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专科科室相关科普
红细胞多少才算肾炎?一篇文章带你弄明白!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红细胞属于我们科室常见的检验指标,有些朋友在进行尿常规检查后,看到尿液中红细胞数量有点高,就开始感觉恐慌。于是就联想到肾脏非常常见的疾病,也就是肾炎,开始想着出现红细胞是不是意味着得了肾炎? 其实红细胞在尿液中的出现确实可能是肾脏出现问题的信号之一,但是红细胞数量的多少并不能直接等同于肾炎的诊断哦!咱们还是要从多方面分析滴~ 因为红细胞的升高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尿路感染、结石,甚至剧烈运动后都可能出现短暂的红细胞升高。想要确诊肾炎,有一个值很重要,那就是尿中异常红细胞比例。如果说异常红细胞比例大于75%,这种情况下才能可能是患有肾炎。 而在生活中遇到尿液中红细胞升高的情况,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 📢尿红细胞升高,调整生活方式是关键! ✅多喝水,勤排尿 喝水不仅能帮助你身体排毒,还能稀释尿液中的有害物质,减轻肾脏负担。而且你需要养成定时排尿的好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减少尿液在膀胱内滞留的时间,这样可以避免导致尿道炎症,避免尿液中红细胞增多的情况! ✅饮食调整,低盐低脂 减少盐分摄入,少吃咸菜、腊肉、腊鱼等食物,以降低肾脏的负担,让肾脏更健康。另外要少吃高脂的食物,如奶油蛋糕、红烧肉、动物内脏等,减少损失肾脏功能,避免尿道疾病导致的红细胞升高。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充足的睡眠是肾脏修复的重要时间,尽量保持每天7-8小时的睡眠,让肾脏得到充分休息。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自护力。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当然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肾脏损伤。这时候就可以尽量减少肾脏疾病,缓解尿红细胞升高导致的不适症状。 记住这些小技巧,调整生活方式,可以让尿红细胞回归正常,肾脏更健康!当然,如果尿红细胞持续升高或伴随其他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哦! 🔍那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还把肾炎的相关征兆放在图上了,可以点开看看哦~记得帮我点点赞,转发一波!
681
2024-06-17
尿毒症早期症状自查
杨世峰
副主任医师
肾脏内科
尿毒症早期症状主要表现在皮肤、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部分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发现。 1、皮肤: 尿毒症早期患者可能出现尿毒症面容,表现为皮肤变得干燥粗糙,面色发黄、发暗。皮肤可能出现掉屑,在皮肤露出来的地方轻轻揉搓容易造成皮肤淤斑,这是尿毒症引发的贫血导致的。 2、消化系统: 早期尿毒症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严重时会发生恶心、呕吐、厌食。部分患者会有胃肠道出血表现,这是毒物刺激胃和肠道黏膜导致的。 3、神经系统: 尿毒症产生的多种毒素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早期患者会感到浑身无力、头疼、血压升高、记忆力下降,有时会出现焦躁、易怒的精神状态。身体的肌肉会出现抽搐现象,时间久了可能出现面无表情和贪睡。 4、呼吸系统: 患者会变得呼吸沉重并且呼吸变慢,加重后可能还伴随呼吸出来有尿液的味道,出现尿毒症肺炎、胸膜炎。 5、泌尿系统: 尿毒症为慢性肾脏疾病,早期患者会出现尿蛋白阳性,尿液呈泡沫状,还会出现腰痛症状。 6、全身: 因患有尿毒症后,患者会出现贫血,还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而且由于肾功能出现障碍,无法顺利排出体内的水分,就会出现下肢或全身水肿症状。 部分患者早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发现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影响预后,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对尿毒症病情的控制有重要作用。
3858
145
2024-06-17
喝啤酒上厕所频繁是不是肾不好
杨世峰
副主任医师
肾脏内科
喝啤酒上厕所频繁并不代表肾不好,喝啤酒频繁上厕所主要是由于啤酒内水分含量过多,以及含有利尿成分导致的,通常说明肾功能是正常的,如果肾不好,会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现象。 啤酒属于酒精饮料的一种,里面含有大量水分,进入人体以后会导致水电解质失衡,从而使肾脏产生大量尿液,然后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并且排出体外。另外啤酒里面含有酒精等成分,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也会引起喝啤酒频繁上厕所的症状,所以喝啤酒上厕所频繁不能够代表肾不好。肾不好一般是指肾功能不好,如果出现肾功能不好的情况,患者会出现肢体浮肿、血压升高、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少尿甚至无尿的现象。虽然喝啤酒上厕所频繁并不代表肾不好,但是平时应该注意少喝或不喝啤酒。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在平常的饮食方面,建议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为原则,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比如肥肉、五花肉等,也不要吃过咸的食物,比如咸鱼、咸菜等,以免出现水钠潴留的情况。 如果出现肾功能不好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肾内科就诊,做肾脏影像学检查、尿常规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明确具体病情。
3370
205
2024-06-17
β2微球蛋白偏高的原因及危害
杨世峰
副主任医师
肾脏内科
β2微球蛋白偏高的原因包括原发性肾功能下降、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肾脏并发症,以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肝肾炎症、免疫性疾病等,危害包括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等。 1、原发性肾功能下降: 当病人的血中β2微球蛋白偏高时,病人的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此时需要病人保护肾功能,禁止使用肾毒性药物。 2、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肾脏并发症: 当病人尿中β2微球蛋白偏高时,提醒病人存在肾小管损伤,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可能是病人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引起肾脏神经及血管受损,从而导致肾功能损害,此时应当治疗病人的原发病,改善病人的高血压状态,控制血糖变化,可以遵医嘱使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药物治疗原发病。 3、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当病人血中的β2微球蛋白变高时,还需要考虑到病人出现血液系统肿瘤的可能,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如多发性骨髓瘤是由于轻链蛋白存在肾毒性,会在肾小管聚集并影响肾功能,因此可能会损坏肾脏功能,可以遵医嘱使用环磷酰胺片、注射用硼替佐米等治疗肿瘤疾病。 4、肝肾炎症: 通常β2微球蛋白偏高还见于肝炎、肾炎,由于肾脏或肝脏出现炎症,导致肾小管损伤或滤过功能增加,导致β2微球蛋白潴留,引起升高的现象。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保肝、肾治疗。 5、免疫性疾病: 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会对肾脏产生损害,因此会引起肾脏功能下降,出现β2微球蛋白偏高。 如果β2微球蛋白偏高,可能会导致肾脏疾病,损害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继而会导致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呼吸功能衰竭,可能会威胁到病人的生命。β2微球蛋白偏高有很多种原因,出现相应症状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于肾内科,通过血液检查、X线、CT、骨髓穿刺等明确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不可盲目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3878
354
2024-06-17
成人一天尿量
杨世峰
副主任医师
肾脏内科
成人一天正常尿量为1000-1500ml,尿量取决于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重吸收量,如果24小时尿量<400ml为少尿,24小时尿量<100ml或12小时内无尿者为无尿,24小时尿量≥2500ml为多尿。 尿量取决于每天的摄入液体量以及其他途径排出的液体量,受到饮食、气温变化、环境、情绪紧张、疼痛等因素影响。正常情况下24小时平均尿量约为1200ml,如果大量喝水、喝茶、喝汤或进食甜食、甜饮料、糖水等,或使用利尿剂,加上运动少、出汗少等,可能会出现尿量较多现象,如24小时尿量达到或者超过2500ml。如果发生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可能导致利尿,内分泌激素分泌异常、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先天缺陷、肾小管浓缩功能不全等,也可出现多尿现象。 如果处于炎热的夏季,进行高温作业、剧烈运动等,可能导致大量出汗等,使尿量减少,如24小时尿量不足400ml,及时补充体液后可恢复正常尿量。如果肾脏供血不足,如大量失血或体液丢失、肾血管狭窄或栓塞、急性肾功能损害等导致肾脏缺血、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肾小管坏死,也可能使尿量减少,如果出现肾功能衰竭情况,甚至可能会导致无尿,如24小时尿量不足100ml。 正常人的尿液为淡黄色至深黄色,性状完全透明,如果出现尿量、颜色异常,建议及时去医院肾内科就诊,完善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及时明确诊断。
3706
470
2024-06-17
尿毒症早期症状
杨世峰
副主任医师
肾脏内科
尿毒症早期症状主要有胃肠道症状、皮肤症状、血液循环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等。药物因素、遗传因素等,使肾脏损害而导致慢性肾脏病,随着慢性肾脏病进展,可导致肾功能不可逆衰竭,最终发展形成尿毒症。 1、胃肠道症状: 存在尿毒症时肾脏不能把体内毒素、代谢物排出体外,容易影响胃肠功能,可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还会出现腹胀、厌食、嗳气等症状。 2、皮肤症状: 尿毒症可导致双肾功能衰竭,体内毒素无法排出体外,会导致身体内毒素水平过高,影响周围末梢神经,会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还可导致水钠潴留以及电解质失衡,从而导致胸腔积液、肢体浮肿,如眼皮、双下肢等部位浮肿。 3、血液循环系统症状: 患有尿毒症时肾功能异常,排尿功能也会出现异常,就可以导致排尿量减少,引起血容量增多,从而造成血压升高。 4、呼吸系统症状: 如果患有尿毒症,可以导致尿素在体内堆积,尿素含量升高,从呼吸道排出,便会出现氨气的味道。 5、其他症状: 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乏力、腹痛、心律失常等症状,女性患者可出现月经紊乱、月经量增多或减少,男性可出现阳痿、早泄、性欲衰减等情况。 上述症状为尿毒症早期症状,建议尿毒症患者及时去医院肾内科做血肌酐检查、肾穿刺活检等明确自身情况,及时进行治疗,可以进行透析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3516
30
2024-06-17
为什么有的肾衰竭一辈子没事
杨世峰
副主任医师
肾脏内科
有的肾衰竭一辈子没事,可能是单侧肾衰竭、坚持透析治疗等原因,如果经济条件好,还可以进行肾移植手术,其预后较好,可能也不会影响后续的生活。 肾衰竭是指人丧失了部分或全部的肾脏功能病理状态,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等临床症状。如果患者只是一侧肾脏出现了衰竭,但另一侧肾脏是健康的,仍然能把体内的水分和毒素排出体外,一般不会影响患者后期的生活,可能一辈子也没事。另外,出现肾衰竭后,患者如果坚持进行透析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将人体内的血液引流至体外,再通过人工合成的一种半透膜将血液内毒素及多余水分除去,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腹膜透析原理与血液透析类似,但是腹膜透析是以人体自身腹膜作为透析膜,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都可以代替肾脏功能,从而保证患者正常生活。如果患者的双肾功能衰竭,甚至出现尿毒症,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肾移植手术,可以重新建立肾脏功能,通常预后较好,患者可能一辈子也没事。 如果肾衰竭患者出现少尿、乏力等症状,建议去肾脏内科做彩超检查、尿常规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血肌酐检查,必要时做肾穿活检明确诊断。
3136
275
2024-06-17
腰两侧酸痛是肾功能不好吗
杨世峰
副主任医师
肾脏内科
腰两侧酸痛可能是肾功能不好,比如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肾结石等,但也不排除是其他疾病导致,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输尿管结石等。因此患者还要结合相关检查进行判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一、肾功能不好: 1、肾盂肾炎: 通常是由病原体侵袭尿路而引起的肾脏炎症,患病后炎症会对肾盂局部造成刺激,从而引起患者的腰两侧出现酸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青霉素V钾颗粒等抗生素杀菌消炎,如果伴有尿路梗阻,可能需要手术疏通尿道。 2、肾小球肾炎: 多与感染、免疫等因素,导致肾小球损伤有关。如果患者存在肾小球肾炎,患病后容易引起肾脏体积增大,可能会对肾脏的包膜进行牵拉,从而引起患者出现腰部两侧酸痛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利尿,以及泼尼松冲击治疗,如果存在感染则可使用头孢克洛杀菌,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如果损伤较为严重,出现肾衰竭、尿毒症等情况,也可考虑肾移植。 3、肾结石: 如果患者存在肾结石,结石在滑动的过程中会刺激肾脏黏膜,也会引起腰两侧酸胀、疼痛的情况。患者可通过超声体外碎石、手术取石等方式治疗,结石较小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排石颗粒排石。 二、其他疾病: 1、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突出的腰椎间盘容易压迫或刺激神经根,导致出现腰两侧酸痛的现象。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美洛昔康等药物止痛,并辅以局部按摩,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也可手术切除突出的腰椎间盘。 2、腰肌劳损: 患病后容易导致腰部两侧的肌肉出现炎性水肿,而且还会刺激到肌肉纤维,导致肌肉出现痉挛的情况,从而引起腰两侧酸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美洛昔康等药物止痛,并局部按摩缓解疼痛。 3、强直性脊柱炎: 多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引发脊柱周围组织炎症,而出现腰两侧酸痛的症状。疼痛严重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美洛昔康等药物止痛,同时应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药物抑制免疫系统功能。 4、输尿管结石: 结石在活动的过程中容易刺激输尿管黏膜,导致输尿管平滑肌出现痉挛,从而引起患者腰两侧酸痛的情况。患者可通过超声体外碎石、手术取石等方式治疗,结石较小时也可遵医嘱服用排石颗粒排石。 建议患者出现腰两侧酸痛症状后,需要去往医院的肾内科等科室就诊,通过腹部B超、尿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如果为肾病引发,则患者应注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4110
145
2024-06-17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误差多少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误差是多少一般无法明确判断,一般可以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血肌酐水平,用特定的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同时能了解机体肾功能状况。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双肾在每分钟产生的超滤液总量,主要是根据血液中的血肌酐和尿肌酐来判断肾单位损伤的程度和发展状况,正常肾小球滤过率是80-120ml/min。肾小球滤过率主要与患者的年龄、饮食、运动等因素有关,可以将患者的血肌酐水平、性别、年龄、体重等因素代入特定的公式计算出来肾小球滤过率。男性肾小球滤过率=1.23×(140-年龄)×体重/血肌酐,女性肾小球滤过率=1.04×(140-年龄)×体重/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误差通常不大,但是不能明确具体的误差值。 肾小球滤过率血中肌酐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若机体食用了富含蛋白质饮食或运动后肌肉分解代谢加快,可能会影响肌酐水平,估算出来的肾小球滤过率会存在一定误差,若应用的公式不统一,也会造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存在误差,误差值一般无法明确判断。 人们可以前往肾内科就诊,进行血生化等检查了解自身肾小球滤过率,在检查前应避免食用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等,避免剧烈运动。
4120
398
2024-06-17
肌酐82怎么办
杨世峰
副主任医师
肾脏内科
如果患者是血肌酐82μmol/L,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进行处理。如果患者是尿肌酐82mmol/24h,通常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及其他治疗。肌酐通常指血肌酐和尿肌酐,两者的正常范围不同。 1、血肌酐: 肌酐是身体的新陈代谢废物,主要靠肌肉组织代谢产出,大部分通过肾脏排泄,是反映肾脏功能的指标。男性血肌酐的正常值是53-106μmol/L,女性血肌酐正常值为44-97μmol/L。如果是血肌酐82μmol/L,属于正常情况,不需要进行治疗。 2、尿肌酐: 男性尿肌酐的正常值为7-18mmol/24h,女性尿肌酐正常值为5.3-16mmol/24h,如果患者尿肌酐82mmol/24h,通常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升高的疾病引起,常见于妊娠期或糖尿病肾病早期。妊娠期随着胎儿不断增大,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孕妇摄入蛋白质食物,在未消化、排出情况下,会导致尿肌酐升高,一般不用给予特殊治疗。如果是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遵医嘱可以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百令胶囊等药物,减轻和防止组织炎症反应、控制血糖等,同时可遵医嘱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如果患者肌酐异常,应及时去医院的肾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检查、CT检查、超声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身体状况,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适当锻炼,如跑步、跳绳等,提高抵抗力。
3410
179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