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婧的科普
5分钟搞懂心律失常
刘婧
主任医师
心脏诊疗中心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激动次序的异常。其常见的病因包括情绪激动、心脏疾病等。临床上常见检查方法包括心电图、运动试验、食道心电图、心脏电生理等多种手段。在心电图中的运动心电图,可以连续记录患者24小时心电图,并且患者日常工作和活动不受影响。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如果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建议首先治疗原发病,同时伴有心律失常发作,可以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美托洛尔、普罗帕酮等;如果患者表现为房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预激综合征等,需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心律失常患者除了要配合治疗外,还应在注意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鼓励患者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劳逸结合;在家中可以自测脉搏,且每次测量时间不应少于1分钟;饮食上不宜过饱,保持大便通畅;还应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药物反应,防止过量或严重毒副作用发生。对于心律失常的预防,一般较困难,但可以根据其发病诱因,结合自身情况,总结经验,避免诱因;另外注意规律的作息,保证睡眠,定时排便,避免压力较大的工作。
11.99万
239
2019-08-06
一天中血压变化规律是什么
刘婧
主任医师
心脏诊疗中心
血压变化的规律为早晨醒来以后血压容易高,白天相对晚上更高。一般的情况下,正常人血压都是白天高,晚上低,到凌晨的时候又升高,所以叫勺型改变,整个规律就是白天要比晚上高。有些高血压的病人正好相反,叫反勺型,即白天血压不是很高,到了晚上,血压却升得很高。所以正常人的血压规律是白天比晚上更高,凌晨比整个白天更高,相对来讲,晚上的血压要比白天更低一些,称为勺型改变。
12.29万
341
2019-07-24
目前副作用最小的降压药
刘婧
主任医师
心脏诊疗中心
降压药分6大类,20几种,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这6大类降压药包括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的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每种降压药的副作用是不一样的。这6大类降压药副作用相对都比较小。以前多用罗布麻、利血平,北京降压0号,这些降压药对心、脑、肾的保护作用会相对差,副作用多。但是现在目前用的这6大类降压药,各有其副作用,具体如下: 1、钙离子拮抗剂:比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卡地平等,主要的副作用就是脚踝水肿,心率增快,有时病人会头疼,脸红,甚至牙龈增生,或者是便秘; 2、ACEI和ARB:主要的副作用是干咳; 3、利尿剂:主要的副作用是尿酸增高; 4、β受体阻滞剂:它可以使心动过缓,或者原来有传导阻滞,使传导阻滞加重,或者有哮喘的病人,它可以诱发哮喘; 5、α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叫特拉唑嗪或者哌唑嗪,这一类药的副作用主要是体位性低血压。 所以每一种降压药物,每一类降压药的副作用不一样。需要根据不同的病人,选用不同类型的降压药进行血压的治疗。
12.95万
196
2019-07-24
心梗三项是指什么
刘婧
主任医师
心脏诊疗中心
心梗三项的诊断,除了病人典型的胸痛症状,心电图的改变以外,心肌酶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现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是1+1的标准。 心梗三项里面有三项,一项叫CK-MB,即磷酸肌酸激酶的同工酶,一项叫CK,即磷酸肌酸激酶,还有TnI,即肌钙蛋白,心肌特异性的酶就是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当中,最早升高的是肌红蛋白,紧接着升高的是肌钙蛋白,最后升高的是磷酸肌酸激酶的同工酶,叫CK-MB。 所以心梗三项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非常重要。在这三项里面TnI是心肌特异性酶。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根据TnI的水平,如果TnI超过三倍正常值,可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12.58万
98
2019-07-24
单纯收缩压很高怎么办
刘婧
主任医师
心脏诊疗中心
单纯的收缩压增高叫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尤其是老年人有一个类型叫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主要以收缩压升高为主的表现。在药物治疗上,和其他类型的高血压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所有的降压药物都可以降收缩压,降舒张压。但是每一种药物的作用机制或作用机理不一样,可能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不一样。在降舒张压方面,可能利尿剂和钙离子拮抗剂会更明显,对于收缩压增高的高血压患者,建议选用ARB、ACEI、β受体阻滞剂这一类的降压药物,可能降收缩压更好,对舒张压影响相对较小。
12.69万
362
2019-07-24
心梗心电图有什么表现
刘婧
主任医师
心脏诊疗中心
心梗是冠心病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类型,发生急性心梗以后,病人会有持续性的胸痛,而且胸痛比较剧烈,有时候会伴有大汗,病人往往因疼痛持续不缓解前来就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重要的也是最常用的检查就是心电图。在急性心梗可以分为ST段抬高的心梗和非ST段抬高的心梗,这两种类型的心梗,心电图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 1、ST段抬高的心梗:多数都是冠状动脉的分支急性的闭塞,造成下面的心肌缺血坏死,在心电图上就表现出相应导联的ST段抬高,比如下壁心肌梗死,就表现为Ⅱ、Ⅲ、aVF导联的ST段抬高,如果是前壁的心肌梗死就表现为V1-V6的ST段抬高; 2、非ST段抬高的心梗:症状上与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病理生理方面是因为冠状动脉没有完全闭塞,而是一种严重的狭窄,所以心电图跟血管完全闭塞的急性心肌梗死有所不同,表现是ST段的下移,比如下壁心肌梗死是非ST段抬高,就会在Ⅱ、Ⅲ、aVF导联上表现为ST段的下移,如果是前壁导联或者高侧壁的导联,比如高侧壁的急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就表现为Ⅰ导和aVL导联ST段下移。
12.40万
213
2019-07-24
心梗的治疗方案
刘婧
主任医师
心脏诊疗中心
急性心梗的治疗主要是开通血管,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继发出血,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的闭塞。急性心梗的主要治疗就是开通闭塞的血管,血运重建,使心肌得到再灌注,这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其具体的治疗方案如下: 1、经皮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个治疗在X线下给病人做冠状动脉造影,如果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的某分支,比如急性前壁心梗,冠状动脉的前降支有闭塞,可以通过这个介入的方法,导丝进入后,用抽吸导管把血栓抽吸出来,然后用球囊把狭窄的血管扩开,植入支架,使血流再灌注,也使开通血管,解除闭塞了以后,血流灌注到了心肌的远端; 2、有些医院不能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也可以采取溶栓治疗,用尿激酶或者是rt-PA溶栓药,可以溶解闭塞的血管里面血栓,也可以使心肌得到再灌注,也叫血运重建,可以挽救快要濒死的心肌,使心肌梗死的面积能够缩小,使病人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
10.33万
38
2019-07-24
心梗必须得做支架吗
刘婧
主任医师
心脏诊疗中心
急性心梗的治疗方法如下: 1、积极开通血管,做支架的植入,即血运重建; 2、采取溶栓治疗的办法; 3、保守治疗:部分地区甚至无法进行溶栓治疗,比如有些乡镇卫生院,即二级医疗机构,如果做不成溶栓治疗,只能采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效果较差,只能对症治疗,一方面可以用抗栓、抗血小板的药物,另外一方面,可以用扩血管的药物,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 总而言之,如果不进行血运的重建和再灌注的治疗,病人的预后都是比较差的。
8.29万
443
2019-07-24
怎么辨别心脏和胃难受
刘婧
主任医师
心脏诊疗中心
冠心病患者发作心绞痛的时候,表现为胃肠道的症状,比如剑突下的疼痛,需要和胃肠道的疾病进行鉴别,比如急性胆囊炎,急性胃炎或者是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急性的胆囊炎也往往表现为上腹的疼痛,但是上腹痛会伴有恶心、呕吐、纳差、腹胀等症状。一般可以通过做心电图来判断,或者说做上腹部的肝、胆、脾B超来进行鉴别诊断。如果心电图正常,上腹部B超发现胆囊有肿大、炎症、结石,就可以做很好的鉴别诊断。比如病人在发作的时候,虽然是上腹部的不适,但是伴有反酸,烧心,疼痛跟饮食有关,如空腹疼,或者在饭后病人出现上腹痛,要考虑到胃溃疡,或者反流性食管炎。但最重要的是通过心电图来做鉴别诊断。如果病人是心绞疼,发作的时候心电图会有ST-T的缺血改变。心电图对于心绞痛发作还是有消化系统的疾病,可以做出很好的鉴别诊断。
11.07万
432
2019-07-24
心梗家庭急救
刘婧
主任医师
心脏诊疗中心
如果患者在家中出现突发的胸痛,而且胸痛伴有胸闷、气短、全身大汗,而且胸痛持续不缓解,一定要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极危重症。如果在家,建议马上呼叫120,120的医护人员到家中以后会马上给患者做心电图,现在建立了胸痛中心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网络,120的医护人员到患者家中以后,首先给病人做一份心电图,可以把心电图上传到胸痛中心,如发现病人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可以把病人直接运送到能够做冠脉介入治疗的医院,进行再灌注治疗,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治疗,也叫PCI治疗。所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或者最大限度地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增加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患者在家中含服速效救心丸或者消心痛,这些药物只能缓解心绞痛,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可能含服这些药物效果不佳,建议最好拨打120。
9.36万
343
201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