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科室相关科普
探索:窦性心律逆钟向转位究竟是什么意思?
刘红亮
副主任医师
老年病科
🔎在心脏的复杂电生理活动中,窦性心律逆钟向转位是一种心电图上的表现,揭示了心脏起搏点的一些微妙变化。这种转位通常不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对于心脏健康的监测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窦性心律逆钟向转位,简单来说,是指心脏的起搏点——窦房结产生的电冲动在心脏内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电冲动从窦房结出发,沿着特定的路径传遍整个心脏,引发规律的收缩。但在逆钟向转位时,这一传播路径发生了逆转,就像时钟的指针倒转一样。这种改变通常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QRS复合波和T波的特殊形态。 🚨需要注意的是,窦性心律逆钟向转位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心脏疾病,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心脏结构的变化、年龄的增长,甚至可能是体位改变所致。然而,也可能是一些心脏疾病的早期迹象。 ⏩冠状动脉疾病:窦性心律逆钟向转位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尤其是那些患有心肌梗死或慢性冠状动脉缺血的患者。 ⏩心肌病:在某些类型的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中,窦性心律逆钟向转位可能发生,这通常与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有关。 ⏩心脏瓣膜疾病:如二尖瓣或三尖瓣病变,可能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有时引发窦性心律逆钟向转位。 🎉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包括,详情见图片。如果出现心悸、胸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是心脏疾病的表现,需要专业的医疗评估和处理。你的心脏健康是怎样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疑问。
519
2024-09-25
揭示传统中药差异:金锁固精丸与五子衍宗丸
熊会海
主任医师
中医科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金锁固精丸与五子衍宗丸都是备受推崇的养生补品。然而,二者在成分、功效及适用人群上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两种丸剂的区别,助您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案。 ​1️⃣成分差异:金锁固精丸的配方精选沙苑子、莲子、芡实、莲须、龙骨、牡蛎等药材,这五子衍宗丸的配方则包含了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菟丝子、车前子等五味药材。 2️⃣功效侧重:金锁固精丸的功效主要集中在固摄肾精,防止遗精和尿频,而五子衍宗丸的功效则更加侧重于滋养肾脏,提升精血水平。 3️⃣适用人群:金锁固精丸的适用人群主要是有肾虚不固、频繁遗精、尿频等症状的患者。而五子衍宗丸适合因肾虚导致腰膝酸软、遗精早泄、耳鸣眼花等症状的患者。两者的适用人群虽有重叠,但在具体症状的针对性上有所不同。 🌟除药物外,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内容,以确保生活健康: ​1️⃣合理搭配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锌的食物,如瘦肉、海鲜、坚果等,有助于提高精子质量。同时,增加蔬菜摄入,如西兰花、胡萝卜、西红柿等,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 2️⃣保持良好作息: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能力。 3️⃣谨慎用药: 在使用金锁固精丸和五子衍宗丸时,需遵循医生建议,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注意药物禁忌,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通过这次分享,相信大家对金锁固精丸和五子衍宗丸的区别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此外,还需要了解这两种药物的其他注意事项,具体详情点击图片观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注自身健康,合理选择养生方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养生心得和经验。
959
2024-09-25
探寻答案:气血虚的女人能戴朱砂吗?
曹晓菊
主任医师
中医科
👉朱砂,化学名称为硫化汞,是一种天然的红色矿物颜料,具有鲜艳的红色和良好的稳定性。朱砂经常制作成手链或者项链来佩戴,那么气血虚的女人能否佩戴呢? 👀气血虚的女人一般是需要避免佩戴朱砂的,虽然在中医理论当中朱砂有镇静和安神的作用,对于一些心神不宁的症状可以起到辅助改善效果,但是朱砂里面含有的汞比较多,长期或大量接触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气血虚的女人由于体质比较虚弱,在接触过程当中含有的汞物质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更大,不利于气血虚的调整和恢复,所以对于气血虚的女性来说,应该做好调养工作,身体恢复之后再决定佩戴朱砂。 📍气血虚的女人要选择合理的调养方式,能够帮助得到改善。 🔹饮食调养:气血虚的女性应多吃一些富含铁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红肉、猪肝、红枣等,这些食物能够帮助气血虚所引起的身体无力和脸色发白等症状好转。 🔹中药调养:气血虚的女人在饮食调养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后,也可以通过服用中药来调养身体,比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芪、党参、当归等,具有补气血的效果。 👏选择中药调理气血虚的时候有一些相关注意事项,大家要重视起来,具体内容可以从图片当中查看到。如果还有其他想要问的评论区写出来,我在看到之后会及时进行回复。
368
2024-09-25
儿童推拿降温的方法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通过清肺经、清天河水、推六腑、揉大椎等手法,能够调节气血、清热解毒,帮助儿童缓解发热症状,促进康复。中医推拿降温方法以自然、温和的特点,成为儿童发热时的一种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1、清肺经: 肺经位于无名指掌面,由指尖推向指根,约推100-200次,此手法有助于清肺热,适用于儿童因肺热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清肺经操作简便,力度适中,是初期发热时常用的降温手段。 2、清天河水: 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用食指和中指自腕推向肘部,约推100-300次。此法能清热解表,适用于儿童外感发热,特别是伴有头痛、身热无汗等症状时,清天河水的降温效果温和而持久,适合反复低热的情况。 3、推六腑: 六腑穴位于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用拇指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部,约推100-200次。此手法能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儿童高热不退、烦躁口渴等实热症状,推六腑的降温作用较强,适用于热势较盛的情况,但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皮肤。 4、揉大椎: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用中指指端揉按大椎穴,每次揉按3-5分钟,此法能解表退热、温通阳气,适用于儿童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发热,伴有恶寒、头痛等症状时,揉大椎不仅可降温,还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 5、捏脊: 虽然捏脊本身不直接针对降温,但通过调理脾胃、增强正气,有助于儿童整体体质的提升,从而对发热等外感疾病产生间接的抵御作用。捏脊时,沿脊柱两侧由下而上捏提皮肤,反复操作5-7遍,长期坚持捏脊,对儿童健康成长有益。 中医推拿降温方法以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儿童发热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进行家庭护理,但需注意操作规范,必要时仍需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1457
2024-09-25
气虚怎么调理?你知道吗?
曹晓菊
主任医师
中医科
😞气虚是指人体气的生成不足或消耗过多,导致身体机能减弱的一种状态。气虚的患者很可能会伴随着身体乏力以及容易出汗等多种症状,需要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调理。 🔸饮食调理:气虚的患者在平时生活当中可以选择吃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比如红枣、桂圆、山药等,能够帮助身体的症状有所减轻,但是食物调理的效果对于轻度患者会有所帮助,并不能够完全使疾病得到恢复。 🔸适当锻炼:气虚者还要适当做些锻炼,比如练太极拳或八段锦等这些锻炼的方式可以让气血运行更通畅,也能改善气虚的症状。 🔸中药调理:气虚稍微有些严重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药调理,比如遵医嘱服用黄芪、人参、党参、白术、茯苓等,对于恢复是有帮助作用的,但是这些中药在使用时不能私自调整。 📍气虚的患者在使用中药调理过程当中有一些相关注意事项,大家要重视,以免会引起不良反应。 🔹辨证施治:在使用中药调理气虚时,必须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不同的气虚类型,需要不同的中药配方和调理方法。 🔹适量用药:中药虽然相对温和,但过量服用仍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气虚者在使用补气药物时,应遵循“循序渐进,逐渐增量”的原则。 🔹避免与西药同服:中药与西药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调理一段时间后,如果得到了好转,身体会出现一些迹象,详情见图。如果对于调理气虚,还有更好的方法,来评论区一起互动。
516
2024-09-25
大家一起来围观:脸黄到底是脾虚还是血虚?
曹晓菊
主任医师
中医科
😳脸黄,可能是由皮肤中的黑色素沉着所导致的一种生理现象,这可能是由于长期暴露在阳光下、衰老等因素所导致。但是,脸黄也可能与脾虚、血虚这两种因素都有关,但具体原因需结合个体症状综合判断。 👉若伴有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多因脾虚,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导致。若脸色黄且伴有头晕、心悸、月经量少,则更可能是血虚,是由于血液不足以滋养肌肤所致。诊断时应详细观察其他体征和症状,由专业中医师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准确判断是脾虚还是血虚,并给予相应治疗。 📍脸黄的患者需要根据原因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调理,能够帮助症状得到好转。 🔸血虚引起的脸黄:平时要注意饮食,可以选择吃些动物的肝脏或者红肉等等有所好转,必要时可以遵医嘱服用补血养血的中药,比如当归、黄芪、阿胶等。 🔸脾虚引起的脸黄:在平时可以喝些小米粥或者南瓜粥等食物来帮助改善,也有部分患者可以配合医生服用健脾益气的中药,比如党参、白术、茯苓等。 🙌图中还整理了一些其他的调理方法,对于患者的恢复会有帮助作用,具体内容可以从图片当中查看。今天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家人们还有其他的问题,或者是有更好的意见,依然可以写在评论区,我看到之后会及时与之互动。
449
2024-09-25
简易土方应对中暑:高效自然降温技巧
熊会海
主任医师
中医科
🌞在日常生活中,中暑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当身体无法有效调节体温,导致体温过高时,中暑就可能发生。以下是几种传统的土办法,可以帮助缓解中暑的症状。 🌲饮食疗法: 中暑时,人体需要大量的液体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因此,饮用充足的清水或淡盐水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可以尝试喝一些传统的中药饮品,如绿豆汤或菊花茶,它们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绿豆汤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解暑饮品,它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热量,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菊花茶则具有清热解毒、降火的作用,可以帮助身体恢复清凉。 🌲冷敷法: 将冰块或冷水包裹在毛巾中,敷在额头、颈部或腋下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可以帮助降低体温。此外,也可以用冷水擦拭身体,以增加散热。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身体迅速降温,减轻中暑的症状。冷敷可以降低身体温度,减少出汗,从而缓解中暑带来的不适。 🌲休息与降温: 中暑时,身体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可以找一个阴凉的地方休息,如果可能的话,打开风扇或空调,以帮助降低体温。保持身体凉爽,有助于恢复体力,减轻中暑的症状。 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密切观察: 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心跳、呼吸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使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遵医嘱使用使用解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 🌱及时就医: 严重时不要犹豫,若中暑症状严重,如意识不清、抽搐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通过这些传统的土办法可以更好地应对中暑的挑战,除此外还要了解其他的解暑方法,具体详情点击图片观看。如果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分享和探讨。📄
824
2024-09-25
饭后能洗澡吗
朱建秀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饭后可以洗澡,但需要等待一段时间,饭后立即洗澡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立即洗澡可能会影响消化过程,甚至引起不适,但具体情况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消化是一个需要大量能量的过程,人体需要将血液集中输送到胃肠道,以帮助食物分解吸收。如果饭后立即洗澡,特别是洗热水澡,会使皮肤血管扩张,造成消化器官暂时性缺血,长期以往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如果选择冷水浴,会导致身体突然收缩,同样不利于消化,甚至可能引发胃痉挛或其他不适。 考虑到不同人的体质差异,饭后洗澡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对于一些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来说,饭后洗澡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引发胃胀、恶心等症状。对于体质较强壮的人来说,这种影响可能并不明显。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建议饭后至少等待一小时左右再洗澡,以便给身体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初步的消化工作。 洗澡时间的选择也很重要,如果是在冬天,饭后洗澡可能会让身体感到更加舒适温暖,但是最好等到食物基本消化后再进行。炎热的夏季,饭后洗澡虽然能够快速降温,但同样建议稍作等待,以免影响消化。对于有心脏病史的人士而言,饭后洗澡尤其是热水浴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应该更加谨慎。 为了确保健康,饭后不宜立即洗澡,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洗澡时间,尤其是在饭后,应给予足够的休息时间,让身体更好地完成消化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我们的健康。
620
2024-09-25
针灸的坏处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针灸在缓解疼痛、治疗多种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尽管针灸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仍有一定概率会导致不适、局部出血或瘀青乃至更严重的并发症。 1.轻微不适: 初次接受针灸治疗的人可能会感到一些不适,如针刺感或短暂的疼痛。通常是正常的,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则需向医生反映。 2.局部出血或瘀青: 由于针灸涉及皮肤穿刺,部分患者可能会经历少量出血或形成小范围的瘀青。对易出血或正在服用抗凝血剂的患者而言,相对比较尤为重要。 3.心理因素引发的问题: 对恐针或对针灸持有恐惧心理的人来说,针灸可能导致焦虑甚至恐慌发作。因此在选择医疗机构时应确保其卫生条件良好,针具使用前后严格消毒。 4.神经损伤: 较罕见,但错误的操作可能会导致神经损伤。特别是在靠近重要神经区域施针时,操作者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5.内脏损伤: 深度不当或方向错误的针刺有可能造成内脏损伤,尽管非常少见,但仍需引起重视。 6.全身性反应: 极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或其它全身性症状。已知对金属过敏的人群,应该告知医生以便选择合适的针具材料。 应当选择正规医院或诊所,并确保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针灸治疗的风险。在针灸前后及时沟通反馈也可以减少不适,维护自身健康。
1102
2024-09-25
又像风寒又像风热,怎么办
朱建秀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医将感冒大致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但人体体质复杂多变,有时症状可能相互交织,难以截然区分。此时需要细致观察症状、合理调整生活方式等,通过综合调理,往往能够有效缓解病情,恢复健康。 1、细致观察症状: 详细记录自己的症状表现,如是否怕冷、发热、出汗、咽喉疼痛、咳嗽、痰的颜色及质地等。风寒感冒常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流清涕、咳白痰等;而风热感冒则多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咽喉红肿疼痛、痰黄粘稠等。但若两者症状并存,可能提示体内既有寒邪又有热邪,或是体质较为特殊,反应复杂。 2、调整饮食与作息: 无论何种感冒,保持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摄入都是基础。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等,以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对于寒热交织的情况,可尝试一些温和、平衡的食疗方,如姜汤配枸杞,既能驱寒又不易上火。 3、中医调理: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寻求中医医师的帮助。中医会根据患者的体质、脉象、舌苔等综合情况,辨证施治。对于寒热错杂的病症,中医可能会采用辛温解表与辛凉解表相结合的方剂,以达到既散风寒又清内热的效果。 4、改善环境: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或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再次受寒或受热。 如果症状持续不减或加重,或自己无法判断,最安全的做法是及时就医,让专业的医生根据具体症状进行诊断并给出治疗建议。自我诊断和治疗有一定风险,特别是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人、小孩等更需谨慎。
760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