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平医生
网站导航
尹国平
尹国平 副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专业擅长 诊治咽喉疾病,如声带息肉、咽喉良性肿瘤等;头颈肿瘤,如喉癌、下咽癌、甲状腺癌、颈部肿物等;鼻部疾病,如鼻窦炎、鼻息肉等;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尤其是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俗称“鼾症”)的病情评估及治疗。
医生简介 尹国平,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诊治咽喉疾病,如声带息肉、咽喉良性肿瘤等;头颈肿瘤,如喉癌、下咽癌、甲状腺癌、颈部肿物等;鼻部疾病,如鼻窦炎、鼻息肉等;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尤其是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俗称“鼾症”)的病情评估及治疗。2004年8月至2014年8月于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习、工作,2010年获博士学位,历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2014年9月至今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睡眠呼吸障碍;咽喉气管食管疾病。擅长儿童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的病因评估及综合治疗、成人睡眠呼吸障碍疾病(鼾症)的综合诊疗、咽喉部肿瘤的微创治疗、发音障碍性疾病的手术治疗、睡眠与生物节律障碍疾病评估治疗、复杂睡眠疾病的综合诊疗以及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的诊疗。主持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青苗计划”课题1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项,作为分中心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作为第二申请人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北京市医管局“杨帆计划”1项。另参与该领域国家自然基金的研究工作4项,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2016年获批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首批“青苗”培养人才。5次在国际大会上发言,10余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言,多次参与组织全国性大会或学习班,并担任授课教师及部分现场翻译。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综述1篇,参编专著4部,获专利2项。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青年常委、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会睡眠医学分会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青年委员、Laryngoscope杂志国际审稿人、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审稿人。
  • 关注
  • /
  • 昨日浏览
  • /
  • 总浏览

尹国平的出诊信息

更多

尹国平的科普

尹国平医生共发布了
42
篇科普内容

“打唿噜”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危害?

2018.03.26
睡觉“打唿噜”似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太司空见惯的事了,也因此不被老百姓甚至是医务人员重视。而儿童打唿噜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就更容易被家长们忽视。其实,相关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小小的“唿噜”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伤害,由于儿童尚处在身体发育的特殊阶段,打唿噜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终生的损害。那么,“打唿噜”到底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危害呢?首先,“打唿噜”时孩子是张口唿吸的,而我们人体正常的唿吸模式是经鼻唿吸。当出现张口唿吸时,经鼻唿吸就会减弱或消失,而缺少了气流“刺激”的鼻腔就会出现发育迟缓,造成鼻腔内的空间减小,从而进一步增加经口唿吸的比例,甚至出现白天不睡觉时也张口唿吸的现象。与此同时,长期的经口唿吸会造成口腔发育的异常,出现口腔顶部(也就是鼻腔底部)高拱,口腔顶的高拱会造成口腔左右径的减小,进一步造成牙床面积的减小,出现牙齿排列不齐,上牙前突等表现。此外,长期的张口唿吸还会造成下颌发育不良,出现下颌窄小、后缩等表现。上述一系列的改变,最终会造成孩子面型发育的异常,影响孩子一生的容颜。其次,严重的“打唿噜”会造成唿吸的暂时停止或者是通气不足,从而引起血液中氧气含量的降低,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之为“睡眠唿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一旦打唿噜到了这种程度,其危害就更大了。大家知道,我们人体每个细胞的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氧气,一旦出现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减低,就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造成损害。大脑作为人体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在低氧损害中是首当其冲的。研究证实,低氧会造成神经系统发育的延迟,出现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下降。多项调查发现,睡眠唿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孩子较普通孩子学习成绩明显较差。此外,打唿噜带来的低氧还会造成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精神症状,来自台湾的一项大规模调查发现,大约有40-50%的患有睡眠唿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孩子会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当然,除了神经系统会受到低氧的损害外,身体的其他器官也难逃低氧的损害,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夜间尿床等。总之,睡眠唿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孩子的危害是全身性的。再者,打唿噜的小孩容易并发“鼻炎”、“中耳炎”等病症,其原因是儿童打唿噜主要是由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引起的。腺样体是位于鼻腔后部的一团淋巴组织,其作用类似于扁桃体,儿童时期比较发达,能够帮助提高免疫力。但是,当腺样体过度肥大时就会造成鼻腔后部的阻塞,从而影响鼻腔分泌物引流,使鼻腔的自我清洁能力下降,引起流鼻涕等鼻炎症状。此外,我们的耳朵和鼻子之间有一个管道相通,我们称之为“咽鼓管”,这是耳朵与外界交通的唯一通道,通过这个管道的不断开放和关闭,耳朵才能保证内部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维持正常的功能。咽鼓管唯一的开口就位于鼻腔的后端,当腺样体肥大时,会造成咽鼓管的堵塞,使耳朵内形成负压,引起耳朵内积水等中耳炎的表现。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就会明显影响孩子的听力,引起传导性耳聋。儿童由于咽部肌肉相对不够发达有力,通常唿噜声不会像成人那样响亮,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容易被家长忽视。那么,当孩子出现什么样的症状时家长们就应该警惕孩子可能有打唿噜的问题呢?当孩子出现睡眠时张口唿吸,唿吸音粗,睡觉时不安稳、频繁翻身,喜欢趴着睡觉等情况时就应该仔细观察孩子是否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孩子的病情,影响其生长发育,给孩子留下一生的“遗憾”。
尹国平 副主任医师
4.03万 89

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手术还是保守治疗?

2018.03.26
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的危害已经被很多家长所认识,积极治疗也是所有家长的共识,但是面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思前想后,难以抉择。按照一般的思维逻辑,手术肯定比药物治疗要损害大,风险高,因此,本着趋利避害的正常反应,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通过保守治疗来解决问题,而拒绝手术。那么,这种想法对吗?其实,这个想法不完全对也不完全错,关键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手术与药物治疗的利与弊。首先我们来说说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家长们所担心的问题总结起来无非有两方面,第一是担心手术损害和创伤,尤其是关心全麻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第二是担心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后影响免疫功能。那么,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手术有损伤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任何的手术操作都会有一定风险,但是随着手术器械与方式的改进,其创伤已经很小,手术的风险也比较小,目前最大的风险是术后的出血,其发生率在0.1%-1%左右,通常来说比较小的出血通过局部冷敷、血管收缩药物的使用都能够很好的控制,不会带来大的危险和损害,但是一旦出血量比较大,就有向气管内倒流引起窒息的风险,通常需要二次进入手术室止血,其风险相对较大。从总体的发生率来讲,大的术后出血非常少见,在笔者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目前还没有碰到过,在相关的文献报道中也极少出现。所以,总体上讲,手术的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关于全麻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几乎是没有影响的,尤其是3岁以后的患儿,接受全麻与未接受全麻的孩子在智力水平、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行为等方面均无差异。最后,说一说关于免疫力是否会受到影响的问题,腺样体、扁桃体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尤其在儿童时期,二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两者的功能不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在它们周围的粘膜下有很多具有相同功能的淋巴组织,完全可以替代它们的功能,此外,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具有强大的储备能力,腺样体扁桃体只是这个系统里很小的一个角色,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代偿。从相关的研究数据看,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后,相关的免疫指标会略有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大约1个月左右,其指标会恢复到术前的水平。对于个别反复扁桃体腺样体发炎的孩子,术后的免疫指标会比术前明显改善,因此,非但不会出现易感冒的情况,反而会更不容易出现感冒、鼻炎、咽炎的情况。再说说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发病期的孩子,药物治疗是首选的。如果治疗及时得当,通常很容易控制症状。对于症状较轻的孩子,我们也是提倡首选药物治疗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鼻喷药物(以鼻喷激素为主)和促进分泌物排出的药物。相关的研究数据显示,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鼻喷激素1-2个月),对于轻症的患者,通常能获得很好的疗效,并能较长时间的维持。在药物治疗中家长们最担心的是激素的副作用问题,在这个“谈激素色变”的时代,很多家长愿意选择非激素治疗,尤其是中药治疗。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首先,鼻喷激素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多个研究的证实,其次,目前有证据证明治疗有效的药物就是鼻喷激素。那么,什么情况下就不应该只考虑药物治疗呢?在病史时间很长(3个月以上),症状很重(严重的打唿噜甚至是出现唿吸暂停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等情况下就应该及时的谋求手术治疗的方式。其原因在于长期的反复炎症会造成大量炎性因子的生成,其对身体的损害可能远大于腺样体扁桃体存在所带来的益处,此外长期大量药物的使用会对肝肾等器官造成慢性损害,其危害可能远大于一次全麻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因此,对于病情较重的孩子,目前的观点认为手术是一线的治疗方式。最后谈一谈手术时机的问题,传统观念认为4岁以后才可能进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目前此观点已经被学术界所否定。目前的观点认为,手术没有绝对的年龄限制,主要取决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报道中此类手术的最小年龄是出生后6个月。综合考虑手术风险、患儿的免疫功能代偿等方面,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3岁以后手术更为安全。但是也不主张过度的拖延手术时间,因为孩子在4-7岁时是面型发育的一个高峰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通常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面型发育异常,在有些情况下需要在手术后进行口腔正畸的后续处理,增加治疗的难度和时间成本。
尹国平 副主任医师
6.77万 2

戴呼吸机能治愈睡眠呼吸暂停吗

2018.03.26
戴了唿吸机,就能不打唿噜了吗?打唿噜是由于气流冲击狭窄的咽腔粘膜引起组织震动产生的,而唿吸机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唿吸机增加气体的压力来扩大气道,消除气道的狭窄和阻塞。没有了狭窄的气道,气流就不会引起咽腔粘膜组织的震动,唿噜也就消失了。戴唿吸机,可以治好唿吸暂停引起的困倦、血压等问题吗?如果唿吸机的压力等相关参数设定合适,带唿吸机后就能有效的消除唿吸暂停和低氧血症,从而阻断唿吸暂停引起的相关损害,如白天犯困、血压升高、夜尿增多等,因此,带唿吸机可以治好唿吸暂停引起的困倦、血压等相关问题。需要终生佩戴吗?还是带一段时间之后就能矫正过来,不用再带了?通常唿吸机需要终生佩带,就如同现在药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吃药后血压、血糖都能很好的控制,一旦停药血压、血糖就会再次升高。唿吸机也如此,带机后相关的症状消失,病理损害阻断,但停用后,症状会再次反复。但如果通过带唿吸机有效减肥,在体重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有可能摘掉唿吸机。唿吸机是每天晚上都要带吗?如果偶尔出差没有带,有影响吗?唿吸机推荐每天使用,这样效果最好,但如果偶尔不带,也不会有太大影响,通常来说,如果每周带机时间超过总体睡眠时间的70%,对预防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就有很明显的作用。有患者担心唿吸机“成瘾”,有必要吗?带唿吸机不会“成瘾”。有极少数患者由于带机后睡眠质量显着提高,一旦不带机会有所不适应,出现失眠等情况,但不是“成瘾”。
尹国平 副主任医师
6.18万 39
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医生名片
尹国平
副主任医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尹国平医生名片,扫码随时随地问诊
纠错
*请问您是医生本人吗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信息纠正后给您反馈
*填写您发现的错误信息
0/2000
可在此处上传错误信息截图(最多9张)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