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锋的科普
慢性肾衰竭的运动提醒
张锋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活动与休息应根据病情决定,以卧床休息为主,具体如下: 1、病情较重者或有心力衰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加重症状; 2、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可进行室内散步等活动,但避免劳累以及受凉,防止感染,活动时需要有专人陪伴,一旦出现心慌、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暂停活动,卧床休息; 3、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增加床上的肢体活动,如适当屈伸肢体、按摩四肢等,可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肢体活动,避免发生压疮或肌肉萎缩; 4、慢性肾衰竭伴贫血的患者,应缓慢起床以及躺卧,以免速度过快造成头晕,出现跌倒等不良事件。
11.25万
82
2019-04-23
慢性肾衰竭能活多久
张锋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原发或继发的肾脏疾病进行性进展,引起肾功能的损害,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慢性肾衰竭在不治疗的情况下,患者的寿命多为1-2个月,如果积极治疗,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寿命可维持10-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肾移植手术治疗,在没有排斥反应的情况下,也可以维持10年左右。因而慢性肾功能衰竭,具体存活时间因人而异。患者在其生活中应注意休息,并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有乐观积极的心态。
12.72万
241
2019-04-23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
张锋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常见病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肾血管疾病以及遗传性疾病等。在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已成为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在发展中国家,这两种疾病在慢性肾衰竭各种病因中,仍位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后,但伴随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导致的肾衰竭,近年也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此外,双侧肾动脉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缺血性肾病,在老年慢性肾衰竭的病因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12.11万
100
2019-04-23
慢性肾衰竭的检查
张锋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慢性肾衰竭可通过血常规检查、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还有生化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检查如下: 1、血常规检查:出现肾衰竭时,血常规可见红细胞计数下降,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或降低; 2、尿液检查:患者可出现夜尿增多,尿渗透压下降。尿沉渣检查中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出现肾小管坏死时,可见蜡样管型; 3、肾功能检查: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 4、血生化检查:血浆蛋白降低,血钙降低,血磷增高,血钾、血钠可增高或降低,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等; 5、影像学检查:B超、X线平片、CT等显示双肾缩小。
9.24万
407
2019-04-23
慢性肾衰竭的治疗
张锋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慢性肾衰竭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加重慢性肾衰竭进展的因素,进而保护肾功能、减少并发症,其具体治疗措施如下: 1、治疗原发病: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狼疮性肾炎等均可导致慢性肾衰竭,应给予积极治疗,防止病情进展。还应纠正某些可逆因素,如循环血容量不足、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等,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延缓或防止肾功能减退,保护肾脏; 2、营养支持治疗:临床密切监测营养指标,防止营养不良,适当应用必需氨基酸,以补充身体对必需氨基酸的需求,避免负氮平衡; 3、控制血压:严格、有效的控制血压,是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常用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4、改善贫血:出现肾性贫血的患者,可给予刺激红细胞生长制剂,同时予以铁剂、B族维生素以及叶酸补充; 5、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6、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可使用替代疗法,如透析疗法以及肾移植等。
9.40万
191
2019-04-23
慢性肾衰竭能治好吗
张锋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不能完全治愈。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时肾脏失去了基本的功能,需行肾脏替代治疗,主要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三种形式,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皆为通过清除体内代谢产物与过多的水分,达到肾脏替代或支持治疗的目的。成功的肾移植可以恢复正常肾脏的全部功能,使患者几乎完全康复,但肾移植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排斥反应,肾移植1年的存活率为85%,5年的存活率为60%。因而一旦被诊断为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加强饮食以及运动方面的调理,对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改善、预后有一定的作用。
14.44万
30
2019-04-23
慢性肾衰竭的替代疗法是什么
张锋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慢性肾衰竭的替代疗法包括血液净化疗法、腹膜透析、肾移植,具体如下: 1、血液净化疗法:包括血液透析、血液过滤、单纯超滤。血液透析每周2-3次,每次4-5个小时,费用昂贵,每年约8-10万元。患者一旦开始透析,很难终止治疗。由于透析次数和地点限制,透析患者出行十分不便,患者五年存活率约为50%; 2、腹膜透析:根据患者情况安置腹透管,放置腹透液,约3-5袋,此方法可能引起患者感染,反复的安置腹透管可引起腹膜炎,患者五年生存率约为50%; 3、肾移植:目前肾源稀缺且肾移植手术费用昂贵,约为60-70万元,患者术后可能会有排斥反应,大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服药。肾移植术后,患者需要服用药物防止肾排斥反应,因此患者免疫力低下,极易感染病毒或细菌,若感染巨细胞病毒,患者死亡率很高。抗排异反应的药物价格昂贵且有副作用,长期服用可能引起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肾炎等症状。
9.96万
24
2019-04-23
慢性肾衰竭的注意事项
张锋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慢性肾衰竭在治疗期间,应注意调节好心情,及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了解慢性肾衰竭的基本知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注意事项如下: 1、慢性肾衰竭患者预后不佳,且治疗费用高昂,部分患者需要长期透析或进行肾脏移植手术,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家属以及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使其保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2、慢性肾衰竭常伴有水钠代谢紊乱,患者多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等现象,应避免碱性洗浴产品对皮肤的刺激,在进行皮肤清洁后可使用润肤乳,以避免皮肤瘙痒,症状严重者可给予抗组胺药以及止痒剂; 3、患者不可自行用药,应遵医嘱使用药物,同时保护肘部、前臂等部位的大静脉,有利于日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已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需保护好动静脉瘘管,腹膜透析患者应做好腹膜透析管道的保护。
11.73万
158
2019-04-23
慢性肾衰竭的饮食提醒
张锋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中,饮食的调整有重要意义。合理的营养膳食调配,不仅能减少体内氮代谢产物的积聚以及体内蛋白质的分解,还可增加机体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延缓病情进展。饮食注意事项如下: 1、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且以优质蛋白为主,比如可以进食鸡蛋、牛奶、瘦肉等,花生、豆制品中非必需氨基酸较多,应减少摄入; 2、保证营养全面、丰富,并且能够提供充足的能量,以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如可选择藕粉、薯类等热量高、蛋白质含量低的食物,同时保证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摄入,其常见于新鲜蔬菜、水果中; 3、烹调时可选择柠檬汁、番茄汁等增加食物的风味,刺激食欲,有利于患者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吸收。
10.85万
351
2019-04-23
慢性肾衰竭的症状
张锋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慢性肾衰竭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当疾病发展至肾衰竭失代偿期时,方可出现相关的症状,尿毒症期时,可出现全身多个系统功能紊乱。其具体临床表现如下: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患者可出现水肿或脱水、高钠或低钠血症,高钾或低钾血症,还可出现高磷血症、高镁血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等; 2、糖、脂肪、蛋白质代谢障碍:可表现为糖耐量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蛋白质营养不良等; 3、各系统的症状:有食欲不振,食欲不振是消化系统最常见和最早期的表现,患者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心力衰竭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心力衰竭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死亡原因。呼吸系统方面患者可出现气促,若出现酸中毒,患者可表现为深而长的呼吸。其它症状有贫血、神经系统异常、内分泌失调以及感染等。
12.16万
218
201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