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珺的科普
风疹有什么临床表现
李珺
主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本病一般多见于儿童,广泛使用疫苗后发病率降低,发病年龄提高。风疹较多见于冬春,近年来春夏发病较多,可在幼儿园、学校、军队中流行。6个月以下小儿因母体来的被动免疫故很少患病,一次患病后大多有持久免疫。临床表现依据感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然感染性风疹及先天风疹。自然感染的风疹,潜伏期一般在14-21天,前驱期较短暂,约1-2天,症状亦较轻微。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及咳嗽、喷嚏、流涕、咽痛、结合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炎症。部分病人软腭及咽部可见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但颊黏膜光滑,无充血及黏膜斑。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持续3天消退,亦有人称为“三日麻疹”,皮疹多见于面部及躯干,手掌、足底大都无疹,皮疹多为充血性斑丘疹。同时伴有低热、脾肿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其中尤以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最为明显,皮疹2-3天后消退,一般不会留色素沉着。
播放语音
5.59万
98
2018-08-07
麻疹有什么临床表现
李珺
主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麻疹潜伏期一般为6-18天,此期可有轻度体温上升和全身不适。典型麻疹分为三期,即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前驱期指从发热至出疹,一般为3-4天。主要表现是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合膜炎、麻疹黏膜斑。在发热的同时出现咳嗽、流涕、咽部充血等呼吸道的卡他症状,同时存在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眼睑浮肿的表现。麻疹黏膜斑于出疹前2-3天出现,位于下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形态表现为直径约0.5-1mm的灰白色小点,一般在2-3天内消失。出疹期,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出疹首先出现在耳后、发际逐渐向额、面部、颈和躯干、四肢蔓延,最后到达足底和手掌,一般3-5天内出齐。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皮疹达到高峰时,全身症状加重。此时体温高达40℃,眼部及呼吸道症状加重,呼吸急促,干咳,肺部可闻及少量散在的大水疱音。同时伴有脾肿大,淋巴结轻度肿大,重症可有显著腹泻,胸部X线检查,多数病人可见广泛的大小一致的粟粒样肺部浸润。出疹3-4天后进入恢复期,全身症状好转,发热开始减退,卡他症状基本消失,中毒症状减轻,皮肤按出疹先后顺序消退,伴有糠麸样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一般7-10天痊愈。
播放语音
11.05万
90
2018-08-07
什么是风疹
李珺
主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归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风疹的临床症状较轻,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皮疹一般3天即退,故又称“三日麻疹”,且退后不留色素沉着。妊娠早期妇女感染了风疹,新生儿可出现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包括心脏畸形、失明、听力障碍和智力发育不全等畸形以及发育迟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脾肿大、溶血性贫血、间质性肺感染等非畸形表现。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口、鼻、咽部分泌物以及血液、大小便等中均可分离出病毒。一般儿童与成人风疹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播放语音
5.58万
94
2018-08-07
麻疹的并发症有什么
李珺
主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支气管肺炎是麻疹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出疹期,继发于细菌或其它病毒感染,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占麻疹患儿死因的90%。诊断首先要有麻疹接触史,有典型临床表现,前驱期鼻咽部找到多核巨细胞及尿液中检测到包涵体细胞,麻疹抗体阳性。治疗目前无特异抗病毒治疗,主要以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1、给予易消化的食物,补充充足水分,保持皮肤、黏膜清洁;卧床休息,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2、对症治疗,高热可用小剂量退热剂,出疹期避免急骤退热;继发细菌感染可给抗生素。
播放语音
2.85万
78
2018-08-07
什么是麻疹
李珺
主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咳嗽、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全身斑丘疹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组,RNA病毒。麻疹病毒对外界生存力弱,对紫外线和消毒剂敏感。在空气飞沫中保持传染性不超2小时。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后的5天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通过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少见。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持续免疫力,发病季节以冬春为主,发病年龄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播放语音
9.95万
71
2018-08-06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