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的科普
肝脓肿如何形成的,如何治疗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肝脓肿是由于细菌在肝脏内积聚、生长、破坏周围肝实质而引起的一种肝脏急性感染性疾病,治疗主要是通过抗生素以及穿刺引流,或者是外科手术。 肝脓肿形成的具体原因包括胆道系统疾病引起的胆汁淤积或者是外伤,或者是某些其他部位的感染经由血液流经肝脏,继而在肝脏内形成继发性的细菌性感染,常见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肝脓肿形成之后,患者可以表现为腹部疼痛、寒战、发热,甚至会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腹水等。肝脓肿包括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大多数为细菌性肝脓肿,肝脓肿的治疗早期可以通过抗生素控制感染。 如果脓肿较大或者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在超声引导下可以进行肝脓肿穿刺引流,可以控制病灶,同时还可以进行细菌培养来指导后续的药物治疗。
7.27万
39
2024-01-15
肝癌可以吃什么食物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正常情况下,饮食结构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肝癌患者可以正常食用上述食物,以补充必要的能量、维生素、微量元素。 肝癌患者和正常人一样,每日需要足够的营养以保证机体需要,不必担心过多的营养会引起肿瘤快速增长。虽然肿瘤也会和机体争夺营养,但是如果没有足够营养以保证机体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没有办法接受抗肿瘤治疗,甚至会由于营养不良而导致治疗失败。 肝癌患者需要避免的是辛辣、刺激、发霉、变质、过咸、过甜的食物,或者是容易引起腹胀、产气的食物如碳酸饮料。肝癌患者应避免过多地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及烟、酒,或者是某些刺激性调料的食物,以免产生一些不适或者引起相关的并发症。 特别是合并有严重肝硬化的肝癌患者,需要限制盐分的摄入,以减少腹水的形成。而合并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需要避免吃带刺、过硬的食物,以减少诱发消化道大出血的风险。
8.89万
38
2024-01-15
胆囊结石患者可以挂普外科吗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胆囊结石患者就诊时可以挂普外科,胆囊结石属于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正常人群的发生率在8%-15%。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反复发作胆绞痛、急性胆囊炎、胆囊萎缩、胆囊充满型结石等,则建议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是通过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很多医院是在普外科完成。而大型三甲医院往往普外科又分为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等,胆囊结石手术通常是在肝胆外科进行。 所以胆囊结石患者的初步就诊可以选择普外科或者是肝胆外科,医生会根据患者胆囊结石相关的症状、病程的长短、是否有合并症,以及胆囊的大小、形态、功能等来选择具体的治疗方式,包括定期检查、药物治疗、饮食控制以及外科手术等。
12.05万
16
2024-01-15
慢性乙肝传染吗,传播途径是什么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是属于传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等,根据我国传染病法,病毒性肝炎属于乙类传染病。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在我国人群众多,达到数千万,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其传染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体内病毒的复制情况,以及密切接触的人群是否具有保护性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常见的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性接触传播,在乙型肝炎病毒发现之前,乙肝感染发生率比较高,部分患者在出生的时候就被感染到乙型肝炎病毒,或者是通过不健康的输血,以及未经保护的性接触而发生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伴随着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出现,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以及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高危人群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可以较大程度上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 另外,在生活方式当中,也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避免肝炎病毒的传染。
5.98万
67
2024-01-15
增强CT可以查出胰腺癌吗,还可以怎么确诊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增强CT是胰腺癌诊断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可以检查出胰腺癌。胰腺癌属于一种恶性程度非常高的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可仅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腹胀、疼痛、体重下降、腹泻等。 B超可能会在胰腺实质内发现占位性疾病,但无法确诊,需要进一步通过增强CT或增强核磁来明确占位的性质。增强CT通过注射血管造影剂,来对病灶的占位、轮廓、血液供应特点进行判断。 同时还可以对周围血管、淋巴等进行明确诊断,典型胰腺癌可以通过增强CT获得确诊。胰腺癌诊断还需要结合血液肿瘤标志物CA19-9的水平,以及患者是否出现一些相应的临床症状。对于一些难以鉴别诊断的胰腺占位,还可以通过肿瘤穿刺活检来进一步确诊。
7.10万
72
2024-01-15
肝钙化灶怎么消失了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肝钙化灶是指肝脏实质内或胆管壁上的强回声,通常是在体检时通过B超发现。肝内钙化灶的原因大多数和肝脏的炎症性改变、寄生虫感染,或者是某些外伤而引起的肝实质内钙质的沉积有关。 肝内钙化灶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在B超、CT上可以发现肝实质内高回声或者是高密度的影子,大多数肝内钙化体积较小,有可能检查时并未发现,包括定期的B超检查也可以出现肝内钙化灶看不到的情况。通常伴随着肝脏炎症或者是感染的改善,肝内钙化也存在有自行消失的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肝内钙化灶,如果排除了肝脏肿瘤、肝内胆管结石,其他通常不需要任何的治疗,定期检查就可以。而对于合并有其它的肝内占位性疾病,或者是肝内胆管梗阻的肝内胆管结石,则需要尽早地通过外科手术治疗。
11.01万
52
2024-01-12
肝癌早期怎么治疗最好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外科手术目前是治疗早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可以将肿瘤连同周围一部分肝脏实质完整切除,以获得治愈性治疗的可能。早期肝癌通常是指肿瘤单发、直径不超过5cm,或者是不超过3个的肝癌,最大直径不超过3cm。 肿瘤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获得根治性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80%。少部分的早期肝癌患者也可以通过消融治疗来获得和外科手术接近的治疗效果,其主要适应证是指肿瘤直径不超过3cm、肿瘤位于肝脏实质内。 外科手术需要切除大范围的肝脏,而消融则对肝脏的功能影响较小,适用于肝硬化比较严重的早期肝癌患者。如果肝硬化比较严重,甚至合并有肝功能衰竭,这样的早期肝癌可以通过肝脏移植来获得治愈。
11.39万
99
2024-01-12
胆囊身体里起什么作用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胆囊作为身体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属于肝外胆道的一部分,可以将胆囊形象地比喻为在河流上的水库。正常的胆汁是在肝脏内合成,肝脏每天合成800-1000mL的胆汁,经由肝内的胆管进入到胆囊。 进入到胆囊内的胆汁在胆囊内浓缩和储存,如果进食,胆囊收缩可以将浓缩的胆汁排入到肝外胆管,最终进入到十二指肠,而帮助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所以对于正常人,胆汁的定期排放是和正常饮食密切相关。而没有胆囊的人群,包括由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而接受胆囊切除,胆汁有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分泌不足,特别是在进食脂肪类食物之后,会出现腹胀、腹泻的症状。 而不恰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胆囊疾病的发生,所以对于胆囊,要关注和爱护。
11.61万
67
2024-01-12
胰腺癌好发部位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胰腺癌就是生长在胰腺实质内的疾病,根据胰腺癌的发生部位可以分为胰头癌、胰体尾癌: 1、胰头癌: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皮肤巩膜黄染,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胰头或胰腺钩突部位的占位,同时合并有胆道的梗阻、胆管扩张。胰头癌容易侵犯周围的肠系膜上动静脉、侵犯十二指肠以及胰头周围的淋巴结等; 2、胰体尾癌:生长在胰体尾部的胰腺癌通常不会出现黄疸,肿瘤可以生长比较大,患者经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进食后腹胀以及后背疼痛,这种疼痛症状在平卧的时候加重。 肿瘤可以侵犯周围的血管,包括脾动静脉、腹腔干血管、肝动脉以及侵犯周围的脏器,包括结肠、胃,甚至是进入到脾脏,也容易引起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而胰腺癌也容易出现肝转移以及腹腔种植转移等。
8.02万
17
2024-01-11
胆结石是哪疼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胆结石引起的疼痛部位主要是在右上腹、中上腹,有时会合并有右侧肩背部疼痛。 胆囊的位置就是在人体的右上腹肋骨后方,胆囊引起疼痛可能是由于结石嵌顿胆囊颈部引起的疼痛发作,也有可能是胆囊结石反复刺激胆囊壁引起慢性炎症性疼痛,少部分胆结石还可能掉入到胆总管而引起胆道梗阻导致疼痛,同时合并有黄疸、发热症状。 所以对于位于右上腹、中上腹疼痛,特别是在进食油腻食物,或者吃得太饱等情况下出现的疼痛症状,或者合并有右侧肩背部放射,则需要警惕是否有胆结石的存在,可以通过腹部B超来清楚地判断胆囊内是否有结石。 而胆囊结石容易和某些胃肠道疾病、慢性肝病、慢性胰腺疾病相混淆,单纯通过疼痛的症状,其实有时容易出现误诊,主要还是借助于影像学检查,以及询问疼痛具体的诱发因素来进行综合判断。
9.90万
36
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