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彬的科普
左腿膝盖内侧疼是怎么回事
胡彬
副主任医师
骨科
其实不管是左侧还是右侧,膝盖内侧疼痛,都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一个关节,也是出现伤病最多的部位,第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通常情况下这种状况的出现,最常见的高发人群便是中老年人女性群体,造成这种疾病的原因就是长期重负荷的一种劳动、活动、运动,膝关节会出现疼痛、肿胀,有时关节也会出现摩擦感、摩擦音,因为人体负重力线主要在内侧,内侧出现疼痛,并出现内翻畸形。第二个常见的原因就是膝关节有一个衬垫,也就是学名所说的半月板,损伤以后也能出现疼痛,特别是运动员,在突然过度内旋伸膝或者是外旋伸膝时,比如说排球运动员在防守时突然转身一跃,救球的这个动作就可能引起半月板的撕裂,这样也会出现膝关节的疼痛,如果内侧半月板撕裂就内侧疼痛,外侧半月板撕裂了就出现了外侧疼,但是一般内侧半月板损伤的几率比较高。第三个常见的原因就是膝关节周围的韧带损伤,损伤以后稳定性就差,临床上内侧副韧带损伤是占绝大多数,内侧疼痛、压痛、肿胀这也就是临床中所经常发现内侧疼痛出现的原因。
11.80万
600
2018-11-20
怎么判断是不是罗圈腿
胡彬
副主任医师
骨科
对于罗圈腿相信许多人都很熟悉,即使不是罗圈的人,也不会没有听说过,罗圈腿医学上也叫O型腿,在日常生活中罗圈腿很不好看,影响一个人的形象,特别是对许多热爱漂亮的女生,因为罗圈腿从视观上讲十分的短,自我判断罗圈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站在镜子前自己注意一下,在自然的站姿中看看膝盖能否靠拢,如果膝盖能够自然靠拢,那就有令人羡慕的美腿,因为并不是罗圈腿,如果用力夹紧才可以并拢膝盖,也很欣慰只是一种轻度的罗圈腿,但是如果膝盖用力夹紧也靠不拢,就是一个重型的罗圈腿了,对整体的完美身材有很大的影响,就需要花一定的心思去矫正; 2、判断自己的罗圈腿是否严重,也可以用一把尺子量一量,常态下两膝并拢距离一般都在3cm以下,为轻度的,如果它在3-10cm之间就为中度的,如果>10cm就属于重度的,但也要注意的有一些罗圈腿在外观上并不明显,还需要到医院来拍出下肢全长的X线片来确定力线,然后由专业的医生来进行判断,是不是罗圈腿。
10.94万
151
2018-11-20
罗圈腿是什么
胡彬
副主任医师
骨科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罗圈腿非常常见,在医学上又叫做膝内翻,指膝关节以下向内的翻转,两侧的踝关节靠拢以后,膝关节内侧之间留有一个拳头的间隙,这个时候就叫做罗圈腿,也叫O型腿,或者是弓形腿。临床表现主要为膝关节向外突出,两个小腿向内弯曲,双踝并拢两膝不能靠拢。形成罗圈腿有多种因素,最常见的就是缺钙、遗传是形成罗圈腿的两个基础,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的退变、磨损也形成很重要的一个基础,平时还在于走姿、站姿、坐姿、走路外八字脚、稍息姿势站立,长期穿高跟鞋、盘坐、跪坐、蹲马步等,都会给膝关节向外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会牵拉膝关节外侧副韧带,长期如此就会导致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松弛。
13.35万
402
2018-11-20
儿童O型腿矫正最佳时间
胡彬
副主任医师
骨科
对于儿童的O型腿一般推荐最佳的治疗时间是在7-14岁之间,因为患儿生长发育比较快,在这段时间纠正比较容易,而且治疗方法相对简单,下肢会经过内翻、外翻和正常的自然生长过程,因此可以及早的介入干预。治疗的方法包括: 1、可以加强腿部、脚弓和踝关节的力量训练,使下肢的力量达到一种平衡; 2、因生活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内外八字脚,要注意锻炼相应的肌肉,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的纠正八字脚的习惯; 3、可以使用专业的足部辅具进行矫正,经过一定时间的矫形都可以达到效果; 4、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不良习惯,以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八字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患儿驼背的问题。
11.76万
194
2018-11-20
中年人罗圈腿用矫形带能管用吗
胡彬
副主任医师
骨科
对于罗圈腿的治疗,可以采用保守或者手术方法进行矫形,对于较轻或者年龄比较小的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来解决,常见保守治疗的方式有矫形带、也有矫形支具、矫正鞋垫、夹板、肌肉的功能锻炼这样一些方式,需要时间比较长,效果欠佳,一般都需要坚持使用1年以上,才能够有效的稳定。第二,安全性比较低,在使用过程中就很难来避开下肢的一些神经,要是长期压迫着神经和血管,就会导致膝关节出现一系列的麻木、缺血这些风险,所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三,舒适性比较低,限制小腿血液循环,使用过程中能够导致足部发麻,对于年龄较大和畸形严重的病例,很难通过矫正带来得到有效的矫正,就需要通过矫形微创手术的方式,来恢复下肢正常的力线,但究竟适合哪一种矫形方式,还需要通过专业的临床医生进行判断,对患者就能够做出合理的、有效的治疗方式给患者提供一个参考,还是要建议要到专业的医院寻求医生帮助,来解决这个问题。
12.38万
414
2018-11-20
半夜大腿抽筋怎么办
胡彬
副主任医师
骨科
半夜大腿抽筋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案: 1、搬起脚趾,翘起脚板,可以迅速缓解疼痛; 2、可以用手抓住抽筋一侧的大脚拇指,然后慢慢的将脚掌向自己的方向拉,这样可以拉伸小腿后侧的腓肠肌,再慢慢的伸直脚,然后再用力伸腿,这样小腿的肌肉就不抽筋了; 3、双手使劲按摩双腿,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在临床上其实小腿抽筋更应当注意预防,平时睡觉腿部常见的睡觉你受凉,晚上睡觉没盖被子,腿部肌肉受到寒冷的刺激会痉挛的让人痛醒。第二个疲劳过度,比如爬山、登高时腿部的肌肉最容易发生疲劳,当疲劳到一定程度时,就容易出现晚上睡眠时腿部发生痉挛。第三如果睡眠姿势不好,如长时间的仰卧,使被子压在脚面上,或者是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迫使小腿的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一种绝对放松状态,可引起肌肉的被动挛缩。第四缺钙也可以引起腿部的肌肉抽筋,在平时的生活中,只要能优化生活习惯,避免以上容易引起睡眠时抽筋的原因,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15.35万
442
2018-11-20
通过手术纠正罗圈腿痛苦吗
胡彬
副主任医师
骨科
对于中度或者重度的罗圈腿也就是O型腿,单纯的保守治疗都疗效不佳了,就需要通过手术来矫正O型腿,现在这个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都已经非常成熟,矫形本身就是微创治疗,经过术前的严密的测量、规划,术中一般都是在大腿部或者小腿部开个小口,行楔形截骨,来恢复下肢正常力线,术后再配合专业的康复锻炼以及一些正规的镇痛治疗,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来最大程度的恢复下肢的功能,既美观又实用,而成年人O型腿通过微创来矫形的手术,切口小、出血比较少,骨接触的面积比较大,断端也比较稳定,术后能够早期的下地活动,也能够获得正常的生物性的应力,愈合也很快,当然这种手术风险也是相当小的,术中也不用输血,也不用固定关节,第二天即可以下地部分负重行走,6-8周以后可以完全行走,3个月可以正常的劳动、运动。综合来说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所需要承担的痛苦其实并不大。
12.52万
495
2018-11-20
罗圈腿骨头弯了怎么办
胡彬
副主任医师
骨科
罗圈腿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医学上对罗圈腿又叫做膝内翻,指膝关节以下向内翻转,双侧踝关节靠拢以后,膝关节内侧留有间隙又叫做O型腿或者弓形腿,其实并不是骨头弯,而是下肢力线改变,当然也有不同的情况需要区别对待,对于小腿看起来虽然弯,但骨头和膝关节并没有明显的变形,看似出现了骨头弯,其实小腿之间的缝隙特别大,主要在于两个小腿之间的内侧的肌肉太薄,第二种情况是膝关节在直立放松状态下它合不拢,这就属于O型腿,对于轻症的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来解决,当然保治疗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常见可以采用矫形的鞋垫、矫形的支具、肌肉的锻炼、夹板来进行治疗,但是如果腿部有骨性畸形的患者,保守治疗就疗效不佳了,这就需要手术介入矫形,当然这种手术它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微创截骨矫形加上一个矫形钢板的固定,立刻就可以恢复正常的下肢力线及外观。
12.17万
56
2018-11-20
O型腿的注意事项
胡彬
副主任医师
骨科
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走姿,千万不能外八字走路,外八字行走时腿在向侧边用力,给膝关节一个外推的力量,这样每走一步,膝关节的外侧副韧带就受到一直牵拉和冲击,长期下去膝关节外侧的韧带就会松弛,稳定性就不稳,膝关节就会向内旋,由于受到膝关节内侧韧带的牵拉,就向内旋转,长期以往就形成了所常见的一种O型腿,当然了也不能长期内八字走路。第二点就是坐姿,尽量的不要跷二郎腿坐,不要盘腿坐和跪坐,这样也能导致膝关节内侧以及髌骨关节的一种退变。第三就是要注意站姿,不能重心落在一条腿上,稍息姿势站立的时候,着力的腿膝关节也会受到一个向外的力量,而内旋角度的增加,时间久了也就形成O型腿或者原有的O型腿加重。从事的一些运动,比如踢足球、打乒乓球等运动,也能导致O型腿,其实很多田径运动如果姿势不正确,给膝关节比较剧烈的向外冲击,也会导致O型腿的发生。
11.99万
266
2018-11-20
宝宝罗圈腿的表现有哪些
胡彬
副主任医师
骨科
一般在宝宝开始行走以后才能确定是否是罗圈腿,宝宝的罗圈腿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向外突出,两条腿向内弯曲,双踝并拢,两膝不能靠拢,大多合并胫骨的内旋畸形也就内八字,少数合并小腿外旋外八字,畸形严重有下肢关节的不稳定,行走呈摇摆状态,但在学步年龄,多数幼儿都会有一个0°-15°左右的轻微的膝内翻,随着生长发育这个过程就会成为生理性的膝内翻,生理性膝内翻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随着孩子的站立和行走,幼儿腿部肌肉发育平衡能力提高,生理性膝内翻就会自然矫正,不需要干预治疗,但是特别是孩子出现下面症状时,需要爸爸妈妈们密切关注,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评估。例如孩子的身材矮小,出现鸡胸,出现智力异常,还有发现双腿出现不对称的内翻畸形,如果发现这些情况,家长就需要特别的注意,要及时的带到医院进行检查评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13.46万
371
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