够促进气血循环、改善新陈代谢,可以在泡脚水中加入生姜、艾草、花椒、红花、藿香等中药,有增强祛湿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泡脚水的温度最好控制在40℃左右,而泡脚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个小时,以身上微微出汗为宜。 长期坚持可以起到去除体内湿气的作用,但是去湿气的作用有限。如果人体内的湿气比较重时,建议还是要通过口服中药,来进行综合的调理。
18.53万
303
2019-07-31
女性补肾吃什么
吴晓晶
副主任医师
治未病中心
补肾不仅对男性很重要,对女性来说同样重要。女性肾气最盛的时期是21、22岁左右,25岁之后开始渐渐衰退,再加上女性由于房劳多产、过度劳累等多种原因,会出现肾虚症状。 肾虚可以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不同的肾虚类型,服用的药物和食物都是不同的。肾阳虚的人群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眩晕、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可以食用一些温补肾阳的食物,比如山药、羊肉、黑豆、桂圆等。 肾阴虚的人群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溲黄便干、经少经闭或见崩漏、舌红少津等,饮食上可以食用一些具有滋阴补肾的食物,如枸杞、百合、莲子、黑芝麻、阿胶等。 此外,也可以使用中成药,肾阳虚的可以吃桂附地黄丸、右归丸,肾阴虚的可以吃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但是需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服用这类中成药。
12.11万
255
201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