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保健中心科室相关科普
医生解答:高血压四项是哪四项
孙东升
主任医师
老年病科
💟一般情况下,很多人对高血压四项的具体内容并不十分清楚。其实,高血压四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项目。 🌳肾素活性: 肾素由肾脏近球细胞产生,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Ⅰ。肾素活性的测定对于高血压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肾性高血压和内分泌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 🌳血管紧张素Ⅰ: 是由肾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产生的十肽。它在体内会进一步被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Ⅰ的水平变化可以反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状态。 🌳血管紧张素Ⅱ: 由血管紧张素Ⅰ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生成。它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可导致血压升高。同时,它还能刺激醛固酮的分泌,进一步影响水盐代谢和血压调节。 🌳醛固酮: 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主要作用是促进肾脏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和钾离子的排泄,同时也能促进水的重吸收,从而影响血容量和血压。醛固酮的分泌受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以及其他因素的调节。 如果进行高血压四项检查,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各项指标均正常: 如果高血压四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可能表明患者的高血压并非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异常引起,需要进一步排查其他病因。 🌸部分指标异常: 如果其中一项或几项指标异常,可能提示存在特定的疾病。例如,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升高、醛固酮升高,可能提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素活性升高、血管紧张素Ⅱ升高、醛固酮降低,可能提示肾血管性高血压等。 如果发现高血压四项检查结果异常,建议及时就医诊断,以免延误病情。对于高血压患者,除了进行相关检查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一些事项,详情戳图片了解。如果您对高血压四项还有更多疑问,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485
2024-09-20
医生解答:血压低怎么治疗?
孙东升
主任医师
老年病科
💟血压低,医学上称为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血压异常情况。低血压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了解低血压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措施,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饮食营养方面 给予高营养、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和烟酰胺等,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适当饮用咖啡、可可和浓茶,能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血管舒缩中枢功能,对提升血压和改善临床症状有一定帮助。 🍀适当运动 参加运动和医疗体育,如医疗体操、保健操、太极拳、气功、按摩以及理疗等。这些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调节能力,从而提升血压。 🍀药物治疗 对于上述治疗无效且临床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小剂量激素,如醋酸氟可的索。这种药物具有水钠潴留作用,能通过增加血容量来提高血压。必要时,可辅以咖啡因、麻黄碱肌内注射。同时,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出现头晕可给予改善脑供血的药物等。 在治疗低血压的过程中,以下几点注意事项需要牢记: ❗注意监测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血压变化情况,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避免熬夜,保持8小时以上充足的睡眠。 ❗保持饮食均衡: 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三文鱼、蓝莓等,提高身体素质。 若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不适,请及时就医。血压低的常见人群有哪些?详细内容请看图片,如果对于血压低怎么治疗还有其他不解之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667
2024-09-20
医生解答:打呼噜的原因
孙东升
主任医师
老年病科
🔔在医学理论上,打呼噜(或称为打鼾)确实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主要包括中枢性、阻塞性以及混合性三种疾病因素。 🎯中枢性方面的疾病:这类打呼噜的原因与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异常有关。例如,植物神经紊乱、血栓系统疾病、脑出血或脑梗塞等,都可能影响呼吸中枢的正常运作,导致在睡眠中呼吸节律异常,进而产生打鼾现象。这类患者可能还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乏力等。 🎯阻塞性方面的疾病:这是最常见的打呼噜原因。它通常由于上呼吸道某个或多个部位的狭窄或阻塞引起,如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这些病变会导致鼻腔通气不畅;另外,口腔病变如巨舌症、舌肿瘤、舌根部异位甲状腺等,也会使舌体肥厚,咽腔狭窄,阻碍气流通过。此外,肥胖也是阻塞性打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肥胖者的颈部脂肪堆积可能压迫呼吸道,导致咽部堵塞,引起气流不畅。 🎯混合性方面的疾病:这类打呼噜则是由中枢性和阻塞性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患者可能同时存在神经调节异常和呼吸道结构异常的问题,使得打呼噜的症状更加复杂和严重。 如果打呼噜的症状持续或加重,一定要引起重视。长期打呼噜可能引发哪些并发症?详细内容请戳图片,早期明确原因和治疗是关键,能够有效缓解症状,避免病情恶化。如果对打呼噜的原因还有其他疑问,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727
2024-09-20
医生解答:解决晚上打呼噜小方法
孙东升
主任医师
老年病科
🔔打呼噜,是多种因素引起呼吸道不畅而产生的声响。不仅可能影响自身和他人睡眠,还可能暗示着健康问题。一般情况下,没有解决晚上打呼噜最完美的秘方这一说法,不过,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 ✅调整睡眠姿势:尽量选择侧卧睡眠,避免仰卧。侧卧可以减少舌根后坠,使呼吸道更加通畅,从而减轻打呼噜的症状。可以在睡衣背部缝一个小口袋,放入一个网球,这样有助于在睡眠中保持侧卧姿势。 ✅控制体重:肥胖是引起打呼噜的常见原因之一。减轻体重可以减少颈部和咽部周围的脂肪堆积,从而扩大呼吸道,降低打呼噜的风险。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控制体重,如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同时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避免饮酒和吸烟:酒精和尼古丁会使喉部肌肉松弛,导致呼吸道狭窄,加重打呼噜。如果有饮酒或吸烟的习惯,尽量减少摄入量,并在睡前数小时内避免接触。 ✅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以减少鼻腔和咽喉的干燥,有助于减轻打呼噜。使用加湿器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缓解呼吸道的干燥。同时,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以防止细菌滋生。 🔔不过,在使用这些方法时,以下人群需要注意: 🔹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群:如果打呼噜伴有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等症状,可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种情况下,单纯的小秘方可能无法有效解决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如鼻炎、扁桃体肥大、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可能会加重打呼噜。在尝试缓解打呼噜的方法时,要同时积极治疗呼吸道疾病,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对一些方法的适应性不同。在选择缓解打呼噜的方法时,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劳累或引起其他不适。 当打呼噜严重影响睡眠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时,详情见图片。如果您对解决晚上打呼噜的方法还有其他疑问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沟通。🌸
337
2024-09-20
医生解答: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
孙东升
主任医师
老年病科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心脏和血管造成持续性损害。了解其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详细介绍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几种常见症状及其应对措施。 📍心悸:高血压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引起心脏功能异常。会感觉心跳加快、不规律,可遵医嘱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地高辛片等药物进行控制。 📍胸痛:高血压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心脏供血不足,胸部会产生压迫感、疼痛,可能放射至手臂、颈部等部位,可遵医嘱服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呼吸困难:心脏负担过重,导致心脏功能减退,会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可遵医嘱服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药物减轻心脏负担。 在应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症状时,以下几点注意事项需牢记: ✅定期监测血压: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及时发现异常,以便医生更改治疗方案。 ✅保持良好习惯:戒烟、限酒,保持8小时以上充足的睡眠,减轻心脏负担。 ✅适当运动:建议每天进行半小时的运动,如瑜伽、普拉提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 🔚若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如何预防高血压性心脏病?详细内容请看图片,如果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还有其他不解之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619
2024-09-20
探究:血压差小于30mmHg的原因和危害
孙东升
主任医师
老年病科
👉血压差即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范围一般在30-40mmHg。当血压差小于30mmHg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了解这些原因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一情况至关重要。 ⏩心包积液:当出现心包积液时,心脏的舒张功能受到限制,导致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减少,从而使收缩压降低,舒张压相对变化不大,进而造成血压差变小。 ⏩严重心力衰竭: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能力下降,泵血功能减弱,会使血压差减小。 ⏩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会阻碍心脏将血液泵入主动脉,导致心脏输出的血量减少,收缩压降低,而舒张压变化相对较小,引起血压差缩小。 接下来是为大家分享的几点关于血压差小于30mmHg可能带来的危害: 💫器官供血不足:由于心脏输出的血量减少,会影响各个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如大脑、心脏、肾脏等。可能导致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心慌、胸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导致晕厥、肾功能不全等。 💫心肌缺血:心脏本身的供血也可能受到影响,容易引发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等症状,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组织缺氧:器官供血不足会进一步导致组织缺氧,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长期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逐渐衰退。 🌷如果发现血压差小于30mmHg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诊断,以免延误病情。对于血压差异常的情况,除了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一些事项,详情可戳图片了解。如果您对血压差小于30mmHg的原因和危害还有更多疑问,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791
2024-09-20
医生解答:睡觉为什么会打呼噜?
孙东升
主任医师
老年病科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夜晚安静的时刻,突然被一阵阵鼾声打破宁静。打呼噜不仅影响他人休息,还可能暗示着身体的一些问题。 👉身体肥胖:主要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或者长时间缺乏运动等因素,导致体内脂肪堆积,鼻咽部也会出现脂肪堆积的现象,就会导致气道狭窄,出现睡觉时打呼噜的现象。 👉鼻中隔偏曲:通常是因发育异常引起,或者是鼻子的部位受外伤,导致偏曲的一侧出现鼻塞症状,睡觉时会影响鼻子通气,出现打呼噜的情况,建议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如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等。 👉腺样体肥大:可能是由于长期患急慢性鼻咽炎等疾病所引起,可能会导致腺样体受炎症刺激,长期炎症刺激会引起腺样体组织增生,出现腺样体肥大,从而阻塞后鼻孔或压迫咽鼓管,睡觉时会影响正常呼吸,出现打呼噜的情况,建议遵医嘱进行手术切除腺样体。 在应对打呼噜的过程中,以下几点注意事项需要牢记: ✅保持良好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证8小时以上充足的睡眠。 ✅改变睡姿:尽量采取侧卧位,避免仰卧,以减轻呼吸道压迫。 ✅适当运动:建议每天进行半小时运动,如瑜伽、普拉提等,降低肥胖风险。 💡如果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打呼噜常见人群有哪些?详细内容请看图片,如果对于睡觉为什么会打呼噜还有其他不解之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956
2024-09-20
医生解答:高血压药吃了以后就不能停了吗?
孙东升
主任医师
老年病科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很多患者通过服用高血压药来控制血压。然而,高血压药吃了以后是不是就不能停了,接下来,将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高血压药物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人体的血压调节机制来帮助维持血压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范围内。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的关键手段。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复杂,包括遗传、年龄、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高血压。如果患者自行停药,失去了药物的控制作用,血压很可能会反弹,这不仅会导致病情反复,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长期规律地服用药物。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其他疾病或特定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如果能够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或者通过改善生活习惯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在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患者有可能逐渐减少甚至停用高血压药物。 了解了高血压药是否能停药的基本信息后,也要注重如何在控制血压的前提下,安全合理地使用高血压药: 🍀规律服药: 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高血压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服药,有助于保持血压的稳定。 🍀定期监测血压: 在家中使用血压计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下来。如果发现血压波动较大,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改善生活方式: 除了服用药物,还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的摄入,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戒烟限酒等。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想分享您的经验,请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交流学习,共筑健康生活!💬
643
2024-09-20
老人大量出汗是去世的前兆吗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人大量出汗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但其原因复杂多样,需结合具体情境和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从医学角度而言,大量出汗并不直接等同于去世的前兆,而是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 1、环境因素: 在炎热的夏季或高温环境中,老年人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身体容易通过排汗来散热,以保持体温稳定。穿着过多过厚的衣物也会增加排汗量,这种情况下的大量出汗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与去世无直接关联。 2、精神因素: 紧张、焦虑、激动等情绪波动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引起汗腺分泌增加,导致出汗过多。这类情况多见于心理压力较大或情绪波动较大的老年人,需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但同样不直接预示去世。 3、药物影响: 如果老人使用抗抑郁药、降糖药等药物,可能具有促进出汗的副作用。老年人在服用这些药物时,需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然而这类药物引起的大量出汗也不等同于去世的前兆。 4、疾病因素: 老人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增加,从而引起多汗。此外结核病、肿瘤等慢性疾病可能导致身体虚弱,出现虚汗。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佳时,也可能因自主神经病变而出现多汗症状。上述疾病状态下的大量出汗,往往是病情严重或身体虚弱的表现,需及时就医治疗,但并非直接预示去世。 5、临终前的出汗: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老人大量出汗不是去世的前兆,但在临终情况下,出汗可能是应激反应出现。临终时,器官功能极度衰弱逐渐趋向停止,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呼吸减弱、肺活量明显减少,心跳减弱和血压下降。此时机体为应对急性应激情况,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可能发生反应,导致汗腺扩张,出现大量出汗,然而这种情况下的出汗是临终过程中的表现,而非去世的直接前兆。 对于老年人而言,家人应关注其身体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在临终阶段,应给予老年人充分的关怀和支持,减轻其痛苦和恐惧感,维护其尊严和安宁。
1079
2024-09-19
老年人小腿痒痒越挠越痒是什么原因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年人小腿皮肤瘙痒,且越挠越痒,这一现象涉及多种复杂的生理和病理因素,包括皮肤干燥、干性湿疹、过敏性皮炎,还可能是静脉曲张、神经性皮炎以及系统性疾病所致。 1、皮肤干燥: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皮脂腺和汗腺功能逐渐减退,导致皮肤表面的油脂和水分减少,进而引发皮肤干燥。干燥的皮肤容易引发瘙痒感,而搔抓则会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加重干燥和瘙痒,形成恶性循环。 2、干性湿疹: 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和瘙痒。由于老年人皮肤保湿能力下降,加之环境干燥、过度洗浴等因素,容易诱发此病。 3、过敏性皮炎: 老年人中过敏体质者易患过敏性皮炎,当接触过敏原时,如尘螨、花粉等,会引起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搔抓会加重皮肤损伤,导致瘙痒加剧。 4、静脉曲张: 老年人由于静脉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静脉曲张不仅会导致下肢酸胀、静脉团块等症状,还会影响皮肤营养供应,引起皮肤萎缩、脱屑、瘙痒等。治疗时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尽量保持腿部抬高,穿着合适的弹性袜,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5、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与精神压力、焦虑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皮肤病,常因情绪波动而引发或加重皮肤瘙痒。 6、系统性疾病: 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引起老年人小腿皮肤瘙痒,如尿毒症。尿毒症患者的全身瘙痒症状较为常见且难治,可能与皮肤干燥、毒素积累等因素有关。 老人出现皮肤瘙痒后,可以保持皮肤湿润,使用温和的洗涤剂洗澡,避免热水烫洗,并在洗澡后涂抹保湿乳液。若经过此处理后瘙痒的情况没缓解,则应到医院的老年病科就诊,由医生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940
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