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生医生
张连生主任医师血液科
三甲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1. 教授
  2. 博导
血液疾病及各类肿瘤的免疫发病机制及精准干预、细胞工程及细胞免疫治疗研究。尤其是白血病、淋巴瘤、再障等各类疑难血液病的诊治及肿瘤免疫治疗。
张连生,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擅长血液疾病及各类肿瘤的免疫发病机制及精准干预、细胞工程及细胞免疫治疗研究。尤其是白血病、淋巴瘤、再障等各类疑难血液病的诊治及肿瘤免疫治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杰出质量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兰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甘肃省血液病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客座教授。现任中华血液学分会常委(连续4届)、红细胞疾病专业组组长(连续2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分会常委(连续3届);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常委、临床流式细胞学组副主任委员;全国医师定期考核血液科专业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惠民计划、甘肃省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撰写论着11部,发表论文130余篇。主持制定了“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6部中国诊疗指南。参与制定了“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10部中国诊疗专家共识。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和互联网搜索结果
纠错

张连生医生的问诊服务

预约挂号
暂未开通挂号服务
挂号指引
极速问诊
根据病情智能推荐医生
去问诊
全国医生随机分配
张连生的预约挂号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第一执业
张连生医生最新的出诊信息请参照医院官网
张连生的挂号方式
1.
公众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进行预约;
2.
微信小程序: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进行预约;
3.
APP:可下载“健康甘肃”APP后进行预约;
4.
电话:可拨打0931-8942262进行预约;
5.
现场:可通过人工窗口或院内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
张连生医生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 向您推荐所在医院官方挂号方式
挂号方式可能会存在更新不及时 具体以医院官方渠道为准
张连生同科室医生

血液科相关科普

医生本人未创作科普,推荐医生同科室相关内容
骨穿有几项检测项目
2024.06.03
骨穿即骨髓穿刺,其检测项目具体包括几项并不固定,需要视患者的病情而定,主要包括骨髓常规检查、骨髓免疫组化检查、骨髓细胞遗传学检查、血细胞系列检查、骨髓组织形态和细胞免疫表型检查等。 1、骨髓常规检查: 这是对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的观察和分析,通过骨髓涂片和骨髓穿刺液的染色,评估骨髓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分布,以判断血液系统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2、骨髓免疫组化检查: 使用特定的抗体对骨髓细胞进行染色,检测特定的抗原或标记物,从而确定骨髓细胞的免疫表型,有助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分类; 3、骨髓细胞遗传学检查: 通过染色体分析和基因突变检测,评估骨髓细胞的遗传学特性,对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4、血细胞系列检查: 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发育情况,以诊断贫血、红细胞增多症、感染、白血病以及血小板减少症或增多症等疾病; 5、骨髓组织形态和细胞免疫表型检查: 观察骨髓组织的结构、细胞分布等,同时检测骨髓细胞的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以及白血病、淋巴瘤等免疫系统疾病。 这些检测项目能够为医生提供全面的诊断依据,帮助确定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骨髓穿刺需要在正规医院进行,并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操作。
刘尚勤主任医师
4832
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0.68严重吗
2024.06.03
单核细胞绝对值作为评估血液中单核细胞数量的重要指标,其正常范围为(0.12-0.8)×10^9/L。当数值为0.68×10^9/L时,位于正常范围内,既未偏高也未偏低,因此并不属于严重情况。 单核细胞作为白细胞家族的一员,是体内不可或缺的免疫细胞。能够主动吞噬病毒,杀伤并溶解病原微生物,为人体提供坚实的免疫防线,帮助抵御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虽然0.68×10^9/L的单核细胞绝对值看似正常,但也不能忽视身体可能发出的其他信号。若出现发热、乏力、淋巴结肿大等异常症状或体征,往往是身体在发出警示,提醒可能存在某些健康问题。此时,仍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同时也需要了解,由于不同实验室的设备、参考值或个体存在差异,单核细胞绝对值的正常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解读血液检查报告时,应咨询专业医生或血液学专家的意见,以获取更准确、更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出现单核细胞绝对值0.68×10^9/L的情况时,无须过度担忧。但如有任何不适或疑虑,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郑永江主任医师
4698
婴幼儿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2024.05.30
婴幼儿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破坏过多等,还应积极就诊小儿血液科诊治。 1、血小板生成减少 婴幼儿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疾病时,造血功能下降,可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同时白细胞也会随之减少,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环孢素软胶囊、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药物,或是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进行治疗。 2、血小板破坏过多 婴幼儿如果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可导致血小板被大量破坏,此时可有明显的出血倾向、贫血等,建议配合医生服用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进一步完善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后积极治疗。
姜志平副主任医师
3150
如果您的问题未能解决,您还可以选择:
三甲医生

极速问诊

3万名三甲名医
7*24小时极速响应
1对1

找专家

血液内科专家
对症找医专科专治

全国血液内科可咨询医生

更多
  • 0~50元
  • 50~100元
  • 100~200元
  • 大于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