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逸医生
执业证编号 1104******2756
陈金逸副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三甲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老年病的诊断,如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状腺炎、肾上腺皮质增多症、垂体瘤等,以及糖尿病及其它慢性并发症、骨质疏松症、痛风等
陈金逸,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老年病的诊断,如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状腺炎、肾上腺皮质增多症、垂体瘤等,以及糖尿病及其它慢性并发症、骨质疏松症、痛风等。
关注
昨日浏览
总浏览
纠错

陈金逸医生的问诊服务

预约挂号
暂未开通挂号服务
挂号指引
极速问诊
根据病情智能推荐医生
去问诊
全国医生随机分配
陈金逸的预约挂号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第一执业
陈金逸医生最新的出诊信息请参照医院官网
陈金逸的挂号方式
1.
公众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预约;
2.
电话:可拨打0898-66809130进行咨询;
3.
现场:可通过人工窗口或院内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
陈金逸医生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 向您推荐所在医院官方挂号方式
挂号方式可能会存在更新不及时 具体以医院官方渠道为准
陈金逸同科室医生

陈金逸的科普

陈金逸医生共发布了15篇科普内容
糖尿病的发病因素
2019.06.26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可以导致各种组织尤其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其病因主要包括: 1、遗传因素:1型或者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的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的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的DQ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中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现在社会很多的人都进食过多、体力和活动减少导致肥胖,这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一个环境因素。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的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性反应,破坏胰岛素B细胞。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办法,但通过多种治疗的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其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糖尿病的饮食、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陈金逸副主任医师
12.31万
37
低血糖症对糖尿病患者易造成哪些危害
2019.06.26
低血糖症是对人体有害的,尤其是对老年人。低血糖的危害更高于高血糖,其危害包括: 1、低血糖时体内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导致反应性的高血糖,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 2、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不可逆的损害,引起患者性格改变、精神失常、痴呆; 3、低血糖还可以刺激心血管系统,触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 4、低血糖昏迷过久会造成死亡。 就个体而言,血糖控制水平并不一样,年龄越大的人血糖控制相对较高,因为老年人对低血糖的反应能力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危及生命,若病人能意识到这一点完全可以将血糖控制在较好的范围,从而避免低血糖的危害。
陈金逸副主任医师
13.07万
271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餐后会出现反应性低血糖
2019.06.26
反应性低血糖多发生在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或发生在确诊糖尿病之前,尤其是肥胖患者。其特点是多在餐后3-5小时后出现心慌、出汗、饥饿,但空腹血糖正常或稍低于正常,糖耐量试验近似于糖尿病曲线。反应性低血糖发生的原因是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实际上并未减少,只是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患者进餐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较少,且低于正常人。当血糖逐渐下降时,胰岛素高峰来临,其峰值可高于正常人水平。此时体内葡萄糖已大部分被消耗,出现胰岛素相对过多,故而产生反应性低血糖,同时也说明糖尿病患者进餐后胰岛素的释放慢于血糖水平的升高。因此,当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达到高峰时,血糖水平已开始下降,从而发生低血糖反应。女性患者占多数且年龄偏低,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心慌、出汗、乏力,不由自主感,并多在餐后2-4小时发生,发生时不宜服用含糖类的食物。虽然能迅速缓解低血糖症状,但也可进一步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从而加重病情。可适当吃些饼干、馒头之类的食物。
陈金逸副主任医师
13.84万
360
如果您的问题未能解决,您还可以选择:
三甲医生

极速问诊

3万名三甲名医
7*24小时极速响应
1对1

找专家

内分泌科专家
对症找医专科专治

全国内分泌科可咨询医生

更多
  • 0~50元
  • 50~100元
  • 100~200元
  • 大于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