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科室相关科普
情绪失控怎么办?先别急,经验分享方法来了!
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看到有网友在评论区下边留言咨询,说自己总是控制不住情绪,问我怎么办?今天正好抽出时间,就借这篇笔记把我多年来的诊疗经验分享给大家! 🏥我发现大家情绪失控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比如说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生活不如意、感情不顺利、对自己或他人期望过高…… 但无论原因是什么,在我接诊的患者中,我发现这种情绪失控已经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这也是来找我就诊的原因。所以我今天就先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了解自己情绪失控背后的真相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所以当情绪来临时,我们需要先停下来,问问自己:是因为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还是生活琐事繁多? 通过自我反思和与他人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触发点,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通过一些方式掌握情绪 深呼吸、冥想、运动等,当你感到情绪激动时,试着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呼出。这样反复几次,你会发现自己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也可以选择把自己放到一个隔绝他人的环境,坐下来冥想,可以任意发散思维,去转移注意力,或寻求失控的根源。 👉调理自我心态 很多人情绪失控,是因为自己内心不够强大,但又追求完美主义,期望又过高,导致结果不如自己意的时候就会失控。所以要试着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允许自己犯错误,并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此外,降低对工作或他人的过高期望,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也能帮助更好地控制情绪。 📌我接诊的很多患者通过上边这些方法,也确实有了明显改善,但也有效果不佳的。针对这部分患者,我为他们提供了心理咨询和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治疗的支持,目前结果都比较满意。 🌴所以说,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情绪失控,而且无法独立应对情绪失控的问题,不能进行自我调节来改善,那么不妨去找专业医生聊聊。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为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你走出情绪困境。 更多稳定情绪的方法,以及情绪失控的危害,我都放在图片啦,感兴趣可以看看哦~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既实用又有趣,那就赶紧点个赞、收藏一下吧!同时,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看法,如果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我看到会回复的。👀
657
2024-06-17
成功戒烟七步法:助你摆脱烟瘾,迈向健康人生
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最近有朋友在评论区留言,想让我分享一下戒烟的方法,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成功戒烟七步法,它在我多年的临床经验中,见证了很多人成功戒烟的喜悦。 💪 第一步:明确戒烟动机 首先,你需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要戒烟。是为了自己的健康?还是为了家人的幸福?或者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压力?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动机,才能在戒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有的人想一出是一出,大概率是会半途而废。 💪 第二步:制定戒烟计划 接下来,你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戒烟计划。包括戒烟的起始日期、每天减少吸烟量的具体目标、如何应对戒烟过程中的各种挑战等。有了计划,你的戒烟之路就会更加有条不紊。 💪 第三步:寻找替代疗法 戒烟过程中,很多人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焦虑、烦躁等。这时,你可以尝试一些替代疗法,如嚼口香糖、使用尼古丁贴片或喷雾等,以缓解戒断症状。 💪 第四步:培养健康习惯 戒烟不仅仅是停止吸烟,更是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的过程。你可以尝试增加运动量,适当进行跑步、散步等,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尽量晚上10点前睡觉,早上7点左右起床等,这些都有助于你更好地戒烟。 💪 第五步:寻求社会支持 戒烟过程中,社会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告诉家人、朋友你的戒烟计划,让他们监督和鼓励你。同时,你也可以加入一些戒烟小组或社群,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 💪 第六步:坚持与毅力 戒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毅力。在戒烟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诱惑,但只要你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成功戒烟。 💪 第七步:定期复查与评估 最后,我建议你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和评估。这样不仅可以了解你的戒烟效果,还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戒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医生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更加个性化的戒烟建议。 戒烟的好处和更多戒烟的小tips,我放在图片啦,感兴趣可以看看哦~ 🌴吸烟的危害相信大家不学医也了解一些,为了大家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建议你尽早把戒烟提上日程,也希望这戒烟七步法能够帮助你顺利戒烟。如果你有任何关于戒烟的问题或困惑,欢迎随时向我咨询。
506
2024-06-17
戒烟好方法技巧有哪些
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戒烟好方法技巧,包括坚定决心、逐步减少吸烟量、替代疗法,以及调整生活习惯、增加运动量、寻求支持,具体可以到医院咨询医生。 1、坚定决心: 戒烟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坚定的决心,明确戒烟的动机和目标,让自己时刻保持对烟草的抗拒心理。 2、逐步减少吸烟量: 突然戒烟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和强烈渴望,采用逐步减少吸烟量的方法,如每天减少几支烟,让身体逐渐适应烟草的减少。 3、替代疗法: 使用尼古丁贴片、口香糖等尼古丁替代品,有助于缓解戒烟过程中的不适感和渴望。但需注意替代品只是辅助工具,不能过度依赖。 4、调整生活习惯: 戒烟期间,尽量避免与吸烟相关的环境和活动,如改变聚会场所、调整作息时间等,以减少触发吸烟欲望的因素。 5、增加运动量: 运动可以释放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情绪,从而减轻戒烟过程中的不适感。 6、寻求支持: 与家人、朋友或专业医生分享自己的戒烟计划,支持和鼓励将成为戒烟道路上的强大动力。 戒烟对于许多烟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并非不可实现。戒烟需要坚定的决心、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可以顺利摆脱烟瘾,重拾健康生活。
949
2024-06-17
戒烟的过程是什么
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戒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历从心理到生理的逐步变化。戒烟会经历五大过程,包括决定与准备、戒断反应期、适应期、巩固期、长期维持期,具体可以到医院咨询医生。 1、决定与准备: 戒烟的第一步是下定决心,并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了解吸烟的危害、明确戒烟的动机和目标,以及制定切实可行的戒烟计划。同时清理掉家中的烟草和烟具,为自己创造无烟的环境。 2、戒断反应期: 戒烟后,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戒断反应,如焦虑、烦躁、头痛、失眠等。属于身体在适应没有尼古丁的环境,需要坚定信念,采取深呼吸、运动等方式来缓解不适。 3、适应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逐渐适应没有尼古丁的生活。在此阶段,可能会偶尔有吸烟的冲动,但已经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此时可以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共同度过难关。 4、巩固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身体和心理都逐渐摆脱了烟草的依赖。此时需要继续保持警惕,避免复吸。可以通过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减少对烟草的渴望。 5、长期维持期: 戒烟成功后的长期维持是最关键的,在此阶段,需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与吸烟相关的诱因接触。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戒烟需要耐心和毅力,通过了解并应对戒烟的过程,可以更好地戒烟,并最终摆脱烟草的困扰。
1368
2024-06-17
多久不吸烟才算是戒烟成功
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一般情况下,戒烟患者在3-6个月没有复吸的情况且无吸烟欲望时,表明戒烟成功,具体可以到医院的成瘾医学科、精神科等科室就诊,询问医生具体的时间界限。 对于长期吸烟的患者,不仅会对肺部造成损害,还可能会影响到呼吸道健康,出现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对于此类患者,建议通过戒烟的方式纠正身体出现的呼吸道健康问题。 戒烟成功并非简单地指某个固定的时间长度内不吸烟,而是指个体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层面上完全摆脱了烟草的依赖,并能长期维持这一状态,包括不再感到对烟草的渴望,身体机能恢复正常等。 根据临床数据研究,一般认为在3-6个月的时间段内没有出现复吸的情况,且无吸烟欲望时,才算戒烟成功,此时患者会出现咳嗽减少、呼吸更加顺畅、心肺功能得到改善等表现。 此外,患者可能还需要在戒烟后6个月、12个月到医院进行复查,明确机体的功能是否出现好转,焦虑、烦躁、失眠等症状是否得到改善等。需要注意的是,戒烟成功的人群有部分可能会出现复吸的情况,此时烟瘾会更加强烈,要尽量规避。
836
2024-06-17
如何判断是得了厌食症
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判断是否患有厌食症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可以通过对比体重与标准体重、观察对体重增加的恐惧与行为、分析自我认知的扭曲,以及观察伴随症状方面,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厌食症。然而,最终的诊断仍需依赖专业医生的专业诊断与评估,因此对于疑似厌食症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1、对比体重与标准体重: 厌食症患者的体重通常明显低于同龄、同性别的标准体重。因此,判断厌食症的首要步骤是对比患者的体重与标准体重。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其中较为常用的是根据身高和性别来推算。若患者的体重明显低于标准体重,且持续一段时间,则应引起警惕。 2、观察对体重增加的恐惧与行为: 厌食症患者对体重的增加或变胖持有强烈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会导致他们采取一系列行为来阻止体重的增加,比如极度节食、过度运动、滥用减肥药物等,患者可能会刻意减少食物的摄入量,甚至完全避免某些食物,以维持低体重状态。 3、分析自我认知的扭曲: 厌食症患者往往对自身体重或体型的认知存在严重扭曲,他们可能过度强调体重或体形的重要性,将体重减轻视为唯一的目标,而忽视身体健康和营养需求。即使体重已经明显低于正常标准,患者仍可能认为自己过胖,需要继续减肥。 4、观察伴随症状: 厌食症患者除了上述主要症状外,还可能伴随一系列其他症状,例如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萎黄、乏力、失眠、头晕、便秘或腹痛等身体不适症状。此外,厌食症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的出现,都有助于进一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厌食症。 5、专业诊断与评估: 对于疑似厌食症的患者,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诊断与评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心理评估结果来综合判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可能会采用一些专业的评估工具,如心理评估量表、体重指数等,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厌食症是一种严重的进食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于疑似厌食症的患者,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诊断和治疗。通过合理的饮食计划、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大多数厌食症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并恢复健康。
604
2024-06-17
失心疯开始的症状是什么样子
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失心疯是民间对心理疾病的俗称,多指精神障碍。其开始的症状可能包括自言自语、情绪不稳定、思维混乱、行为怪异、被害妄想等,应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治疗。 1、自言自语: 患者可能经常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自言自语,可能是因为无法区分自身内部和外部的思维。鼓励患者多参加户外活动,放松心情,有助于恢复。 2、情绪不稳定: 患者的情绪可能变得不稳定,时而暴躁、易怒,时而情绪低落。可能会突然大哭大笑,或者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变得紧张、恐惧。通过与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进行沟通,可以帮助患者打开心结,缓解压力,改善心理状况。 3、思维混乱: 患者的思维可能会变得混乱,难以理解,可能会表现出逻辑混乱、言语不清、难以理解他人的话语或自己的话语。家人和朋友应给予支持和疏导,对患者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4、行为怪异: 患者的行为可能会变得怪异,无法理解,可能会做出一些没有逻辑或目的性的行为,如突然奔跑、乱跳、做出不自然的姿势等。建议遵医嘱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地西泮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稳定情绪,并控制其行为。 5、被害妄想: 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被害妄想的症状,即坚信自己正在受到某种形式的迫害或攻击,尽管这种迫害或攻击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家属应该做好患者的帮扶工作,避免患者出现过大的生活压力。 此外,还可能有情感淡漠等表现,急性期发作时,可以考虑配合医生使用物理治疗方法,如改良电抽搐治疗等。
1459
2024-06-17
女生太焦虑了会引起什么症状
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女生过度焦虑时,可能会出现情绪异常、行为异常、躯体化表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生殖系统症状等,建议及时求助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理。 1、情绪异常: 女生会过度担心、紧张害怕,且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已经易疲劳、抑郁、强迫、恐惧等情绪表现。建议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各种困难,也可以与他人沟通。 2、行为异常: 女生可能会出现搓手顿足、坐卧不宁、不停走动、无目的的小动作增多等运动性不安症状。此时可以进行放松练习,如深呼吸放松法,通过深呼吸来放松身心。 3、躯体化表现: 可能会有胸部、颈部、肩背部等肌肉不舒服的紧张感,以及紧张性头痛、肢体震颤等。建议求助心理医生,进行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改变不合理认知,重建认知体系。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皮肤潮红或苍白、出汗等。建议适当转移注意力,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活动,缓解内心的压力与紧张。 5、生殖系统症状: 部分女生还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性欲缺乏等症状。此时可能需要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等,用于缓解焦虑症状。 此外,还可能有其他症状,如睡眠障碍,失眠或早醒,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药物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且需足量、足疗程系统治疗。
640
2024-06-17
洁癖的表现和症状有哪些
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洁癖作为一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对清洁和卫生的过度关注,以至于影响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洁癖的主要表现和症状包括反复清洁、无法共用物品、无法自控、格外注意他人行为、过度焦虑、强迫观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 1、反复清洁: 洁癖患者会反复进行清洁行为,如洗手、洗涤衣物等,即使这些行为已经超出了正常所需。 2、无法共用物品: 他们会对自己的私人物品产生强烈的保护欲,不愿意让他人接触或使用,一旦有人触碰,就会立即进行清洁。 3、无法自控: 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清洁行为,即使明知这些行为是过分的,也无法停止。 4、格外注意他人行为: 洁癖患者会留意周围人的卫生习惯,对于不讲究卫生的人会产生排斥感。 5、过度焦虑: 当环境或物品被认为不够干净时,患者会感到极度焦虑,甚至无法正常工作或生活。 6、强迫观念: 洁癖患者常常会有一些强迫观念,如认为某些物品或场所是绝对不干净的,需要反复清洗或避免接触。 洁癖行为较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新型抗抑郁剂如舍曲林、盐酸帕罗西汀等可以缓解症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行为疗法,如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等,通过逐步减少对清洁的依赖,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此外,应注意,治疗洁癖需要耐心和时间,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治疗,避免过度关注清洁和卫生,学会放松心态,减轻焦虑。
1207
2024-06-17
戒掉艾司唑仑最好的方法有哪些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一般来说,由于个人情况不同,因此临床上并没有戒掉艾司唑仑最好方法的说法,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渐进减少剂量、管理戒断症状、生活方式调整、心理支持和治疗、替代疗法、避免诱因、逐步适应和耐心,可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1、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在决定戒掉艾司唑仑之前,务必咨询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由医生评估情况后制定个性化的戒药计划,此过程中医生可以提供持续的监控和支持,确保戒药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2、渐进减少剂量: 突然停药可能引起严重的戒断症状,因此建议逐步减少剂量,医生会制定逐渐减少剂量的计划,每次减少剂量应保持在小幅度,例如每周或每两周减少一小部分剂量,具体根据个人反应调整。 3、管理戒断症状: 常见的戒断症状包括焦虑、失眠、头痛、恶心、出汗和情绪波动等,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医生可能会推荐对症处理的方法,如短期使用其他药物来缓解戒断症状,或采用非药物治疗方式。 4、生活方式调整: 制定并坚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缓解失眠和焦虑,注意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帮助身体恢复。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改善情绪。 5、心理支持和治疗: 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应对焦虑和失眠等问题,同时可参加戒药支持小组,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交流,获得情感支持和鼓励。 6、替代疗法: 如深呼吸练习、冥想、渐进性肌肉放松和芳香疗法,可以帮助缓解焦虑和失眠。此外,一些补充剂,如褪黑素、镁、维生素B6等,可能有助于改善睡眠和情绪,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7、避免诱因: 减少或避免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保持睡眠环境的安静、黑暗和舒适,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设备。 8、逐步适应和耐心: 戒药过程可能需要数周或数月,保持耐心和坚持,同时定期记录戒药过程中的症状和进展,与医生沟通,调整戒药计划。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保持自信,还需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此外,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906
2024-06-17